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逸灑脫 氣格雍容——我看王清傑書畫

2020-12-19 人民日報海外網

書畫圈我比較欣賞一類人,那就是不僅修養全面,造詣獨到,還生活得灑脫、達觀,總是一種陽光燦爛的樣子,給身邊的人帶來啟發的同時也帶來歡樂。而在我看來,書畫家王清傑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和王清傑先生是微信好友,彼此雖未謀面,然已是多年神交。我在微信朋友圈時常關注他的動態,這也是職業習慣所致。但凡遇見自己值得關注和欣賞的人和事,總不免要多看幾眼。從中往往會獲得一些有益的訊息和啟迪。而王清傑清俊的外表和雋逸的書畫作品總是能夠撩撥起我關注的興趣。

王清傑在北京書畫圈很活躍,以至於很多人都知道他。特別是北京的那些全國有名的大腕級書畫家,王清傑大多都和他們有所交往。而從一個人的朋友圈的品位高低也能見出這個人自身的品位和水平。我從很多名家對王清傑及其畫作的評價,便越發覺得王清傑的「活躍」自然是與他的自身水平和良好的人脈關係分不開的。

王清傑的畫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清逸,清新秀逸,爽爽然自有一種風氣。其次是灑脫,不拘謹,能夠放得開,不受過多的規矩法度之束縛。但這並不是說王清傑不注重、不遵守法度,恰恰相反,他是一個非常注重從傳統當中汲取營養的人。他的花鳥師法徐渭、八大、石濤、齊白石等,山水師法「清四王」、龔賢、黃賓虹等,經過大量臨摹,而得其規矩法度,在獲其形質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其魂魄,體味其精神氣象。 王清傑的畫,就技法層面而言,他有著紮實的全面系統的訓練,無論是臨古還是寫生,他都是在超逸中下過實際功夫的。中國畫的技法之實質就是筆墨,學習和講究技法,其實就是學習和善於運用筆墨。尤其是自元代以後,隨著文人畫的介入,中國畫的寫意性、抒情性越來越得到了強化。因此,筆墨到了這一步,就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技法問題,而是上升到了國畫的本質精神。因此,全面深入解決技法問題就成為了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

王清傑是非常清楚這一點的,因此他不僅對技法問題的解決十分注重,還特別注意自身綜合素養的全面修煉。一個人的生活閱歷、胸次、見識、學養等等都將決定著他在藝術的道路上到底能夠走多遠。王清傑在努力研習技法技巧以外,廣於遊歷,勤於讀書,通過遊歷來豐富自身閱歷,通過讀書來開拓藝術視野。尤其是在書意和詩性的涵養方面他著力較多。

所謂書意,就是指書法意味。一個在書法上有較高造詣的人,他在國畫上肯定會有更大的拓展空間。所謂詩性,就是指詩文性情,一個真正懂詩的人,再加上他的書法修養,將更會有利於其國畫境界的提升。而書法也好,詩歌也罷,它們與繪畫一樣,都需要高超的技術,更需要脫俗的思想,即對技與道的深層關係的體悟。

我從王清傑的國畫作品(包括其山水和花鳥)中,分明能夠感受得到書意和詩性的融入。這是他的思想認識水平和良好的綜合素養所導致的,因此,他的筆墨是鮮活的、躍動的,有著書法的節奏感和詩歌的韻律美。

藝術講求「由技進道」,表面上看,似乎是分兩步走的。但實質上「技」與「道」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初學時可能不太明顯,但越往後就越會體會到技道相生、技道並進的道理。因此,王清傑學畫從一開始就打開了格局,不僅刻苦向古代的大家經典學習,同時虛心向當代的大家名家誠懇求教。從畫裡畫外,全方位切入,因此,他的作品就具備了一種雍容而脫俗的藝術品格。

謝赫所講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移模寫。其中氣韻生動是「六法」中最重要之一法,是上千年以來我國繪畫創作和繪畫批評的重要準則。凡稱得上優秀的繪畫作品,必須塑造出動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結構、高超的筆墨和幽遠的意境。我雖不敢說王清傑的畫已經達到了這樣的要求,但他絕對是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而且他目前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這也是他的畫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

李可染先生說:「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從王清傑的眾多作品來看,他都特別注重畫作氣氛的渲染和意境的營造。從技術上,他儘可能將書法的筆法進行嫻熟的駕馭和運用,使畫作中那些點、線和塊面具備書法的韻味,讓筆法、墨法都儘可能服務於作品意境的營造。

