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災區一婦女臨產 丈夫自製木船突圍

2020-12-19 搜狐網

今天早上,由於供水還未恢復,當地居民只能在髒水池裡清洗物品

  今天早上,在陸埠鎮菜市場附近的停車場上可以看到,許多車輛在前幾日的內澇中嚴重損毀

  晚報特派記者 王煜 浙江餘姚攝影報導

  「現在情況怎麼樣?」

  被困群眾:「我們要買點飯吃。」

  「你們多久沒吃飯了?」

  被困群眾:「兩天沒有吃了。」

  「(飲用)水呢?有水嗎?」

  被困群眾:「水也沒有」。

  截至目前,餘姚市大水圍城已進入第四天。據@餘姚發布最新消息:截至今早8時,餘姚最高水位仍然達到5.58米,僅比昨天下降21釐米。

  截至今天凌晨1點,餘姚累計降雨量已達500毫米,城市大面積被積水浸泡,全國百強縣、經濟發達的浙江餘姚正遭受大水圍城之苦。目前,餘姚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道路中斷交通受阻,面對停電停水、城市嚴重積水的困境,消防官兵正在連夜抓緊救援,當地百姓也在想方設法自救。本報記者昨天連夜挺進到餘姚市災情最嚴重的陸埠鎮,現場報導。

  今天·陸埠鎮

  水退後一片狼藉

  今天早上,記者在陸埠鎮看到,水退後的街道一片狼藉,到處是淤泥和瓦礫垃圾,以及被衝毀的車輛。醫療、路政、環衛、保險、民間等各方力量開始清理水災後的混亂。通往餘姚城區的部分公交線路已經開通。不過,據居民稱,沿江的部分村落仍浸泡在水中。

  今天早上,水退後的陸埠鎮街道到處是淤泥和堆積的垃圾。在一座橋上,工人正在把被洪水衝毀的好幾片鋼筋混凝土的橋欄杆搬走。工人說,前天發大水時,整個橋面都被淹沒了。靠近陸埠菜市場的一處停車場上可以看到車輛被大水損毀的各種慘狀:有的被衝得底盤朝天和另一輛車疊在一起,有的被掛在了電線桿上,有的四面玻璃全部粉碎。居民說,水來時直接把一樓的房子都灌滿了,他們只能躲在房頂上。當時有人把木船拿出來做交通工具,也並未收取費用。全鎮的供水還未恢復,許多人只能在積滿汙水的池子裡清洗物品。供電也還在逐步恢復中。

  菜價並未明顯上漲

  記者看到,陸埠市場裡因為淤泥還未清理完畢,商戶還沒正式開業;但在市場外的街道上,出售蔬菜、水果、熟食、海鮮的各種商販已經做起了生意。一個水果商販吆喝著「香蕉兩塊錢一斤,橘子五塊錢三斤」;記者詢問了各類食品的買賣雙方,發現價格並沒有明顯上漲。傳說的一百元僅買了幾棵白菜和一些花生有些言過其實。

  鎮上的其他商家正在紛紛清理自家門面裡的垃圾,清洗和晾曬物品。一家餐館的老闆娘告訴記者,昨天和今早,政府都有發食品下來,不過要從市場正常進貨開業,還要等一等。

  陸埠鎮開往餘姚南站的公交已經恢復運行。路邊,各保險公司的理賠勘察車輛和4S店的拖車仍在緊張工作。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陸埠北部靠近姚江的部分村莊現在的積水仍未退去,現在還進不去。

  今天·早高峰

  短褲涼鞋趟水上班

  上午,記者到達餘姚市的開封路,這裡是餘姚市的西北角,面前是一個三岔路口,這個三岔路口的南北向基本上已經被水淹了,看不到邊界,最深的地方不知道有多深。記者看見底盤比較高的越野車過去,還有幾個鏟車過去,水位已經到鏟車大輪的一半。今天餘姚氣溫大概是20攝氏度左右,早上還是有一點涼。因為交通癱瘓,上班族只能穿著短褲和涼鞋,在冰涼的水裡艱難前行,瑟瑟發抖。

