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如何一步步打造了屬於自己的花園(圖)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莫奈如何一步步打造了屬於自己的花園

  莫奈1900年作品《橋·睡蓮》

  1915年,一位攝影師為克勞德·莫奈錄製了一條短片。在短片中,74歲的莫奈站在自家花園的池塘邊,他身穿白色尼龍套裝、頭戴巴拿馬草帽、嘴裡還叼著一根香菸。這位老藝術家面 前擺放著一個畫架,畫架上是一塊大帆布。在灼眼的午後陽光下,莫奈在認真作畫,畫面中的他穿著優雅、動作伶俐。短片最後,莫奈面對帆布後退了幾步,隨後便 以閒散的步伐順著小道走回屋裡。這座位於法國小鎮吉維尼的花園在當時便世界聞名,這部短片更是讓千千萬萬的觀眾得以一睹它完美無瑕、宛如夢中天堂般的風 採。

  這時距離莫奈初次見到這棟名為拉普雷斯瓦爾(Le Pressoir)的農舍已經過去了32年。當初選屋子時,莫奈也曾考慮過租賃其它更加「體面」的房子,但是這棟擁有鮮綠色百葉窗的粉紅農舍最終俘獲了他 的心。農舍四周的花園面積巨大,放眼望去,塞納河河谷的宏偉景象盡收眼底,這是莫奈最無法抗拒的因素。在租賃期開始的那年春天和初夏,因為經濟拮据,莫奈 開始在花園裡種植蔬菜供家人食用。在他未來的妻子愛麗絲和他們的孩子的幫助下,莫奈還種植鮮花。搬進這棟農舍前,莫奈曾在河流上遊靠近巴黎的地方租賃過幾 套房子,他在那些地方都有種植鮮花的習慣,按照他的說法就是:「這樣一來下雨天的時候我就有畫畫的題材了。」之後隨著經濟條件好轉,莫奈把農舍面前的果 園、小廚房庭院和以低矮籬笆圍著的苗床都改換成他喜歡的東西。

  1926年莫奈在自家花園中,這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年。

  19世紀80年代,由於經濟能力有限,莫奈的作畫也是時斷時續。在夏日不用忙活的時間裡,這位畫家喜歡到農舍周邊走走,熟悉四周的風景。農舍位於塞納河支 流艾普特河邊上,在河邊的田地和水浸草地裡,莫奈認識了多種多樣的植物:大片鳶尾花和罌粟花交織似天然花毯,小巧雪白的睡蓮讓人過目難忘。這些植物後來出 現在這位畫家自家的花園裡,它們也成為他畫筆下的常客,其中最讓莫奈陶醉的莫過於以睡蓮為主題的作品。

  19世紀80年代末,得益於在美國畫展的成功,莫奈終於積累了一定量的財富,於是他開始了改造花園的徵程。最初他僅僱用了一位園丁,後來園丁人數逐漸增加 至七八人,這位畫家以管弦樂隊指揮官般的技藝指導著這些僱員的工作。花園的中央大道兩旁遮擋住陽光的柏樹被迅速移除,而雲杉則在愛麗絲的強烈要求下得以幸 免。但是莫奈並不喜歡這些雲杉,於是在接下來幾年裡,他「勤快地」修剪雲杉的枝丫。在這位畫家數以千次的修剪下,這些雲杉最終被剝奪得僅剩光禿禿的樹幹。 莫奈在雲杉邊上栽種當時時興的藤本月季,讓它們爬滿樹幹。

  《睡蓮(百子蓮)三聯畫》(1915-26年間),這幅畫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首次合體展出。

  到那時,莫奈對園藝的精通程度已經絲毫不遜色於他對藝術的了解。他讀遍當時出版的所有園藝刊物,他購買的植物和種植工藝書籍足以打造一個初具規模的圖書 館,而且這個圖書館的藏書量還在不斷擴大。莫奈是一個注重美感的幻想家,如今有了必要的資金,他便迫不及待開始自己最宏大的計劃。這位畫家指揮僱員把果園 裡的果樹移開,在原有位置上建造一系列苗床,每一個苗床裡都種上單一顏色的鮮花。這些苗床被稱為莫奈的「顏料盒苗床」,他利用這些鮮花觀察大片飽和色在不 同光線條件下產生的效果,同時由於這些鮮花種植緊密,他也可以觀察在色系對比強烈的情況下,這些多樣的鮮明色彩能產生的變幻。這個實驗的技術在實驗前便得 到印象派畫家的擁護,該實驗的美學實用性很強,而且在園藝領域也屬首創。

