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壓莫言,餘華等作家,以年入2000萬w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但是卻有人說把他抬的太高了,他不應該在此列。但是近期他又出神作,攜帶實力作品殺出重圍,位列冠軍,狠狠地打了說他不行的人的臉。也讓人再次見識到科幻的「燒腦」之力。
《三體》《流浪地球》後劉慈欣再出神作,網友直呼:「太燃了」。寧浩《瘋狂的外星人》都從裡面獲取靈感,作者本人還首次出鏡推薦。什麼書這麼驚豔?
在電影《流浪地球》的結尾有一群人喊:「還我陽光」,很多人覺得莫名其妙。其實,這是隱藏在原著中一條非常重要的情節線。
這也是《流浪地球》中後半部的開篇:叛亂。
電影的劇情結束在這裡,而小說劇情在這章達到了高潮,也為《流浪地球2》埋下了伏筆。
一部2萬字的《流浪地球》,只拍了一半,就有如此壯闊的畫面 ,那敘事更宏大的後半部有多驚豔?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還遙遙無期,我們卻可以從原著中先睹為快。
光看文字版不過癮,《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集結全球近30位獲得國際獎級別的漫畫家,推出了首部劉慈欣科幻系列漫畫「處女作」,共4個系列,包含《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夢之海》《圓圓的肥皂泡》。這部處女作漫畫代表當代漫畫藝術的國際標準。未來會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8個國家陸續出版。
寧浩導演曾經坦言,《鄉村教師》是他拍攝《瘋狂的外星人》靈感來源。
這也是劉慈欣科幻系列首次被成系列地改編成漫畫。一本漫畫就是一部作品。為了這套「處女作」,作者劉慈欣真正參與到了漫畫創作中,所有小說裡經典的畫面全部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現。一本漫畫就是一部作品,沒有拆分、刪減,全部完整地呈現。
他本人甚至豁出去,罕見地出鏡推薦了這套漫畫。
這套漫畫生動入情將劉慈欣小說中的想像進行了逼真還原。注重畫面比例、結構、透視和光影創造了猶如3D電影的立體世界。每一幕都堪比電影畫面,,甚至比看電影更過癮。
《鄉村教師》和《圓圓的肥皂泡》中情節和畫風的觸動絲毫不亞於《流浪地球》
而《流浪地球》即便看過電影、小說,也依然覺得震撼無比。
生動逼真,大氣磅礴的電影級別畫面,流暢的分鏡頭,巧妙的臺詞,就像在看一部圖像小說,很容易進入到故事中去,非常具有想像力和閱讀樂趣,幾幅圖豐滿了無數聯想。
而且漫畫的代入感、畫面感要比小說更強烈。
宏大、驚豔、震撼它全都有,你不想要的人性、悲慘、壯烈,它也全部如實呈現。
讓這套書不僅能訓練想像力,也是一場關於」科幻」、關於「美」的教育。
劉慈欣曾說,圖像才是科幻最好的表現方式,它讓抽象的想像變成具象的畫面。原作中過於深奧的文字被逼真的畫面一解讀,一下子就懂了。色彩豐富細膩,比如地球發動機的每一處構造都被精準體現。
這麼美的畫作離不開背後的繪畫天團,漫畫《鄉村教師》的繪者張曉雨曾獲第38屆法國尚貝利國際漫畫節「金象獎」第十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漫畫金獎;《流浪地球》的繪者--義大利漫畫家史蒂芬諾·拉弗雷曾參與《蝙蝠俠》《X戰警》等超過20部著名漫畫的人物創作;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還特意發微博表示「讚嘆、膜拜」希望預定《流浪地球2》的手繪海報。
大劉的作品用人類目前的科技拍成電影是不現實的,漫畫也許是最好的表現方式。
在劉慈欣的作品裡,不乏宏大的宇宙觀,但更打動人的是,星球興衰下他對人類共同體命運的思考和人類抉擇的多樣性的反思。
流浪地球中有句話:「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直到它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現在聽到這句話,感受更是深刻。
常有人問他閱讀科幻作品對一個人的成長有什麼幫助?
飛躍木星、駛入地下城冰雪奧運會、印度洋搬水......在劉慈欣每一種大膽前衛的想像裡我們經歷著本不能在有生之年經歷的事情,遊歷著那些我們肉身永遠無法到達的地方。這就是科幻作品的意義所在。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對劉慈欣的評價「 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不僅畫風宏大飽滿,同時,為了能讓畫面更有代入感,本次全部畫稿都在歐洲列印色稿,經四次校色以保證高度還原漫畫大神們的全部色彩呈現。
全書更由「利奧紙品」承印,它是榮獲國際印製大獎迪士尼認證的印刷企業。
真正做到了文字的魅力和視覺的藝術被完美結合。
漫畫有著極強的感染力。比電影成本低了無數倍。但畫面給讀者的觸動卻絲毫不弱。
889×1194mm堪比iPad尺寸的闊實畫面,全彩折頁,打開它就沉迷其中,深深被科幻的神奇之處所吸引。
無論是科幻迷,還是兒童,這套漫畫都是對未知世界了解和展開想像的最優選擇。如果是資深科幻迷,就會感慨一句:中國科幻終於走對路了 。
共4套世界級頂尖畫家親手繪製的科幻系列叢書。限量3000套,剛上架2天就被秒殺了1000套,這套書可以閉眼買,絕對不會後悔,甚至極具收藏價值。
原價258,現價163,領取優惠券再減10元,僅需153元
超值福利,戳下方連結購買,購買前記得領取10元優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