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廣播網2010年02月19日14:08
新華網柏林2月18日專電 記者手記:冬天裡的「一團火」——記柏林電影節影迷
報導員周谷風 記者韓墨
18日的柏林沒有落雪,但路面依然溼滑,氣溫也在零攝氏度以下。與寒冷的天氣相比,參加第60屆柏林電影節各項活動的影迷們好像心裡都揣著「一團火」。
從電影節11日開幕當天起,影迷們就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當天的紅地毯走秀晚6時左右開始,不少影迷提前幾小時就來到現場,在寒風冷雪中靜候自己心中偶像。不少影迷對「有利地形」虎視眈眈,表現得比一些娛記更加「敬業」。
一名守在柏林電影宮前等待開幕式的拉脫維亞影迷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和朋友專程來到柏林觀影,「我們幾乎每年都來,感受這裡的電影氣氛,能看到不少大導演和影星,十分值得」。
為慶祝電影節60華誕,柏林標誌性建築布蘭登堡門前設立了一塊300平方米的巨幕,12日晚露天播放了德國導演弗裡茨·朗的經典黑白默片《大都會》的全新修復版。當晚雖然雪花飄飛,但居然聚集了2000多名影迷,許多人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有的還隨身攜帶保溫瓶。在凜冽的寒風中,不少影迷堅持看完整場露天電影。
電影節票房也堪稱火爆,不少場次的票在正式開幕前就被搶購一空。記者連續幾天早上9時左右經過波茨坦廣場售票點,都看到影迷已排起至少30米長的隊伍,而此時售票點還沒有開門。一名中年影迷說,她早上6時就來了,但只排在了第三位。一次,記者也排隊買票,長長的隊伍在30分鐘內幾乎沒有挪動,卻很少看到有人走掉,不禁感嘆影迷們的「超常耐心」。
就算想看的場次沒票了,一些影迷也不放棄。一個名叫馬丁的影迷舉著「求票」的牌子站在柏林電影宮前,引起不少行人注意。他告訴記者,他前一天晚上就站在這裡求購一部法國電影的票,可惜沒能如願。這次,他特別想買的是挪威電影《向南走》的票。
對於柏林電影節的大部分場次,記者憑藉證件可以進入。但一旦遇到熱門電影,不僅許多影迷買不到票,就連記者也可能進不去。中國臺灣影片《一頁臺北》首映時,記者準時來到電影院前,卻發現門口擠著一大堆唉聲嘆氣的同行。在場的工作人員說,原先預備的媒體票早已發完,觀眾票也銷售一空,「希望你們下次好運」。
不少外國同行對此見怪不怪。他們說,柏林電影節向來是民眾參與程度最高的國際電影節之一。據主辦方統計,2009年,到柏林電影節看電影的民眾達到50萬人次。今年的數據尚未公布,但僅註冊記者就超過3900人。
這個寒冬,柏林有著非比尋常的熱度。影迷猶如寒冬裡的「一團火」,照亮柏林電影節的未來。
上網從搜狗開始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