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浪費天賦的主角,自創兩門神功,用起來卻都是雞肋武功

2020-12-08 耳東話史

武俠的世界中有三種人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第一類是主角,他們的高曝光是不需要理由的,畢竟故事要以他們的視角來展開,所以像是《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一般,即便沒有蓋世的武功,他的故事也一定是吸引人的,第二類則是頂尖高手,他們能夠支撐起整本書中的打鬥戲份,絕大多數的矛盾皆是圍繞他們展開,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五絕高手,南帝、北丐、東邪、西毒、中神通,即便他們不是主角,也足夠吸引讀者的眼球,而第三類則是那些能夠自創神功的世外高人,比如《神鵰俠侶》中被提及的「劍魔」獨孤求敗,這個角色甚至不曾在金庸筆下任何一部作品中登場,卻讓讀者留下了的印象,他留下的獨孤九劍也成就了後世的風清揚、令狐衝。

(獨孤求敗劇照)

可以說在武俠的世界中最稀有的莫過於自創武功的角色,多數時候就算是主角人物也不一定會被賦予自創武功的經歷,因為這類人的武學天賦是極高的,即便是被讀者戲稱為「二掛」的《天龍八部》中的段譽與虛竹也不曾有自創武功的經歷,他們不過是習武的後生而已,照理說能夠得到金庸眷顧有自創武功能力者自然是要創出一些蓋世絕學才是,而金庸筆下有一位主角卻自創了兩門沒多大用的武功,他就是《神鵰俠侶》中的楊過。

論奇遇,楊過其實是不輸段譽和虛竹的,在他的習武之路上,幾乎武林中所有的頂尖高手都有助他一臂之力,他先是從西毒歐陽鋒那兒習得蛤蟆功,又在全真教得了一些基本武功,再到古墓派得到小龍女的指點,將玉女心經習得,甚至還學了一部分《九陰真經》,還有洪七公的打狗棒法,黃藥師的彈指神通,還在誤入了襄陽城外深谷後得到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繼而習得一身玄鐵劍法,這經歷其實是勝過了其他主角的,只不過斷手加上與小龍女分別十六年這經歷太過於痛苦才讓他的運氣遜於段譽、虛竹。

(蕭峰、段譽、虛竹劇照)

而楊過最出色的一點就在於他曾經自創武功,第一門自創武功自然就是書中明確提到的黯然銷魂掌了,這套掌法被黃藥師評價為不遜於降龍十八掌,也就是說這套掌法絕對算得上絕世武功,其實這掌法能夠如此強大的原因也很簡單,它正是楊過集合百家武功所長,再常年與潮汐對抗才使得其威力無窮。

不過黯然銷魂掌的弊端也十分明顯,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使用者需要在極度失意之時才能夠發揮其威力,書中楊過與周伯通對打的時候還未與小龍女重逢,心中自然是無限苦痛,而到了襄陽大戰之時,他與小龍女久別重逢,居然一時間使不出這套掌法,差點因此丟了性命,關鍵時刻掉鏈子的武功有何用處?換言之,如果讓習武之人只能每日活在痛苦之中才能保證其威力,這套武功又有誰樂意去學?

而楊過自創的第二門武功也和黯然銷魂掌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同樣是借他人成果而自創的,不過這套武功發動的條件更為苛刻,它類似於《水滸傳》中那「雙鞭」呼延灼用的連環馬陣,但楊過卻只用了八匹馬,且稱之為「八馬衝殺」吧。

(呼延灼劇照)

原著道:「宋時戰陣之中,原有連環甲馬一法,當年雙鞭呼延灼攻打水泊梁山,即曾以連環馬陣法取勝。楊過將這八匹馬連成二列,宛然是個小小的連環馬之陣。但八匹馬雜湊而成,未經操練,奔動之際或東或西,不成行列,全仗楊過袖力提韁,將八匹馬製得服服帖帖,三十二隻鐵蹄翻飛,擊土揚塵,疾馳而前。楊過施展輕身功夫,在八匹馬背上往復跳躍。蒙古軍那裡見過這等神奇的騎術?驚奇之間,八匹馬已衝入陣中。楊過衣袖一卷,搶過一面大旗,豎起在馬鞍之上。」

之所以這是一門武功而不是陣法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楊過有高深的武藝才能夠駕馭八匹未經訓練的馬,顯然與運用於陣法的那些馬匹不同,所以這不是一種陣法,而是一種武功,楊過也因此大破敵軍救出耶律齊。

(楊過劇照)

這八馬衝殺看似很強,其實也是扯淡,類似連環馬的這種招式其實是很愚蠢的,敵軍只要擊殺其中一匹馬就可以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就如同諸葛亮火燒鐵索連舟一般,楊過能成功,全憑「主角光環」。

