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飄逸杯泡白茶,沒有用蓋碗衝泡好喝?

2020-12-17 小陳白茶

《1》

在外面喝茶時,有朋友問了個問題。

「為什麼上班時,用飄逸杯泡白茶,沒有在家裡用蓋碗泡白茶好喝?」

關於這點,可討論的空間很大。

比如,泡茶用水的水質、水溫,喝茶的氛圍與心境……

而本身茶具不同,是最明顯一點。

對上班一族來說,飄逸杯泡茶,是個快捷方便的選擇。

但是,對待內質豐富的好茶,不適合用飄逸杯泡。

泡好茶,完整的泡出原汁原味,還是選蓋碗,更加實用!

反觀之,用飄逸杯泡茶,滴濾式的慢吞吞出湯,難免會容易泡出偏苦偏澀的滋味。

那為什麼飄逸杯不適合泡白茶呢,具體原因,下文且來細說。

《2》

什麼是飄逸杯?

飄逸杯,是由同一杯組構成的,包含內膽,過濾網和公道杯。

泡茶時,可以很方便的讓茶葉茶湯分離,自動過濾。

彈壓式閥門控制開關的飄逸杯,在封湯時,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就像水龍頭一樣,十分方便。

摁下開關,閥門打開了,茶湯就咕嚕咕嚕的從過濾網進入到杯中。

樣式簡單大方,操作簡單便捷,方便攜帶的飄逸杯。

從泡茶喝茶來說,節省了不少泡茶時間。

對商務人士,辦公一族來說,泡茶過程省心、省力不少。

所以,從便捷性這點看,飄逸杯亮點突出。

然而,具體到完整的呈現茶湯滋味上,飄逸杯發揮出來的作用,並不那麼盡如人意。

再來說到蓋碗。

對於功夫茶式的喝茶方法來說,蓋碗可以說是最好的茶具。

蓋碗,上有蓋、下有託、中間有碗。

像白瓷蓋碗,表面層為光潔的釉,會發現蓋碗表面會有一個光亮的透明物質。

而釉的存在使蓋碗不容易吸收香氣和滋味、方便清洗等。

泡茶時,能夠讓一款茶的滋味,得到100%的呈現。

挑選蓋碗時,有不少技巧。

首先,要挑碗壁薄的,易散熱。

其次,是要選大小適中的,標準110ml容量蓋碗為宜。

最後,蓋碗的器型要好,碗沿略款,蓋鈕適中。

如此,在泡茶時,合上蓋子後,可以迅速出湯。

讓茶湯呈現瀑布狀般,快速徹底瀝出、瀝盡。

一碗一蓋,收納乾坤。

而如果是用飄逸杯泡茶,就很難做到快出湯。

畢竟,類似計時的沙漏那般,茶湯呈現滴濾式倒出飄逸杯,出湯用時過長。

出湯慢,茶味物質釋放多,茶湯滋味自然容易偏苦和偏澀。

《3》

用飄逸杯泡白茶,很容易導致一個問題。

茶香不足、茶湯苦澀。

雖然飄逸杯泡茶很方便,但用來泡白茶,會導致白茶風味受損。

為什麼,飄逸杯會影響茶香的呈現呢?

一來,飄逸杯的保溫性能不夠。

泡茶時,茶湯的溫度下降過快。

白茶內部高沸點的芳香物質,容易遭受損耗。

再加上出湯時間過來,容易折損茶香。

最終泡出來的茶湯滋味,缺了不少的韻致。

二來,飄逸杯不聚香。

一衝泡白茶,馥鬱的茶香快速釋放。

而這時,伴隨著茶湯被過濾網阻擋,香氣也會被損耗,導致茶水中的香氣不足。

導致白茶失去了原有的香氣,茶香表現弱了不少。

飄逸杯的器型,可以很好的使茶葉和茶湯分離,但這個過程,對於白茶來說,太長了呀!

