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丨不做皇帝也風流!鍾情書法的成親王

2021-02-07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自從清軍入關,明朝覆滅,清代的統治者就非常注重學習效仿漢人的文化、藝術。在諸多藝術門類中,清代王室尤其注重書法,無論是順治、康熙,抑或是雍正、乾隆皇帝都熱衷於書法。


永瑆(1752-1823),號少廠、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清乾隆皇帝第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成親王。嘉慶年間為軍機處行走。因皇太后賜陸機《平復帖》,又號詒晉齋主人。


成親王善書,其楷書師法歐陽詢,篆書師法李斯、李陽冰,至於行草書,則以趙孟頫為宗。


下面的這些作品

出自清代王室書法成就最高者

成親王永瑆之手

欣賞下他的作品


(清)成親王永瑆《篆書六言聯》136cm×31cm×2


對聯翻譯:讀書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娛。


這精彩的鐵線篆,無疑法自「二李」!


(清)成親王永瑆《三畏四知之室》 63cm×143cm


篆書寫得好,楷書怎麼樣?


(清)成親王永瑆《楷書七言聯》136cm×31cm×2


對聯翻譯:萱草滋榮隨春永,蟠桃獻壽慶古稀。


精彩的榜書對聯!

那麼小楷會寫嗎?


(清)成親王永瑆《小楷心經》24cm×14cm×5


唐人法度,躍然紙上!

別以為皇十一子只會這些

快來看看他的行草書


(清)成親王永瑆《行書書論》


恬淡自然,子昂遺韻!



(清)成親王永瑆《楷書七言聯》 122cm×27cm×2


對聯翻譯:九莖芝蓋雲衣合,百石銅盤露顆齊。


其實永瑆天資聰穎,才學又高,原本也有希望當上皇帝,但最終乾隆皇帝選擇了皇十五子作為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清)成親王永瑆《臨韭花帖》31cm×43cm


嘉慶九年(1804),嘉慶皇帝稱:「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博涉諸家,兼工各體,數十年臨池無間,近日朝臣文字之工書者,罕出其右。」


(清)成親王永瑆《行書條幅》 201cm×50cm


成親王的書法不僅受到皇帝的首肯,更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清)禮親王昭槤《嘯亭雜錄》中記載:「永瑆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論者謂國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要知道王澍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其楷書、篆書都是國朝標榜,永瑆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其水平可見一斑。


(清)成親王永瑆《楷書七言聯》189cm×34cm×2


對聯翻譯:一室圖書自清潔,百家文史足風流。


成親王身居內府,能夠盡情觀覽歷代書法名作。他天資聰穎,又臨池不輟,所以「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儘管永瑆並沒有當上皇帝,但是卻在書法上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在青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圖文 | 源於網絡

編輯 | 漁公子

更多相關內容,點擊藍字直達:

書法|徐悲鴻除了畫馬,書法也一流!更是康有為入室弟子!

書法丨方勁古拙的隸書,如此優雅!

書法丨這十幅傳世書法,幅幅都是千金不換的摯寶!

