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被稱之為詩仙的竟不是李白,而是白居易?康震老師如是說

2020-12-13 詩情話意

說起李白,浮現在我們腦海裡的,是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是一壺又一壺醇香的美酒,更是那一段輝煌無比的大唐盛世。

李白,這是一個老少皆知的名字,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到「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從「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雖遠隔千百年,但李白的詩,仿佛留在後世之人思想的每個角落中,煥發出無限生機。

李白作為中國詩壇中舉足輕重的人物,無愧於「詩仙」這個名號,但最早獲得「詩仙」這個稱號的,竟不是李白,而是我們所熟知的另一位唐朝詩人白居易。

這時有很多人就納悶了,白居易不是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嗎?他和詩仙又有什麼關係?

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曾考過許多白居易的詩,其中有一次考到他的《長恨歌》,我們都知道這首詩篇幅之長,通篇都在寫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將這個故事敘述得十分完整,其中的名句也是特別多。

康震老師曾就此詩對白居易當時的「風光」做過講述。

雖說李白有「詩仙」之稱,但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還沒有人稱他為詩仙。而白居易在當時,就有人稱他為詩仙了,而將白居易稱為詩仙的這個人便是皇上,在白居易死後,唐宣宗曾為白居易寫過一首悼亡詩:

吊白居易 (唐宣宗·李忱)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從詩中可看出,唐宣宗直呼白居易為「詩仙」,表現出對白居易仙逝後的沉痛哀婉之情。白居易創作時間長,對詩壇貢獻頗豐,且作者對其性格特點以及藝術創作都進行了高度評價,可見白居易聲望頗高,在當時的名氣一點都不亞於李白。

不僅皇上喜歡白居易,老百姓也十分喜歡他。白居易的詩,在當時可謂是十分火爆了,火爆到什麼程度呢?在當時,一路走去,牆上、房上、柱子上、驛站、小學課本,白居易的詩,幾乎是無處不在,歌伎也會背。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外國人都對白居易的詩很感興趣,所以,白居易還是一位人民的詩人。

在當時詩人的行列中,白居易可謂是成功男人的典範了,有很多詩人文人,都是在其去世之後,其作品及其自身價值才被得到肯定,而白居易不僅憑著他的詩作讓他的人生大放光彩,還獲得了後世不斷的掌聲。真可謂是「贏得生前身後名」了。