  記者昨天到達餘姚市區看到,很多道路都被水淹了,全市大部分地區斷電,道路兩旁都停滿了車。據了解,一些大型的超市基本開門營業,但是因為道路不通很多居民沒有辦法走出家門買東西。今天凌晨記者看到好幾路的志願者從附近的縣市趕來運送物資,然而因為水還沒有排出,物資發放也成問題,有一些消防戰士划著船幫忙發放物資。在一些村子裡,村幹部只能劃著唯一的船挨家挨戶地送東西,有一路志願者是從慈谿市趕來,他是昨天晚上趕到的,當時很多超市都關了門,就買了途中一家加油站超市裡所有的食品。他告訴記者,他們把這些物資運到了醫院去,發現那邊急需的,不是食品而是換洗的衣物和棉被,他們又開車回家準備今天再去買一些棉被衣物。

  昨夜·安置點

  睡在過道點蠟燭打牌

  城市積水嚴重,道路上停著不少被水淹了的汽車。進出餘姚只能靠消防車,和一些高底盤的越野車,否則就只能靠皮划艇。除了對被水圍困的市民進行救援,餘姚市消防大隊大隊長惠浩新說,這幾天消防官兵也在忙於抽水保電。餘姚常務副市長潘銀浩昨天對媒體說:「從樓上往樓下望,真的是水茫茫一片。水位上漲速度始料不及,我們7號上午還用普通的車,到下午就不能用,這幾天基本上靠衝鋒舟、皮划艇,特別是軍用卡車在確保通行。確保群眾的救災工作。」

  昨晚9時左右,記者抵達餘姚陸埠鎮,鎮中心的積水基本退去,少數區域已恢復供電,但大部分區域仍籠罩在黑暗中,路邊只有交通應急指示燈在閃爍。居民稱,全鎮仍處於停水狀態。道路上遍布淤泥和垃圾,還能看到路邊被衝垮的圍牆。

  陸埠中學是安置點之一,記者打著電筒走進漆黑的四層教學樓,看到許多人橫七豎八地打地鋪躺在過道裡。有一段過道由於兩邊都有窗戶,前幾天的暴雨導致地上有好幾大塊積水,災民只能在水邊歇息,因為學校的教室、辦公室等房間都鎖上了門沒開放。有些人已經入睡,還有不少人點著蠟燭、打著手電筒,圍在一起打牌消磨時間。一群正在打牌的貴州籍打工者告訴記者,這裡聚集的大多是外來打工者,因為所住地段離姚江比較近,房屋還泡在水裡。

  一名42歲的鄧姓打工者說,7日他家裡被淹,8日他帶著孩子逃到臨近較高的一棟樓房裡躲了一天,是當天早上武警開著衝鋒舟把他們接到這個安置點來的。家裡的電瓶車、電器是全沒了,幸好人都沒事。「現在就是缺少被褥,我都是跟老鄉擠在一起蓋的他們的。而且發的水和吃的也不夠。」

  最想給家裡報聲平安

  目前,大量在餘姚的外來務工人員,因為通訊不便且大多數人手機沒電,無法與家人聯繫,焦急萬分,「餓肚子倒還沒什麼,最想給家裡人打個電話報聲平安。」

  記者了解到,10月8日當天下午分發物資時還出現混亂。一名老鄉給記者看了他當時拍下的視頻:一輛卡車正在發水,但並不是讓災民排隊領取,而是直接從車上往四下拋。「這樣丟,把人都砸壞了。」老鄉抱怨道。而視頻裡許多人也不滿這樣的分發方法,能看到有人把東西扔向卡車作為「回應」。他說,當時人比較多,可能負責發水的人覺得控制不住秩序,怕出現哄搶,就這樣弄了。