相關焦點

  • 不做皇帝也風流!鍾情書法的皇十一子
    上面的這些作品,出自清代王室書法成就最高者,成親王永瑆之手。▲(清)成親王永瑆《臨韭花帖》31cm×43cm嘉慶九年(1804),嘉慶皇帝稱:「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清)成親王永瑆《行書條幅》201cm×50cm成親王的書法不僅受到皇帝的首肯,更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
  • 成親王行書,老少皆宜,不懂書法的,看一眼也會愛上
    大體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不喜歡我的書法,我原諒你,因為你不懂;如果你看不到其中的美,我也不能怪你,只怪我寫得過於高大上。說實話,書法和寫字不一樣,特別是現在的書法作品,已經脫離了原本的實用功能,展現更多的是藝術角度的審美。
  • 「清四家」之一的成親王,原來書法這麼美,曾被皇帝盛讚
    ,而乾隆皇帝則喜歡趙子昂的書法。成親王乃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個兒子,在康熙時期有「九子奪嫡」的醜事,所以在後世的皇位繼承者當中,往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成親王是一個極具智慧的人,他一生無意於權勢,從不捲入皇子爭位的紛爭當中,而是「自汙」以保全其身。
  • 成親王《行楷書法字帖》
    清朝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1752-1823)是乾隆的第十一個兒子,嘉慶皇帝的哥哥,他在嘉慶年間擔任軍機處行走。他最開始學趙孟頫的書法,後來也學習歐陽詢書法的特點,並廣泛地臨摹晉、唐、宋、明各家書法,因而形成了端正清麗、勁俏流暢的風格。
  • 嘉慶皇帝哥哥成親王永瑆,書法與劉墉齊名,用筆端正清麗遒勁流暢
    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1752-1823),是乾隆的第11個兒子,嘉慶皇帝的哥哥,他在嘉慶年間擔任軍機處行走。道光三年,永瑆薨,年72歲,諡哲,為成哲親王。他自幼酷愛書法藝術,並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為清朝中期「四大書家」。
  • 「清四家」之一成親王書法《愛蓮說》,真是漂亮,沁人心脾
    今天我們來欣賞成親王·永瑆的行書作品《愛蓮說》,成親王,清代著名書法家協會本名愛新覺羅·永瑆,成親王是清代皇族,他是乾隆皇帝的兒子,他的哥哥就是嘉慶皇帝。後來皇太后賞賜成親王陸機書法《平復帖》,所以又號詒晉齋主人。
  • 成親王書法《結字管見》鐵畫銀鉤,俊秀飄逸
    成親王的書法,有的人喜歡,有的人說是沒有特點,但其書法魅力不容置疑。作為清朝四家之一,其書法地位也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有人說,顯貴出書家,皇帝有英才,大概成親王就是此類吧。顯貴王爺把畢生的精力投身書法學習和創作中,並留下不朽的書作,這也是萬古流芳了。同時也是其修身養性的一個方式,正是這種生活方式讓我們一睹其書法風採,感受其書法魅力。
  • 嘉慶皇帝的哥哥成親王,1796年的行書作品,被譽為清代書法的巔峰
    成親王1796年的行書作品欣賞:書者介紹:愛新覺羅·永瑆,和碩成親王,清朝世襲親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帝皇十一子永瑆封親王,封號成,死後諡號哲,未得世襲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傳了七代七位。
  • 古人書法就是好,「清四家」之一成親王行書《愛蓮說》,美輪美奐
    因為皇帝康熙喜歡董其昌的書法什麼於是就掀起了學習董其昌書法的潮流。到了乾隆時期,乾隆皇帝喜歡趙孟頫的書法,於是又興起了學習趙體書法的潮流,而「清四家」的書法就深受董趙書法的影響。從藝術角度來說,他們也沒有超越或者趕上前人的地方,而且書法都有各自的缺陷。 「清四家」書法缺點是有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但是他們的書法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鑑。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成親王行書作品《愛蓮說》。
  • 成親王書法題籤《趙松雪題語》
    成親王書法題籤《趙松雪題語》,來源:《錢選來禽梔子花圖卷》,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詒晉齋主人。清乾隆皇帝十一子,封成親王,清代著名書法家。
