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瀏陽河文章繼續發聲!
今天,聚焦的主題是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時,囑託湖南「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聚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謀篇布局,著力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是順應發展階段、發展條件、發展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湖南經濟行穩致遠的根本途徑。
文章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大變局演進,帶來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調整,我省發展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只有把發展的主題聚焦到高質量發展上,努力探索新經驗、闖出新路子,湖南才能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確保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開好局、起好步。
如何認識和把握高質量發展?請看瀏陽河一一道來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五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瀏陽河
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時,囑託湖南「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聚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謀篇布局,著力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是順應發展階段、發展條件、發展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湖南經濟行穩致遠的根本途徑。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大變局演進,帶來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調整,我省發展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與此同時,我省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堅期,迫切需要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只有把發展的主題聚焦到高質量發展上,努力探索新經驗、闖出新路子,湖南才能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確保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開好局、起好步。
8月4日,長江臨湘段,生機勃發。近年,湖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重生態修復、促轉型升級,有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陳仕林 攝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從根本上決定發展方式和成效。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關鍵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將其一以貫之地貫徹到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真正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聚焦「三高四新」戰略實施,堅持製造強省、創新驅動、改革開放、生態優先、緊貼民生、統籌協調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不能再回到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的老路上去,不容再走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發展路子。
4月10日,瀏陽經開區天地恆一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自動數位化中藥提取車間。該車間關鍵生產工序數控化率達95%,產能提升了10倍。近年,瀏陽市將工業技改作為企業增產提效、工業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唐璐 攝
高質量發展是一場關係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必然要求更加重視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更加重視催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內在統一的這「三大變革」,核心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標誌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途徑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優不優」的過程,就是高質量供給加快成長、需求升級得到有效滿足的過程,也是「三大變革」深入推進、見到實效的過程。這些年,我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落後產能淘汰、散亂汙企業退出,對清水塘等老工業基地實施搬遷改造升級,以一時「陣痛」的變革促進了新舊動能轉換、推動了高質量發展。
9月18日,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機智能裝配車間,技術人員在生產線上忙著裝配挖掘機。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必須落腳到抓產業、強實體尤其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來。經過幾十載篳路藍縷,我省產業強湘、產業興湘初見成效,湖南製造已積澱一定比較優勢。無論形勢如何發展變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抓產業的定力不能動搖,把製造業牢牢抓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決心不能動搖。這幾年,西方發達國家開始意識到產業「空心化」的危害,紛紛推出「再工業化」計劃,加上東南亞一些國家具有低成本優勢,我們面臨製造業「回流」和「外流」的雙重壓力。「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形勢愈複雜,愈要緊緊抓住實體經濟這個根基,立足大局大勢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推動更多發展要素集聚湖南。狠抓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園區,提高項目投入產出比、產業集聚度和綠色發展水平,把經濟運行的含金量體現到企業的利潤、利稅上來,體現到質量效益上來。堅定不移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有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繼續培育壯大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以產業「穩」保持經濟基本盤「穩」、以產業「優」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12日,株洲市淥口區南洲新區工業園株洲(兆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近年,該公司堅持科技創新、自主研發,完成科技轉化項目19項。其中,自主研發生產的國產「黃金薄膜」(雙向拉伸聚醯亞胺薄膜)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湖南日報記者 李健 攝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必須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確保高質量發展得以在安全的環境中推進,同時以高質量發展為安全穩定提供堅實基礎。揆諸現實,湖南產業發展儘管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總體大而不強,部分關鍵零部件對外依存度高。拿工程機械製造領域來說,存在主機強、配套弱、發展「頭重腳輕」等問題。年初疫情突襲時,工程機械企業復工復產或多或少遇到過產業鏈配套難題。當務之急是一手抓「補短板」,一手抓「鍛長板」,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省規劃建設工程機械零部件配套產業園,實施製造業就近配套專項行動,就是堅持補短板和鍛長板相結合、提高產業經濟「木桶容量」的生動實踐。在當前嚴峻複雜形勢下推動高質量發展,尤須聚焦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等優勢產業以及信息創新、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分行業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實施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工程,推動產業鏈與供應鏈、創新鏈、資金鍊、政策鏈深度融合,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提升主導產業本地配套率,著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各級領導幹部應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善於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戰略主動戰。
10月30日,求職者在招聘會上選擇心儀的崗位。2020年「點亮萬家燈火」就業幫扶暨高校畢業生創業招聘會在長沙舉行,現場,近百家企業提供了各類崗位800餘個。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攝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促進高品質生活。這需要我們把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放到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來,突出就業優先、教育優先、農業農村優先、生態優先、效益優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既解決好「發展中的問題」,又不給未來留下後遺症,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謀發展、抓發展,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