  「被褥不夠,太擠了睡不下,所以我們只好靠打牌娛樂一下。」他身旁的老鄉說,把手電筒點到沒電了的話他們也只能睡了。沒有充電的地方,所以只能把手電筒當成一次性用品,電耗光了就再買一把,「這種日子真的難熬,房子裡的水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退掉,我們都想回家了;但是,現在連火車站都去不了。」

  昨夜·4S店

  一天拖出150輛車

  昨晚11時,陸埠鎮西頭的一處橋邊路口,幾輛車前燈的照明下,一群人正在合力把一輛被洪水浸泡已久的小車送上拖車。這是餘姚奧迪4S店的店長張先生和十幾名同事一起在處理遇險車輛。張先生說,他們從昨天早上6點半就到了這裡,一直工作到現在。「現在餘姚城區積水很深,車主被泡的車輛根本沒法處理,我們的拖車都有兩輛拋錨在城區。到陸埠的路也是今天才通的,當時途中積水還是很深,我們是越野車和拖車,一般的小轎車還很難過來。」

  他說,早上剛到的時候,鎮上道路裡的車橫七豎八,有的車底朝天,有的幾輛車疊在了一起,有的衝進了卷閘門;巷子裡全都是水,根本進不去。「各種車子堵在路口,加上找不到車主我們又不能隨意動,所以救援的速度還是比較慢的。」儘管他們有自己服務的車輛品牌,但是遇上其他車主求救,還是伸出了援手。張先生說,他們今天在鎮上一共拖出來大概150輛車。

  他說,這只是他們一家品牌的4S 店的數量,整個鎮裡遇險的車輛估計還要好幾天才能徹底拖出來。

  昨夜·火車站

  餘姚站變成「避難點」

  昨晚7時,記者抵達餘姚火車北站,發現整個車站周邊的公路仍被水浸泡。車站售票廳裡聚集著不少人,席地而坐,他們並不是等火車的旅客,而是周邊村子的居民。一位村民說:「我們是來避難的。」她說,家裡的水能淹到胸口,已經停電停水兩三天了,方圓幾公裡只有火車站這兒有水有電,所以大家都來了。記者看到,村民們帶來了插線板,好給自己的手機充上電。

  在車站唯一一家營業的便利店裡,許多顧客大把大把地把水和食物抱進懷裡。店員說,他們的礦泉水今天已經賣斷貨好幾次了,很多人都是要回被水淹的家裡,所以在這裡多買點物資回去。一位乘客說,他從杭州坐火車來,就是為了搬一箱礦泉水給家裡。

  【特寫】

  妻子臨產,丈夫自製木船突圍

  晚報實習生 徐雲霞

  8日白天,一條求助微博在網上被廣泛轉發:「SOS!餘姚陸埠有一孕婦,明天就是預產期,還被困家中,誰能去救一下!之前B超顯示,胎兒臍帶繞頸,無法順產。戶主:張國方,地址:陸埠鎮南雷村白鶴橋98號,孕婦:鄒珊珊,預產期10月9號。救救孩子,速轉!」

  記者在10號早上聯繫到鄒女士時,她告訴記者昨天早上她在餘姚第一人民醫院檢查,指標顯示一切正常,目前身在慈谿的娘家待產。

  據鄒女士回憶,7日早上8點鐘左右,家裡面就已經浸水了,「水進去的速度很快,最高的時候有1.23米。」由於家中斷糧斷水,臨近預產期的她當天陣痛了三次,「當時很緊張,有點怕,特別想出去,所以找人幫我發了微博。」不過鄒女士也坦言,微博發出去之後,最初並沒有受到關注。

  「我們也打過119、110等求救電話,政府也打過電話給我們,但是沒有皮划艇,車也進不來,只能靠自己。」事實上,最初想到用木船救鄒女士出去的是她的爸爸。「7日晚上,我爸爸、媽媽和舅舅很擔心,決定過來接我。」鄒女士說,拿著木船的親戚並不清楚當地的路況,「一段水,一段路,他們碰到有路的地方根本就拖不動木船,又是晚上,走了大概三分之一,實在走不動了才放棄的。」

