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詩人蕭邦簡介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1810 年生于波蘭華沙近郊小鎮澤拉左瓦·沃拉村,父親是法國人,從事教師工作,母親是波蘭沒落貴族後裔。因此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蕭邦是波蘭人,但是從身世看來,蕭邦其實具有法國血統,而且蕭邦一生前二十年是在波蘭度過,後二十年則生活在法國,波蘭和法國兩個國家對於蕭邦的性格以及作品風格都具有相當程度影響。蕭邦父母一共生了四個孩子,蕭邦行二。雖然家境並不富有,但是父母總是想辦法給孩子們舒適的生活,因此蕭邦的童年非常愉快。蕭邦在三、四歲時即經常自行玩弄家裡的鋼琴,父母見他對音樂如此有興趣,開始教他一些基本音樂知識。

蕭邦六歲時隨鋼琴師齊尼夫學琴,蕭邦進步神速,八歲時公開演奏了一首協奏曲,自此被視為音樂神童,成了華沙上流社會寵兒。

十二歲時蕭邦拜華沙音樂院院長艾爾斯納為師,原本想學作曲,但艾爾斯納卻看出蕭邦具有獨特天份,因此並未用傳統刻板的作曲法限制他的思維,沒多久艾爾斯納便停止對蕭邦傳授,蕭邦以後也就沒再正式向其它老師學習過,一切都是靠自己摸索。蕭邦日後被樂評家批評在管弦樂寫作上有缺失,其實也正反映出他作曲技法訓練不足。不過若從另一角度來看,蕭邦能夠跳出傳統作曲法則的束縛,依著自己的天賦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鋼琴音樂,卻也不能不歸功於艾爾斯納的慧眼。

十五歲時蕭邦首次出版作品,並積極從事演奏活動。十七歲時以一首採自莫扎特歌劇 " 唐 . 喬凡尼 " 的變奏曲,贏得舒曼傳頌至今的樂評:「紳士們,請脫帽……一位天才,……我在蕭邦偉大的天分、高尚的目標和他的大師級作品前俯首」。十八歲前往柏林舉行了幾場演奏會,也彈奏一些自己的作品,獲得相當好評。十九歲時首度前往嚮往已久的維也納,維也納音樂界對他頗表歡迎,使他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他返回波蘭途中,又遊歷了布拉格、德勒斯登等地,增廣不少見聞。二十歲時蕭邦再度拜訪維也納,當抵達維也納沒多久便爆發波蘭抗俄戰爭,和他一同到維也納的朋友都相繼回國參戰,蕭邦希望隨友人一起回國為祖國效力,但父母認為他體格太弱恐怕無法適應軍旅生活,要他繼續留在維也納。

由於奧國支持俄國,維也納人民多半不敢再和波蘭人接近,蕭邦因此失去舉辦演奏會的機會,也喪失了經濟來源。蕭邦在維也納面臨生活困境,親友也都因身陷戰爭無法提供救濟,所以生活相當拮倨。1831 年 7 月蕭邦決定離開維也納,當行經斯圖卡特時聽到波蘭革命失敗、華沙淪陷的消息,在悲痛下創作出 " 革命練習曲 "。

九月間抵達巴黎,並認識了麥亞白爾、羅西尼、貝裡尼、白遼士及李斯特等作曲家。當蕭邦初抵巴黎時,李斯特已是巴黎樂壇上的知名人物,他對蕭邦非常友善,也頗為推崇蕭邦的演奏和作品,李斯特曾讚揚蕭邦說:『他是一位傑出的抒情鋼琴家,他那輕巧、甜美的手法,以及作品中的獨特魅力,都是無與倫此的』。1832 年在巴黎的首次演奏會上立刻獲得樂界的注意與好評。更幸運的是蕭邦遇到雷齊維王子,他將蕭邦引介給巴黎的上流社會,使蕭邦一夕成名,不少貴婦們著迷於蕭邦風採,都要求跟他學琴,也使得蕭邦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可以更安心地從事創作。此後十年是蕭邦一生中創作最豐富的時期。

