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講《紅樓夢》中的經典橋段——探春遠嫁。
在紅樓夢中,賈母為什麼會選中探春去和親遠嫁?
因為南安王戰敗,需要嫁女兒和親,南安王妃知道嫁過去註定是悲劇,所以想在賈府挑一個女子為義女,來代替自己的女兒遠嫁,而探春相比迎春和惜春,在才能和魄力上高出了又何止是一籌,是最佳的人選。
探春是悲哀的,也是無奈的,在那個封建大家庭中,她沒有選擇權,只能答應和親遠嫁他鄉。
這可真是越優秀的人越倒黴,探春能被選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探春的姿色並不差,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這要是放在現代,又這麼有才華,妥妥的高管、白領。
第二,探春的見識、謀略和管理手段很厲害,可以說是不輸王熙鳳。在協理大觀園的時候,她把這個家管理的是井井有條,連王熙鳳都是讚不絕口。
第三,她爽利要強,她的性格和擔當,更加適合掌控大的局面、操更大的盤子。因為這次和親的責任重大,要維繫雙方盟友的利益鏈條,而探春則具備這個能力。
第四,探春是趙姨娘所生,屬於庶出,身後又沒有牢固的靠山,使得她沒有辦法站出來反抗,只是可惜了這樣一個好強的女孩,犧牲了自己的一生,換來的卻是大廈將傾。
當探春要起行時,一向可惡的趙姨娘來送,母女娘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探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喊了一聲「娘」,不管以前探春有多麼討厭趙姨娘,此刻母女的天性,是嚴苛的封建嫡庶制度也無法抹殺的。
到了江邊,探春回頭望向親人,趙姨娘悲痛欲絕,她想上前叮囑幾句,卻因為封建禮數而不能夠。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回過頭看今天,那些遠嫁的女兒們,不正是探春嗎?曾經的家是娘家,嫁人後的的家是婆家,跟丈夫吵架了無處可去,父母生病了無人可依。唯一支撐下的信念便是愛情,可是愛情又能支撐多呢?
我們終於讀懂了探春的心酸與不舍,而此時我們已遠嫁作他人婦。相顧無言,唯別而已。
您是探春嗎?
喜歡請點讚,加關注,更多故事,關注,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