  第一次自救失敗後,水位仍然在上漲,第二天早上6點,鄒女士的丈夫就起來開始自製「木船」了。「他拿鏟車做船,下面用繩子綁著泡沫、空的飲用水水桶,讓船可以浮起來。」鄒女士還告訴記者,丈夫一開始做的「木船」根本載不動她,後來又想了很多辦法才讓船浮起來的。

  「最後,我坐在船上,我婆婆和老公就把我推出去了。」她說,出去之後,她的親戚朋友也拿著小船過來接應他們。鄒女士最後說,被困家中的兩天「太慘了」,家中僅剩的八寶粥全部給了她吃,而婆婆和丈夫兩天來只喝了一杯白開水。

  【災情】

  浙江18城市被淹 全省874萬人受災

  這樣的汛情,從沒遇到過

  晚報特派記者 王煜 綜合報導

  此次颱風雖未直接登陸浙江,但對浙江的影響大大超過以往。省防指的專家說了,浙江的這次汛情在歷史上都沒有遇到過。

  據初步統計,截至10月9日12時,浙江全省11個市80個縣(市、區)986個鄉(鎮、街道)874.25萬人受災,緊急轉移103.92萬人,因災死亡7人,失蹤4人,倒塌房屋3.06萬間;餘姚、奉化、安吉、上虞等18縣(市、區)城市受淹。因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275.58億元。浙江省防指辦公室副主任宣偉麗說,「菲特」對浙江的影響已經超過「海葵」。

  寧波:今天中小學依然停課

  受強颱風「菲特」影響,目前寧波城區仍積水嚴重,道路交通大面積癱瘓。今日,寧波市教育局再次發布通知,決定主城區中小學幼兒園10月10日停課一天。據了解,10月8日,寧波市教育局曾發布停課通知。

  奉化西塢:重災區積水超3米

  「菲特」肆虐,上遊洪水咆哮而來,江河水位猛漲。地勢較低的奉化西塢、江口兩個街道一片汪洋。電力、通信、交通中斷,平原之鄉成為「孤島」。截至昨晚9時,西塢、江口積水未退,仍在洪水包圍之中。奉化西塢重災區積水最深超3米。

  上虞:展開災後自救

  從9日開始,上虞永和鎮農技中心工作人員下村察看災情,開始對地勢較高的農田和蔬菜基地採取開溝排水措施,並同上虞市農技中心相關專家商討災後生產恢復自救措施。驛亭鎮繼續實施鎮幹部分片包幹,組織農戶生產自救。

  【事件】

  因散布謠言

  兩網友被拘留

  據餘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餘姚公安10月9日對在網上散布陸埠水庫倒塌,造成40多人死亡等不實信息的張某某(女)、唐某某(女)作出行政拘留處理,張某某行政拘留5天,唐某某行政拘留3天。

  據餘姚新聞網消息,有網民在微信、微博上傳播「陸埠水庫、梁輝水庫即將倒塌,因此有附近人員大量轉移和少數群眾死亡」的言論。對此,餘姚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表示,此言論純屬謠言,目前這兩大水庫均運行正常,並無險情。

  省防指辦公室副主任宣偉麗表示,目前全省水庫的運行是安全的、有保障的,不可能發生網上所說的比如陸埠水庫會潰壩等傳言。

  【釋疑】

  有吃的嗎?

