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桑葉綠油油地長好了 你還記得小時候養過的蠶寶寶嗎?

2021-01-15 中國杭州

149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部門工作動態/col/col812256/index.html農業/col/col812267/index.html

  當前位置: 路邊的桑葉綠油油地長好了 你還記得小時候養過的蠶寶寶嗎?


  這段日子,杭州的雨對時間的拿捏,真值得給它戴一朵小紅花。
  浙江省氣象臺監測,上周,浙江全省平均雨日五天。七天裡有五天在下雨,但我們感覺是不是好像並沒有下那麼多天的雨?這是因為杭州的雨大多下在夜裡。睡夢中聽到窗外「譁啦啦」的雨聲,但早上起來,雨老早停了,一點不影響出門。
  周二晚上,可能還有一場這樣的夜雨。杭州市氣象臺預測,周二白天,陰天到多雲,夜裡轉陰有陣雨,市區氣溫14-24℃。周三,陰到多雲,偶有小雨,16-25℃;周四,雨止轉陰到多雲,13-25℃。
  市氣象臺說,這周,雖然在天氣預報裡經常會看到雨,但這並不意味著雨會一直下,而是下一下停一停,其中還有不少會下在夜裡。
  這樣的春天真討人喜歡。夜裡,可以「小樓一夜聽春雨」,白天依然是「客舍青青柳色新」。另外,隨著一場又一場的春雨,氣溫也在一點一點升高,春天正行走在最溫柔的時段。
  從目前的天氣格局來看,周二開始到周六,夏天的西南風依然很老實地緊貼著東南沿海,不急不躁地吹,沒有北進侵犯春天領域的意思。所以天氣也不會有大變化。但可能從周日開始,夏天就有點急了,西南暖溼氣流將大舉北伐,直衝東北,真正的汛期暴雨即將展開。這是不是意味著,到了下周,杭州雨會更大,天氣會更熱一點呢?拭目以待吧。
  
  百花盛開已經輪到杜鵑 這個春天的花事快要結束了
  你可能覺得真正的春天才享受了沒多久,但植物界已經在默默準備著告別春天了。不信你看看西湖邊,代表春天的花,比如玉蘭、桃花、櫻花、海棠花等等,早就開過了,偶爾還能見到零零星星還開著的日本晚櫻,但一場場的春雨打下來,也開始有了頹勢。
  這個時候,杜鵑踩著春天的「尾巴」登場了。它和報春、龍膽並稱為「世界三大高山花卉」,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很多人都叫它「花中西施」。
  杭州杜鵑開得最多的,應該是植物園。3萬多棵杜鵑,杜鵑園、槭樹杜鵑園、山水園、玉泉景區裡都有。這兩天已經開了四五成,粉色的、紅色的、紫色的、黃色的、白色的,一團團一簇簇。沒開的那些也已經鼓起了花苞,估計等到它們都開了,整個植物園會有上百萬朵杜鵑花。
  如果想要在西湖邊看杜鵑, 孤山下尤其是後山沿著湖的這一帶,一面是水波蕩漾,一面是開得粉豔的杜鵑,拍起照片來特別好看。另外,寶石山、吳山、中山公園、虎跑公園、西溪溼地裡也都種了蠻多杜鵑花。
  如果再跑得遠一點,杭州周邊也能找到一些好地方。
  富陽區西北部的萬市鎮何務村,有一個浮雲嶺,映山紅(杜鵑的一個品種)已經漫山遍野;富陽橫洞山,生長在洞橋鎮大溪村大塢自然村懸崖絕壁上的映山紅,像迎客松一樣,一年年等著賞花人;太湖源生態旅遊區,也到了映山紅盛開時節。
  另外,天目山有特有的「天目杜鵑」,分布在海拔800米至1000米地帶,景區隨處可見;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漫山盛開的映山紅,還有變幻莫測的雲海映襯,宛如仙境。
  