  莫奈選擇鮮花品種時會把季節性的視覺效果考慮在內,這份心思在中央大道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在他對野生園藝的喜愛經過十年的發酵後,莫奈在中央大道兩旁栽種 了鬱金香、鳶尾花、大麗花和翠菊這四種花,前兩種在春天盛開,後兩種則在夏日尾聲豔麗綻放。上述四塊苗床周圍爬滿了藤本月季,由於先前提到的雲杉樹幹最終 免不了腐爛,因此這些藤本月季後來攀在綠色的金屬拱門上。夏季過後,拱門下的鮮黃和鮮橙色旱金蓮便會蔓延開來鋪滿整條大道。

  1893年,在花園裡的工程如火如荼開展之際,莫奈再次買下一塊土地,這塊土地還包含一個池塘。原先的花園牆壁後面是一條泥路和一條火車軌道,而新買的土 地就在泥路和軌道的另一邊。在新買土地一頭有一條名為Ru的小溪,莫奈向當地長官申請將溪水引流至土地裡的池塘從而讓池水保持新鮮。但是由於當地農民擔心 莫奈計劃種植的睡蓮會毒害飲用小溪下遊水的牲畜,因此這一申請遭到拒絕。

  莫奈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再三給農民作出保證,在二次申請獲得批准後,這位畫家開始指導實施他的計劃。莫奈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便痴迷於收集日本畫家葛飾北 齋和安藤廣重作品的印刷品,他命人在小溪上打造的拱橋便和這兩位畫家筆下的橋的形象極度相似。小溪兩旁則栽種了鳶尾花、百子蓮、蕨類植物、小草以及第一棵 垂柳。在接下來幾年裡,更多垂柳在此紮根壯大,它們為小溪投去富有神韻的樹蔭,也成為莫奈晚期作品中常出現的物像。1889年,莫奈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 會上看到一種兼具粉紅和大紅色的雜交睡蓮,這位畫家被這種新奇的色彩吸引,隨後他便從拉圖爾-馬爾利阿克(Latour-Marliac)的一處苗圃購入 了一批這樣的睡蓮。莫奈把這些睡蓮和池塘裡的當地白色睡蓮種植在一起。

  《綠意睡蓮池》(1899年)

  世紀之交,莫奈開始以自家花園為題材繪製作品,紫色的鳶尾花、中央大道兩旁洋溢著熱帶風情的各式鮮花接連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但是在這之前的十年,莫奈的繪 畫熱情主要還是圍繞農舍周圍的景物,包括麥穗堆、屹立的白楊樹和清晨霧氣瀰漫的河流景象等。莫奈運用印象派上色手法探索光線和氛圍的細微變化,這些作品中 的色彩和這位畫家親眼所見的絲毫不差。

  1899年和1900年,莫奈的注意力轉向鮮花滿庭的花園。拱橋、池塘上大量漂浮的睡蓮成為他這個時期許多作品的題材。當時收入可觀的莫奈買下了池塘四周 更多的土地。由於深受日本園藝的影響,這位畫家在新買土地上設計了一個形狀不規則、顏色柔和的水景花園,這一設計和農舍四周的花園形成強烈對比。

  莫奈的後期畫作或多或少都出現睡蓮的影子,1903年,他以新拓寬的池塘為題材創造了多幅畫作,在此之後,睡蓮便更加「肆無忌憚」出現在他的作品中。此 前,莫奈把他的作品描述為「水和倒影的景象」,但是在隨後五年裡,他作品中的物像從和自然分隔深化至和自然融合,營造出景物和自然合而為一的視覺感。到了 1906年,莫奈畫作中再也找不到河堤和周邊植物的身影,睡蓮成為唯一的有形物像。看到這些畫作的人無一例外會被這些睡蓮所吸引,而且它們也是唯一能證明 這些作品是依據現實景物創作的了。

