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精神」叢書首冊《愛國篇》在北京首發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2020年「5·30」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前夕,由中國科學技術部組織編輯出版的「科學家精神叢書」,29日於北京舉行叢書第一冊《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新書發布暨專家交流會。

「科學家精神叢書」結合中國當前科研作風學風建設實際,面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社會公眾、青少年等讀者對象,以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不同時期受到表彰宣傳的科學家為主,共分為愛國篇、創新篇、求實篇、奉獻篇、協同篇、育人篇6冊,通過一系列科學家的故事,力求深刻詮釋、生動展示科學家精神的實質和內涵,以期在全社會深入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全面加強科研作風和學風建設,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為加快推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保障。

當天首發的第一冊《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書中詳盡記述了李四光、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等32位科學家生動感人的愛國事跡,全面深刻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為祖國和人民作出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鑄就「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光照千秋的精神豐碑,體現出高尚人格風範和優良作風學風。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為「科學家精神叢書」作序,希望叢書能夠幫助廣大科技工作者、社會公眾、青少年進一步理解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內涵,激勵大家以這些科學家為楷模,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新書發布暨專家交流會上表示,要以這套叢書的出版發行為契機,在全社會掀起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的新高潮,積極營造良好科研生態和輿論氛圍。科技部還將進一步優化科研管理、改進科技評價制度,加快推進各項治理措施落地,實現在新時代既要發揚光大老一代科學家精神,又要創造出屬於新時代的更加輝煌的科學家精神。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科學家精神·愛國篇》出版發行正當其時,對築牢中國科技界共同的價值觀念和思想基礎,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的長徵具有重要意義。(完)