  養蠶寶寶的季節到了 你會讓孩子玩蟲子嗎?
  周一在路邊看到了綠油油的桑樹,不知道現在的小朋友還養不養蠶寶寶?
  還記得小時候,每到這個時候,蠶寶寶是很多人家小朋友的好夥伴。相比其他寵物,這些小東西養起來難度係數最低。放在小小的紙盒子裡,每天餵它們吃一點桑葉,聽著蠶寶寶們「沙沙」的咀嚼聲,看它們隨著春天一天天長胖。現在想起來,已經記不清蠶寶寶最後養成什麼樣,又去了哪裡,但一直記得每天餵它們葉子、看它們長大的心情。
  昆蟲學家法布爾說:「研究昆蟲需要一點天真。在務實的人看來,天真不過是理智的缺陷;但如果不具備這種美好的品質,誰會留意到那些有趣的小生命呢?」這麼想想,可能正是童年時的天真,才會讓孩子們對各種小蟲子都抱著滿滿的好奇心,一玩就可以玩很久吧。
  當然,做父母的不免擔心,玩蟲子會不會太髒,或是被咬傷什麼的。科普圖書《酷蟲成長記》的作者「三蝶紀」,列舉過一些適合小朋友玩的蟲子。他說,以昆蟲的繁殖策略,最能影響到其種群數量是棲息地的破壞,所以放下顧慮,釋放孩子的天性,抓蟲子飼養、觀察、拍照、隨便玩玩都是極好的。
  「三蝶紀」列舉的常見又好玩的蟲子,包括蟈蟈兒、螳螂、竹節蟲、鍬甲、天牛、金龜子,以及植食性的瓢蟲等。
  不過玩的時候也要當心。比如,孩子們都喜歡的螳螂,拿的時候要小心被它鋒利的捕捉足割到。一般來說從背面拿前胸背板比較安全,就是頭後面看起來像脖子的那段。其實也不太建議拿,因為螳螂不好動,性情安靜。伸一隻手,讓它自然爬到手上再觀察就好了。再比如竹節蟲,它們被抓住逼急了就會斷腿,和壁虎斷尾巴一個道理,所以還是要動作輕一點。(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

 

