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世界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關於這點,高人有話說

2020-12-15 文眼看世界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呢?動物的基因突變是影響世界進化進程的重大因素嗎?脫離開人的存在和感知,這世界還存在嗎?關於這些問題,一起來看下感知主義理論創建者王建平先生是如何理解和闡述的。

王建平,中國新銳思想家,感知理論創造者,自由作家,詩人,小說家。百度搜王建平,可查閱詳細資料。

1,偶然的世界

在客觀觀念的前提下,這世界的存在是偶然的,一切的存在包括人都是偶然的產物,現存的事實是所有不可知機緣的總和。人無法知道為什麼是這些機緣而不是另外的機緣組合成了現在,人根本無法想像另外的機緣會組合成其他什麼存在事實,這些偶然的機緣因何而來?機緣是無限的嗎?

客觀世界是無限偶然的組合,極其有限的人要認識無限偶然的存在,幾乎不可能。那麼,人只能隨機的偶然的生存著嗎?顯然不是,人從自然中發現變化規律,人從現存事實中發現相對律、因果律……等必然規律。人又疑惑地發覺:存在不是偶然的,偶然的存在有著必然的結果。但是,無論人怎樣盡其所能,也不能找到必然存在的來由。

人只得無奈地面對充滿偶然的自然,人只得無奈地繼續隨機緣流轉的自己,在這個"不可知"的世界上,"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活著的就是幸運的。理性因為偶然的存在變得無理,道理因為機緣不在而不成道理。在偶然產生的世界和偶然產生的人的存在中,什麼都是可能的,什麼都是可為的,無憑無據、無理無由成為人類難以承受的自由之輕,無目的無意義的生存帶來的意識混亂又是人生難以承受之重,人被偶然的存在作弄得不輕。

人尚可容忍不可知的自然事物,人不可容忍自己也不可知,人不知自己,誰知?不知物生出認識論,不知自己生出本體論,人與物均不知生出糊塗論。人為了與不可知和偶然性抗爭,產生了若干思想、主義和宗教門派,人也曾一勞永逸地創造了上帝來主宰一切,但是,物質與精神、唯物與唯心、客觀與主觀、偶然與必然仍然糾結於人,一切的起因仍出自於世界與人的存在無根由。

看起來沒有其他選擇:人要麼被無根由的存在憋死,要麼找出存在的根由,以更真實更可靠的方式解釋和面對世界。

2,必然的世界

世界是必然的存在。這是人憑感知得到的結論,這也是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和宗教理論沒有證明或證明不了的結論。為什麼感知可以下如此結論?因為這是感知的世界,是感知造就的世界,感知是確定的方式和有限的範圍,世界只能存在於這方式和範圍之內,世界只要是有限的,這世界就是必然的。有限或局限就是產生必然的前提。

感知是一切存在的前提,世界的存在就有了根據。感知的主體是誰?是全部生命體,人屬於生命之一,是生命中最頂級的感知體,人從生命的角度感知世界,這就是人能夠了解世界的當然理由。生命的感知即人的感知限制了存在的發生,存在必然只能發生在感知方式下,了解了人的感知就了解了事物存在,事物的存在與人的感知是不可分割的一體關係,對於人,對於存在發生的主體,世界就是必然的存在。

這個必然不是出自於人的主觀,而是出自於生命的感知。對於人,不但出於生命本能的感知,還出於人精神意識的感知。是感知的規律、感知的特性、感知的本質導致了事物的必然發生,這世界的一切變化都在感知中進行,都受到感知的影響和制約。事物是過程和表象,感知才是世界的本質。事物的過程和表象出自於必然的本質感知,事物的結果一定是必然的結果。

對於人,偶然的世界和必然的世界有本質的不同:偶然世界一切都是外在的、隨機的、不可預測的,必然世界一切都是內在的、有序的、必然發生和可預測的;偶然世界的一切都是被動的、不可知的和無目的的,必然世界的一切都是主動的、可知的和有目的的。偶然世界不知道誰是主人,必然世界人是主人。

3,有限世界

世界有幾大無限:空間無限、時間無限、物質無限。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無限的世界?這其實是極大的錯覺,世界非常有限。