回首望去,白居易的詩,是錢塘湖邊的「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是江南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大林寺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也是深冬時節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穿越茫茫歷史長河,這「詩仙」之名,是歸李白也好,白居易也罷,他們無疑都為中國詩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相信憑著兩位先賢的傲人風骨,也不會十分在意這區區虛名吧。傳承中華詩詞文化,你我都在路上。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白居易是詩仙還是詩魔?聽聽康震老師的動情解說!
    李白是浪漫主義的代表,杜甫詩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而白居易卻是可以在這兩者之間自動切換的!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白居易是後來者居上的!所以,善於起外號的先人們,就稱呼白居易為「詩魔」!可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二期,康震老師在一則點評裡,竟然說:「詩魔不詩魔,都是後人起的,在白居易的時代,他是被稱為『詩仙』的,而且還是皇帝給的稱呼!」這說法有點新鮮吧?那麼這白居易,究竟是「詩仙」還是「詩魔」呢?
  • 誰在唐代被稱為詩仙?不是李白,竟然是詩風通俗易懂的白居易……
    前言:李白的詩詞神思飄渺,文辭堆砌完美無敵,賀知章曾稱其為:謫仙人。但是,李白詩仙這個稱號是後人加上的,在唐代並沒有人稱其為 詩仙。賀知章稱呼其為謫仙人,也只是謫仙,並不是詩仙。而有一個人,死後皇上為他寫了一首詩,詩中稱呼其為:詩仙。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看來落選的李杜等人都不是」極玄者「。不過,他筆下的」詩仙「賈島也沒有入選。四、唐朝皇帝承認的詩仙是白居易從上面幾個小故事可以看出,詩仙的稱呼,在唐朝(甚至宋朝),並不是李白的代名詞。在唐朝最有名的詩仙,其實是白居易。
  • 李白在唐朝其實不是「詩仙」,只有三個人入選了,恰恰忽略了李白
    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詩仙」。」,可見這是最早提及「詩仙」,大概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一直流傳至今,所以說他在唐朝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詩仙」。那麼唐朝真正被稱為「詩仙」第一位是白居易,這是公認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他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很出名,另外還是最早流傳到了國外
  • 詩詞大會康震評「我輩豈是蓬蒿人」,被質疑不敬李白,他錯了嗎?
    也就是說,李白這話不是說自己不是攀龍附鳳的人,而是說:我李白不可能永遠做貧窮之人!對於這句詩,當時臺上的康震老師做了一番點評。他表示:「李白雖然被尊人「謫仙人」,但也難免有一些俗人的氣息」。這話自然受到了不少李白真愛粉的質疑:咱們仙氣飄飄的詩仙,怎麼可能俗氣?康震這是對詩仙不敬啊!
  • 白居易才是真正的「詩仙」
    白居易才是真正的「詩仙」。 我必須用「白居易才是真正的『詩仙』」這句話作為標題,我必須把這句話放在文章開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突出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詩仙白居易。無論標題也好,還是開頭也罷,「白居易才是真正的『詩仙』」這句話明白無誤地說明了詩仙還有其人。
  • 詩詞大會考李白的肉麻情詩,難倒了64人,康震解析不了求助王立群
    大家且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這些題:「青青園中葵」中「葵」的意思,原來不是向日葵,而是一種野菜,我說為什麼向日葵會是青色的。「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闌珊」是燈火昏暗的意思,並不是燈火通明。「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中的班馬,不是李白把「斑馬」寫錯了字,而是指離群的馬。
  • 詩詞大會考李白的經典情詩,難住64人,康震賞析不了求助王立群
    大家且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這些題:&34;中&34;的意思,原來不是向日葵,而是一種野菜,我說為什麼向日葵會是青色的。&34;中的&34;是燈火昏暗的意思,並不是燈火通明。&34;中的班馬,不是李白把&34;寫錯了字,而是指離群的馬。
  • 康震老師的書法和繪畫水平怎麼樣?
    康震的名字,隨著《詩詞大會》的熱播,一下子就成了明星。這說明《詩詞大會》這檔節目內容深入人心。我們的傳統文化,根植於我們中國人的血液之中。康震之前曾在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主講過《唐宋八大家》《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李清照》等多檔講座。
  • 文化圈"頂流"康震因一句詩被質疑,"雲想衣裳"中"裳"到底怎麼念?
