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理論是否能解釋宇宙的本源?

2020-12-16 天文在線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類想出許多模型來描述世界。我們不斷驗證這些模型並學會揚棄。但隨著我們知道的越多,模型就變得越複雜,越怪誕。有些甚至困難到難以用精確的方式去描述它。比如弦理論。一個著名的,充滿爭議的並且常常被誤解的理論。

為什麼我們會想出這套模型,它是正確的嗎?還是只是一個不值得重視的想法。為了知道自然的本質,我們近觀察地觀察各種物質,驚訝於其中深藏的奧妙,微小世界的奇妙景觀,擁有奇異生物的動物園,複雜的蛋白質結構。

圖解:物質放大呈現不同階段,終結於弦階段: ①物質 ②分子結構(原子) ③原子(質子、中子、電子) ④電子 ⑤夸克 ⑥弦

它們都是由分子構成,而分子又由更小的原子構成。我們曾經認為它們就是世界的基本單元,直到我們將它們強力碰撞,由此發現了完全不可在切割的物質:基本粒子。但現在,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它們太小了,我們看不見它們。想一想,觀測是如何完成的呢?想要做到觀測,我們需要光,也就是電磁波,波段碰到物體表面,反射到你的眼睛裡,光波攜帶者物體的信息,讓你的大腦能建構影像,所以你不可能在沒有某種交互作用的情況下做觀測。

圖解:由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緊湊μ子線圈得到的希格斯玻色子產生時的景象。它是通過衰變為強子噴流的質子與電子的碰撞形成的。

看見,有所了解,是一個主動而非被動的過程。對大多數的物體來說這都不是問題,但基本粒子微小至極,它小到我們所了解的電磁波根本碰不到,可見光只會穿透它們。我們可以借縮小電磁波波長來解決問題,但波長越小,意味著能量越大。所以,當我破門用一道高能量的光去照射粒子,光會改變粒子的位置,為了觀測它,我們改變了它的性質。結論是,我們無法精確地測量基本粒子。這個現象被命名為: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它是一切量子物理學的基礎。所以,粒子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它的本質又是什麼呢?我們並不知道。

圖解:海森堡假想測量電子(藍點)位置的伽馬射線顯微鏡。波長為的偵測伽馬射線(以綠色表示),被電子散射後,進入孔徑角為的顯微鏡的透鏡,其直徑為。散射後的伽馬射線以紅色表示。

如果我們儘可能去觀測它,我們可以看到一團模糊的物體,可這並不是粒子本身,我們只能知道它在那兒。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怎麼對它進行科學研究呢?就像前人那樣,我們提出了新的數學模型:點粒子模型。我們假設粒子在空間中只是一個點,任何電子都只是空間中有特定電荷量和特定質量的點,而且所有電子都無法被區分,這樣物理學家便可以定義它們,並計算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這套理論叫「量子場論」,它的出現解決了許多問題。粒子物理中的標準模型都是建立在此基礎上,而粒子物理實驗的精確值也相當高,有些電子的量子性質被測量出來了,精確值可以達到0.0000000000002%(2×10^-13%)。所以,就算粒子並不真的是個點,這樣的假設讓我們可以相當精確地去描繪宇宙,這樣的思想不僅讓科學進步,它也帶給我們許多每天都在使用的科技成就。

圖解:左邊為愛因斯坦狹縫問題的固定擋板與狹縫實驗裝置。右邊為玻爾設計出一個改良的實驗裝置,他將固定擋板更換為一個可上下移動的擋板。

但有一個重大的問題-------重力。在量子力學裡,所有的力都由特定的粒子產生。但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力並不像宇宙中其他作用力一樣,如果宇宙是場戲劇,粒子就是演員,而重力則是舞臺。簡單來說,重力是一種幾何學,時空間的幾何學,我們必須定義出絕對的距離,但在量子物理世界中,我們無法明確測量事物,重力模型與量子物理模型彼此並不相容,當物理學家試圖增加新的粒子來描述重力時,他們的數學系統卻失效了,這是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如果我們可以結合重力與量子標準模型,我們可以得到一切的萬有理論,所以天才們開始想新的模型,他們問到:「比一個點更複雜的事物是什麼?」一條線?一根弦?弦理論便由此誕生,弦理論之所以如此精妙,是因為它用不同的弦振動模式描述了許多不同的基本粒子。就像小提琴不同的弦振動,能夠發出不同的音,弦的各種振動模式就產生不同的粒子。最重要的是,其中就包括了重力,弦理論可以統合宇宙中所有的基本作用力,這引起了巨大的熱潮。弦理論很快成為了可能解釋一切的理論,不幸的是,弦理論有許多限制,在我們這由三維空間與一維時間組成的宇宙中,弦理論不能保持數學上的一致性,弦理論至少需要十維的世界來運作,所以,弦理論確實能在理論中的宇宙運作,而物理學家想要找出去除剩餘六維的數學模型來探究我們所處的宇宙。但直到現在,沒人能夠做到。

