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丨徐匯專業博物館變身網課「外景地」,邀你一起雲觀...

2020-12-13 澎湃新聞

國際博物館日丨徐匯專業博物館變身網課「外景地」,邀你一起雲觀典藏~

2020-05-19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雲觀典藏·聲遊徐匯·身有體會

博物館就像一隻沙漏,匯集時光流轉,讓歷史的「指間沙」,得以沉澱,用聲音和影像,喚醒那些珍貴的記憶。

BC5世紀

希臘的特爾費·奧林帕斯神殿裡,一座收藏各種雕塑和戰利品的寶庫,被視為博物館的開端。

8世紀末

西歐一些國家博物館相繼建立,並向公眾開放。

1880年

英國博物館學者魯金斯發表了《博物館之功能》的論文,強調博物館應成為一般公眾受教育的場所。

1946年

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

1977年

5.18被定為首個國際博物館日。

1983年

中國博物館學會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

2020年

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對於文旅人來說

每年5.18都是個值得歡慶的大日子

今年5.18

徐匯文旅特別推出

雲觀典藏·聲遊徐匯·身有體會

系列主題活動

你可以在線聆聽徐匯寶藏的故事

也可以線下感受展陳精彩和免費福利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

正是此次系列活動的重頭戲

雲觀典藏

徐匯區文旅局與徐匯區教育局

聯合推出的

「徐匯青少年勵志地圖」

微信小程序2.0版

新增雲遊博物館課程

讓小朋友們可以跟隨優秀教師

「走進」博物館

在「雲」端遨遊知識海洋

上海氣象博物館(徐家匯觀象臺舊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作為首批課程試點場館,成為此次「雲課堂」的拍攝「外景地」。專業的電臺主持人還將帶孩子們走進無線電博物館,感受無線電波的魅力。

雲觀典藏

博物館「外景地」線上與你邀約

2020年伊始,徐匯區內諸多文博場館紛紛加速雲端展陳投入力度,藉助各類網絡平臺製作推出「雲展覽」「雲講座」「雲導覽」,線上線下聯動,讓市民遊客無論在雲端圍觀,還是進館參觀,都能充分體會徐匯文博資源的豐富多彩。

來自徐匯中學和交大附小的兩位優秀教師,分別在上海氣象博物館(徐家匯觀象臺舊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博物館專家一起「現場授課」,帶領孩子們「身臨其境」。

148年從未間斷過氣象監測的徐家匯觀象臺舊址前,草地上的百葉箱成為最生動的「教具」,在上海首份天氣預報的誕生地,為孩子們講解氣象監測的重要意義以及面對颱風災害的預警發布和防範措施。

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裡,在蝴蝶標本牆前講解飛蛾與蝴蝶的差異,在螳螂標本牆前,講解利用生物特性偽裝隱蔽在現實中的應用,交大附小的老師還為孩子們現場實驗展示了蝴蝶翅膀鱗粉優異的防水性能,以及簡易蝴蝶標本的製作過程。

此外,孩子們還將在雲端跟隨專業的電臺主持人,一同「走進」上海無線電博物館。

通過「雲」導覽形式,一場內容頗富「含金量」且別開生面的博物館之旅呈現在孩子們面前。在這裡聆聽鎮館之寶的逸聞趣事,感受無線電波的無形魅力。在後續互動中,孩子們還將有機會走進電臺參與節目的錄播製作。

據悉,「徐匯青少年勵志地圖」微信小程序還將進一步擴展「博物館課程」的學科範圍,充分利用區內博物館資源,為孩子們開啟「身臨其境」的全新授課模式。

所有課程視頻均可在青少年勵志地圖小程序上進行觀看,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為青少年觀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雲觀典藏

親子課堂&專家講座精彩呈現

國際博物館日前夕,由徐匯區文旅局、光啟博物館聯盟與BoJolly Academy共同策劃推出的線上博雅小課堂——《家門口的博物館》系列首期,帶大家來到了土山灣博物館,開啟了一場《中國牌樓de環球歷險記》,以國際化視野,打造趣味親子課堂。