  今天早上,記者看到部分物資到達陸埠鎮物資臨時發放點餘計(菜場)廣場門口,群眾正在排隊領取救援物資。

  昨晚11點,50艘皮划艇裝上大量物資去花園新村、南苑小區、二中等分發。沿街的居民迫不及待地索取物資,救援人員只能邊走邊分發,有的居民從二樓三樓用繩子弔取。

  記者了解到,餘姚積極挖掘庫存,儲備了可供市民食用15天以上的物資。並從周邊縣市調集礦泉水、方便麵、餅乾、饅頭等大量應急物資,可穩定充足供應。

  寧波市及兄弟縣市提供了大量的礦泉水、食品,部分已經抵達該市並發放至鄉鎮、街道,不少單位、民間組織還有來自市外的熱心人士贈送各類食品,也已有序接收和發放。目前,餘姚市超市特別是家家福、華潤萬家儲存了大量貨源,保證開業,有序供給。

  有電用嗎?

  目前姚江的實時水位是5.01米,雖然依然大大超過警戒水位,但是下降加快,另外,餘姚水利局毛副局長說,只要退到4.7米,城區大部分道路將可以恢復開通,更可以搶修電力系統!搶險救援將大大改善!根據目前的速度,差不多要兩天。

  截至昨晚,因配電房進水、地質災害等影響,全市涉及停電小區590個、停電村莊230餘個、低壓停電戶數79600餘戶。

  電話通嗎?

  目前餘姚通訊信號很差,記者跟前方斷斷續續有聯繫。建議儘可能發簡訊。當地電信表示,全力以赴做好災後搶修恢復工作,力爭災後1個月內基本恢復,3個月內全部恢復。

  中國移動基站停電300餘個,影響三分之一以上區域信號覆蓋。寧波聯通約有130處站點和30處固網接入點仍然處於退服狀態。

  中國電信全市近25%的電信固話和近33%的電信寬帶發生故障,約32%的電信C網基站發生斷站,且中斷仍在持續增加中。

  道路通嗎?

  經過連夜的搶修,截至目前,餘姚受災嚴重的陸埠主鄉鎮、高速公路、餘姚城東、城南、主城區部分城區的移動基站均已搶修成功,恢復正常。現在仍有工作人員在夜間搶修中,南部山區和餘姚城西還是難點。預計能於今日確保餘姚通信基本恢復正常。