並且弦理論的預測也未全部得到實驗證實。所以,弦理論並沒有真正揭露宇宙的真實樣貌。於是有人指出,弦理論也許完全不實用。科學是由一連串的實驗和預測所組成的。如果我們無法證明,為何還要費心於弦理論呢?它與我們如何使用它息息相關,物理以數學為根基,2+2=4,這就是真理,不論你你有什麼想法,而弦理論中的數學推導是可行的。這就是為什麼弦理論仍然是實用的。想像你在打造一艘巨大的郵輪,但你只有一張划槳小船的藍圖,它們在材料,引擎和大小上雖然差距很大,但原理是相同的,即一塊漂浮在水上的物體。於是,透過研究划槳小船的藍圖,你最終可能還是可以學到如何造郵輪。

有了弦理論,我們可以試著去解釋一些困擾物理學家數十年的量子重力論的難題,比如黑洞如何運行或者它的訊息悖論。弦理論可能可以成為指引我們方向的一盞明燈。有了這個想法,弦理論就變成了一個理論物理學家有價值的工具,並且可能幫助他們去探索量子世界的新層面,以及一些美麗的數學理論。所以,雖然弦理論可能無法解釋一切事物,不過,就像點粒子模型一樣,弦理論可以是一個實用的理論。我們還不知道現實世界的本原,不過我們會繼續研究更多理論來探究它。或許將來某天,我們能夠真正了解其中的奧妙。

相關知識

弦理論,又稱弦論,是發展中理論物理學的一支,結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為萬有理論。弦理論用一段段「能量弦線」作最基本單位以說明宇宙裡所有微觀粒子如電子、夸克、中微子都由這一維的「能量線」所組成;換而言之,弦論主張「弦」以不同的振動模式對應到自然界的各種基本粒子。

