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瑪雅地區所留下的金字塔神廟遺蹟,雖然在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但總地來說大體可以歸納分為四種類型。
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平頂式的金字塔神廟,這種類型的金字塔神廟的塔頂會有祭祀臺、廟宇之類的建築體,這也是瑪雅地區數量最多且分布區域最為廣泛的一種金字塔的樣式。
這種金字塔在用途上與埃及金字塔是不同的,古埃及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們的墓穴,而它們則是瑪雅人用來祭祀的神廟。
瑪雅人的金字塔也有和埃及金字塔一樣的尖頂式金字塔,但這種金字塔極為少見,現今只在蒂卡爾城內找到了一座這樣的金字塔遺址。
第三種是壁龕式塔型建築,這種金字塔的外形類似於中國的佛塔建築,由於這種金字塔外部雕刻著精細複雜的圖案,因此建造起來極其耗費人力和時間。最後一種金字塔形式就是國王的陵寢。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瑪雅的金字塔只是用來祭祀的,並沒有像埃及金字塔那樣作為墓穴的功能。
但是,通過考古學家在對帕倫克城遺址的考古過程中,發現了一座建造於公元七世紀的金字塔,在金字塔塔基下的密室中找到了一位叫做巴爾卡的瑪雅首領的墓穴。
這一個驚人的發現打破了以往人們對瑪雅的金字塔用途的認知,開始引發人們進行全新的理解和思考。
由於考古學家偶然的一個發現,在神廟大殿的地面中的一塊石板上有兩列拴石的小孔,而這些孔洞的作用令人十分困惑,於是考古學家就開始進行了挖掘工作。
這個墓穴的整個挖掘過程大約經歷了三年之久的時間,起初他們發現了一個通往地下密室通道的一個入口,這挖掘工作的繼續,在後續的挖掘過程中,他們又發現了在神廟下面22米深的地方還存在著一個密室。
這個密室是一個天然的溶洞,其中裡面長滿了鐘乳石,在這個密室的中央就放著帕倫克國王巴卡爾的石棺。
整個石棺是用一大塊石頭鑿空而製成的,大約長3米,寬2米左右,石棺的蓋板是一塊兒約5噸多重的石板,還雕刻了許許多多的圖案。
但是至今為止,人們也無從破解這些密密麻麻的圖案中隱藏著的關於神秘的瑪雅宗教內容的秘密。
在墓室的四壁上還刻著太陽神、雨神和其他一共九個神靈,他們就像是這個墓室的守護者一樣,即使在國王死後依然繼續守護著他。
考古工作者打開石棺的時候,發現帕倫克偉大的統治者巴卡爾的屍骨已經腐朽,四周堆滿了青玉項鍊、串珠、指環等陪葬品。
這些陪葬品在瑪雅地區都是一些極為奢侈的貴重飾物,也只有大祭司和君主才可能擁有這些東西。
其中最為精美的一件陪葬品是一個青玉的面具,據說這是瑪雅君王最重要,也是極具象徵性的陪葬品。
相傳,它是君王死後能夠進入天國的身份的象徵,雖然巴卡爾國王的身體已經腐朽,但是代表著權利和財富的這些隨葬品依舊可以證明著他曾經的輝煌存在。
當我們一提到金字塔時,首先想起的就是屹立在漫漫黃沙中的古埃及金字塔,很多人都不知在深邃的熱帶雨林中,還矗立著一種平頂式的大金字塔,它可以說是瑪雅文明中的一個重要的象徵和標誌。
瑪雅的金字塔神廟四周陡峭的臺階和最上層的神廟建築,是它和古埃及金字塔存在的最大的差異,也是這類金字塔建築的最特別之處。
數千年來,瑪雅人不斷大興土木,尤其是在尤卡坦半島片面積不算遼闊的土地上,就建造了十多萬座用作祭祀儀式中心的建築,其中瑪雅的金字塔神廟就佔了很大一部分。
由此不難推斷出,當時的瑪雅人對於神明的崇拜,幾乎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了。但是,這並不影響今天的人們對於瑪雅的金字塔神廟在建築學上存在的重大意義的探究。
在瑪雅金字塔神廟的整個建造過程,完成如此規模龐大的巨型建築,一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這些石質建築的建造過程當中,瑪雅人需要花費一大半的時間用在這些石頭的採集,運輸,打磨等工作中。
而用於建造的過程可能只需要三分之一的時間就完成了,此外,剩下的時間就用在了塗抹石灰,裝飾牆體等工作上。
這些金字塔神廟的建造材料大多是用尤卡坦半島上最為豐富的自然資源——石灰石,對於處在新石器時代的瑪雅人來說,大量的開採和運輸這些石灰石是相當困難的。
但瑪雅人只是使用最簡單的石制工具就完成了這些看起來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也襯託出了瑪雅人極度虔誠和堅毅。
如今,雄偉的瑪雅金字塔仍矗立蒼翠蔥鬱的熱帶叢林之中,無數關於金字塔的故事和真相仍然等待著人類的發掘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