一聽到情商,大家都想到了與之相對應的智商,智商不夠,情商來湊。這些大白話透露了情商的重要性。據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於智商,80%則取決於情商。美國哈佛大學的丹尼爾。戈爾曼教授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現在情商原來越多的被應用到企業管理學上,情商,也成了領導力的重要構成部分。
情商,也叫情緒智商,或者情緒智慧。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也就是說不是遺傳,更多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
情商是可以通過全面系統的課程培養提高並且改變的。最佳培養期是在3到15歲的中小學階段,學生時期的情商培養決定了人一生情商的高低。在國外,情商教育已經被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中了。根據心理學家們在追蹤調查試驗後發現,凡是在關鍵期接受過正規情商培養的兒童,在學習成績,人際關係及未來的工作表現和婚姻情況等,均優於未受過專門培養的兒童。情商教育不僅能促進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形成樂觀自信的性格特徵。
我有一次去朋友的城市出差,朋友臨時有事,竟然安排了年僅12歲的兒子前來接機。推著行李出來後,看到一個個子高高的小朋友舉著一塊寫了我名字的牌子,我趕緊過去,還未開口,小朋友就禮貌的說:孫阿姨,我是***,你叫我鑫鑫就行,媽媽讓我來接您。啊哈,好有禮貌的孩子跟個小大人似的。推著行李出去打計程車,打到車了,放好行李,鑫鑫竟然拉開後排車門,對我說:孫阿姨,您上車吧。好紳士呀。鑫鑫坐到前排副駕駛位。一路上興致勃勃的給我介紹沿途的景觀。到了酒店,陪我辦理完入住手續,鑫鑫告訴我:孫阿姨,你先去房間休息一下吧,我在大廳裡等著,媽媽一會兒就到了,晚上我們一起吃飯。好機靈的孩子呀,知道我旅途勞累,需要去房間梳洗一下,所以留給我個人時間和空間。我當時真的好羨慕朋友,從一見面到現在,孩子的一舉一動透露出來良好的家教,以及非常高的情緒控制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後來跟朋友聊天,朋友告訴我:我從來沒有把兒子當成小孩子看待。我經常想,假如我的兒子以後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那麼從現在起我就要把他當做一個大人物來對待,而不是當成孩子來管控。所以家裡所有的事情,我都會告訴他,讓他參與,聽取他的意見,像這次聽到我沒時間,是他主動要求去接你的。還上網查了旅遊資料呢,我相信他能做好。
情商高的孩子擁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統籌計劃安排的能力,考慮全局的能力,體諒別人(也就是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的能力),既然是後天培養的,那情商高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凡事尊重孩子,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讓孩子敢說話,會說話,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很多家庭父母總是喜歡說:小孩子不要瞎參合,說了你也不懂。豈不知這句話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多大的傷害,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重要,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樂觀是孩子高情商的表現之一。父母要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孩子和一切事物,遇到事情不要給孩子一種:這個事情很嚴重,無法處理,掌控不了等等,這樣會給孩子一種恐懼,無力,放棄的感覺。而是應該積極的想辦法,用正向思維的方式處理事情。聊天是跟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平等的聊天。而不是探尋式的。很多家長總想套孩子的話,這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抗拒心理。對於孩子的要求儘量滿足。如果要求不合理,就說明拒絕的理由。不要用訓斥的口氣對孩子說話,用高高在上的口吻訓斥孩子會讓孩子小心翼翼,不敢對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會產生撒謊,狡辯的後果。無條件的愛孩子。儘管有些時候孩子的一些做法會讓家長無法接受,可是多點耐心,多點關愛,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不管他是什麼樣子,都會愛他。不要擔心孩子會學壞,能夠做到這樣的父母,孩子不會差。控制情緒是高情商的一個重要指標。父母控制情緒,不對孩子大吼大叫,凡事溫柔以待,不發洩不良情緒。孩子也不會成為一個急躁的人,遇事會冷靜,理智。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高人指路,自己領悟。通過不斷地增長見識,增加經驗,孩子的內心就會悟出人生的目標,明白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如何相處,孩子在不斷地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中就能夠享受到無限的快樂,這種快樂貫穿他的整個人生,這也是我們做父母最希望孩子達到的一種人生智慧,生活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