較早時期所建立的粒子學說則是認為所有物質是由零維的點粒子所組成,也是目前廣為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釋和預測相當多的物理現象和問題,但是此理論所根據的粒子模型卻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比較起來,弦理論的基礎是波動模型,因此能夠避開前一種理論所遇到的問題。更深的弦理論學說不只是描述弦狀物體,還包含了點狀、薄膜狀物體,更高維度的空間,甚至平行宇宙。弦理論目前尚未能做出可以實驗驗證的準確預測。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咖喱星人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宇宙,但是卻存在經典物理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弦理論四種互不相融、觀點尖銳對立的理論,每一個理論都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這是四套完全不同的理論思想體系,它們唯一的共同點是解析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的運作原理。我們知道,真相只有一個,真理只有一套,我們只需要一套邏輯一致的、可以自洽地解釋宇宙的所有問題的理論,即終極理論。
  • 宇宙大爆炸理論和弦理論能解釋形成與構成宇宙的物質是哪裡來的嗎
    關於構成宇宙的物質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一直是是困擾無數科學家們,賢者,智者們的一個千古難題,雖然都有一些解釋但是離真相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那麼本文在這裡就簡單的來講講當下比較有建樹的理論他們對物質的探索都面臨著怎樣的一些問題。
  • 弦理論解釋—什麼是現實的真正本質?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們想了各種模型來描述這個世界。我們測試這些模型,並知道了哪些應該保存下來,哪些該捨棄。但當我們了解到更多,模型就變得更加奇怪且複雜,有些甚至困難到,相當難以精確地說明它,就像弦理論——一個著名的、充滿爭議的、並且常被誤解的理論。為何會有人想出這套理論,而它的描述是正確的嗎?或者只是一個不值得重視的想法?
  • 宇宙的維度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嗎?弦理論是萬能理論嗎?
    眾所周知,弦理論是物理學家們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解釋一切的理論。科學家希望所有的力,所有的粒子,所有的常數,所有都能處在一個理論框架下,而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微小的,振動的弦的結果。事實上理論家們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這個想法,他們首先意識到的是,要讓這個理論起作用,就必須有比我們習慣的四個維度更多的維度,這想法聽起來相當瘋狂!
  • 宇宙理論之爭!弦理論最終會被M理論統一嗎?
    弦理論的誕生伴隨著時代的契合和要求,它符合了科學家創造出的一切理論和未知的想像。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弦理論陷入了理論困境。幾十年來,理論家們一直希望相信,構成現實的基本構件是微小的、振動著的弦,因為它能夠解釋許多我們未知的存在。這是一個潛在的革命性的想法,能夠把所有的自然力和物質的所有構件結合成一個單一的、和諧的畫面。
  • 弦理論和M理論:一場解釋的宇宙大戰:不是10維,而是11維!
    然而,令人頭疼的是,弦理論有五個獨立的候選者,每一個看起來都與其他截然不同,哪一個可能是對的呢? 五種不同的弦理論 這五種不同的弦理論有幾個共同點:首先,它們都涉及到字符串;它們還要求宇宙總共有10個維度(通常的3個空間維度,加一個是時間維度)還有6個更微型維度,這些維度很小,在亞微觀尺度上蜷縮在自己身上。
  • 能解開宇宙終極奧義的理論——弦理論,用最通俗的話去解釋它
    除非我們能結合兩者的模型,重新構建一個可以解釋所有物理法則的大一統理論,不然我們永遠也不能解開宇宙本質之謎。05能解釋一切的理論——弦理論弦理論將基本粒子表示為一種正在舞動的絲狀物在弦理論中,所有物質,微觀粒子、電子、夸克、還是放射性粒子、光子、引力子,構成物質的一切以及影響它們的力,統統由同一種粒子——弦構成。到這裡,弦理論似乎已經成為了能夠解釋一切的終極定律。
  • 中國科技又一重大突破:量子弦,優雅的宇宙大統一理論
    凡超神入化的人物,要了解萬物的本源和開始。這裡所指的天的旨意,其實是在說宇宙演化的邏輯。天元,便是今天科學家所說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換句話說,要了解宇宙的演化過程,就必須站在天元,也就是奇點的高處,拉大尺度,把宇宙縮小到天空中綻放的一朵煙花,卻把我們的思維放大到觀測煙花的那個思想巨人。
  • 吉他可以彈奏出美妙的音樂,弦理論是否可以彈出浩渺的宇宙
    弦理論認為,那些粒子中的每一種都並非它貌似的東西,只不過是看待一種更基本的實體的一種不同方式。每種粒子都隱藏著一種變色龍似的物體,這種物體設法留下了一種印象,即它是經由它移動的路線的別的一切東西。這種物體被稱作弦。
  • 5個宇宙奧秘,比如暗能量的本質是什麼?四個維度無法解釋弦理論
    是的,我們對外層空間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但即便如此,在太空中,我們仍發現了許多難以置信的現象和物體,只是說這些現象和物體目前我們還無法去解釋。比如,這5個。秘密1.巨大的吸引子在距離我們大約2.5億光年的地方,佔星家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質量聚集體,它離我們熟知的半人馬座和九頭蛇星座不遠。
