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自私的高手,偷學神功成天下第一,卻害得後人被滅了門

2020-10-04 蠢哥哥聊歷史

武俠故事中的武林中人對於習武都有一種偏執,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都很難拒絕絕世武功帶來的誘惑,所以咱們看到的武俠故事中多數的紛爭都是由各種武功秘籍而起,即便是那些將絕世武功集於一身的人也很難說確保自己能夠得到一個善終,畢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嗎?


(蕭遠山劇照)


不過多數時候行走江湖絕不僅僅是一個人自己的事,自己闖的禍也許會由至親之人來買單,就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個案例,金庸筆下就有這麼一位自私的高手,因為他的一己私慾,偷學了一門神功,最終讓自己的後人被滅了門。

一、偷學武功的高人

偷學武功在武俠的世界中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甚至是為人不齒,會被群起而攻之的,但矛盾的是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有了更強的武功就意味著能夠用那些武功來擺平一些麻煩,所以即便偷學武功為人不齒也有不少人鋌而走險。

比如《天龍八部》中的蕭遠山、慕容博就是如此,他們在少林寺潛伏了幾十年,只為偷學少林派的各種神功。

又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謝遜,偷學了崆峒派的七傷拳,並且以那七傷拳作惡不少。

(謝遜劇照)


但很明顯,這些角色在最後雖然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那些懲罰並不是針對他們偷學武功這件事本身,而是他們犯下的其他錯誤,可本文要提到的這位高手卻不同,他接受的懲罰完全就是因偷學武功。

二、成為天下第一之人

金庸筆下每部作品中都有所謂的「天下第一高手」,不過每個時代的高手的水平也許不盡相同,比如那縱橫武林三十餘載而未嘗一敗的「劍魔」獨孤求敗就被公認為金庸全書最強者之一,他甚至都不是天下第一,而是全書第一。

(獨孤求敗劇照)


不過似乎沒有哪位天下第一高手是偷學武功而達到這一成就的,畢竟能夠成為天下第一的人要不就是天賦過人自創武功,要不就是主角,名正言順的得到一些神功,真有偷學武功還成了天下第一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就在《笑傲江湖》這個武學末世之中。

那人就是渡元禪師,原本只是福建莆田少林寺的一位僧人而已,至於他原本是什麼水平,書中並未提及太多,但他在偷偷記錄《葵花寶典》的武功並將其重新編成《闢邪劍譜》之後,他是成為了天下第一高手。

渡元在習得神功之後是改名換姓成了林遠圖,也創立了福威鏢局,他打遍天下無敵手風光一時,江湖中人見到他福威鏢局的鏢旗都不敢靠近,可見此時的他的確是無人能比的第一高手,但他的風光只是一時的,悲劇卻留給了他的後人們。

三、悲劇的結局

林遠圖自己在書中是沒有得到什麼悲慘的結局,不過他的後人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那《闢邪劍譜》記載的武功堪稱「邪功」,畢竟需要「引刀自宮」,這絕非正常人眼中的神功,代價是巨大的,所以林遠圖為了不讓自己的後人學這門武功是禁止他們去找自己的遺物,於是他的後人們都沒有學會這門神功,直到家破人亡之後才由曾孫林平之習得此招。

(林平之劇照)


林遠圖以為不讓自己的後人學這武功就能夠保他們家族的香火,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這絕世武功秘籍對於旁人的誘惑是巨大的,他們不學,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可一直都盯著這塊香餑餑,於是福威鏢局沒有了林遠圖的庇護之後根本沒了威懾力,最終林震南一家被滅門。