世界是生命感知的世界,這個感知的範圍和通道不僅僅是人的生命感官,還有人未認識到的其他生命的感知方式。科學對物質的研究僅是對感知對象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並未超越生命的感知範圍、感知限度和感知方式。符合生命感知規則的物質都是存在的,只區分為已經被認識或尚未被認識而已。看起來,這已知的和未知的世界已經是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這不就是無限嗎?不,這一切仍然有限。

第一,感之限。人的感知屬於眾多生命感知的一種,生命感知的方式、範圍及有限性決定了被感知事物的顯示屬性,人雖處於感知主體的高端位置,並且藉助科學技術等方法擴大了感知區域和加強了感知能力,但無論人怎樣試圖突破既有的感知局限,認識仍然無法越過生命感知的界限,因為所有的認知方法都釆用生命感知的基本方式,人不可能以另外的方式來進行感知或與物質建立另一種關係,所以,生命感知方式是人越不過去的固有限制。

第二,知之限。人的感知限於人的感知能力範圍,就在這個已存事物的範圍以內,人的認知能力也是非常不足和有限的,即使科學手段及人的思考能力有效地拓展了人的認知時空及認知層面,但人對已存事物的認識進展仍然是緩慢的,認知的片面性、單向性、浮淺性、碎片性和易變性阻礙著人的認知發展,而且,缺乏認知目的導致認知的靶向性和能動性不足,導致為認知而認知,認知行為無選擇,浪費人的認知能力和資源,使認知活動缺乏確切的有效性。為了什麼去認知事物?這還是個模糊不清的問題。人受到自己認知能效的極大限制。

第三,主體之限。人是事物的感知主體,人的屬性及變化決定著被感知事物的屬性及變化,人決定著感知的目的,人也由感知的目的所決定,這個目的限制著被感知事物的屬性顯示。並且,感知主體的運動機能為生命體,生命感知方式是人感知事物的唯一方式,人僅以生命感知方式與事物建立聯繫,這唯一的聯繫方式對人、對物都是確定的限制。事物不會在這種方式以外呈現,世界其實是這唯一方式的產物。人的因素是這世界的根本限制。

人面前的世界就這樣被限定,"感"限於生命的感知方式,"知"限於人的認知能力,"人"限於感知存在的根本目的。正是這些"限"創造了今天的世界,這是個有限度有目的的世界,人不弄清楚這限度和目的對於人生存的意義。