在巴黎的最初幾年,蕭邦多半寫作一些如夜曲、圓舞曲及馬祖卡舞曲等具有沙龍性質的音樂,相當受到人們喜愛,可是當蕭邦的名望日盛一日時,他也漸漸失去舉行公開演奏會的興趣。1835 年後,蕭邦只有在 1841 年、1842 年、1848 年舉辦過演奏會,大多數時候他只喜歡在社交場合為朋友們彈奏。

蕭邦終身未娶,不過氣質出眾、才華洋溢的蕭邦,當然經歷過許多次浪漫的愛情。從初戀情人蕾波狄娜到康斯坦彩、瑪莉亞?沃金斯卡 ... 等,但都不持久,直到 1836 年女作家喬治桑的出現。喬治桑與蕭邦是經由李斯特介紹認識,喬治桑大蕭邦六歲,離過婚有兩個小孩,喜歡做男性打扮,因此蕭邦對她的第一印象並不好。可是另一方面,喬治桑擁有銳利的頭腦與堅強的個性,這些特質和陰柔的蕭邦完全相反,所以也吸引著蕭邦,尤其是那一年蕭邦染上了肺病,虛弱的身體正好需要像喬治桑這樣健康而又具有母性光輝的女性來照顧,不久兩人便墜入情網,進而同居。

蕭邦與喬治桑共同生活了九年,在喬治桑的照料下,蕭邦一面可以安心養病,一面又可專心作曲,許多傑作都在這個時期完成。1846 年蕭邦與喬治桑感情出現裂痕,到了 11 月中,爭吵達到頂點,情緣已盡,兩人分手。此後蕭邦的健康情況日益衰敗,也幾乎不曾再寫出任何作品。1848 年 2 月蕭邦舉行了他在巴黎的最後一場演奏會,從演奏會後蕭邦疲憊的神情,顯示出他當時的身體狀況已非常差,可是之後蕭邦仍然抱病訪問英國,在倫敦頗受英國上流社會歡迎,並在維多利亞女王御前演奏。然而倫敦潮溼多霧的氣候,對他的健康造成了更不良的影響,咳嗽日益轉劇,有時連呼吸都感到困難,11 月他又回到巴黎,幾乎已病入膏肓,隔年10 月 17 日終於溘然長逝,享年三十九歲。

