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號稱詩仙,為何七律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專家:詩壇之幸

2020-12-15 美詩美文

詩仙、詩聖、詩鬼、詩豪、詩奴、詩魔,幾千年詩壇,能有個名號當真是件很洋氣、很了不得的事。而在這眾多名號中,「詩仙」二字分量特別重。頂著「詩仙」之名,按道理水平自然要比一般的詩人高明不少,但事實上,有一種詩體李白卻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這就是七律。

唐代詩壇七律寫得最好的幾個人包括杜甫、李商隱、杜牧等名家,李白的七律長期輸給杜甫也就罷了。當年還沒寫幾首詩,充其量只是二流詩人的崔顥寫了首《黃鶴樓》,據說硬是讓李白擱筆了。《黃鶴樓》寫得有多經典自然不用多說,李白是否真的有擱筆一說也無法考證了,但《登金陵鳳凰臺》確實是有模仿《黃鶴樓》的嫌疑。除了敵不過崔顥,大家可以比較一下李白和溫庭筠的七律,也會發現詩仙同樣落了下風。

對於李白的七律,後世名家們雖然都個個視他為詩仙般膜拜,也不得不說了些實話。清代著名評論家潘德輿先生曾說:「觀其一生,七律只得八首」,李白平生存世的作品共千首,七律也不少,但在潘先生眼裡符合標準的只有8首。或許是因為律詩上確實水平不高,白居易甚至表示「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說李白的詩10首沒有1首好的,雖然不是特指律詩,但顯然也是對李白詩的工整度提出了質疑。

七律是最考驗詩人們文字功底的,杜甫之所以被尊為聖,與《登高》等七律的出神入化不無關係。那既然李白的律詩寫得這麼差,經常出現失律失粘等低級錯誤,為何還能有這麼高的詩壇地位,被尊為詩仙?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問了一下四川大學文學院的吳教授,他直言:李白寫不好律詩,其實這是詩壇之幸,不然詩壇損失就大了。

專家的這話一語中的,確實如此,律詩講究粘對和工整度,但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能把律詩寫得出神入化的人,詩風中往往少了些許風神俊朗和浪漫灑脫。我們來看看李白的這些千古名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秋風詞》

以上三首是李白的經典作品,每一首都不工整,甚至寫得毫無章法,所以它們不但成不了律詩,七言詩都算不上。第一首算是樂府詩;第二首專家們只能叫它雜詩;第三首是什麼詩體大家爭論了很多年,雖現在勉強叫雜言古詩,但南宋名家楊齊賢又說:「古無此體,自太白始」,古代根本就沒有這種詩體。