不利用這限度和目的來建設可能的人,反而去追尋人與世界無限的可能性,這恰好證實了人的無知與盲目。

相關焦點

  • 人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人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我猶豫著。葛優的一篇《人生都是偶然》闡述了他的人生感悟,仿佛頗有幾分道理。但細細一想,佛學所說的一切皆有定數,老天自有安排仿佛也有些道理,那麼到底誰是誰非,人生到底定數的必然,還是隨機的偶然?人的命運到底是命中注定還是握命在手,我們許多人困惑著。
  • 感情歸於平淡是必然還是偶然
    至今我依舊無法分辨一段感情歸於平淡,是必然還是偶然。曾經每天找不同話題陪我聊到深夜的是你,看到我消息就會回復的是你,即使出門和朋友玩也會時刻告訴我你動向的人是你;如今說我們沒有什麼共同話題的人也是你,一次又一次忘記紀念日的人也是你,遲遲不會消息的也是你,出門在外一句有事就再無消息的也是你;我期待情人節一句「我愛你」,你卻說都談這麼久了有些話不說也明白;我期待我生日的零點零分你會是第一個給我說「生日快樂
  • 這世界是巧合嗎?我們是當然的存在還是存在的偶然?
    事實上,這些各種基本的物理材料組沒組成別的無法感知的世界與宇宙我們無從知道,只能說理論上物理材質有組成各種不同結構存在的可能,但我們只能感知到現在這一種結構狀態,那就是被我們感知到的世界。按照常識,是各種不同的物質材料組成了這世界,且暫不論這些材質從何而來,可為什麼就組成了天與地、光與風、山與水、火與冰……這些組合缺一不可,缺一樣就不成世界。我們不得不問,是碰巧組成了這樣的世界?還是有意組成這樣的世界?組成這樣的世界是為了誕生出生命與人?還是因為生命與人就只能對應生成這樣的世界?這個世界無窮無盡的巧合是無法解釋的偶然,還是可以解釋的必然?
  • 人類的出現是偶然,還是必然?
    人類出現的概率有多低?其實人類的出現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人類出現的概率說起。(當然,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宇宙的物質是正物質而不是反物質的原因。)在這之後,宇宙隨著空間膨脹,溫度逐漸下降,大概宇宙2億歲左右的時候,物質粒子聚集成了恆星。早期的恆星都特別大,它們基本上都是氫和氦構成的。這是因為氫和氦是最近的元素原子,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短暫的時間內形成的,時至今日,宇宙中的元素豐度還是以氫和氦為主,它們佔據總量的99%以上。那我們是咋來的呢?
  • 我們是宇宙的偶然還是必然,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嗎?
    生命在地球的出現是宇宙中的偶然現象嗎?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生命起源於什麼?類似這樣的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人類,生命在宇宙中是偶然現象還是普遍存在,一直都是科學家爭論的話題。最近一條引爆網絡的金星發現疑似生命跡象的重磅新聞又一次引發了人們對宇宙生命的思考。
  •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林清玄這句話有何含義?
    所以我們不能光看這句話的表面,要從深層含義上去理解這兩句話。02如何理解?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個是表層含義,一個是深層含義。下面將從這兩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一.表層含義:1.「來是偶然」,你的到來對我來說只是一種偶然,我不知道你要不要來,但你來了我很歡迎,我並不會因為的到來而驚訝,因為你對我來說只是生命中的過客。2.
  • 丁真成為頂流,是偶然還是必然?
    丁真的爆紅是一個開始,而這一現象級網際網路事件,更是為網紅效應賦能實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可能。在丁真「觸網」過後,或許將有更多的「丁真」誕生,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成為星火,讓中國的地大物博燎原。丁真的偶然與必然如果說闖入鏡頭的丁真是一次採風的偶然,那麼丁真爆紅帶動理塘的出圈就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必然。事實上,丁真爆火的第二天,理塘文旅的工作人員就開始連夜商量對策。此後的兩周,幾乎每天都加班到凌晨3點。
  • 所有的偶然,都是因為必然。
    佛曰:「來是偶然,走是必然」,世界上的事情,皆是因果循環的,冥冥中很多東西都是早已註定了的,所以你必須要學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遇見,是一種緣分。緣於偶然,緣於三生的約定;分在給予,分在必得。偶然的相遇即是緣,必然的相互欣賞與彼此結合就是分。每一個人,若在你的生命中出現,都是有理由的。每一件事,若在你的生命中發生,都是有理由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三年前,銘鋒去同事家拿文件,因為懶得爬樓,打電話讓同事送下來。
  • 《平凡的世界》孫少安放棄田潤葉娶了賀秀蓮是偶然還是必然?