如果要將王清傑的花鳥和山水分開來談的畫,我認為他的花鳥注重簡約、清逸,更為突出寫意精神。在這一點上,顯然是受徐渭、八大、鄭板橋、齊白石影響較大,在構圖上多有巧思,用筆用墨刪繁就簡,大疏大密,稀稀落落,逸筆草草,輕靈灑脫。觀其畫,有筆墨處形象生動,無筆墨處令人遐想。無疑正是文人畫之格調的體現。 王清傑的山水畫更多追求一種磅礴的氣勢,幽遠的意境,筆墨講求厚重大氣,注重疏密、虛實等各種矛盾因素的和諧統一。亦體現清逸,這是他整體上的風格追求,這與他畫山水畫的樸厚並不矛盾。而在樸厚的基礎上體現清逸脫俗之情境,恰恰是其審美精神之所在。觀其山水畫作,山巒聳峙,草木蔥蘢,雲煙渺渺,流水潺潺,仿佛如昔日所見,然卻是經過其思想和筆墨改造過的景象。畫意詩情,一片氤氳。悠悠遠遠,如臨仙境

對於王清傑的畫,我沒有必要按部就班地逐一從一點一線、一筆一畫進行那些細緻入微的技法層面的分析評價。更多地是從道的層面來梳理品評。概括起來而言,他的畫具備清逸、秀雋、淡雅、脫俗的藝術品格。他的書法我雖不多見,但從其眾多畫作題款可以看出,其行草書亦當屬於古今結合,巧拙相生,行雲流水,靈動自然一路。看得出來他對傳統漢碑和行草書是下過一番苦功夫的。書法的提、按、轉、折和繪畫的點、染、皴、擦道理都是一樣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書法基礎,才使得他的畫多了更多耐人尋味處。

王清傑作畫,以墨為主,以色為輔。墨分五色:濃淡枯溼焦,運用巧妙,則有「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奇效。或其設色,亦趨向淡雅,得「秋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意蘊。

當然,也並非是說王清傑的畫已經無可挑剔了。我們所能看出的不足,也恰恰是他今後努力彌補的地方。他還比較年輕,還有很大的未來開拓空間。

創作以外,王清傑多從事美術教學,將自己的所學所想向更多的熱愛書畫的人分享傳授。他在教學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不保守,有擔當。這正是一個從事美術教學者所應有的素質。

王清傑偶有短文,亦有巧思,或談古或論今,皆能信手拈來,直抒胸臆。由此可見,他無疑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王清傑有詩曰:「晨起步葦間,時聞馬鹿鳴。林中吐清氣,人性返本真。」願其不斷吐故納新,抒寫自然和人性的本真之美,為自己贏得一個不一樣的精彩人生。(傅德鋒)