事實上,李白不只是寫不好七律,五律、七絕、五絕等也算不得十分牛,它最擅長的就是這些很多人寫不來的雜詩。正如吳教授所言,因為詩仙寫詩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咱們才能得見一首首不守陳規、灑脫飄逸的詩作。什麼章法、格律、對仗,在李白看來都不重要,重要詩要寫得夠痛快,夠有感覺,這或許就是詩仙與普通詩人的區別。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李白真的寫不出比《黃鶴樓》好的詩?不是,一個原因,令他遺憾千年
    詩仙、詩聖、詩魔、詩豪、詩鬼、詩神……幾千年詩壇,能獲得這樣一個流傳千古的名號,自然都是一流詩人。而在這些一流詩人中,詩仙李白又幾乎是人們公認的一等一的大神,穩坐了千古詩壇的第一把交椅。但是,李白卻是一個偏科嚴重的詩人,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
  • 崔顥的《黃鶴樓》連「詩仙」李白都嘆為觀止,不愧為七律之首
    唐朝是我們國家詩歌大繁榮的時期,整個詩壇星光熠熠,其中影響最大的詩人當首推「詩仙」李白,但是就算才如李白面對崔顥寫的《黃鶴樓》也只能寫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只因崔顥題詩在上頭,自嘆不如。那麼崔顥的這首讓李白都自嘆不如的詩歌到底有什麼神奇魅力呢?
  • 為什麼一定要把詩壇的C位留給李白?
    當代之詩,空負薄倖名文/謝文頌喝了點酒,微醺醒來,翻朋友圈信息,對一春拍美圖點讚,朋友請看圖賦詩,頓時,酒醒太半。這幾年,因為微信,我不自覺地將私生活連結到社交生活,有感觸、有興致了,吟點詩、填點詞,孤芳不自賞,放朋友圈晾晾,圈子裡竟贏得了詩人之譽。
  • 一首不合規則的七律,竟然好到詩仙李白不敢題詩
    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黃鶴樓聞名遐邇,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均在此題詩留字,詩仙李白也曾登臨黃鶴樓卻未題詩,這是為什麼呢?傳說他因為看到一首當時無名詩人的詩寫的太好而放棄題詩,這是一首什麼詩呢?這首詩有什麼好呢?
  • 初唐詩人崔顥作了一首詩,連詩仙李白都大為折服!
    詩仙李白,一生只給兩個人低過頭。一個是南朝山水詩人謝朓,二是初唐詩人崔顥。對謝朓,李白說出「一生俯首謝公詩」的服軟之語,對於崔顥,李白表達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崔顥作為大名鼎鼎的初唐詩人,在當時就與王昌齡、高適、孟浩然齊名,留下的詩作並不多。因為官位不高,也只能在新舊唐書的《文藝傳》中留下隻言片語,更詳盡的一些事跡,記載在《唐才子傳》中,也只有兩百多字罷了。
  • 李白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境界高遠,盡顯詩仙的氣象!
    詩仙李白作為天才詩人,其詩歌中無不展現出天才的氣象。李白寫七律詩比較少,但是每首七律都自成一格,盡顯詩仙氣概。李白的七律詩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登金陵鳳凰臺》一詩。鳳凰在古代是吉祥之兆,鳳凰在,則王朝興盛。如今鳳凰已去,王朝落寞,唯有江水空自流。頷聯為「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該聯是對於首聯中「鳳去臺空」的具體描寫。昔日繁華的吳宮,走路的小徑,都被花草埋沒,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晉代不知多少當時的有名人物,也早已化作塵泥,徒剩荒冢古丘。可見,繁華終究歸於落寞,生死交替是自然的根本規律。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姚合晚年編了本唐人詩集為《極玄集》,其中選了21家詩人,號稱「此皆詩家射鵰手也,合於眾集中更選其極玄者「。看來落選的李杜等人都不是」極玄者「。不過,他筆下的」詩仙「賈島也沒有入選。二、鄭谷稱裴晤是詩仙號稱鄭鷓鴣的詩人鄭谷,有一首《將之瀘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員外謫居於此話舊悽涼因寄》:誰解登高問上玄,謫仙何事謫詩仙,雲遮列宿離華省,樹蔭澄江入野船
  • 這首詩號稱唐人七律第一,連李白都自嘆不如,以行書寫出來真漂亮
    唐詩中經常出現一些奇怪的現象,不是最著名的詩人,卻往往寫出了最著名的詩,比如,我們可能不知道張若虛是誰,但一定知道「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今天用行書寫的這首詩,也是這樣。這首詩號稱「唐人七律第一」,這詩的水平之高,連李白都自嘆不如,甚至模仿這首詩寫了兩首詩,以此來致敬此詩。這首詩就是《黃鶴樓》,作者是崔顥,真的不算最著名的詩人吧。行書《黃鶴樓》完整圖。
  • 大唐詩仙系列—大李下山記之比武黃鶴樓~上 原創 麥知趣/麥子
    黃鶴樓攬勝 書接前文,接演一段詩仙大李的故事。前文書說到,大李離開四川前去峨眉山玩耍一番,沒有遇到傳說中的仙人,倒是做了首流傳廣遠的《峨眉山月歌》。感動於自己的創作能力,大李志得意滿地下山了。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可讓月下飛天鏡,可使銀河落九天的大神,竟然到四十不惑之時仍然沒有找到工作。不僅如此,大李還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詩壇大比武,堂堂詩仙幾乎敗給昔日的不良少年。
  • 盛唐詩壇:詩仙、詩聖不一樣的詩歌
    盛唐詩壇:詩仙、詩聖不一樣的詩歌盛唐文壇,仙聖雲集。今取《早發白帝城》、《江南逢李龜年》這兩首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詩,看他們不一樣的細節,不一樣的詩歌。一代詩人,工於七絕者,往往不過數人。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尊為「詩聖」,但有些人也說杜甫的七絕寫得不好,很為此遺憾。也正因為七絕高華富美,人們對一些耳熟能詳的詩歌,往往憑著主觀印象作出判斷,忽略了一些關鍵的因素,造成欣賞上的缺憾。