  這些突破性畫作於1909年展出,這次展覽是莫奈職業生涯至關重要的一次勝利,同時也為他帶來商業上的成功。然而莫奈享受讚譽的時間並不長。儘管在 1915年的影片裡這位畫家看起來不失往日風採,但是在此之前他遭受了巨大打擊,心理承受能力稍為弱一點的人可能都挺不過這些難關。1911年,愛麗絲去 世。悲痛不已的莫奈唯有在他的種植和繪畫實驗室——自家花園裡尋找心靈的慰藉。1912年,莫奈重拾畫筆,但是不久後他發現視線裡出現乳白色的陰影,隨後 莫奈被確診患有白內障。若要治好這一疾病,莫奈必須接受一個帶有風險的手術,在1923年前,這位畫家都拒絕接受這一手術。

  莫奈位于吉維尼的花園如今的景象

  然而偏偏禍不單行,在莫奈調整好心態接受視力將逐步變弱的事實的時候,1914年,他的長子突然逝世。幾個月後,法國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如果這部1915年的影片有聲音的話,那麼觀眾肯定能聽到駐紮在吉維尼幾十英裡外的法國榴彈炮轟隆隆的爆炸聲。如果鏡頭對準莫奈兩座花園之間的馬路的話, 那麼觀眾肯定能看到或躺在擔架上、或自行一瘸一拐向鄰近村莊的軍事醫院走去的受傷士兵的身影。眼看著同胞受盡磨難,莫奈在戰爭年代創作的睡蓮作品充斥著黑 暗和不確定,這些作品的手法難掩狂亂,作品整體像是無數碎片縫補後的產物。如果說對美麗事物的匆匆一瞥已是戰爭年代的最大奢侈,那麼觀眾絕對可以在莫奈的 作品中找到一絲慰藉。即便是在一個世紀後的今天,這位畫家為給予同胞們希望而在這些作品中傾注的情感元素依舊讓人動容。

  莫奈垂暮之年的工作場景

  在創作一幅幅獨立畫作的同時,莫奈開始了他人生中最宏大的項目。他計劃創作大量作品然後把它們連接著張貼在一個圓形的室內,從而打造「無盡整體的錯覺」。 直到這位畫家過世時,他已經完成了40多幅這個主題的畫作,其中最精美的要數《百子蓮三聯畫》(Agapanthus triptych),這幅畫作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展覽會上首次合體展出。剩餘畫作中的22幅後來則歸納成為一個名為宏大裝飾物(Grandes Décora-tions)的項目,並且在巴黎橘園美術館展出。這一項目使得莫奈的兩大熱情所在——園藝和藝術合而為一,這位畫家思想中的宏大夢幻花園盡 現於觀眾眼前。

  對於大多數藝術家而言,上述成就或許是對他們一生努力的最佳饋贈。但是在莫奈生命的晚期,他堅稱他的花園才是他真真實實的最佳之作。園藝愛好者或許會贊同 這一說法,但是對於藝術愛好者而言,莫奈在其花園中獲得的不斷深入的認知改變了他對藝術的看法。這一轉變促使他創作出史上最佳的部分自然畫作,這些畫作捕 捉了在這個人世浮沉的世界裡難得的絕佳、夢幻般的景象。

(責編:赫英海、魯婧)