林震南一家被滅門還不夠慘,原本留下的唯一的火種林平之最後也修煉了闢邪劍法,至此林家徹底絕了後,而這一切都是林遠圖當年偷學武功所致,他打開了不該打開的禁忌之物,讓自己的後人為他的罪過買單,從這個角度來說,他算是金庸全書最自私的高手。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最可惜的6門神功,只因使用者太自私,導致它們曇花一現
    別的作者的作品往往一部一個故事,卻乏關聯性,而金庸則不同,他為作品引入歷史背景,也更加強調「傳承」二字,比如前文提到的降龍十八掌就經手多位武林高手,又如春秋時期的越女劍法一直到兩宋時期都一直存在,是「傳承」二字讓金庸的作品更有魅力,然而在注重傳承的金庸武俠中卻有這麼幾門頂尖絕學卻是曇花一現,並且它們之所以失傳還是因為同一個原因,即是使用者太自私。
  • 金庸筆下最可惜的4門神功,練成可天下第一,卻兩門被改兩門被刪
    雖說金庸筆下的十五部作品大多數都是在同一個世界觀中的,比如《越女劍》中的越女劍法一直流傳到《射鵰英雄傳》時期還有韓小瑩、郭靖繼承,而看似毫無關聯的《神鵰俠侶》、《笑傲江湖》與《鹿鼎記》中卻都提到了獨孤求敗這個角色,但是故事中各個不同時代的天下第一高手所用的武功卻不是同一套,比如《越女劍
  • 他是金庸筆下最自私的大俠,寧願門派滅亡,也不傳神功給同門之人
    對於一個武林門派來說,擁有一門獨門絕學就是他們立足於武林的根本,而這門派是否能夠長盛不衰一方面是新鮮血液的加入,另一方面就是獨門絕學的傳承了,金庸筆下的故事中就多次體現了這種「傳承」,比如丐幫、少林、武當等門派的傳承就是如此,而有一個門派則不是這樣。
  • 金庸筆下此人得了神功卻不苦練,被視為天下第一,結果出手就被殺
    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幻想自己能夠莫名其妙學得一身神功,之後懲奸除惡,最終抱得美人歸,甚至名垂千古,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基於最開始的「學得一門神功」。是的,武俠故事中那些主角行走江湖之旅往往都是從學得一門神功開始,通常情況下也只有主角才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若是有人偶然間得到這樣的機會自當無比珍惜,可金庸筆下卻是有這麼一位奇葩,他得到絕世武功卻不苦練,但依舊是莫名其妙的被人傳位的天下第一高手,結果第一次與人交戰就被殺了
  • 金庸筆下最愚蠢的高手,身懷六門神功,卻寧願失傳也不傳給親兒子
    金庸筆下有十五部作品,從《越女劍》的春秋時期到《白馬嘯西風》、《鴛鴦刀》的清朝時期都覆蓋,於是便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即「金庸筆下的武林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越來越衰敗」。最直接的原因莫過於一些武功的失傳,本文就聊一聊一位愚蠢的高手,他就身懷六門神功,卻連自己的兒子都沒傳。一、金庸筆下的武功傳承金庸的武俠故事在武功傳承這一點上做得是比較好的,或者說他是有一個完整的武俠體系的,他的各部作品緊密關聯,比如丐幫、少林這些門派的武功一直都在傳承,武林中其他武功的傳承也無非就是師父傳給徒弟,父母傳給孩子。
  • 金庸筆下最怪的神功,三流高手隨便學,頂尖高手想學卻又不敢學
    武俠的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為其中存在太多現實中所不存在的神奇武功,比如金庸寫出的降龍十八掌,蕭峰、郭靖、洪七公等大俠都以這套掌法威震江湖,可謂霸氣無雙,它仿佛是大俠專屬武功,又比如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縹緲靈動,能夠將指尖勁力化成劍氣傷人,也同樣令人嚮往。
  • 金庸筆下最大氣之人,將愛人拱手讓人,會三門神功卻不爭天下第一
    金庸筆下最霸氣的高手無疑是《天龍八部》中的蕭大王,蕭峰一生頂天立地敢作敢當,再加上他那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武功,讓他的形象顯得我無比的霸氣,他最後的結局是為了宋遼兩國的和平而犧牲自我,這胸懷之大也難有人能夠企及。
  • 金庸小說七門修真級別武學,太玄經神功墊底,第一被成昆偷學了
    武俠作品中,厲害的武功不在少數,其中又以金老先生小說作品中的神功最為經典,比如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一陽指等武功,都十分熱門,眾所周知,金庸武俠小說與佛門、道家有著很大的聯繫,因此其中難免會出現許多修仙煉道之人,比如王重陽、張三丰等人,今日筆者就來給大家整理了金庸筆下奇門修真級別的神功
  • 金庸筆下最坑的宗師,自創蓋世神功,弟子學其神功卻幾乎成了廢人
    有人說讀金庸筆下的武俠故事仿佛是在讀一部另類史詩,原因很簡單,金庸在故事中加入了歷史背景的設定,也偶爾會直接將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融入故事中,比如《越女劍》中就將「三千越甲可吞吳」和「西子捧心」的典故以武俠的角度來重新詮釋,別有一番風味。
  • 金庸武俠第一神功,比太玄經厲害,練它的人都成了天下第一
    書接上文,首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一直追著編的文章,小編寫金庸武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寫的不怎麼好,也感謝很多網友給的觀點和指教,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金庸武俠裡的第一神功,這門神功遠超太玄經,練了它的人都成了天下第一。