    愛好詩詞的朋友應該會比較了解康震,康震從2016年就開始擔任《中國詩詞大會》的嘉賓,這檔節目更是讓他為大眾所熟知。雖然康震本人寫詩的水平算不上出類拔萃,但評起詩來卻非常地有意思。比起蒙曼、王立群等老師來說,康震的個人風格更為強烈。正所謂言多必失,被奉為文化圈&34;的康震,因為李白的一句詩遭到了網友和教授們的質疑。
  • 詩仙是誰?
    現有這樣詩仙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曾見人說,這是將妙玉比李白。我想,在他的潛意識中把「詩仙」和李白畫了等號。可惜歷史的真相有時會顛覆我們的認知。在正史中,第一位以「詩仙」自詡的,是白居易。《舊唐書》中收錄了白居易寫給元稹的一封長信,有兩句作:「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白居易對好友解釋說,了解我的把我當作詩仙,不懂我的視我為詩魔。為什麼呢?
  • 再說康震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講李白《早發白帝城》的謬誤
    那天是在央視影音客戶端的首頁上見到節目第五場精彩片段的推薦,才偶然打開看了一下,恰遇到康震教授講杜甫的《登高》,也提到了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因此在百家號撰寫了一篇《說一說康震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講李白〈早發白帝城〉的謬誤》,指出「此時的李白,不是窮途末路,而是意氣風發」,不料遭到了康震教授眾多擁躉的否定乃至謾罵,那麼不妨看一看康震教授在另外一種場合是怎麼講解這首詩的。
  • 李白老師趙蕤不是神仙卻教出個詩仙?李白:師傅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古代詩人中從小聽到最多次數的大概就是李白了,從小媽媽教我的第一首詩開始《靜夜思》,就知道這個詩人風流倜儻、瀟灑浪漫、率性灑脫,被譽為「詩仙」。他不僅文學上達到了巔峰,他還是一位劍客,劍術號稱天下第二。詩仙李白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為大眾所熟悉和喜愛的一位,也是一位充滿了謎團的人物。如此優秀的學生是怎樣偉大的老師教出來的呢?
  • 康震,中國詩詞大會的嘉賓評委,有人說他是徒有其表,你怎麼看?
    「文化水平"這個概念是就個人學歷和或自學達標程度而言的,如小學畢業可稱之為有小學文化水品,中學畢業可稱之為有中學文化水平,而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可稱之為有大學夲科、研究生文化水平。自學成才者,亦可根據其實際所學,稱其具有不同的文化水平。就康震而言,他是大學教授,有學術專著且擔任了詩詞大賽的評委,因此宜稱之為學者。作為學者,要看其教學與著作學術水平的高低而作出判斷。
  • 看詩詞大會,享受康震老師現場為詩配畫
    第一場現場作畫,康震老師先畫出墨竹,然後給出關鍵詞「山」,來自張家界市的鄉村教師張匯林很快給出正確答案,即鄭板橋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接著康震老師畫出一個鴨子,給出關鍵詞「水」後,兩屆詩詞大會亞軍得主彭敏立猜出蘇軾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接下來康震老師繼續畫水,一邊詠嘆「茫茫江水向何方」,然後畫出風帆和太陽,給出關鍵詞「風」,但是張匯林和彭敏都沒有給出正確答案
  • 李之柔:詩仙是誰
    現有這樣詩仙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曾見人說,這是將妙玉比李白。我想,在他的潛意識中把「詩仙」和李白畫了等號。可惜歷史的真相有時會顛覆我們的認知。在正史中,第一位以「詩仙」自詡的,是白居易。《舊唐書》中收錄了白居易寫給元稹的一封長信,有兩句作:「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白居易對好友解釋說,了解我的把我當作詩仙,不懂我的視我為詩魔。為什麼呢?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老師登廬山的幕後故事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節選):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附康震老師親筆手書,邀詩友們共賞。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李白杜甫寫下相似詩句,高下難分,聽了康震講解,才知道沒可比性
    沒有李白和杜甫的大唐,註定是殘缺的,我們都知道李白和杜甫在中國詩壇上頗負盛名,他們雖相差十一歲,卻仍是很要好的朋友,一個「詩仙」,一個「詩聖」,他們令詩壇為之一震。最有意思的是,他們竟連詩都能寫得相似,想必很多朋友都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兩聯。
  • 李白最初都有哪些稱號呢?「詩仙」的叫法竟不是流行於唐朝
    提起李白,想必不少人都記得他的詩詞,更深知他是我國文壇上的一顆璀璨的明星,人稱「詩仙」,深受人們的崇拜和敬仰。談起李白的稱號,其實他並非一開始就被稱為「詩仙」,而是歷經了不少稱號,這還得從他的經歷說起。
  • 康震詩詞大會誤用杜甫千古名句,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失誤這麼低級
    然而,白帝城的舉世聞名卻不是因為公孫述,而是得益於歷代詩人的登臨吟詠: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陸遊等,都在這裡留下輝煌巨篇。所以,白帝城又被譽為"詩城"。詩詞大會將這一期的主題定在這裡,是非常詩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