由於中間的過濾網空隙小,導致飄逸杯緩慢的分離茶葉和茶水,仿佛下小雨,淅淅瀝瀝,速度太慢。

這速度,跟蓋碗比起來,相距甚遠。

這時候,本身內質豐富的白茶,和沸水長時間接觸,白茶當中的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過多釋放。

泡出來的茶湯,極易苦澀,失去了白茶原有的鮮香淳爽的口感滋味。

因為出湯慢,茶湯悶泡久了,也會導致白茶內質物受損的。

白茶物質在狹小的空間中繼續釋放,會使白茶的滋味大打折扣,繼續衝泡也無法挽留。

泡出的茶湯苦澀,是喝白茶的一種遺憾。

《4》

相比起飄逸杯,蓋碗泡茶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快出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蓋碗的敞口器型,不會影響葉片在衝泡過程中的舒展。

有了空間去舒展,葉片才能夠盡情的釋放,讓內質充分的放出,茶湯滋味就能達到醇厚、柔和、清爽、甘甜。

再加上,蓋碗泡茶,出湯開口的大小,可以自由把握。

開口大,出湯快,茶湯濃度自由調整,靈活方便。

出湯快了,茶葉釋放的內質物不多,茶湯滋味清甜,不易苦澀。

重點是出湯快,白茶會更加耐泡。

若後幾衝時,茶湯的顏色和滋味變淡了,可以調整延緩幾秒再出湯,讓茶味物質更好的釋放。

用蓋碗衝泡的白茶,實實在在的讓白茶的本領得到了展現。

最後,蓋碗可以使香氣聚集,讓白茶的香氣充滿在杯蓋上、茶湯中,變幻多姿。

拿起蓋碗輕晃幾下後,拿起杯蓋。

嗅聞白茶的茶香,花香毫香,就像走在田野上,草香、花香、蘆葦香撲面而來。

每一次的衝泡味道都不一樣,先是毫香,再是花香、鮮筍香,層次多變。

好茶配好茶具。

不適合的茶具,會破壞掉白茶的美好!

《5》

喝茶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解渴,方便。

特別是對於好茶來說,更不能隨意衝泡。

胡亂泡,對於好茶內部豐厚的茶味物質而言,未免太過浪費。

那品茶還有什麼意義呢?

喝好茶,為的是更好的利用茶葉裡邊的有益物質和風味物質。

細細感受,茶湯帶來的香清甘活。

泡好一杯茶,既可以獲取養分,又能獲得極佳的香氣滋味,最後還可以愉悅身心。

要想領略好茶的這一面最美風採,少不了使用蓋碗泡茶!

end

小陳茶事旗下白茶公眾號「白茶大課堂」出品

編輯 | 菇涼陳

讓您更懂白茶!

本文為小陳茶事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想了解更多白茶知識,可以購買《白茶品鑑手記》首批500本僅24小時售罄,現在購買,還有機會獲取村姑陳籤名手書。……