相關焦點

  • 新書《莫奈的花園》走入莫奈半生打造的靈感源泉
    作為耗費莫奈半生精力親自打造的花園,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植物充斥其中作為創作的靈感源泉,花園一步一景,處處是莫奈畫作的靈感對照精美的攝影記錄,多角度展現莫奈花園中最動人的四季景色細膩的文字敘述,揭示莫奈在此居住半生的喜怒哀樂
  • 桃園觀音鄉「莫奈的花園」(圖)
    桃園觀音鄉「莫奈的花園」(圖) 2008年07月29日 17: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莫奈花園美景之二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臺灣媒體介紹,桃園觀音鄉有個「莫奈的花園」,整個庭園景致依著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名畫
  • 合肥一女士打造「莫奈的花園」 種植多種奇花異草
    原標題:合肥一女士打造「莫奈的花園」 種植多種奇花異草在合肥植物園附近的一個小區裡,有一座「莫奈的花園」,裡面養著六七百種花。換錦花、岷江百合、藍花楹……各色在市面上並不常見的花兒在這裡盡情盛放。經過莫奈女士多年精心打理,這裡已經成為合肥花友最嚮往的去處之一。
  • 莫奈居住並用半生打造的花園
    《莫奈的花園》即是關於這座花園的攝影集,詳細展示了莫奈曾經親自布置的草木——如熱情燦爛的玫瑰、優雅靜謐的鳶尾,及生活多年的房屋。這座花園打破了傳統觀賞花園的設計理念,選擇將花圃有序對稱地鋪在房屋前。莫奈並不是孤身前往,先妻的兩個兒子讓和米歇爾,伴侶愛麗絲 霍斯佩德和她的六個孩子也一起移居到此。不久以後,他買下了這幢房子和附近的土地,不停建造著專屬於自己的自然王國——一座為他的藝術創作帶來靈感的花園。建造花園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會被遺忘,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抑或是厄爾省部門檔案中記錄的建造過程。
  • 她用16年時間把自己的庭院打造成「中國的莫奈花園」!
    畫家莫奈在世界上是眾所周知的,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畫家,也是一位偉大的園藝家。莫奈花了數十年時間致力於莫奈花園的創建和翻新。創造了一個風景如畫的花園在中國的安徽,也有一個美麗的花園,就像天堂一樣。被稱為「中國的莫奈花園」。花園的女主人是一名教師。
  • 在擁擠的城市,她們擁有一座「莫奈花園」
    莫奈不僅是這處房子的室內設計師,而且是房屋所處花園的園藝師。藤蔓和鮮花,把每一扇窗裝飾成了一幅畫。老屋門前的池塘,綻放的睡蓮裹挾著靈感,湧向坐在水邊的莫奈,後來便有了絕世佳作——《睡蓮》。從此以後,「莫奈花園」也成為文青們對一種極致文藝生活的嚮往。
  • 小朋友遊莫奈花園\徐海娜
    圖:文化博物館「莫奈作品展」現場特意布置出莫奈花園的場景\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不久前,有位朋友送了孩子兩本書,兩本都是瑞典童書作家克莉絲蒂娜.比約克和莉娜.安德森的作品其中一本是她們於一九八五年在瑞典出版後就開始風靡世界的《小蓮遊莫奈花園》。而恰巧,香港文化博物館正在展出莫奈的作品,十七幅珍貴的原作真跡被從多個博物館借來,無需到法國四處奔波也能看到這些作品,真是難得的機會。博物館裡還特意布置出了莫奈的餐廳、起居室、畫室和花園的場景,令人頗有身臨其境之感。  孩子們想像?,跟?
  • 在莫奈的花園追尋大師足跡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楊媚/文 齊潔爽/圖)在國際園藝師打造的莫奈花園裡,你可以和朋友坐下來休息;輕輕揮手,屏幕上的花瓣會跟隨雙手的移動而綻放;莫奈與卡米爾「一生只愛一人」的愛情故事微電影在巨幅屏幕上復活…… 這就是「新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給深圳觀眾帶來的浸入式觀展體驗。如今,該展覽已經在歡樂海岸創展廣場上開展。
  • 最美的私人花園,莫奈畫中的世界
    ▲ 花/莫奈/1885/佳士得拍出4,167,500美元▲ 乾草堆/莫奈/1890正當莫奈絕望之際,命運卻似乎從這時開始眷顧他,在吉維尼生活的這幾年,印象派逐漸聲名鵲起,作為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價格也一路攀升。終於在1890年他買下鎮上一間農舍,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 溫柔浪漫的莫奈花園主題婚禮