  目前,杭甬高速,餘姚收費站僅允許搶險救災車輛通行,其他收費站運行正常。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第117醫院醫療隊深入餘姚重災區
    吹響集結號:星夜奔赴餘姚  災情就是命令,就是集結號!10月9日晚6時15分,第117醫院立刻啟動應急預案,一聲令下,5分鐘內12名醫療救援隊員集結,10分鐘後整裝待發。現場檢查物資裝備準備情況,個人物資齊,攜帶藥品全,車輛車況好,駕駛員路線熟。  「早一分鐘到達災區,群眾早一分鐘救治!」
  • 全國婦聯緊急救助四川長寧災區婦女兒童
    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致電四川省婦聯負責同志,關心地震災區群眾受災情況,向災區婦女兒童表示親切慰問,要求四川省婦聯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宜賓市長寧縣6.0級地震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盡心盡力做好救災工作和災區婦女兒童關愛服務。6月18日,珙縣巡場鎮大石包餘家6隊,一名孩子家因為離安置點較遠,在自己搭建的帳篷下休息。
  • 民國時期的浙江餘姚老照片
    清末餘姚城全景圖1912年前後的餘姚姚候青門外青江上的季衛橋季衛橋附近的木船濟橋和鼓樓。通濟橋又名舜江橋,俗稱老江橋。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現存的橋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一1731年)重建餘姚北城虞宦街精美的石牌坊專心致志做工的老匠人1907年 ,美國基督教會傳教士蘇美格與地方士紳倡辦西醫醫院,1914年3月惠愛醫院正式開業餘姚陸埠鎮郭姆村的郭姆橋,兩個學生打扮的女孩子站在橋上留影民國風,水鄉景俯瞰餘姚全景
  • 災區紀行:北川婦女學羌繡 災後謀生有新路
    中新社綿陽北川五月十日電 題:災區紀行:北川婦女學羌繡 災後謀生有新路  中新社記者 黃嵐 曾嘉  地震一周年前夕,在北川縣擂鼓鎮的板房區,四十三歲的羌族婦女李銀群和兒媳坐在門口專心地刺繡,這是當地獨具特色的「羌繡」。
  • 論六爻納甲法如何預測孕婦臨產時吉兇禍福的技法
    在六爻預測中,很多古書都涉及到懷孕的吉兇,對於臨產時的技法講的較少,在實際運用中也是用的較少。不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預測孕婦臨產的吉兇還是有一定用處,會提前對一些突發狀況做一些準備。今天就為大家解析一下六爻納甲法如何預測產婦臨產的吉兇禍福。婦女有產前和產後兩種情況,都可以用六爻進行預測,仍然以子孫爻為用神。
  • 天津婦女手工編織業協會為汶川災區兒童織毛衣
    中廣網9月10日天津消息(記者趙凱張秀鳳)中秋佳節到來之際,天津市婦女手工編織業協會用150公斤毛線編織成150套毛衣、毛褲,並把這些衣物和帽子、圍巾、書包等物品一起裝車運往雲南省麗江市,送給在那裡就讀的四川汶川災區地震後失去雙親或單親的兒童,讓孩子們能夠感受母愛,溫暖過冬。
  • 浙江餘姚:大水中看慈善變成習慣 記者當起搬運工
    記者 盛高 攝  10日凌晨1點多,裝載在皮划艇裡的食物和水,終於分發完了,幾位記者和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員工,這才撤出餘姚城區受災最嚴重的花園新村。  由於在水裡泡的時間太長,我們的腳上、腿上的皮都泛白了。  然而,錢江晚報攜手眾多愛心企業給災區的捐贈,仍然在繼續。
  • 餘姚,這次的水為什麼那麼大
    截至昨晚8時,餘姚過程雨量496.4毫米,姚江水位最高達5.33米,超警戒水位1.56米;24小時降雨量和姚江水位均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紀錄。  餘姚21個鄉鎮、街道均受災,145個行政村和社區被圍,受災人口832870人,25650間房屋嚴重受損,轉移人口61665人。
  • 妻子嗜賭臨產還在打麻將 被抓後丈夫給警方送錦旗
    (原標題:視頻|女子嗜賭如命被抓後丈夫給警方送錦旗感謝)妻子關進了拘留所,丈夫不僅沒去探望,反而還給辦案民警送來一面錦旗。前兩天,這看似電影中的橋段,卻在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區分局朝陽路派出所真實上演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博愛送萬家 省紅十字會援建餘姚項目籤約儀式啟動
    浙江在線杭州1月15日訊(通訊員 李伊平)14日上午,浙江省紅十字會在颱風「菲特」重災區—餘姚市舉行「2014年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啟動暨餘姚災區援建項目籤約儀式」。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冬梅向餘姚市政府領導遞交了災後恢復重建項目捐贈牌,省紅十字會與餘姚市紅十字會、陸埠鎮政府代表籤訂了援建項目協議。
  • 瑪麗魚臨產信號
