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瑞園小區
低層業主的「建議」?
1 加裝電梯項目,各樓幢、各單元、各樓層之間的意見不統一,既影響了業主間的和睦也損害了小區環境,建議成立小區居住環境管理自治小組;
2 電梯加裝最大受益者為高層業主,低層業主理應獲得補償,初步擬定:1樓為30萬,2樓20萬,3樓10萬;
3 限制高層業主在電梯加裝後對房屋進行轉租、轉售,否則需賠償本單元業主40萬元。其中20萬賠償低層業主,20萬作為以後電梯維護費用。
近日,「電梯」一詞成了華陽錦瑞園小區業主們熱議的一個關鍵詞。一邊是高層住戶的響應和推進,另一邊則是低層住戶的不同意見和反對。12月6日、7日,在部分單元樓貼出電梯加裝公示單後,一張來自「小區部分業主」落款時間為12月8日的「建議」也張貼在了小區入口的公示欄上。
「建議」提到三點:1、因小區沒有業委會,在加裝電梯項目上,各樓幢、單元及樓層之間意見不統一,既影響了業主間的和睦也損害了小區環境;2、電梯加裝最大受益者為高層業主,最大受損者為低層業主,低層業主理應獲得補償,1樓補償30萬元、2樓20萬元、3樓10萬元;3、限制高層業主在電梯加裝後對房屋進行轉租、轉售,否則需賠償本單元業主40萬元。
在電梯加裝問題上,高低層業主甚至各自建立微信群,各持意見,相互反對。
加裝電梯
部分單元樓進入公示期
華陽錦瑞園小區(石油物探局宿舍)共有15棟居民住宅,樓高7層,修建於2000年。隨著省市既有住宅電梯增設的相關政策出臺,爬樓多年的小區業主開始籌備著電梯加裝事宜。
今年8月,成都市《關於促進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下稱《意見》)出臺,《意見》提到,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需滿足本單元、本幢或本小區房屋專有部分佔建築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且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其他業主無異議。對擬佔用業主專有部分的,還應當徵得該專有部分的業主同意。
經過業主意見收集,12月6日、7日,錦瑞園小區所屬的華陽街道白馬寺社區在小區9棟、10棟相關單元門前張貼起了公示,對電梯增設的房屋位置、實施主體、電梯位置、資金分攤比例、業主籤字情況等多項內容進行公示,並接受相關利益人的異議反饋,公示期10天。公示同時提到,相關單元已有「超過三分之二業主同意」增設電梯。
對於以往普遍爭議較大的資金分攤問題,根據公示所示,1樓住戶不出資,2樓到7樓各樓層業主所佔資金比例分別為:7.7%、15.38%、16.92%、18.46%、20%、21.54%。電梯運行費用及保養費用與此比例一致。
低層住戶
「電費怎麼交,物業費怎麼交,問題還多得很」
張貼公示的同時,一張來自「小區部分業主」落款時間為12月8日的「建議」張貼在了小區入口的公示欄上。「建議」提到,一方面因小區沒有業委會,在加裝電梯項目上,各樓幢、各單元、各樓層之間各行其是,意見不統一,既影響了業主間的和睦關係也損害了小區環境,建議成立小區居住環境管理自治小組。另一方面,電梯加裝最大受益者為高層業主,最大受損者為低層業主,低層業主理應獲得補償,並對補償金額做了初步擬定:1樓為30萬,2樓為20萬,3樓為10萬。
「建議」還對高層業主在電梯加裝後將房屋進行轉租、轉售的情況進行了限制,如在一定時期內轉租、轉售,當事人需賠償本單元業主40萬元,其中20萬賠償低層業主,20萬作為以後電梯維護費用。不過,昨日下午,記者看到該「建議」的補償內容部分已被人撕毀。
13棟四單元2樓一住戶認為,電梯安裝帶來的問題將是長期的,除了對綠化的破壞,對採光和房屋結構的影響等,還有後期的維護,「電費怎麼交,物業費怎麼交,電路承受得了不?問題還多得很。」
高層住戶
補償沒有道理,升值的應該是全小區
對於「建議」內容及低層業主的反對意見,9棟一單元7樓的劉先生表示,轉租、轉售補償40萬元以及對低層住戶的補償沒有道理,「裝電梯可能會給房屋帶來升值,但升值的不僅僅是高層業主,應該是整個小區的品質,不能只看個人的眼前利益。」