  • 金庸筆下最憋屈的3位高手,各自學得一門神功,可惜至死也沒用過
    武俠世界中的人們都會勤練武功,畢竟江湖是個充斥著腥風血雨的地方,若過於弱小就很難立足其中,甚至失去生命,在面對一些危機的時候一個習武之人就應該拿出畢生所學來對抗敵人,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在金庸筆下卻不盡然。
  • 金庸筆下最蠢的3位高手,捨棄一流神功不學,反而去學二流武功
    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武功是有高低之分的,具體強弱關係可以通過各部作品中的高手來呈現,不過這種情況也有例外,比如《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蕭大俠堪稱戰神一般,無論什麼武功到了他手中都能夠成為威力無比的殺招,那原本人盡皆知的太祖長拳被他使出來就不輸降龍十八掌了,可這種特例並不多,所以對於有得選擇的人而言,能夠學一門頂尖神功,自然就不該浪費時間去學二流武功
  • 金庸筆下最蠢的3位高手,捨棄一流神功不學,反而去學二流武功
    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武功是有高低之分的,具體強弱關係可以通過各部作品中的高手來呈現,不過這種情況也有例外,比如《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蕭大俠堪稱戰神一般,無論什麼武功到了他手中都能夠成為威力無比的殺招,那原本人盡皆知的太祖長拳被他使出來就不輸降龍十八掌了,可這種特例並不多,所以對於有得選擇的人而言
  • 金庸筆下此高手最愚蠢,為了一門二流武功,果斷放棄了一門神功
    對於那些武俠世界中的武林高手而言,沒有人會拒絕一門頂尖神功的誘惑,相反,多數人都會因為那些絕世神功而痴狂,有的人終其一生只為參透一門武功,比如《俠客行》中登上俠客島的那些中原高手,也有的人為了習武如痴如狂,比如《射鵰英雄傳》中逆練《九陰真經》的歐陽鋒,這些高手的行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江湖險惡,提升自己的武功就能夠提升自己生存的機率。
  • 金庸筆下最憋屈的高手,身懷兩門神功卻不能使用,被視為三流龍套
    然而一本書中最多也就那麼一個或幾個主角,其他的武林中人的江湖路就沒那麼容易走了,多數人就卡在了第二階段,即是「經歷奇遇,習得神功」這一階段,不過最可悲的還不是這一類配角,而是書中那些即便是習得了神功也不能得到發揮的人,本文要聊的就是這麼一位配角高手。
  • 金庸筆下一怪人,被二流高手吊打,後卻自立門派,傳人成天下第一
    武俠的世界中總是會充斥著各種離奇的事件,比如主角們總能夠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習得神功,三下五除二就從江湖小白一躍成為頂尖高手,這種現象在金庸筆下也屢見不鮮,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讓讀者們看得爽也是作品有生命力的表現,只是苦了書中那些配角,即便登場時牛氣哄哄,也難免被主角吊打。
  • 金庸筆下最愚蠢的門派,本派武功冠絕武林,門人卻去偷別派爛武功
    (蕭遠山劇照) 所以多數時候一個武林門派之所以能夠一直代代相傳就是因為本門絕技一直得到傳承,而本文要提到的則是金庸筆下最愚蠢的一個門派,此派中藏著精妙絕倫的神功,其中門人卻放著不學,反而冒著危險去偷學別派的爛武功,從邏輯上來說有些讓人疑惑。
  • 金庸筆下最可惜的4門神功,練成即可成頂尖高手,卻都莫名失傳
    它並非一個具體的範圍或者是地區,武林所指即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習武之人所交織在一起產生各種愛恨情仇之後而產生的一個無形的概念而已,事實上就如同「娛樂圈」一般,其實並不存在某個具體的界限是框定它,而對於武林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傳承」二字,若是那些武林高手們都只是曇花一現,而沒能夠將各種高深武學傳於後世的話,武林自然也就會衰敗,所以一門武功失傳看似是小,放眼整個武林生態來看,就是大事,本文就聊聊金庸筆下最可惜的
  • 金庸筆下有門雞肋神功,高手練成後走火入魔,菜鳥練成後被人吊打
    ,只不過作者是用書中的主角代替咱們去感受這一切經歷,而其中讓主角們人生得到改變的無非就是那些絕世秘籍中藏著的種種神功了,金庸筆下也有不少類似的情節,只不過多數人也許忽略了一門相對雞肋的神功,高手是把自己練得走火入魔,而菜鳥雖然能練成,卻又被人吊打,那麼這門神功到底強不強?
  • 金庸最倒黴的2位高手,學了神功卻毫無提升,只能用來成就別人
    但「習得神功脫胎換骨」這事似乎只會發生在主角身上,金庸筆下就有這麼兩位倒黴的配角,他們也學了讓人羨慕的神功,然而那神功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毫無提升,反而只能用來成就別人。一、學了神功的配角在武俠的世界中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很難的,甚至可以說是沒必要的,因為角色本就有主次之分,所以為了突出主角的重要性,他們理應得到更多的戲份,以及更多的高光時刻,但金庸在這一點上做得相對合理,他筆下的配角也能夠有不俗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