  • 乾隆的11皇子成親王永瑆,雖沒當上皇帝,但書法作品名留青史!
    乾隆的11皇子成親王永瑆,雖沒當上皇帝,但書法作品名留青史! 一般來說能夠當上皇帝的,不管是正業還是副業都有兩把刷子。比如乾隆皇帝,既能當皇帝,平定邊疆戰亂、懲治貪汙腐敗,又能吟詩作畫(怎麼突然有點心虛),鑑定古玩,而且,還特別能活,是史上最長壽、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永瑆:這位親王是「清中四大家」之一,嘉慶皇帝也下旨推廣其書法
    成親王永瑆,清高宗乾隆的第十一子,生母為淑嘉皇貴妃。乾隆後邊選了十五子永琰當皇帝,就是嘉慶皇帝。鑑於先制,親王不得掌權過多,所以這位成親王永瑆,於政治非常平淡,但是在書法上卻是與劉墉、翁方綱、鐵保合稱「清中期四大家」(註:「清四家」是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梁同書,鐵保和永瑆選手落榜)。而且其弟嘉慶下諭旨推廣其書法。
  • 紀曉嵐、劉統勳、劉墉、成親王書法比拼,四位名臣誰更牛?
    我們只知道他的菸袋比較長,書法是啥樣?劉墉書法第四位:成親王成親王、愛新覺羅· 永瑆、是乾隆的第十一個兒子, 嘉慶皇帝的哥哥,他在嘉慶年間擔任軍機開始學趙孟的書法,後來也學習歐陽詢書法的特點他的書法風格更多地承襲了趙孟書法的特徵,顯得十分圓潤、端美,具有朝廷廣閣體的特點,但同時又具有歐陽詢書法轉折方勁的特徵,這一點有別於廣閣體一味追求端正俊美。成親王以楷書、行書著稱於世,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他與 翁方綱、 劉墉、 鐵保並稱 乾隆四家。
  • 成親王書法題籤《趙松雪題語》欣賞
    成親王書法題籤《趙松雪題語》,來源:《錢選來禽梔子花圖卷》,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詒晉齋主人。清乾隆皇帝十一子,封成親王,清代著名書法家。錢舜舉來禽梔子趙松雪題語,詒晉齋。皇十一子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成親王永瑆喜歡寫書法,尤其是他的楷書嚴謹端正,堪稱書寫典範!
    成親王楷書成親王永瑆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書法學習,在行書和草書以及繪畫上都有著深厚的造詣,但是要說能代表他書法水平的當屬楷書。在這點上成親王為書法的創新作出了典範,他能融合眾家之所長,不受到館閣體的影響,尋求一種屬於自己的書法風格,這點難能可貴。
  • 成親王永瑆,位列清四家之首,是書法的成就,還是皇族的加分?
    在成鐵翁劉清代四大家中,成親王永瑆的書法成就未必是最高的,但作為乾隆皇帝弘曆的第十一子,其地位之尊寵成親王的書法始學趙孟頫、董其昌,晚年以歐陽詢的《化度寺邕師塔銘》和《九成宮》為主要取法對象,現在從英和撰寫的《恩福堂筆記》中所敘述:「成哲親王……年五十一,隨扈灤陽,始改入率更(歐陽詢)之門。」
  • 成親王永瑆,位列清四家之首,是書法的成就,有多少是皇族加分?
    在成鐵翁劉清代四大家中,成親王永瑆的書法成就未必是最高的,但作為乾隆皇帝弘曆的第十一子,其地位之尊寵,是獨一無二的成親王的書法始學趙孟頫、董其昌,晚年以歐陽詢的《化度寺邕師塔銘》和《九成宮》為主要取法對象,現在從英和撰寫的
  • 清中期書法成就最高的王子,成親王永瑆楷書《趙孟頫大士贊卷》欣賞
    愛新覺羅·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別號詒晉齋主人,是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封成親王。據說他為人刻薄吝嗇,性情古怪,或因此未能繼承皇位。 但他在書法上所取得的成就是驚人的。
  • 成親王永瑆《百家姓》書法真是精妙,乾隆卻不把皇位傳給他
    說永瑆一時你可能想不起來他是誰,但提到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這名頭再不知,可就要見怪了,永瑆乃乾隆朝一大書法家。據傳這是成親王永瑆的畫像,作者佚名永瑆 (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因皇太后賜陸機《平復帖》,又號詒晉齋主人。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就是《如懿傳》中被黑的嘉貴妃,但電視劇不是正史,僅為娛樂不可全信。永瑆娶富察氏大學士傅恆之女為嫡福晉確是史實。
  • 他是乾隆的兒子,沒能當上皇帝,卻因書法名留青史
    古代皇帝大多命短,但乾隆是個例外,他活了89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共有27個子女,今天,聊聊皇十一子——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