相關焦點

  • 筆精墨妙 氣韻生動——走近著名書畫家王清傑
    他勤書奮畫寫丹青,他師古師今路自行,他學廣而聞多,他揮毫潑墨,陶冶氣韻,抒寫情懷,他為人正直真誠,重情重義,待人誠懇,我對他敬慕已久,敬其德,仰其才,欽其志,他就是當代著名畫家王清傑。​在書畫創作及教學均有很高的成就,其作品格調高雅,風格清新,題材廣泛,藝匯中西,意境深遠不入俗流,雅俗共賞,人品畫風高尚淳清。眾多作品被海內外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等重要機構收藏。先後榮獲中華慈善協會授予「愛心慈善人士」、「慈善愛心書畫家」稱號、尼泊爾駐華大使授予「尼泊爾大使獎」。
  • 王清傑:清曠脫俗之風,傑為卓犖之志/李海浪
    中國書畫藝術是一個「深海」,廣闊無垠又深不見底,藝術家潛泳其中,考驗的不止是天賦、能力,還需要有方向、卓識、眼界,有傳承藝術文脈的精神,有開拓新風的勇氣。來自山東青島的王清傑,他是做美術館、教學、文化項目等的多面能手,而繪畫卻始終是他精神世界中最為寶貴的部分,是他將心性、見識、感悟聊以寄託的媒介,是他走出喧囂,與山川,與自然交流的方式,不斷求索,不斷尋找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
  • 北京國藝美術館館長王清傑畫作欣賞
    王清傑,北京國藝美術館館長,中國書法展覽館執行館長,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中國書法出版傳媒聯誼會副秘書長,文化部青聯美術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東城文聯顧問。近年來曾在中國美協,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參與教學工作。
  • 漫談宇文家林書法藝術的清逸之氣
    魏晉時人崇尚清言、清談、玄思、玄智,神浮於物質機括之上的所謂「名士」,帶著一派清逸之氣,如雨後春筍露清光於社會。從外部看,是因時代而逼出,從內在來說更有賴於個體生命獨特的才性生發。清逸的名士之風感動著二百年後的詩仙。直至今天,藝術家們仍揮之不去,設法找回一點名士的韻致,清逸的高格。當代書壇翹楚宇文家林先生無疑是魏晉清逸之氣的苦心營造者,虔誠守護者。
  • 虛實相間,空靈清逸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書畫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詩書畫家、一級美術師,北京人和書畫院院士,齊石書畫院院長,全國少兒美術技能測評高級培訓師,翰墨緣書畫培訓中心主任,山西省生態經濟諮詢專家,生態心語畫派創始人,「共和國詩書畫傑出貢獻獎」獲得者。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丨張大千淡雅清逸花鳥畫
    市三緣博物館張大千的花鳥畫,刻意揚棄清末明初那種狂狷不羈的超逸風氣,寧願在優雅中求清逸三十年代中期正值他工筆花鳥畫的高峰時期,「含蓄的筆勢,絕棄風華,溫靜的墨意,精煉於骨,淡雅而質樸」,展現出凝氣聚古的典雅特色。無論前期的內斂、優雅,還是後期一空依傍的灑脫豪邁,張大千的花鳥畫始終立基於傳統,竭力在步步為營中走出自己的方向,就這麼一小步,形成傳統的一大步。
  • 氣格高騫 道法自然——讀張國強書畫有感
    中國書畫藝術歷來講究「書畫同源」,----所謂「畫法全從書法出」;將書法在書畫藝術創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提高到了至高的境界。謝赫「六法」之首的「骨法用筆」,更是強調了書法的線條在書畫創作中所佔的主導作用和靈魂地位。
  • 奇崛清逸——中國畫家吳楚龍作品賞析
    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及全國性展覽並獲獎,多次舉辦個人書畫作品展,作品多次被省市有關部門作為國禮贈予外國朋友,並遠銷美、日、馬來西亞及港澳臺地區。出版有《吳楚龍畫集》《吳楚龍作品集》《畫餘吟稿》《奮耕跡》畫冊等。吳楚龍的作品,既有傳統筆墨情趣,又具現代審美意趣和鮮明個人風格,犀利灑脫,空靈悠遠,盡展一花一世界的藝術魅力和豐富內涵。
  • 溥佐的水墨世界將亮相鼎天 皇室畫派雍容再現
    4月30日下午2點30分睦南道鼎天美術公館將為您呈現「愛新覺羅溥佐的水墨世界」大清皇室藝術展覽,再現皇室畫派的雍容貴氣和深湛技藝。溥佐既屬「溥氏四傑」之一,又位列「津派八大家」,其風格繼承了工整精細的宋代院體畫家傳統,吸納元明清以來優秀的花鳥畫家之所長,又加上清宮王室獨有的技法氣韻,完勝的展現於畫壇。
  • 德風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清傑:未來十年屬於工業網際網路
    【獵雲網北京】12月4日報導12月3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中國母基金專場上,德風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清傑在圓桌論壇上表示,未來10年一定是數字新基建、工業網際網路爆發的十年