可以說這兩門武功都是雞肋,如果換做是各位,可有人樂意學這兩招?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自創武功的主角僅三人,楊過那招實用性差,此二人能秒他
    金庸用十五部作品描繪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武林,其中那些武林高手之間的對決讓人看著大呼過癮,不過說到底,劇情總是圍繞著主角服務,任何高手在主角面前似乎都不值一提,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來說,那運氣簡直是不講道理,墜崖能夠學神功,掉井裡能夠得美人,再看看那配角慕容復,走到哪都碰壁,難怪他恨不得弄死段譽
  • 金庸筆下有門雞肋神功,高手練成後走火入魔,菜鳥練成後被人吊打
    ,只不過作者是用書中的主角代替咱們去感受這一切經歷,而其中讓主角們人生得到改變的無非就是那些絕世秘籍中藏著的種種神功了,金庸筆下也有不少類似的情節,只不過多數人也許忽略了一門相對雞肋的神功,高手是把自己練得走火入魔,而菜鳥雖然能練成,卻又被人吊打,那麼這門神功到底強不強?
  • 金庸筆下最可惜的3門神功,原本很強,可惜被人用成了三流武功
    金庸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歷史背景設定,讓讀者在讀武俠故事的時候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他筆下的那些武林高手都是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一般,而那些故事則成了一段另類史詩,這或許是金庸故事讓人感覺如此經典的一大原因。
  • 金庸筆下最可惜的3門神功,原本很強,可惜被人用成了三流武功
    而加入歷史設定給人帶來的另一個直觀感受就是「金庸筆下的武林在不斷衰敗」,確實如此,《天龍八部》所處的北宋哲宗時代宛如「神仙打架」,段譽的六脈神劍、鳩摩智的火焰刀都是能夠化氣為形的武功,而到了清朝背景的幾部作品,能夠飛簷走壁都已經算是頂尖高手,其他進攻招式仿佛也都失了武俠該有的那種靈性。
  • 金庸筆下此高手最愚蠢,為了一門二流武功,果斷放棄了一門神功
    對於那些武俠世界中的武林高手而言,沒有人會拒絕一門頂尖神功的誘惑,相反,多數人都會因為那些絕世神功而痴狂,有的人終其一生只為參透一門武功,比如《俠客行》中登上俠客島的那些中原高手,也有的人為了習武如痴如狂,比如《射鵰英雄傳》中逆練《九陰真經》的歐陽鋒,這些高手的行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江湖險惡,提升自己的武功就能夠提升自己生存的機率。
  • 金庸筆下最讓人失望的7門武功,聽名字以為是神功,實際都很弱
    降龍十八掌,這些招式都深入人心,但金庸筆下也有那麼幾門武功虛有其表,聽名字很厲害,但卻都不實用,甚至可以說是很弱。三、吸星大法吸星大法這門武功出自《笑傲江湖》中,也是金庸筆下名氣比較大的一門武功,但很明顯,它的作用是配不上它的名氣的,無論是任我行還是令狐衝,這門武功並沒有讓他們變得更強。
  • 金庸筆下最難學的武功,天賦再好也沒用,不是乾坤大挪移和太玄經
    有些武功雖然效果奇佳,可以讓人快速實力大漲,但是需要極其苛刻的訓練要求,同時難度也非常高。因而,雖然在金庸先生筆下有很多功效神奇的武功,但是往往練成的人都是在少數的,因為修煉的過程特別困難,花費大番苦力也不一定能夠練成神功。而今天,我們就是要來聊聊金庸先生筆下最難學的一門武功,就算天賦再好的人,也是學不會的,你猜它是什麼武功?
  • 金庸筆下最雞肋的三門武功,只能被動挨打,卻被吹成了頂尖神功
    喜歡武俠故事的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武俠夢,而大部分人心中的武俠夢都是雷同的,內容無非就是幻想著自己得到神功加持,繼而縱橫武林成為天下第一,甚至是一生不敗,但是武俠的世界中能夠做到「縱橫武林,一生不敗」這件事的人也是少之又少,金庸筆下就只有一位「劍魔」獨孤求敗做到,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就憑他那獨孤九劍。獨孤九劍強在哪?原著中借風清揚之口提到過:「獨孤九劍,有進無退!
  • 金庸筆下最讓人失望的7門武功,聽名字很牛,實戰起來卻都很弱
    ,這些招式都深入人心,但金庸筆下也有那麼幾門武功虛有其表,聽名字很厲害,但卻都不實用,甚至可以說是很弱。三、吸星大法吸星大法這門武功出自《笑傲江湖》中,也是金庸筆下名氣比較大的一門武功,但很明顯,它的作用是配不上它的名氣的,無論是任我行還是令狐衝,這門武功並沒有讓他們變得更強。
  • 金庸筆下最讓人失望的7門武功,聽名字很牛,實戰起來卻都很弱
    ,這些招式都深入人心,但金庸筆下也有那麼幾門武功虛有其表,聽名字很厲害,但卻都不實用,甚至可以說是很弱。 三、吸星大法 吸星大法這門武功出自《笑傲江湖》中,也是金庸筆下名氣比較大的一門武功,但很明顯,它的作用是配不上它的名氣的,無論是任我行還是令狐衝,這門武功並沒有讓他們變得更強。
  • 金庸筆下十三位男主角,除了楊過,誰最有可能自創武功?
    那麼除了楊過,金庸筆下還有哪一位男主角最有可能自創一套武功出來?我們來看看,要自創武功必須要具備哪些條件。 武功涉獵要廣博 楊過之所以能自創出「黯然銷魂掌」,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武功涉獵太廣。