    因為兩人都是非常細緻的人,很注重婚禮來賓的感受,在籤到區的設計上格外重視,強調與來賓的互動性,大家可以在籤到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和對新人的祝福。而Q版的人像迎賓牌則是身為設計師的新娘自己手繪的,來賓到來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新人滿滿的誠意。
  • 來莫奈故居,感受莫奈花園裡的鮮花和色彩,唯美而愜意!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花園,有的因唯美的花海聞名,如荷蘭的庫肯霍夫公園;有的因華麗的宮殿而揚名,如凡爾賽花園;有的因清幽的環境而知名,如加拿大的布查特花園;當然還有因人而揚名四海的花園,如大名鼎鼎的莫奈花園。
  • 莫奈的花園故居-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莫奈寫給友人吉弗魯的信 巴黎向西約30分鐘 抵達位於塞納河畔綠樹成蔭的吉維尼小鎮 有一處唯美至極的花園洋房 這裡便是著名印象派大師 克勞德·莫奈晚年居住之地
  • 莫奈花園印象
    說起印象派畫家,人們大都會想到因畫作《日出·印象》而聞名於世的莫奈。此番歐洲之行,有幸前往法國吉維尼小鎮莫奈故居,一睹曾誕生過名作《睡蓮》的神秘花園。莫奈花園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一棟普通的有年份的法式花園別墅。
  • 周作俊 | 在莫奈花園,與莫奈隔空「對話」
    比如這幾年,他就頻繁往返於法國,在訪學過程中,他深入體驗當地的生活,莫奈花園是他流連最多的地方。《莫奈花園印象》系列的創作靈感也由此而生。他有很深的園林情結,在法國遊學時,他專門造訪了莫奈花園。莫奈花園,是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故居,也是莫奈創作方面的靈感繆斯。
  • 想一探莫奈的夢幻花園嗎,那就去法國的吉維尼小鎮吧
    這座小鎮在法國歷史上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直到有一天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居民,他就是莫奈。莫奈43歲那年來到此處,並從此長居於此,寧靜安和的地方深深吸引著莫奈,他租了一所房子定居下來,也打造出了獨屬於自己的夢幻花園,在這裡,莫奈創造出了許多令後人為之驚嘆的畫作。
  • 莫奈花園在法國它是畫家的天堂,在寧波它是年輕人的自由地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家店,在和豐創意廣場南側,普思小鎮內,它就是「莫奈花園」。莫奈花園,懂點藝術的人都知道這是法國著名畫家莫奈的故居,莫奈酷愛花草,還僱傭了五個園丁為其打理花園,或許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花海的美。
  • 莫奈:花園是我最美的作品
    儘管早已從莫奈的畫中熟悉了水園的模樣,還是被那忘我的和諧所蕩澈。那是政府特許莫奈將艾普特河一條支流引到自己花園中建成的人工湖,和直線設計的花園相對應,水園全以曲線設計。湖岸斜倚的垂柳,如綠幔披垂,呵護著池中小朵小朵的睡蓮,它們那麼細膩,那麼純粹,就在城市一隅靜靜開著。它們不言,不媚,不爭,但你知道那是美的。那美是淡的,卻悠長,是生命怒潮退去後,內心靜默的迴響。
  • 莫奈花園的晚鐘,實拍芝加哥博物館鎮館之寶《睡蓮》
    1890年莫奈在吉維尼買下自己的新居,三年以後,他開始在自家後園建造一個人工水塘,並在水塘盡頭搭建了一座日式的木質小橋。同時,莫奈還在池塘區域種植了大量域外及本土的綠色植物加以點綴,這當中自然包括他人生與藝術中最為鍾愛的睡蓮。這座花園我個人將它命名為「莫奈花園的晚鐘」。
  • 直播分享|萬科小鎮莫奈花園的四重IP內涵及文旅開發啟示
    2.莫奈花園IP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3.萬科弗農小鎮是如何打造「莫奈花園」IP產品的?4.莫奈花園IP的形成蘊含著怎樣的文旅開發思路?本次直播:通過本次直播,讓更多人了解莫奈花園,讓更多相關從業人員能有更多溝通和交流,探索世界上IP花園的經驗,也可以從國際經驗看到多方位一體的世界級IP花園的產品運營,知曉如何利用名人、名畫、遺址等效益來驅動花園綜合體開發。
  • 莫奈花園的鮮花和色彩,用四季的動態美展示藝術的魅力
    或許是因為莫奈在這裡的停留,讓整個小鎮都長滿了鮮花,而在莫奈花園中,更是極為豐富多彩的鮮花分布在這裡,在莫奈花園之中,分為水園和花園兩部分,花園又名諾曼第園,位於房前,呈長方形,佔地約一公頃,水園是一個人工湖,裡面種滿了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