  • 雍容大氣、虯勁有力——潘興東書法系列賞析(十四)
    雍容大氣、虯勁有力——潘興東書法系列賞析(十四)1、作者簡介中國優秀企業家獎中國公益事業特別貢獻獎中國公益事業形象大使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2、書法特點潘興東的書法往往一氣貫之通篇氣勢充沛,勁挺豁達,字裡行間橫溢著浩然之氣,彰顯其剛健利落、樸實敦厚的品質和性格。成功人士的愜意灑脫,在書法中被他演繹的淋漓盡致。
  • 家有書畫氣不俗,錢無逸氣心難樸,書畫雅韻絕非錢財可得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家有書畫氣不俗,錢無逸氣心難樸,書畫雅韻絕非錢財可得文/文涓當然也有高雅之士,常借書畫擺脫俗氣,在家中懸掛幾行書、幾幅畫,雖然可能是「附庸風雅」,但是家中氣韻立馬改變。這種主動式變化其實對心境也會產生影響,潛移默化間,這種書香氛圍濃厚的薰染下,心境也會變得清逸,脫離世俗之感。家有書畫氣不俗,錢無逸氣心難樸,書畫雅韻絕非錢財可得。
  • 水墨流暢有清逸之氣,他的畫曾被陳佩秋評價「非一日之功」
    薛錦禹,1949年4月生於上海,他的山水畫有老派文人澹泊名利、風骨硬朗之風,明徹山房所藏錦禹先生《三葉草堂六記》手卷,質樸氣清,蒼健神腴,如老樹遮蔭後輩。
  • 化氣格的成格條件及用法
    化氣格的條件 1、日幹與時幹或月幹相合才能論化氣格。 5、命局中化幹不能有一點根氣,因為天幹有根自然不化,如丁壬合化木,丁壬在原局要衰弱無根,才可以化,不然不易化。 化氣格有五種 1) 甲己合化土格,原局中不能有克制化神的木。 2) 乙庚合化金格,原局中不能有克制化神的火。
  • 張大千:用粗筆寫意的畫風,在優雅中求清逸
    張大千:用粗筆寫意的畫風,在優雅中求清逸文/錢毛毛張大千生於1899年5月10日,出自書香門第。所以在張大千花鳥畫給人的感覺比較多變,既能從下筆中看出粗筆寫意的畫風,又能從整體中感受到一種優雅中求清逸的精神。而從前期的內斂優雅到後期的灑脫豪邁,張大千在創作花鳥畫的過程中步步為營,逐漸走出了自己的方向。張大千筆下的花卉大多是水墨寫意,而他最擅長的是畫荷花,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 意境高遠 靈動灑脫—潘英琪先生的書畫藝術之美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維權鑑定委員會委員、山東文博書畫研究會副會長、煙臺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煙臺大學兼職教授、山東工商學院兼職教授;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屆藝術發展委員會委員、第五屆鑑定評估委員會委員。出版過《潘英琪書畫藝術》等多部專著,撰寫發表《淺析書法作品鑑賞》等評論文章數十篇。先後應邀出訪歐、亞多國並舉辦展覽。1991年開始享受地方政府津貼,2002年被評為煙臺市拔尖人才。
  • 陝西交通運輸公司董事長王清傑一行到陝西全通實業集團座談交流
    2019年 2 月,陝西交通運輸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清傑一行受邀到訪陝西全通實業集團,進行座談交流。陝西全通實業集團董事長行遠等集團領導進行了接待,雙方就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進行了深度座談。交通運輸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清傑講話在座談中陝西交通運輸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清傑,介紹了陝西交通運輸實業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以及主營業務。
  • 書畫鑑賞(原創)|一幅鹿畫,我表示以中國式45度視角去欣賞
    從翰墨飄香中,書卷氣,山林氣,清逸氣,一展無遺,淋漓盡致。同時,也不難看出其間有山水畫技法的借鑑,有中國傳統工筆畫技法的表達,有西方印象派技法的痕跡。古今貫通,中西貫通,有高度,有情懷,有境界,對這種樸素自然且立意深遠的藝術創作理念的鹿畫,我表示以中國式45度視角去欣賞它……李可染曾說過:「藝術,是不經意」。
  • 觀山行書書法欣賞 飄逸灑脫寫的真好
    其用筆蒼勁老辣、穩重古樸、遊走飛動,風神飄逸,灑脫奔放之美感躍然紙上,給人一種神採飛揚、酣暢淋漓、美不勝收之感!  觀山,作為國務院國賓禮特供書畫藝術家,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中國文化部書畫特聘顧問,中國書畫界聯合會會員,國家品牌戰略委員會副理事長,其書藝如陳年老酒,耐人品味,令人傾心。他的行書書法行雲流水,剛健疏朗,清風出袖,自成一格。
  • 雍容淡泊 華貴優雅
    2008年9月10日,是愛新覺羅·溥佐先生逝世7周年暨誕辰90周年的日子,籌備他的紀念活動,不禁引起人們對其書畫藝術的回顧。  溥先生曾是清王室貴族,少時即受到良好的教育,條件之優裕,非常人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