相關焦點

  • 小調查:桑葉難尋 蠶寶寶「口糧」短缺怎麼辦
    每年四五月份,氣溫適宜,正是蠶寶寶從蠶卵裡孵化出的季節,不少小朋友們都會養上幾隻觀察。不過,這蠶是要吃桑葉的,只是如今桑葉要去哪裡找呢?這問題讓不少小朋友和家長都犯了難,可以說,每一個養蠶寶寶的孩子背後,都有到處尋覓桑葉的爸爸媽媽。
  • 七彩童年:你的文具盒裡養過蠶寶寶嗎?
    大概是二年級的時候吧,姑姑給奶奶送了幾十條蠶寶寶。那年,姑姑不知道在誰家裡弄來的蠶寶寶,但是自己又忙,沒時間養。養過蠶寶寶的都知道,蠶寶寶要不停的吃桑葉,才能長成大蠶,正巧我家門口就有一株很大的桑樹,姑姑就把蠶寶寶都送過來了。
  • 那些年我們一起養過的蠶寶寶,它們的死法絕對是大家心中永遠的噩夢!
    不知道現在還記不記得,在小學的某一堂課程,老師應該都有要求大家飼養蠶寶寶,將它們的成長紀錄下來的經驗吧?雖然說學校附近的文具店、雜貨店都可以買的到,其實蠶寶寶這種生物真的非常難養,尤其在那個好動的年紀,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照顧這些小動物呀~~~下面小編就來介紹幾個那些年我們一起養過的蠶寶寶的回憶吧!!
  • 在杭州養10條蠶寶寶至少花2500元?家長崩潰:自己都吃不好!
    前兩天,杭州城南某公辦小學王媽媽急急忙忙發朋友圈——「萬能的圈,誰有桑葉能支援一下,蠶寶寶快餓死了」。王媽媽說,半個月前,兒子從學校的童貿節上買回來四五條蠶寶寶。一盒蠶寶寶隨贈了一包桑葉,大概二十來片。兒子很上心,每天到家清理蠶寶寶的窩。過了一個多星期,蠶寶寶個頭大了不少,長到三四釐米,眼看桑葉快吃完,王媽媽開始著急了。她在小區樓下很隱蔽的角落裡,發現兩棵小桑樹。
  • 小滿節氣蠶寶寶「成年」 浙江桐鄉蠶農「望蠶訊」
    浙江嘉興桐鄉屠甸鎮是當地著名桑蠶產區,時值小滿,蠶農於建剛和妻子每天都在忙著給家裡的5萬隻蠶寶寶餵食,再過幾天,蠶寶寶就將結繭出絲。在嘉興桐鄉,蠶農在小滿節氣有「望蠶訊」的習俗,娘家會到女兒家串門,送來各種應季食物,一同祈盼今年蠶絲豐收。在嘉興桐鄉,蠶農在小滿節氣有「望蠶訊」的習俗。
  • 它曾是「蠶寶寶」的食物,如今卻成「高端野菜」,1斤就要10塊錢
    它曾是「蠶寶寶」的食物,如今卻成「高端野菜」,1斤就要10塊錢說起今天這道美食,那我們還得先來說說蠶寶寶,它們吃的是桑葉,吐出的卻是蠶絲,桑葉是餵蠶必備,可以說是蠶寶寶的口糧,現如今卻被人們開發成了一種高端野菜,一斤10元仍遭瘋搶!
  • 為什麼蠶只吃桑葉?科學家發現關鍵證據,有些蠶已經開始吃蘋果了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一種對食物非常執著的生物,它就是蠶。蠶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昆蟲,它吐絲結繭,中國才創造了享譽世界的絲綢,而一直以來,養蠶唯一的食物來源,就是桑葉。世界上有那麼多好吃的葉子,為什麼蠶只認準桑葉呢?此前,中科院的科學家專門對此進行過一項研究。
  • 一片桑葉引發的戰爭-蘇州絲綢博物館
    垂下的一根根長杆,遠看是不是像正在架子上晾曬的縷縷絲線呢?這便是傳說中的嫘祖了。甲骨文中的「蠶」字,這充分說明了甲骨文是一種象形文字,整體是不是像一隻正在安睡的蠶寶寶。2000多年後的今天的你,有穿過絲綢衣服或用過絲綢製品麼?反正我沒有。桑葉能引發戰爭,可見桑蠶絲織業在春秋時期吳國的地位。記載中,的公子光,便是後來蘇州古城的創建人吳王闔閭。這場戰爭,是不是有記載的最早的貿易戰呢?美國為爭石油攻打伊拉克應該也是一樣一樣的。
  • 蠶寶寶吐絲石羊人吸金
    桑園滿坡幸福來,蠶寶寶吐絲結繭織出致富路。大姚縣蠶桑產業統計面積86000畝,投產面積68772畝。帶動千家萬戶養蠶增收的同時,也給力鄉村振興加快步伐。4月9日,記者來到石羊鎮大中村,驚喜地發現:山坡上、平壩裡,綠油油的桑樹在雨水滋潤後的陽光下特別養眼,甚是喜人。養蠶給大中村村民帶來了機遇,也給村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實惠。
  • 科學匯|蠶寶寶的一生,你真的了解嗎?(思考題答案也在這裡哦)
    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六年級科學教師 章利洋開學之後,老師注意到很多三年級的小朋友每天神神秘秘地守著一個小紙盒,一到下課就忍不住看兩眼,還不時往裡面添加一些植物葉片。好奇心驅使下,向孩子們詳細地詢問了一番,原來,他們盒子中裝的正是一條條白白胖胖的蠶寶寶。蠶在分類學上屬於昆蟲綱、蠶蛾科。蠶寶寶與科學課堂的淵源由來已久,在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動物的一生》單元中,就有對蠶的詳細介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蠶卵蠶的一生以蠶卵開始。
  • 濰坊高密滅美國白蛾 誤「殺」蠶寶寶