「當年入住時,因為是單位房,資歷老的可以選房子,高層就留給了我們,低層的房屋價值比高層高了很多,那也沒有說要給我們補錢啊。」劉先生說。
9棟三單元7樓的陳先生也認為,「低層的房子如果要買,比高層起碼多一二十萬」。之所以要推進電梯安裝,主要是考慮家中老年人,「老人行動不方便,現在不得不搬家到外邊住,這種不便是低層住戶體會不到的。他們的房子本就比高層值錢,現在我們要安電梯還要給他們倒補錢?」
「要說升值,這個房子都20年了,能值多少錢?」10棟三單元居住在高層的業主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就是覺得你房子升值了不同意,其他的說法都只是一個理由。原本低層有一戶都同意了,現在聽說要補償就又不同意了,我們也不知該怎麼辦了。」
物業
每棟樓都自己在弄,很混亂
9日下午,錦瑞園小區一名物業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小區業主在電梯加裝事宜上意見很大,高層低層都建了群,高層的想安,低層的又不想安,最近反映的問題特別多,已有不少業主希望物業能夠出面管一管。「但電梯加裝的事情,政府文件已經說清楚了,主要還是業主自主進行,物業的職責並不大。」
該工作人員說,爭議的焦點還在於,安在住宅樓前面還是後面,哪家來安、怎麼安,加上這筆費用完全是無法預估的,根本就不知道今後要出好多錢。「另外,小區因為是單位住房,不比外邊的商業住房,每一棟都是自己在弄,很混亂。有一棟幾個月前就貼了公示,但到現在都沒有動。」
社區
待公示期滿後,將對不同意見組織協調
「現在公示期還沒有完,完了以後會對所有反映的意見進行協調,能協商一致就能安,協商不好就不能安。」負責該小區電梯加裝事宜的華陽街道白馬寺社區工作人員潘女士介紹,目前正在公示的是9棟1、2、3單元和10棟3單元。另有增設申請的還有7棟、8棟、6棟、11棟等樓棟。
對於業主們的不同意見,潘女士表示,會對所有反映的意見進行收集,「沒有反映意見的業主也會再進行通知,看他們是反對還是有其他意見。只有大家都統一了,我們才會備案,備案後,他們才會去安。今年反對意見比較多,確實安不下去就不安。」
「社區主要是收集整棟居民的意見,只是搭建一個平臺。最終還是看居民的意見,要安裝就安裝,如果覺得弊大於利,不願安裝就不安裝。」潘女士說。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實習生 廖曉琴 攝影報導
成功案例
「新政」後首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2018年10月23日,家住天府新區新疆石油花園的居民,見證了老舊小區「電梯新時代」的到來:兩部電梯將被安裝在新疆石油花園二期8幢一單元和7幢一單元的樓道口外,惠及兩個單元內共30戶居民。這是成都實行「新政」後,首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兩個單元樓內的居民紛紛表示,加裝電梯極大地方便了自己的出行,上下樓回家從此不再是件難事。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按照各戶使用電梯的頻率,本次安裝電梯的費用將由2層至6層的15戶居民分攤。在整個建設費用裡,二層至六層住戶分別承擔9.43%、14.88%、20.33%、25.78%和29.59%的費用;電梯日常的運行和維護保養費用,二三層住戶需分別承擔其中的12.5%,四五層為17.5%,而住在6樓的住戶則要承擔40%的費用。
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黨委書記張彪介紹,獲得居民的一致同意後,社區工作人員召開了居民會議,由居民自主選擇電梯施工方,並討論施工方案。鑑於本次加裝電梯的兩個單元樓均為舊樓,社區還協助居民做了舊樓安全鑑定,包括加裝電梯之後對各樓層的影響。最後,安公社區向成都市建委提出申請,層層程序走完後便可開始施工。
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