  • 金庸筆下最憋屈的高手,身懷兩門神功卻不能使用,被視為三流龍套
    然而一本書中最多也就那麼一個或幾個主角,其他的武林中人的江湖路就沒那麼容易走了,多數人就卡在了第二階段,即是「經歷奇遇,習得神功」這一階段,不過最可悲的還不是這一類配角,而是書中那些即便是習得了神功也不能得到發揮的人,本文要聊的就是這麼一位配角高手。
  • 金庸筆下最可惜的高手,本可天下無敵,卻浪費天賦數十年淪為平庸
    在武俠的世界中,「天賦」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就足以定死一個習武之人的上限,比如書中的那些個主角,他們往往就天賦極佳,有時候甚至不需要努力,就能夠輕功習得一身神功,金庸筆下的段譽、虛竹、張無忌、石破天都屬於此類。
  • 金庸筆下最自私的高手,偷學神功成天下第一,卻害得後人被滅了門
    ,因為他的一己私慾,偷學了一門神功,最終讓自己的後人被滅了門。二、成為天下第一之人金庸筆下每部作品中都有所謂的「天下第一高手」,不過每個時代的高手的水平也許不盡相同,比如那縱橫武林三十餘載而未嘗一敗的「劍魔」獨孤求敗就被公認為金庸全書最強者之一,他甚至都不是天下第一,而是全書第一。
  • 金庸筆下哪位主角天賦最高?蕭峰有3大優勢,其他主角望塵莫及
    金庸筆下的武俠故事中似乎存在著一種不公的現象,那就是主角天賦過人,配角天賦「感人」,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主角要沒有過人的天賦,他就無法習得一些神功,繼而無法體驗那些傳奇的經歷,那還憑什麼稱為「主角」呢?所以這本是沒啥可詬病的一件事。不過本文要聊的並不是主角和配角的區別,而是金庸筆下所有主角中哪位天賦最高。
  • 金庸筆下最愚蠢的高手,身懷六門神功,卻寧願失傳也不傳給親兒子
    金庸筆下有十五部作品,從《越女劍》的春秋時期到《白馬嘯西風》、《鴛鴦刀》的清朝時期都覆蓋,於是便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即「金庸筆下的武林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越來越衰敗」。最直接的原因莫過於一些武功的失傳,本文就聊一聊一位愚蠢的高手,他就身懷六門神功,卻連自己的兒子都沒傳。一、金庸筆下的武功傳承金庸的武俠故事在武功傳承這一點上做得是比較好的,或者說他是有一個完整的武俠體系的,他的各部作品緊密關聯,比如丐幫、少林這些門派的武功一直都在傳承,武林中其他武功的傳承也無非就是師父傳給徒弟,父母傳給孩子。
  • 金庸筆下此人身懷4門神功卻不苦練,荒廢半輩子,最終死得很冤
    武俠故事中「天賦異稟」這種人設一般只會出現在主角身上,或者說只有主角才能夠將這種天賦發揮到極致,比如段譽墜下山崖之後輕鬆學成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而張無忌則能夠輕易學會《九陽真經》和乾坤大挪移,甚至《俠客行》中武林群雄都無法破解的《太玄經》也是被主角石破天輕鬆破解,「主角」加上「天賦」
  • 金庸筆下最蠢的3位高手,捨棄一流神功不學,反而去學二流武功
    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武功是有高低之分的,具體強弱關係可以通過各部作品中的高手來呈現,不過這種情況也有例外,比如《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蕭大俠堪稱戰神一般,無論什麼武功到了他手中都能夠成為威力無比的殺招,那原本人盡皆知的太祖長拳被他使出來就不輸降龍十八掌了,可這種特例並不多,所以對於有得選擇的人而言,能夠學一門頂尖神功,自然就不該浪費時間去學二流武功
  • 金庸筆下最蠢的3位高手,捨棄一流神功不學,反而去學二流武功
    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武功是有高低之分的,具體強弱關係可以通過各部作品中的高手來呈現,不過這種情況也有例外,比如《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蕭大俠堪稱戰神一般,無論什麼武功到了他手中都能夠成為威力無比的殺招,那原本人盡皆知的太祖長拳被他使出來就不輸降龍十八掌了,可這種特例並不多,所以對於有得選擇的人而言
  • 金庸筆下最無能的高手,練成了蓋世神功,本派有難他們卻無法出手
    武俠的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永遠是頂尖高手的對決,不過對於一些比較俗氣的武俠小說而言,總是難逃主角一路打怪升級,經過了各種奇遇習得一身神功,最終擊敗強敵成為天下第一還順帶抱得美歸人之類的橋段,金庸筆下的故事固然也有相對於膚淺的這一面,不過他也有不少敢於創新的設定,比如將頂尖高手設定為隱藏高手,或者是主角都永遠都追趕不上的高度,比如《神鵰俠侶》中的獨孤求敗和《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這些角色的武功已經到了天下無敵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