    原標題:滅美國白蛾,誤「殺」蠶寶寶  原本指望著養蠶有個好收入,沒想到還有七八天就可以吐絲結繭的蠶竟然越長越小,有些甚至是身體腐爛,高密市姜莊鎮的蠶農,今年的秋蠶收入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局面,蠶農懷疑蠶可能是吃了帶有滅美國白蛾藥的桑葉導致的。
  • 它是蠶寶寶的糧食,一樣能做成家常菜,春分後多吃,更能減肥減脂
    這菜不要錢,女人更不要放過它,減脂刮油特別好,春分後更要多吃今天說的這種菜,在農村確實不要錢,而且許多孩子都認識它。桑葉,孩子說這不是蠶寶寶的食物嗎?這也能吃?不可能的!哈哈,沒錯,確實是孩子口中的蠶寶寶的食物,也別奇怪,不是南方人什麼都吃,而是自古以來,桑葉就是一種藥材,大多時候把它曬乾後保存製作成中藥。有相關書籍記載,桑葉有特別好的清肝明目、清腸刮油的作用,春天的時候它也是蠶寶寶們的糧食。有人用桑葉做過菜嗎?
  • 路邊撿一把草,把蘭花養得綠油油
    養蘭花用什麼植料好?哪些植料可以養蘭花?……對於一個剛喜歡上蘭花的新手來說,這是一個多麼棘手和糾結的問題。張小弟養蘭花5年,養蘭植料就地取材,12月16日,筆者看到張小弟養的蘭花綠油油。而他養蘭花的植料,竟是從路邊撿來的一把草。張小弟從路邊撿來一把草,把蘭花養得綠油油。
  • 塵世間10丨養蠶舊事
    蠶種拿回來,母親也引著我看,並告訴我:「找桑葉就是你的事了,蠶繭賣了你就有下學期的學費,要不然就別讀書了。」母親一貫這樣講話,對她的話充耳不聞,直接跳過,看起蠶種來。圓溜溜的蠶卵密密麻麻貼在一張五釐米見方的紙上,排得還挺整齊,原先以為是蠶蛾產卵時有強迫症,後來才知道,蠶種是經過篩選的,留下壯碩的才孵化成蠶。「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
  • 課程|《可愛的蠶寶寶》
    把蠶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裡,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小蠶剛從卵裡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葉餵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葉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
  • 黃平縣重興村:勤「繭」致富 蠶寶寶變身「銀元寶」
    「別看這些小蠶繭不起眼,它可是短平快經濟項目,養得好的話,增收致富是可以立竿見影的。」作為村裡面第一個敢帶頭吃「螃蟹」的人,朱正霞做足了功課,先後只身前往遵義、羅甸、廣西、四川等地考察學習種桑養蠶經驗,回來後說幹就幹,自己認領種植了10餘畝的桑樹,還養殖了5張蠶寶寶。「因當年栽植的桑樹桑葉產量不高,所以這一批蠶寶寶還處於試養階段。」
  • 奇怪蠶寶寶不吐絲即化蛹
    晨報訊(記者陳奇雄)成熟的蠶寶寶不吐絲結繭,直接變成蛹,這是怎麼回事?昨日,洪山一女孩稱她養了一條這樣的怪蠶,並問該蛹能否化為蛾。女孩說,自己已向包括父母在內的數十人覓求答案,但無果。  女孩姓郭,家住魯巷雙塘小區,是魯巷小學六年級學生。上月,她養了10多條桑蠶,用桑葉餵養它們。前幾天,這些蠶寶寶進入結繭期。
  • 蠶寶寶可愛不能帶 白雲機場安檢協助轉快遞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黃琪、陳曉雅、莫智勇 報導:蠶屬於鱗翅目昆蟲,是絲綢的主要來源,長的白白胖胖的非常可愛,深受人們的喜歡。很多人在春天都喜歡養幾條蠶來增添生活中的樂趣。隨著五一小長假臨近尾聲,白雲機場迎來了旅客返程高峰。這不今天在白雲國際機場,國內安檢女性專用通道內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家庭」。
  • 80後小時候吃過的樹上長的果實 你還記得嗎?
    80後們,你小時候都吃過這些嗎?還記得叫什麼名字嗎?楮實子這是最後處理好的楮實子,在醫術中都有記載,這味藥可以用來滋補脾臟、腎臟、肝臟,緩解陰虛的狀況,同時還有明目的功效,但是還是需要慎用。2、柘樹果子柘樹果子我記得這種樹在農村的墳頭上比較多,而且長得奇形怪狀。
  • 蠶寶寶為什麼會吐出五顏六色的絲
    而蠶的經濟價值在於蠶絲,中國也是最早利用蠶絲的國家,古史上有伏犧「化蠶」,嫘祖「教民養蠶」的傳說,又說黃帝元妃西陵氏為「先蠶」,即最早養蠶的人。而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指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絲綢之路」連通了中國與外界的貿易之路,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