雖然我們暫時無法帶著孩子們用雙腳丈量整個世界,但可以先用心了解這些家門口的博物館。或許在某個街角,找到心之所安,趣之所在。

5月16日,土山灣博物館在B站率先為大家帶來「土山灣與海派工藝」線上系列講座第一期精彩直播,特邀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主任李天綱,講述「從徐光啟到徐家匯、土山灣」這一跨度近400年的故事。(點擊閱讀原文回放本期精彩內容)

(土山灣與海派工藝系列講座精彩預告)

接下來的幾周,土山灣博物館還將邀請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馮志浩,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張偉,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超,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文藝學、民俗學博士生導師陳勤建,先後為大家講述土山灣這個創造了中國工藝史上諸多第一的海派文化發源地的精彩故事。

土山灣的線上講座每周一場,屆時將通過騰訊視頻、B站、優酷和「徐匯文旅雲」等平臺播出,在雲端為廣大市民遊客奉上一道道值得回味的文化大餐。5月16日-6月13日期間每周六早上10點,搜索「土山灣與海派工藝」關鍵詞,即可進行觀看。

聲遊?身遊?還是雲遊?

徐匯眾多特色博物館

邀請你一一來探!

國際博物館日相關推薦

作者:徐匯文旅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丨徐匯專業博物館變身網課「外景地」,邀你一起雲觀典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徐匯專業博物館變身網課「外景地」 邀你一起雲觀典藏
    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徐匯區文旅局與徐匯區教育局聯合推出的「徐匯青少年勵志地圖」微信小程序2.0版,新增雲遊博物館課程,讓小朋友們可以跟隨優秀教師「走進」博物館,在「雲」端遨遊知識海洋。
  • 國際博物館日丨「聲遊徐匯」玩不夠,「身有體會」更精彩!
    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徐匯各大文博場館都準備好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這個周末,就請隨我們一起走進徐匯的博物館,開啟一場全感官驚喜之旅。雲直播�� 「上海氣象博物館邀您入鏡」直播互動�� 「土山灣與海派工藝」線上系列講座�� 學在交大丨我們一起來看館�� SFM·雲講座亮點>本活動由招募的10組家庭參與博物館線上直播互動。
  • 5·18國際博物館日,和博物館專家一起雲觀典藏、聲遊徐匯
    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上海全市87家博物館將對公眾免費開放,4家博物館半價開放。契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主題,徐匯區文旅局依託光啟博物館聯盟匯集了區內30家專業博物館的資源優勢,通過線上「雲遊」線下互動的特別方式,邀請廣大市民遊客在國際博物館日和博物館專家一起「雲觀典藏·聲遊徐匯·身有體會」,來一場全感官體驗的驚喜之旅。
  • 線上「雲遊」線下互動 上海徐匯打造全感觀「國際博物館日」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5月14日電 (記者 張亨偉)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契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主題,上海徐匯區文旅局匯集區內30家專業博物館,通過線上「雲遊」線下互動的特別方式,邀請廣大市民遊客體驗一場全感觀的博物館之旅。
  • 線上「雲遊」,線下互動——徐匯「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
    線上「雲遊」,線下互動——徐匯「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0-05-24 0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物館日放大招,徐匯區喊你來體驗驚喜之旅
    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契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主題,徐匯區文旅局依託光啟博物館聯盟豐富資源優勢,匯集區內30家專業博物館,通過線上「雲遊」線下互動的特別方式,邀請廣大市民遊客「雲觀典藏·聲遊徐匯·身有體會」,帶來一場全感官體驗的驚喜之旅。
  • 518國際博物館日,跟著KK直播主播一起雲遊博物館
    疫情期間,不少博物館用「雲看展」的方式豐富了大家的文娛生活,讓博物館重新走進年輕人視野。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杭州拱墅區網信辦指導下,KK直播平臺的6位網紅主播王逸、溫暖老師、頌顏、阿蔓、楚千靈、冰激琳吖分別前往杭州手工藝活態館、湯原博物館
  • 5·18 國際博物館日→徐匯10家博物館免費&半價開放 記得提前預約...
    5·18 國際博物館日→徐匯10家博物館免費&半價開放 記得提前預約哦!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
  • 國際博物館日:新收藏、雲觀展——湖北各地博物館抗疫志
