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清軍入關,明朝覆滅,清代的統治者就非常注重學習效仿漢人的文化、藝術。在諸多藝術門類中,清代王室尤其注重書法,無論是順治、康熙,抑或是雍正、乾隆皇帝都熱衷於書法。
永瑆(1752-1823),號少廠、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清乾隆皇帝第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成親王。嘉慶年間為軍機處行走。因皇太后賜陸機《平復帖》,又號詒晉齋主人。
成親王善書,其楷書師法歐陽詢,篆書師法李斯、李陽冰,至於行草書,則以趙孟頫為宗。
下面的這些作品
出自清代王室書法成就最高者
成親王永瑆之手
欣賞下他的作品
▼
(清)成親王永瑆《篆書六言聯》136cm×31cm×2
對聯翻譯:讀書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娛。
這精彩的鐵線篆,無疑法自「二李」!
(清)成親王永瑆《三畏四知之室》 63cm×143cm
篆書寫得好,楷書怎麼樣?
(清)成親王永瑆《楷書七言聯》136cm×31cm×2
對聯翻譯:萱草滋榮隨春永,蟠桃獻壽慶古稀。
精彩的榜書對聯!
那麼小楷會寫嗎?
(清)成親王永瑆《小楷心經》24cm×14cm×5
唐人法度,躍然紙上!
別以為皇十一子只會這些
快來看看他的行草書
(清)成親王永瑆《行書書論》
恬淡自然,子昂遺韻!
(清)成親王永瑆《楷書七言聯》 122cm×27cm×2
對聯翻譯:九莖芝蓋雲衣合,百石銅盤露顆齊。
其實永瑆天資聰穎,才學又高,原本也有希望當上皇帝,但最終乾隆皇帝選擇了皇十五子作為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清)成親王永瑆《臨韭花帖》31cm×43cm
嘉慶九年(1804),嘉慶皇帝稱:「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博涉諸家,兼工各體,數十年臨池無間,近日朝臣文字之工書者,罕出其右。」
(清)成親王永瑆《行書條幅》 201cm×50cm
成親王的書法不僅受到皇帝的首肯,更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清)禮親王昭槤《嘯亭雜錄》中記載:「永瑆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論者謂國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要知道王澍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其楷書、篆書都是國朝標榜,永瑆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其水平可見一斑。
(清)成親王永瑆《楷書七言聯》189cm×34cm×2
對聯翻譯:一室圖書自清潔,百家文史足風流。
成親王身居內府,能夠盡情觀覽歷代書法名作。他天資聰穎,又臨池不輟,所以「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儘管永瑆並沒有當上皇帝,但是卻在書法上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在青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圖文 | 源於網絡
編輯 | 漁公子
更多相關內容,點擊藍字直達:
書法|徐悲鴻除了畫馬,書法也一流!更是康有為入室弟子!
書法丨方勁古拙的隸書,如此優雅!
書法丨這十幅傳世書法,幅幅都是千金不換的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