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網站12月9日報導,日本是生育率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2019年出生人數僅剩下86萬餘人。為了搶救低迷的出生率,扭轉老齡化局面,日本政府決定又出錢又出力,不辭辛勞當「媒婆」。
政府:砸20億日元,幫民眾找到另一半
這個快速老齡化的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扭轉局面的方法。去年,日本新生嬰兒數跌破86.5萬,創下歷史新低。
日本政府日前表示,明年將啟動20億日元(約1.25億人民幣)的預算資助人工智慧配對相親計劃,以幫助國民尋找愛情,提高該國不斷下降的出生率。
AI配對是以應徵者的嗜好、價值觀或是搜尋取向作為基本資料進行分析配對,即使年齡、學歷及年收入等基本條件未能達標,AI也能幫助應徵者找出對自己可能有好感的人選。目前埼玉和愛媛等10多個縣已引進AI配對系統,其中埼玉縣在2019年促成的38對新人中就有21對是經過AI配對的。
專家:經濟壓力沒解決,老齡化仍無解
有日本網友對該計劃表達了看法。網友們表示,想生育的日本女性並不多,因為養小孩的生活開銷、教育費用太高了,日本政府不應該花力氣在鼓勵AI配對上,試問,如果連房租都快負擔不起了,又怎麼會有剩餘費用養小孩?
日本社會學家也對此抱觀望態度。日本天普大學的社會文化和醫學人類學家堀口幸子(Sachiko Horiguchi)告訴BBC,政府花更多力量幫助低薪的年輕人,可能比補助AI配對另一半更能提升生育率,因為近期有份報告指出,「持有較低收入與日本青年喪失約會興趣存在一定的關係。」堀口幸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年輕人對約會不感興趣,再怎麼配對都可能無效。如果真要仰賴技術,能夠承擔家庭或育兒任務的負擔得起的AI機器人可能對幫助生育率更有效。」
上遊新聞 毛丹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