版權聲明:來源鳳凰網時尚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鳳凰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鳳凰網時尚",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鋼琴詩人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
    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一、蕭邦的生平簡介浪漫主義時期不僅在德國和奧地利湧現了像舒伯特、孟德爾頌和舒曼這樣偉大的鋼琴音樂家,在德、奧以外的國家也產生出了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鋼琴詩人的波蘭作曲家蕭邦
  • 鋼琴詩人蕭邦,安魂曲,葬禮進行曲
    大家好,我是張金鳳,今天給大家說說《鋼琴詩人蕭邦》鋼琴詩人蕭邦蕭邦生於1810年2月22日傍晚。當時,外面傳來了一陣悠揚的祝福音樂。也許,這音樂預示著他事業上的成功。他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小姑娘有些靦腆,歌聲停止了,蕭邦以為她不唱了,繼續向前走,歌聲又響起來了,蕭邦被歌聲迷住了。他轉身回到小橋下,迫切地要求小姑娘再唱一次。結果,這首充滿鄉土氣息的民歌牢牢記在他的心中。蕭邦的媽媽是一位很有音樂才能的人,不但歌唱得很好,還會彈鋼琴。蕭邦在音樂上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就是他的媽媽。
  • 探秘古典音樂家系列: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創作於1830年,是蕭邦夜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蕭邦早期作品的風格,平易優美、飽含詩意,可見此時的蕭邦已無愧於"鋼琴詩人"這個雅號圖片源自網際網路鋼琴詩人蕭邦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
  • 蕭邦,一位浪漫主義鋼琴詩人的愛國情懷
    蕭邦,一位浪漫主義鋼琴詩人的愛國情懷時間:2016-06-22 09:52:13來源:凱風陝西作者:田曉宏編輯:文章不僅論述了中波兩國人民的傳統深厚友誼,也提到了國人非常熟悉的波蘭著名作曲家、鋼琴家蕭邦。這位「生於華沙,靈魂屬于波蘭,才華屬於世界。」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邦的愛國主義情懷使他成為波蘭的象徵和國家的名片。
  • 「夜曲」和那個「被包養」的鋼琴詩人——蕭邦
    咱上回書 說到了「波蘭」這個國家的部分歷史,這次咱說一說波蘭的人當然,你可能聽說過波蘭人在歐洲是出了名的逮誰咬誰的「噴子」,但你不見得知道下面這3人恰好都是波蘭人:「鋼琴詩人「夜曲」,既然說到這了我就代勞,做一下掃盲工作啊,「夜曲」並不是一支曲子,而是一種鋼琴曲的體裁……」夜曲「也並不是蕭邦寫的,而是愛爾蘭的作曲家「菲爾德『,而邦哥的貢獻是把它發揚光大了,他的21首夜曲是這個體裁裡最出色的……很多人始終認為蕭邦是法國人但事實上
  • 聽「鋼琴詩人」蕭邦,你想到了李後主還是李商隱
    今年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210周年誕辰。在短暫的一生中,蕭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浪漫而經典的作品。在流水一般動聽的旋律背後,深藏著他對祖國波蘭深切的熱愛。音樂家舒曼曾說,蕭邦是詩人,他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
  • 浪漫鋼琴詩人——蕭邦
    蕭邦延生于波蘭華沙一個教師家庭,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蕭邦全家都酷愛藝術。當蕭邦還在襁褓中時他便對母親和姐姐的鋼琴聲有奇特的反應。稍微懂事後,蕭邦時常會自己爬上琴椅,用小手敲打鍵盤,發覺能彈出聲音就手舞足蹈。當姐姐彈琴時,他也吵著要彈琴。
  • 歷史今日|「鋼琴詩人」蕭邦誕辰210周年
    鋼琴作品—「藏在花叢中的大炮」蕭邦天性熱情奔放,而性格又憂鬱敏感,這很符合雙魚座的特質。從他的鋼琴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音樂風格。蕭邦創作涉及到鋼琴音樂的各種體裁,從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直到結構更為複雜的敘事曲、諧謔曲、奏鳴曲,都獲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蕭邦短暫的一生,卻創作了200多首經典鋼琴作品,成為經典名曲就有100多首。
  • 蕭邦:鋼琴詩人與他的前奏曲
    浪漫主義時期(公元1800-1900年)對於鋼琴來說是一個新時代,正是在這一時代,湧現出更多地為我們現代人所熟知的鋼琴曲,鋼琴曲的創作也融入了更多地現代思路,這些理念挑戰了該時代早期作曲家在創作新作時的一貫思路。蕭邦是當時眾多革新音樂家裡完全採用新方法的一位。
  • 蕭邦200周年誕辰:鮮血和生命鑄成的鋼琴詩人
    >1954年1月17日,翻譯家傅雷一家人到上海火車站送傅聰赴波蘭參加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歐洲樂評人曾以「鋼琴詩人」為題評論傅聰演奏的莫扎特與蕭邦的鋼琴協奏曲:「許久以來,我們未曾聽到過這樣的觸鍵,使鋼琴能顯出最微妙的音質層次。在傅聰的思想與實踐中間,有一股靈感,達到了純粹的詩的境界。他在琴上表達的詩意,不就是中國古詩的特殊面目之一嗎?他鏤刻細節的手腕,不是使我們想起中國畫冊上的畫嗎?」傅聰則說:「我覺得,蕭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運,我的天生的氣質,就好像蕭邦就是我。