    央廣網5月18日消息(記者凌姝 通訊員鄂文旅)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湖北省各地博物館大力提供線上展示資源,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為抗擊疫情加油鼓勁。5月15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社教老師章旖在騰訊課堂為水果湖第一小學2000餘名學生進行雲課堂直播,講述1911年武昌起義革命志士「寫」在戎衣上的戰鬥日記,和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戰中醫護人員寫在防護服上的防疫日記。
  • 「5·18國際博物館日」,精彩活動邀你參與
    「5·18國際博物館日」,精彩活動邀你參與 2020-05-16 04: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國際博物館日」遇見「中國旅遊日」,靜園邀你來打卡了!
    國際博物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
  • 國際博物館日丨陪你去看博物館!
    贛榆宣傳匯聚正能量,網聚微動力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www.metmuseum.org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和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都會館藏豐富,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館內收藏了300多萬件藝術珍品,有歐洲繪畫、埃及古董,還有來自中國的珍貴文物。
  • 活動回顧丨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回顧
    活動回顧丨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回顧 2020-05-22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博物館日丨朝陽帶您「雲端」博物館 「空中」賞文物
    今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朝陽區文旅局在線上舉辦「多樣的朝陽博物館」主題活動,展現朝陽區博物館的多樣性,豐富疫情期間百姓文化生活。活動選取3家具有朝陽特色、朝陽內涵的博物館: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和苑博物館和北京晉商博物館,以直播接力的形式,於5月18日9:00至13:00,開展線上直播活動。市民可通過央視頻(或央視新聞+)、今日頭條、愛奇藝、新浪微博等平臺,搜索「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進行觀看。北京民俗博物館為直播活動的第一家博物館。
  • 國際博物館日:盤點中國造型奇特的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 下水道有博物館,香水、鉛筆也有博物館 | 國際博物館日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聯繫到博物館,或許你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羅浮宮這些國際知名、藏著無數珍寶的大博物館。
  • 雲觀展 開啟博物館奇妙漫遊模式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建川博物館等數十家博物館均開放了線上觀展服務。足不出戶逛博物館早已不再是夢。雲端上的講解,同樣豐富多彩。2月23日,三星堆與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全國著名博物館一起參與了8館聯合直播。資深講解員向霞出馬,「青銅神樹象徵著什麼?」「青銅大立人手上握的是象牙還是權杖?」
  • 水運儀象臺、漢代連機水碓……國際博物館日,同濟博物館邀你「雲...
    水運儀象臺、漢代連機水碓……國際博物館日,同濟博物館邀你「雲」看展 來源:新聞中心、博物館   時間:2020-05-18  瀏覽:
  • 5·18國際博物館日,邀您一起探尋「傳統的未來」
    5月18日(明天)是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圍繞活動日主題,全省各地積極籌備,備下了一桌文博盛宴!在主體建築前的LED顯示屏滾動播放宣傳博物館日主題和宣傳口號。向觀眾提供專業講解服務,免費向遊客發放廬山會議舊址宣傳冊。都昌縣博物館在都昌縣南山風景區發放文物保護宣傳單,在縣南山廣場懸掛橫幅慶祝國際博物館日,舉辦都昌縣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圖片展。
  • 國際博物館日 一起去看氣象博物館
    中國天氣網綜合報導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不僅是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場所,更是精神集聚。在博物館裡,不同的收藏理念和展品來源會賦予博物館完全不同風貌。氣象博物館、氣候博物館架起氣象與大眾溝通的橋梁。走進氣象博物館感知氣象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