  • 詩仙李白殺氣最重的一首詩,中華上下五千年,沒有「一合之敵」
    詩仙李白殺氣最重的一首詩,中華上下五千年,沒有「一合之敵」提到李白這個人大家一定不陌生,絕大多數中國人從小就背過他的古詩,像是《靜夜思》、《贈汪倫》、《早發白帝城》等等。作為一個以才華鎮壓盛唐的大詩人,李白一直以來都是後世人憧憬與讚頌的人物,「詩仙」的稱號是千年來所公認的,他的詩文總給人一種大氣磅礴、飄飄欲仙的感覺。在盛唐這個文人雅士輩出的時期,李白就像是《遮天》中的無始一般,「一見無始路成空」,唐代大詩人杜甫評價李白:白也詩無敵。
  • ...崔顥寫《黃鶴樓》,獲專家點讚,但為何不少網友卻認為只是順口溜
    —阿諾德 如果沒有那首《黃鶴樓》,詩人崔顥在唐代應該只能算是一個二流小詩人。但寫完這首七律後,崔顥在當時就聲名鵲起了。「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隨便念出一句,都可謂神來之筆。 據說李白後來登上黃鶴樓,硬是不敢提筆,只得轉戰別處,寫了首《登金陵鳳凰臺》。雖然李白自己沒說過這是仿寫,但仔細看字句,不難發現模仿痕跡。
  • 詩仙李白到底是哪裡人?為何他的生死都是謎?
    在我國詩歌史上,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八個字來評價詩仙李白,應該還是比較公允的。,他那飄逸豪放的詩歌,那仗劍行天下的俠肝義膽,那不畏權貴的錚錚傲骨……人們很難琢磨清楚李白的內心世界,詩人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可能只能從他的詩去揣測。
  • 詩仙、詩聖、詩魔,詩人的「外號」都是誰起的?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大名,科教授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爛熟於心了。畢竟他們可能是語文課本裡,留下「全篇背誦」次數最多的詩人。 作為熱愛詩歌的好學生,科教授也是很早就知道了他們的「外號」,分別是詩仙、詩聖、詩魔。 不過科教授一直好奇,他們的這些「外號」都是誰給起的呢?
  • 最早被稱之為詩仙的竟不是李白,而是白居易?康震老師如是說
    李白作為中國詩壇中舉足輕重的人物,無愧於「詩仙」這個名號,但最早獲得「詩仙」這個稱號的,竟不是李白,而是我們所熟知的另一位唐朝詩人白居易。這時有很多人就納悶了,白居易不是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嗎?他和詩仙又有什麼關係?
  • 黃鶴樓上哪首詩讓詩仙李白讚嘆不已
    唐代大詩人崔顥的《黃鶴樓》書法黃鶴樓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浩浩長江。雖然為人有些瑕疵,但瑕不隱瑜,崔顥的才氣是出類拔萃的。在《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他42首詩歌。相傳,李白也曾路過湖北武漢,慕名登黃鶴樓賞景。文人墨客都喜歡題壁留詩,李白也不例外,當他提筆準備信手而就之際,意外看到崔顥這首詩,大為折服。不禁感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從此,黃鶴樓、仙人、崔顥等聲名遠揚。該欣賞這首詩了。
  • 李白和杜甫,誰才是大唐詩壇「一哥」?
    一個是「詩仙」李白,另一個是「詩聖」杜甫,到底誰才是大唐詩壇「一哥」?你說了不算,小編我說了也不算,下面來看看古今名家,他們心中的答案。因此兩人起先雖覺得志同道合,後來子美的熱狂冷了,便漸漸覺得不獨自己起先的念頭可笑,連太白的那種態度也可笑了;臨了,念頭完全拋棄,從此絕口不提了。到不提學仙的時候,才提到文字,也可見當初太白的詩不是不足以引起子美的傾心,實在是詩人的李白被仙人的李白掩蓋了。
  • 為何詩人偏愛喝酒?詩仙李白應該叫酒仙才對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古往今來,所謂無酒不成詩,歷代許多文人騷客與酒都有不解之緣。 詩壇泰鬥李白不僅是詩仙,更是出了名的「酒鬼」。
  • 詩仙李白最狂的兩句詩,幾乎無法抉擇,後世詩人難以超越!
    詩仙李白最狂的兩句詩,幾乎無法抉擇,後世詩人難以超越!歷史上有很多詩人,而唐朝詩人也許是所有詩人中最出名的,說起唐朝詩人就要說起李白了,李白是被譽為詩仙,而且李白的狂詩也是非常有名的。李白的才華自然不用多說,這是盡顯風流,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對他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而且李白的詩句顯現出了他狂傲不羈的性格。不然這也不是李白的原因畢竟他年少成名家世又好,無數人追捧他,連當時的唐玄宗非常欣賞他。詩仙李白最狂的兩句詩,幾乎無法抉擇,後世詩人難以超越!他寫的「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顯示出李白狂傲而自信,就連孔子也不在他眼中。
  • 從黃鶴樓到鸚鵡洲再到鳳凰臺,詩仙李白的半生糾結與追尋
    這首詩同樣是千古名篇,不過重點是送別,無論春草煙花,還是江水樓臺,它們都是友情的背景,與崔顥的「黃鶴樓」是兩種不同的氣質風情。李白念念不忘崔顥,念念不忘那座他無法吟詠的黃鶴樓。不必多高的文化素養,只看詞句就能看出,這完全李白是在向「黃鶴樓」致敬。都是從神話傳說寫起,反覆吟詠「鸚鵡洲」,從遠到近,從草木江水牽出作者的思鄉情緒。詞句相似,意境相同,連那憂傷都是淡淡的。無論如何模仿之作永遠比不上原作,哪怕李白也不例外。李白似乎並不滿意,別說他不滿意,我們也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