相關焦點

  •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前夕「科學家精神」叢書第一冊發布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記者29日從科技部獲悉,由科技部組織編輯出版的「科學家精神」叢書第一冊《科學家精神·愛國篇》當天在京發布。《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是「科學家精神」叢書的第一冊。
  • 《蕉嶺縣「抗日三英傑」傳記叢書》在北京首發
    新華網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陳斌華)臺灣光復70周年之際,記敘丘逢甲、羅福星、謝晉元三位蕉嶺籍抗日民族英雄愛國英勇事跡的《蕉嶺縣「抗日三英傑」傳記叢書》,21日在北京臺灣會館首發。  叢書由《丘逢甲傳(增訂本)》、《臺灣抗日英烈——羅福星傳》、《我的父親謝晉元將軍》三冊組成。
  • 1994年6月24日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首冊出版
    1994年6月24日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首冊出版  被譽為「中華文化一大盛事」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994年6月24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第一冊,終於開始了卻幾代學者的百年夙願。  《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共收錄歷代典籍3461種、79309卷,學術界稱之為中國傳統文化總匯。
  • 科技部:創造屬於新時代更加輝煌的科學家精神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陳芳、張泉)科技部副部長李萌6日表示,要把老一代科學家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發揚光大,並在內涵上深度拓展,創造屬於新時代更加輝煌的科學家精神,把科技創新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
  • 《中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服飾研究》叢書在滬首發
    《中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服飾研究》叢書在滬首發 2014-12-23 20:52:08中新網上海12月23日電 (許婧 繆璐)23日,《中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服飾研究》叢書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行首發儀式。
  • 《北京歡迎你》的姊妹篇《北京祝福你》群星版MV首發
    百餘中外明星用歌聲祝福倫敦奧運 《北京歡迎你》的姊妹篇《北京祝福你》群星版MV首發 新華網北京7月13日專電(記者 趙琬微)「北京祝福你,奧運夢想盛典」大型電視晚會12日在國家體育館錄製,百餘位中外明星以歌會的方式回首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輝煌與夢想,向倫敦奧運會送去祝福。《北京歡迎你》的姊妹篇《北京祝福你》群星版MV當晚首發。
  • 北京精神中國郵政專用郵資圖首發 面值1.20元
    北京精神中國郵政專用郵資圖日前首發,發行面值為1.20元。該專用郵資圖以北京精神為主圖案,配以祥雲的設計背景和長城、天壇、鳥巢等標誌性的北京景觀圖,充分展示了北京精神的豐富內涵。    海澱區郵電局大客戶中心主任尚小軍介紹,郵政部門在一些重大活動,如奧運會、國慶60周年等期間,會發行專用的郵資信封和賀卡。
  • 姚奠中系列書法叢書出版首發 系章太炎高足
    姚奠中系列書法叢書出版首發 系章太炎高足 2016-01-16 19:39:39>   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姚奠中先生系列書法叢書出版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16日在北京商務印書館舉行。
  • 《中國馬文化》叢書首發 掘銅奔馬等代表內涵盤活文化
    9月10日,由甘肅武威組織編纂、讀者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馬文化》叢書首發儀式在蘭州舉行。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青出席首發儀式。 崔琳 攝中新網蘭州9月11日電 (記者 崔琳)在銅奔馬發現50周年之際,由武威市官方組織編纂、讀者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馬文化》叢書首發儀式10日在蘭州舉行,該叢書系武威市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以出土於當地雷臺漢墓的銅奔馬為標誌和旗幟,深度研究、歸納、引領中國馬文化的研究和普及,發掘中國馬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形態體系,旨在盤活文化資源。
  • 歷史上的今天:《四庫全書》首冊出版、拿破崙進軍俄國
    1、2003年06月24日,在我國衛生部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在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界衛生組織官員鄭重宣布:從即日起解除對北京的旅行警告,並將北京從「近期有當地傳播」的非典疫區名單中刪除。2、1994年06月24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首冊出版。《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共收錄歷代典籍3461種、79309卷,學術界稱之為中國傳統文化總匯。但《四庫全書》並不「全」,大量不符合清王朝統治需要和價值標準的歷代典籍被摒棄在外,僅列為存目者即達6793種、93551卷。
  • 「如何看中國」叢書英文版於法蘭克福書展首發
    「如何看中國」叢書英文版於法蘭克福書展首發 2019-10-17 19:50: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首批7個城市分卷在京首發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首批7個城市分卷在京首發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施雨岑)《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首批城市分卷近日在北京首發叢書以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以及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大數據資源為基礎,展示了中國遼闊國土上豐富的地理國情和悠久的歷史文化。  記者獲悉,叢書首批城市分卷分別介紹了北京(門頭溝)、大慶、景德鎮、銅川、黔西南、廣元和伊春7地的情況。
  • 中國名鎮志叢書《木洞鎮志》首發
    12月17日,第五屆全國名鎮論壇暨第四屆全國名村論壇在山東德州舉行,中國名鎮志叢書《木洞鎮志》在論壇上首發。《木洞鎮志》是此次發布的第五批中國名鎮志叢書13部志書之一,也是重慶今年入選的唯一志書。《木洞鎮志》編纂歷時3年有餘,全書設概述、基本鎮情、古鎮保護、木洞港、木洞山歌、旅遊、風土民情、名人與名鎮、藝文雜記、大事紀略、附錄、編纂始末等12篇,計33萬字,收錄圖片200餘張,圖文並茂的記述了木洞鎮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突出了木洞的名與特,是宣傳木洞、服務發展、承載鄉愁的重要文獻。
  • 《常州詞派研究叢書》首發
    3月29日,《常州詞派研究叢書》首發式暨常州詞派學術研討會在常州市行政中心舉行。常州市領導徐纓、趙忠和、嚴國強和常州工學院黨委書記張力航等出席首發式。《常州詞派研究叢書》由常州市文廣新局主編,常州市文化藝術研究所承編,全套8本230萬字,歷時4年編撰,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 王利明總主編 「中國民法典爭鳴系列」叢書首發
    新書     本報訊1月11日,本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中國民法典爭鳴系列叢書」首發。該書為廈門大學出版社策劃、組織出版的關於中國民法典的權威學術著作叢書,由王利明教授擔任總主編,柳經緯教授擔任執行主編。
  •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在佛山首發
    會上發布了最新出版的《叢書》(第五輯)10種書目和《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佛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李政華出席首發儀式並發表講話。叢書編委會領導向佛山市委黨史研究室、佛山市委黨校、佛山市圖書館、佛山市博物館等30多家市直及文化單位贈送書籍。
  • 湖北教育社《學英語 講中國故事》叢書首發
    本網訊 湖北教育出版社《學英語 講中國故事》叢書近日出版。3月21日,「《學英語 講中國故事》叢書首發式暨英語學術報告會」在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舉行。該書分傳統節日篇、傳統藝術篇、民間故事篇、成語故事篇、名勝古蹟篇、飲食文化篇、人物故事篇、科技成就篇等八個分冊,呈現包含了120萬字的英語閱讀材料,用英語講述了近300個中國故事。
  •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叢書在北京發布 為中國科學存信史
    紅網時刻8月28日訊(通訊員 劉異 記者 蔡娟)8月28日,「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叢書發布會暨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舉行。中科院院士韓啟德、孫鴻烈與葛能全、郭傳傑、劉鈍等科技專家一起,以叢書的史料價值、科學精神的傳承、科技創新的啟示等話題展開討論。
  • 侯國佐李桂蓮入選《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二卷》
    12月25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貴州科學家精神」主題宣講暨《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二卷發布會在貴州醫科大學舉行。作為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院油菜專家侯國佐、蔬菜專家李桂蓮傳記事跡入選《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二卷》,同時入選的還有曾經在貴州省農科院前身--貴州省農業改進所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戴松恩院士和莊巧生院士傳記。
  • 《香港志》首冊《總述 大事記》出版
    《香港志》首冊《總述 大事記》出版2020年12月28日,在香港地方志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際,《香港志》首冊——《總述 大事記》出版記者會暨上架儀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