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九月九的酒》
又是一年重陽節,漂泊在異鄉的遊客格外的思鄉,想與家人相聚的心非常強烈,度過歡樂的時光。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但這一天不單單只叫重陽節,那還叫什麼呢?
祭祖節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登高節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敬老節
近代,九月初九被賦予了敬老節的新含義。因「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含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所以,重陽節不單單是踏秋,更是提醒人們不能忘本,要時常懷有感恩之心,尊敬老人,祝願大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