相關焦點

  • 衝泡白茶,方便快捷的飄逸杯可行嗎?
    《2》飄逸杯泡白茶,滋味容易苦澀。又是一個下雨天,閒來無事,邊聽雨聲邊泡白茶,在風聲雨味之中,細品茶香,別有一份悠然在其中。這時,一位江蘇的姐姐發來消息,問到,為什麼白牡丹泡出來的滋味會澀呢?那麼,為什麼用飄逸杯泡白牡丹,滋味會苦澀呢?【飄逸杯泡白茶,出湯速度慢】還是因為出湯不夠快的問題。用飄逸杯泡白茶,注水衝泡完成後,在按下開關立刻出水的情況下。
  • 為什麼飄逸杯不適合用來泡白茶?
    既是杯也是壺,可使茶與水分離,操作簡單,飲用方便。有時家裡的客人許多,用蓋碗衝泡忙不過來,用飄逸杯衝泡的速度比較快,不會有衝泡不及的情況出現。在外野餐或者出差的時候備上一整套茶具似乎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出遊的時候最忌帶一大堆七七八八的東西,簡直是累贅。
  • 辦公室泡茶,飄逸杯、保溫杯、玻璃杯、蓋碗誰才是衝泡的首選
    而且有這些物質的幫助,壽眉作為口糧茶、辦公室茶,用不同的方式衝泡,也不至於釀成苦澀。衝泡難度低、門檻低,滋味香氣卻全然不差,這,便是壽眉作為口糧茶的獨到之處。辦公室如何泡它?往往有以下數種方式,且一一分析!
  • 蓋碗、玻璃杯、飄逸杯、保溫杯、煮茶,誰才是你白茶衝泡的首選!
    可見,白茶在衝泡時,會遇上什麼樣的方式對待,是其重要的生命轉折機緣。白茶,可以選擇的衝泡方式有很多,用蓋碗泡、用玻璃杯泡、用飄逸杯泡、抑或是拿來煮等,最終得出來的茶味,不盡相同。那麼,在白茶衝泡中,不同的茶具選擇,有哪些不同的注意事項呢?
  • 日常衝泡白茶,怎樣用蓋碗泡白茶,才不會燙手呢?
    在沒有供暖的情況下,舒舒服服的曬太陽,是南方人冬日裡最幸福的事。又是新的一日,早晨起來,上海的茶友L姐姐發來了早安茶。小巧的西施壺裡泡上了牡丹王。「呀,你怎麼用紫砂壺泡上了白茶呀,會吸收茶香的。」那位姐姐回道,「是啊,沒有用蓋碗泡著香,但是蓋碗泡茶太燙手了。」用蓋碗泡茶真的容易燙手麼?這不一定,得看茶器選擇和衝泡的手法。泡茶過程中,出現燙傷手的情況,時有發生。作為村姑陳這樣的泡茶熟練工,在前幾日泡茶的時候,也被燙傷了手。
  • 綠茶玻璃杯泡,白茶蓋碗泡,普洱紫砂壺泡,這是衝泡固定公式嗎?
    無論走到哪兒,手上總是攥著一杯用玻璃杯泡的綠茶,水靈透亮,還能順便聽他聊喝茶的經驗。他說,「綠茶啊,就是用玻璃杯泡,還能看茶葉衝泡時在裡頭跳舞,多有意思。」的確,玻璃杯質地透明,衝泡時方便觀察茶葉的姿態,在水中舒展、沉浮等模樣。
  • 圖文細說蓋碗衝泡白茶,怎麼做,不僅茶湯好喝還能更優雅?
    用蓋碗泡白茶,將泡茶姿勢練得既快速又美觀,一如行雲流水般,更具美學的享受。下面來細說,用白瓷蓋碗衝泡白茶,怎麼樣做,才能更優雅?《2》解決白瓷蓋碗易燙手的問題。紛繁的現代生活中,靜下心來,泡一杯香茗,分外舒心。泡出好茶,是需要一份心境的。若想泡茶的動作更為優雅,不可忽略的重要前提是,解決蓋碗易燙手的問題。不少新茶友,在最初開始接觸白瓷蓋碗泡白茶的時候,常會遇到燙手的問題。
  • 明明用了蓋碗泡白茶,為什麼還是不好喝?其實,缺了這五步技巧
    尤其是泡白茶這類有著突出香氣的茶類時,蓋碗成了最佳拍檔。《2》為什麼要用蓋碗泡白茶?我們總能找出一個理由,讓我們死心塌地地,鍾愛蓋碗泡白茶。隨便羅列一二。蓋碗衝泡白茶,出水控制,極為簡單。不過是蓋碗開口大小的問題,開口大,出湯速度快,大部分茶湯,在1-2秒內,可大量傾倒到公道杯中,似瀑布狀,輕鬆完成。如果想要喝到濃醇的風味,將蓋碗開口調小,出水速度慢一些,茶與水充分接觸、交融,茶湯的味道,也就濃了。
  • 如何把茶衝泡得好喝,首選白瓷蓋碗,普洱茶、白茶、紅茶無一例外
    從白茶衝泡,再到巖茶、紅茶、普洱茶衝泡。天南地北的茶友,在直播間裡,熱烈討論起來。 衝泡,可以說是每一位愛茶者都關注的話題,全員的焦點,都在如何把茶泡的好喝上。 有茶友說,要把茶泡得好喝,選擇用水很重要。 是的,水為茶之母。
  • 聽說綠茶用玻璃杯衝泡,白茶、紅茶、巖茶用蓋碗?
    清代不僅有茶壺,另一大主流器具便是蓋碗,並且流傳至今。自古以來,在面對不同的喝茶方式都有獨特的器具選擇。蓋碗是萬能的泡茶神器,六大茶類皆可用蓋碗。朋友說:綠茶不是用玻璃杯泡嗎?也可以用蓋碗?那白茶、紅茶和巖茶呢?當然可以,只要是品質好的茶都可以用蓋碗。
  • 白瓷蓋碗泡新白茶的技巧和方法
    白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白茶在衝泡過程中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衝泡出來的茶湯鮮爽甘醇,濃香四溢,那麼白茶怎樣泡才好喝。白茶又分為新白茶和老白茶,新白茶是是指當年製作好的白茶;而老白茶,則是新白茶陳化三年以後的稱謂,新白茶與老白茶的衝泡方法不一樣,而衝泡方法不當則會大大地損耗白茶的優點,。新白茶包括: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