  • 鋼琴詩人蕭邦的主要鋼琴作品
    圓舞曲蕭邦的圓舞曲雖有「圓舞曲」之名,但已不適合實際的舞蹈之用。蕭邦的圓舞曲比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更為高雅、優美,蕩漾著沁人的詩情,但卻只是供人欣賞的特性小品,而不是跳舞用的舞曲。蕭邦的圓舞曲共19首,大多是蕭邦生活社交化的寫照,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實際的舞蹈理想化的作品,如降E大調《華麗的大圓舞曲》Op.18及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Op.34 No.1。另一類是借用圓舞曲的形式寫成的抒情詩,例如:升c小調Op.64 No.2及降A大調《離別圓舞曲》Op.69 No.1等。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在這篇文章中正步音樂將主要對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和代表作品進行重點分析,主要包括旋律特點、和聲特點、民族精神等。-1849),全名弗雷德列克·蕭邦,是波蘭傑出的作曲家、鋼琴家,被後人譽為「鋼琴詩人」、「民族主義戰士」。
  • 蕭邦主要的鋼琴作品
    蕭邦的鋼琴作品涉及體裁十分廣泛。蕭邦創作了許多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諧謔曲、敘事曲、瑪祖卡舞曲、波羅乃茲舞曲、奏鳴曲等作品。人們從這些體裁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採用了一種創作更大型、更複雜的作品把特性樂曲推向大型樂曲的發展趨勢,並且以典型的浪漫主義音樂語言將鋼琴樂器的表現力發揮到淋漓盡致。蕭邦通過大量使用半音化的創作技法,使維也納古典樂派建立的自然音體系開始瓦解,他為後世作曲家斯克裡亞賓、德彪西等人的鋼琴音樂創作開闢了道路。
  • 鋼琴詩人蕭邦誕辰210周年,他的樂迷都到上海樂器展來打卡「應援」了
    今年是蕭邦誕辰210周年,上海音樂出版社為紀念這位偉大的鋼琴詩人,出版了《波蘭國家版——蕭邦鋼琴作品全集》(研習版)和《蕭邦與普雷耶》,同時特別限量上市《鋼琴詩人蕭邦的黃金時代(諾昂之夏1839在一年一度的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波蘭國家版——蕭邦鋼琴作品全集》(研習版)和《蕭邦與普雷耶》新書首發儀式10月29日在上海音樂出版社展臺舉行。弗裡德裡克·蕭邦,是歐洲浪漫主義時期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的影響。
  • 蕭邦:掏出赤子之心的鋼琴詩人,讓滅國100多年的波蘭重新復國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蕭邦:掏出「赤子之心」的鋼琴詩人,讓滅國100多年的波蘭重新復國1810年3月1日,蕭邦出生於今波蘭首都華沙附近。父親是波蘭籍法國人,在華沙中學當法語老師。母親是波蘭人,彈得一手好琴,擅長唱歌。他還有個音樂天賦很高的姐姐,蕭邦從小對音樂非常著迷。
  • 推開名家之門:探訪華沙 走進鋼琴詩人蕭邦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央視財經《推開名家之門》)提起波蘭,很多人都會想起蕭邦,作為波蘭最著名的鋼琴作曲家,蕭邦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下面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鋼琴詩人蕭邦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 午後鋼琴沙龍——與蕭邦的下午茶
    共同欣賞蕭邦,品味每一個音符 一點點雖算不上正宗歐式飲品,蕭邦的名曲卻如假包換 清韻鋼琴社 為您傾情獻上 「午後鋼琴沙龍——與蕭邦的下午茶」 與鋼琴詩人的邂逅,在一個冬日的午後 茶桌已經備妥
  • 聆聽鋼琴詩人蕭邦的美妙《夜曲》,欣賞歐洲最美麗的中世紀古城
    今天,3月1日,是「鋼琴詩人」蕭邦的誕辰紀念日。即便對古典音樂不熟悉,你也一定聽過蕭邦的鋼琴曲。英年早逝是蕭邦命運的縮影,6歲學琴,7歲作曲登臺表演,天才兒童這個詞就是為他所造。雖然終身未婚,但是蕭邦留下的音樂財富遠遠超過了其他作曲家,在音樂史上也是最受歡迎和最具影響力的鋼琴音樂家之一。
  • 蕭邦鋼琴賽「女狀元」:享受蕭邦
    昨晚,今年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冠軍尤裡亞娜·阿芙蒂耶娃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辦獨奏音樂會。早報訊 「蕭邦的音樂非常特別,每一次表演我都非常享受。」尤裡亞娜·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說。這位年輕的25歲俄羅斯女鋼琴家今年10月剛剛摘得2010第十六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桂冠及最佳奏鳴曲獎,打破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45年來由男性獨攬金獎的局面。
  • 鋼琴詩人蕭邦留給世人的不止夜曲,此生必去這些「有故事」的地方
    ——人文學家趙越勝曾經這樣評價史上最負盛名的音樂家之一,鋼琴詩人蕭邦。208年的今天,一聲啼哭在華沙的一角乍破安謐,上帝將一位譜寫天籟的人才送往塵世,這位浪漫的雙魚男一生都有怎樣的故事,又在哪裡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呢,快跟隨TripAdvisor貓途鷹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