  • 被認為是解釋宇宙萬物的理論,但它究竟是物理學還是哲學?
    弦理論被稱為「萬物至理」,這個優雅新穎的弦理論似乎能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物質結構。可以這樣理解弦理論,萬事萬物都由原子組成,每個原子又由更小的物質組成,電子在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外運動,而質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物質組成,成為夸克!
  • 弦理論的建立,是否能告慰愛因斯坦的困惑:上帝也拋骰子
    愛因斯坦去世後,科學家們仍舊在尋找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在理論上的大統一,他們發現在四維空間是不可能實現這一突破。於是產生了關於弦理論的物理學猜想。 弦理論的創立者弦理論認為宇宙中最小的粒子不是已發現的原子電子中子夸克等基本粒子,而是由更小的被稱為一維的玄的東西,基本粒子是由玄不同的振動和運動方式產生的。
  • 比夸克更小的也可能是弦,超弦理論為宇宙大統一模型構建新可能
    宇宙在普朗克時間內被創造,但我以我們目前的研究,我們並不知道這段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科學家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超弦理論。宇宙弦,是1981年被維綸金等人提出來的。超弦理論認為,構成物質的不是基礎粒子,而是弦,氫原子的大小是一億分之一釐米,而質子只有氫原子大小的十萬分之一,而宇宙弦的大小是質子大小的一百億分之一再一百億分之一。因為太過纖細,以至於任何物體都能穿過它,卻不能感受到它。但是,1釐米的宇宙弦,其重量要超越一整座喜馬拉雅山。
  • 科學界八大宇宙誕生理論各抒己見,宇宙大爆炸理論搖搖欲墜
    諸多有違傳統黑洞定義和解釋的現象,將科學界對黑洞的曾經解釋完全翻了個個。這就令不少天文研究者不由地思索到:難道「黑洞」就是宇宙的窟窿洞?宇宙起源於「音符」振動該推論源於「弦理論」。「弦理論」認為宇宙如同一場美妙和諧的大型演唱會。宇宙本身被看作是演唱會的大廳,宇宙的萬事萬物被看作是演唱會中和諧跳動的美妙音符。在「弦理論」裡,主要強調的是振動和頻率。宇宙萬物的存在,是由各種不同的振動頻率和諧完美匹配的結果。
  • 弦理論:來自天堂的傳說,想要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超級理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物理學家們先後構建了哥本哈根詮釋、路徑求和解釋、平行宇宙理論、多維度解釋、超級大腦解釋、多歷史解釋和GRW自發定域理論。但是,明眼人會發現,這些理論或解釋都是基於粒子說的解釋,都在努力解釋一個粒子如何同時穿過兩條狹縫。結果,粒子學家們在一個粒子是穿越左縫還是右縫這個問題上一籌莫展,更無法自洽地解釋實驗中屏幕上的幹涉條紋了。
  • 宇宙的本質是振動嗎?世界上最小的物質,1分鐘了解弦理論
    它的質能方程就是如此的簡單,體現了一種獨特的公式美。過去,在微觀領域,我們認為構成物質最基礎的單位就是原子了。這就是一種簡單的美,只需要原子就能構造整個世界。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基本粒子的發現,這一簡單美被破壞了。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開放宇宙理論:在距離地球10^10^118米遠的宇宙,存在著包含著另一個地球和另一個自己的宇宙。在開放宇宙理論中,遙遠的空間,有一個與我們現有的「已知宇宙」相同的宇宙,這也就是第一類平行宇宙泡沫宇宙理論每一個宇宙就相當一個「泡沫」,不同泡沫宇宙的碰撞會產生新的宇宙,我們現有的宇宙也可能是之前更大泡沫宇宙之間碰撞的結果,每一個泡沫宇宙都有不同的物理參數。
  • 「元層次」的物理學:建構子理論如何解釋生命、宇宙和量子計算
    來源:新浪科技建構子理論是一種描述宇宙本身的全新方式,與主流的理論有著不同的性質。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5日消息,你可以將物理學看作是解釋黑洞、粒子碰撞、蘋果下落和量子計算機等事物行為的一種方式。但如今一些物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種理論,則不僅僅關注個體現象;這是一種描述宇宙本身的全新方式。
  • 量子弦,優雅的宇宙大統一理論(第六稿)
    理論上宇宙間所有現象都可以用這四種作用力來解釋。為了統一這四種力,愛因斯坦耗費了後半生的精力沒有成功。在他之後,經過無數科學家的持之不竭,尤其是楊-米斯規範場,以及此後經過科學家們不斷完善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成功的統一了其中的三種力。但引力,始終是個問題小孩,沒有人能把它和其他三種力統一起來。
  • 宇宙萬事萬物的本源是道,道本源是正
    道家的一個「道」,涵蓋西方哲學概念的所有,「道」即是宇宙之源:本體論,又是宇宙運行規律:認識論,還是人生遵循的準則:人生論,所以《道德經》在西方成為哲學中經典中的經典。從這點來看,中國哲學起點比西方哲學要高,西方哲學是以古希臘哲學為代表,古希臘哲學又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而蘇格拉底追求的「真理」,柏拉圖的「理念」、亞里斯多德的「邏輯」這些哲學範疇,就是老子所提的「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