  • 一個人懂不懂得衝泡白茶,看他使用的蓋碗就知道了!
    《2》曾有一位茶友,聽說白茶是要用蓋碗衝泡(村姑陳在再三強調是要用白瓷蓋碗),興高採烈地買了,結果買的是汝窯的開片蓋碗。小几百買的一套茶具,只能擱在角落裡積灰塵。有一位茶友泡茶,蓋碗的材質選對了,白瓷的,可他忽略了蓋碗的大小,挑了一款200毫升的蓋碗。蓋碗選大了,衝泡時會出現什麼後果呢?當然是泡不出好喝的茶!
  • 泡白茶用什麼茶具好?三種常見茶具大比拼!
    使用相同的白茶與不同的茶具,泡出來的茶湯味道會不同。要想泡出一杯好喝的白茶,真的少不了合適的茶具。那麼,泡白茶用什麼茶具好?茶小妹接下來以三種常見的茶具為例,逐一進行分析,談談它們的特點!但白瓷蓋碗也不是完美的,它的缺點在於不夠方便,不能隨身攜帶,也不能在辦公室等場所裡快速衝泡白茶。
  • 為什麼衝泡白茶非用白瓷蓋碗不可?
    學會衝泡,對一泡白茶有多重要呢?掌握正確的衝泡方式,可讓白茶釋放最為真實的滋味。如白毫銀針的鮮筍香、甜潤的茶湯,均可完美詮釋。再如白牡丹的花香,最為妖嬈,若是沒有應用正確的方式衝泡,我們再也無法感受曼妙的花香變化,就更別提「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美豔之姿。
  • 衝泡白茶時,為什麼玻璃杯200ml水,放1.5克茶,而蓋碗要放5克?
    當泡茶條件有限時,用玻璃杯泡茶也是解茶癮的好選擇。投幹茶,注沸水,看著茶葉漸漸在水中舒展,不一會就能泡出一杯清香解暑的好茶。之前的文章裡,介紹到玻璃泡白茶的投茶量。於是有茶友不大能理解,為什麼玻璃杯泡白茶是200ml水,放1.5克幹茶。
  • 衝泡白茶,用多大的蓋碗合適?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關注小陳茶事超過30天的朋友,一定知道:白茶是要用白瓷蓋碗衝泡的如針狀的白毫銀針,如花朵一般的白牡丹,葉片粗獷的壽眉,均在蓋碗裡輕盈浮動。沒有拘束的白茶,滋味自然可以盡情釋放。雖然蓋碗泡茶好處多,可很多人卻會忽視蓋碗大小這一問題。如有的茶友,用清朝道具一般的蓋碗泡茶,偌大的容器裡,可憐地飄著幾片茶葉。這茶泡出來的滋味自然遜色許多。
  • 白茶怎麼泡更好喝?一招搞定,簡單便捷
    泡茶的技術今年3月份隊長和幾個朋友去福鼎買了些白茶新茶。回來後,朋友老是叫我泡茶,我問,你怎麼不自己泡?他狡黠地說,因為你泡的比較好喝!是我小人之心了,朋友公認我泡的茶確實比較好喝(得意臉)。用最懶的方法試試隊長喝茶喜歡隨性,因為覺得新白茶的「青味」跟做青不熟有關,類似夾生飯。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參考廚藝,把茶葉悶熟了就好?後來,我每次泡新的白茶,都會用剛燒開的沸水衝泡,然後馬上蓋上蓋子,不留一點縫隙,這樣悶泡出來的新白茶就比較好喝。
  • 蓋碗衝泡白茶,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技巧呢?請把握好這四大細節!
    「明明用的是同樣的蓋碗,同樣的茶,為什麼你這泡會更好喝?」朋友疑惑到。「不會吧,投茶量、泡茶用水、水溫都留意了嗎?」朋友回答都是按著操作來的,那就奇怪了,為什麼同樣是泡白茶,出來的味道會不一樣?於是乎,朋友現場泡了一遍茶,原因立刻就找到了。
  • 新白茶衝泡的三大誤區,規避它,讓你的白茶好喝百倍!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白瓷蓋碗,碗口大,內壁由不吸香,不奪味的光滑白釉組成,對於需要快出水的福鼎白茶來說,最合適不過了。
  • 用這個技巧泡綠茶和白茶,讓你的茶好喝N倍!
    有網友提問:為什麼綠茶或白茶衝泡後,感覺味道不是太濃,就是太淡?還有人抱怨:為什麼自己的綠茶或白茶第一泡好喝,接下來就不好喝了?如果你也有以上感受,那麼請先問問自己:衝泡時,你有用「留根泡」嗎?所以,我們在泡茶時,不喝完第一杯,而是留一部分茶湯來續水,這樣就可以儘量調和茶湯的濃度,讓後面幾泡也好喝。溫馨提示:每一泡最好都在杯中留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湯。2、從衝泡器具來說,衝泡綠茶或白茶適宜用蓋碗或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