    如果瑪麗魚的肚子,忽大忽小,一會兒像臨產,一會兒肚子又沒有了,也要考慮是腹水引起的,需要注意觀察。 說回判斷懷孕,我們俯視看,瑪麗魚的肚子是頭的2倍寬,就是小魚快成熟了,可以放入隔離盒了。
  • 兩首寫底層婦女思念丈夫的唐詩絕唱,感人至深!
    才突然感受到孤獨與愁的滋味,才後悔不應該讓丈夫去邊塞建功立業。古詩詞中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是文人以女子口吻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王昌齡官雖然做得不大,但好歹算是士大夫階層,所以他筆下的閨婦住的是翠樓,並且會每天精心打扮,這完全是與他自身階層相符的貴婦形象。因為寫詩的大多數是文人士大夫,所以在寫閨思的古詩詞中,就很少出現描寫普通百姓之作。
  • 餘姚新聞網丨劉雙英:彈棉花三十餘載 彈出冬日溫暖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張雲霞)「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歌曲《彈棉花》中,短短四句歌詞將彈棉花這個老行當描繪得栩栩如生。彈棉花是我國的一項傳統手藝,雖然現在羽絨被、蠶絲被越來越普及,但在很多老一輩的人心中,冬天仍然少不了一床厚實、溫暖的棉被。在馬渚鎮運河西路飲馬橋旁,有一家彈棉花店,女主人劉雙英和丈夫陳正鋼從事彈棉花行當,至今已有30餘年了。劉雙英正在整理彈好的棉絮。
  • 餘姚啟動衛生防疫方案 設危舊房屋加固專項基金
    新華社發  昨日下午3點半,餘姚市政府在高速餘姚出口處召開抗洪救災新聞發布會,餘姚市副市長鄭桂春介紹了當地抗洪救災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計劃,並就災後防疫、重建等熱點作了回應。另外,300多臺小型水泵也陸續運達災區實施排水。「預計城區積水到明、後天可以基本消除。」鄭桂春說。  多家超市、藥店開門,市民生活有了保障  連日來,社會各界捐贈的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餘姚,生活物資供應非常充足。目前,除城區家家福伊頓店外的多家超市、藥店,均已開門營業,市民生活有了保障。
  • 餘姚又一新地標 公共文化中心計劃年底開工
    7月20日,餘姚市公共文化中心設計方案通過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未來,由余姚劇院、公共圖書館、活動中心、文化館和文化配套五大功能區塊組成的市公共文化中心將成為我市文化新地標,成為餘姚市民的精神家園。
  • 颱風菲特最新消息:浙江餘姚被淹 全城70%水災
    今年23號颱風「菲特」重創浙江,過境之處,上海、杭州、餘姚,無不上演「水漫金山」。其中寧波餘姚9市為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70%以上城區被淹。據當地政府通報,全市83萬人受災,所幸還未接到傷亡報告。降雨量為百年一遇。受此影響,餘姚市四明湖水庫等大中型水庫均超過了汛限水位,主幹河姚江水位達到5.33米,超過警戒水位1.56米,倒灌城區。據當地政府初步統計,截至8日晚7時,該市21個鄉鎮、街道均受災,145個行政村和社區被圍,受災人口83萬餘人,房屋受損較嚴重的25650間。
  • 彝良地震:宜賓軍分區政委自製擔架背災區兒童下山
    彝良地震:宜賓軍分區政委自製擔架背災區兒童下山推薦閱讀   四川新聞網雲南9月10日訊(紀富全 孫紹建 賴兵 記者 李京枝)
  • 長徵醫院醫療專家組奔赴餘姚 針對水災後疫情防控
    東方網通訊員王根華、記者於量10月11日報導:受「菲特」颱風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浙江餘姚受災嚴重,城區超70%地區被淹沒。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情發生後,上海市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組成了22人專家醫療隊,已於今天上午奔赴餘姚災區。  餘姚市人民醫院是長徵醫院的共建單位。
  • 留守蘇區高級幹部夫妻,分頭突圍夫當場犧牲,妻被捕堅貞不屈遇害
    1934年10月,贛南蘇區的中央紅軍主力長徵,李翔梧、劉志敏夫婦奉命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遊擊鬥爭,丈夫李翔梧擔任留守中央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妻子劉志敏擔任閩贛省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婦女部長。夫妻雙雙都是留守紅軍高級幹部。
  • 吉林小夥自發赴餘姚救災 帶領同事購買物資救援
    10日早上,姜海鵬在新聞中看到餘姚城區被淹,數十萬人被困的消息,腦海中立即產生了一個想法,「我必須得去做點什麼,不能這麼袖手旁觀。」到了單位以後,他將想帶同事去餘姚做志願者救災的想法告訴了領導,立即得到認同支持。董事長特意調派一臺單位的皮卡車,姜海鵬又徵集了4名同事,來到了周巷鎮食品批發市場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