    在《平凡的世界》裡,愛情有美好亦有這樣的無奈,例如孫少安娶了賀秀蓮而與青梅竹馬的田潤葉無果而終,似乎孫少安的婚姻有些草率,更像是為了讓自己斷絕對田潤葉的幻想做出的無奈選擇,想必很多讀者為此暗自傷心同時也抱有疑問: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愛情為何以悲劇收場?他與賀秀蓮的婚姻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 《紅樓夢》中,秦鐘的悲劇是偶然,還是必然?
    他的悲劇是偶然還是必然,和寶玉有沒有關係呢?下文我們來詳細分析。秦鐘的悲劇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從《紅樓夢》第八回我們就可以知道,秦鍾家比較貧寒。雖然說秦鐘的父親也有官職在身,但是年紀將近七十,也恐怕只是頂這個虛職而已。因此連秦鍾入賈府私塾的二十四兩銀子的束脩,也是東拼西湊才湊出來的。
  • 《紅樓夢》中,秦鐘的悲劇是偶然,還是必然
    他的悲劇是偶然還是必然,和寶玉有沒有關係呢?下文我們來詳細分析。從《紅樓夢》第八回我們就可以知道,秦鍾家比較貧寒。雖然說秦鐘的父親也有官職在身,但是年紀將近七十,也恐怕只是頂這個虛職而已。因此連秦鍾入賈府私塾的二十四兩銀子的束脩,也是東拼西湊才湊出來的。
  • 朱一龍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這次由於朱一龍飾演了小三爺吳邪,發布了採訪視頻,更是讓這一天變得特別。盜墓筆記被拍成了很多版本,吳邪這個人物也已經無數次出現在大熒幕上。李易峰、鹿晗、秦昊等男明星都進行過演繹,各有所長。現階段,朱一龍正在緊張拍攝《盜墓筆記重啟》。珠玉在前,朱一龍要想將吳邪這個角色完美呈現壓力估計還是挺大的。2018年開始,朱一龍大火。
  • 王聖哲:保研清華的偶然與必然
    不管每天有多少事情,他都會保證一定量的高效學習時間。他的好朋友王博告訴記者:「王聖哲最突出的特點是聰明又自律,學習能力非常強,而且敢於動手實踐,一個新知識對他來說從接觸到理解,再到掌握,只需要一個很短的周期!」 學習對於王聖哲而言,不僅是一個習慣,還是一種興趣。當代教育家布盧姆曾言:「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 人生中的偶然和必然
    多年的不見的兩個人在偶然的機會成為了合作夥伴,相隔千裡、相互陌生的兩個人走到了一起結成了夫妻。上學時不起眼的同學做了了大公司的老闆,高大英俊的帥小夥偏偏娶了又矮又醜的媳婦,世上的事情充滿了奇妙。其實人一生的軌跡中充滿著變化,有偶然、有必然,兩者之間看似沒有關係實則不然,它們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必然性是人思想意志堅定、目標明確的走向,偶然性是思想意志薄弱、思維混亂的表現。哲學上偶然和必然是一個從屬關係,必然性起主導作用處於支配地位。
  • 臺灣先民的跨海遷徙是偶然還是必然?
    由此,他們得出結論,3.5萬至3萬年前的古人之所以踏上遷徙之旅並非出於偶然,而是出於自身的選擇。 「此前有很多關於舊石器時代古人移民到澳大利亞及其鄰近大陸的研究,科學家們經常討論這些旅行是偶然的還是有意的。」
  • 計劃有變,是偶然還是必然
    計劃有變,是偶然還是必然 這一猜測早在十八大前他被調整離開中辦主任職位時,就已經開始了。關於那次調整,民間普遍把它同令家與北京一起「法拉利車禍」有關的傳聞聯繫起來。這樁兩年前的車禍,隨後跟一風吹了似的再無下文。隨後的種種傳聞,此起彼落,無人證實,也沒人證偽。不過查閱令計劃的簡歷,可發現他的仕途甚至人生都在2012年出現了轉折。   直到1995年離開赴中辦任職,令計劃在團中央共任職16年。
  • 關於哲學,高人總結了以下10點,太給力了
    ,高人總結了以下10點,太給力了。  都哪10點呢?一起跟隨文眼看世界深度進入。  01  人遇到事情總喜歡問個為什麼?哲學應該是從根本上回答這個為什麼的,哲學很抽象,因為你根本看不見摸不著。但哲學又很具體,它是指導一個人做事,一個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則。  02  哲學研究的目的,並不是為意識形態服務。哲學的魅力正在於沒有定論,一旦有了定論,正是哲學的末路。
  • 一般平衡論的生死觀——必然與偶然
    認為,人之「生」是偶然之偶然,人之「死」則是必然之偶然。從宇宙萬物看,地球生命似「無」,況且你我?從奇點玄子講,宇宙萬物皆「空」,何況人生?時常想到一個「死」字,內心悟到一個「空」字,也就無放不下之事。所有生命不過是大自然玄之又玄的一次偶然。
  • 林清玄:來是偶然,走是必然
    對一朵玫瑰而言,生死雖是必然,在生和死的歷程中,卻有許多美麗的奇蹟。人生也是如此,每一個對當下因緣的注視,都是奇蹟。——林清玄滾滾紅塵,每每總會有擦肩而過,每每都會讓我們想到八個大字:來是偶然,走是必然。我們總會有一個念頭,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 龍族:論繪梨衣隕落是偶然還是必然?江南老賊,還我繪梨衣!
    而且,她還是蛇岐八家當中上杉家的家主,可謂是具有頂級實力和權利的存在。然而,她也還只是個小姑娘,一個渴望著被愛的小天使。小怪獸繪梨衣,她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遇到路明非,但是最不幸的事情也是遇到了路明非。路明非是她生命當中的一束光,唯一的一束光。然而,這一束光還沒有完全照亮她的世界,她的世界就完全陷入了永恆的黑暗之中。路明非不愛繪梨衣,但是,繪梨衣是愛著路明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