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共頻道
20:00
《百年巨匠——傅抱石》(上集)
《百年巨匠——傅抱石》上集7月27日(今天)20:00將在山東公共頻道播出。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江西新餘人。早年 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於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1949年後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1960年9月率「江蘇國畫工作團」開始二萬三千裡的
旅行寫生,並由此推動了新山水畫在20世紀中期的發展。擅畫山水、仕女,創 「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代表作有《觀瀑圖》《待細把江山圖畫》 《屈原》《江山如此多嬌》等。著有《國畫源流述概》《摹印學》《石濤上人年譜》《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國美術史》等。
《百年巨匠——傅抱石》上集簡介:
1919年,古城南昌的收藏界忽然暗流湧動,不知道從哪裡一下子冒出來了20多枚清代名家趙之謙的篆刻印章,藏家們紛紛出手搶購。要知道,趙之謙篆刻的印章可是收藏界熱門的寶貝!別說是20枚,哪怕就是能夠收到一枚的人,都絕非是普通的藏家。
令人蹊蹺的是,當藏家們將印章拿出來相互炫耀的時候,卻發現印章的款式竟然有不少是雷同的。不久,真相終於大白了!藏家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手中的印章居然都是贗品,且全部出自一位15歲的少年之手!大家不禁驚嘆,小小少年怎麼會有如此高超的手藝,居然能夠以假亂真!
更為傳奇的是,正是這場風波,為這個仿製篆刻的少年催生出了一個全新的名字,而這個少年將帶著他的新名字,在若干年後,登上中國畫壇藝術巨匠的殿堂。這個名字就是「傅抱石」。
寧夏衛視
凌晨1:30
《百年巨匠——蔣兆和》(下集)
《百年巨匠——蔣兆和》下集7月27日(今天)凌晨1:30將在寧夏衛視播出。
蔣兆和(1904—1986),生於四川瀘州,原名萬綏,自幼家貧。1920年至上海,曾畫廣告,從事服裝設計,並自學西畫。1927年受聘於南京中央大學,為圖案系教員。1930至1932年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素描教授。1937年任京華美術學院教授、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師。1947年受聘於國立北平藝專。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在從教的50年間,創立了一整套培養和造就現代水墨人物畫人才的教學體系,稱為「徐蔣體系」。其作品在傳統中國畫基礎上融合西畫之長,人物造型嚴謹,表現內心深刻,使中國人物畫達到新的高度。代表作有《流民圖》《曹操》《蘇東坡》《文天祥》《李清照》《杜甫行吟圖》等。
《百年巨匠——蔣兆和》下集簡介:
剛解放時的國畫界,正處在新舊交替時期。中國畫中的人物畫,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以中國紙筆墨而施以西畫之技巧」的方式,成功地解決了西洋素描與中國筆墨的矛盾,也被稱為「徐蔣體系」。蔣兆和一生中多次搬家,復興門外大街13號樓,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站。
歲月無情,老年的蔣兆和已經失去了踏訪現實生活的能力,心境變得通達平和。一生都在表現「現實主義」的蔣兆和,沉浸於歷史人物的深度追問,找回一個真實的自我。蔣兆和晚年的古人作品非常豐富,他研究古人的命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憑藉才華橫溢的藝術想像,讓一個又一個的古代人物重現在我們面前。
監製 | 淵默 燕辰
責任編輯 | 天辰
美術編輯 | 神奇海螺
長按二維碼關注「百年巨匠」
走近巨匠 | 魯迅當年為何要遠離胡適?
走近巨匠 | 風雲歷史中的舒同
走近巨匠 | 饒宗頤:特殊的年代、特別的地方和特別的學人
走近巨匠 | 趙樸初:忍與不忍識大局
走近巨匠 | 潘天壽等「傳統派」證明了中國畫是進步的
巨匠軼事 | 李苦禪:用自己的畫換學生的速寫,值得!
走近巨匠 | 徐悲鴻痛恨把文人畫當作「八股」
《百年巨匠》已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光陰、博覽欄目)、重慶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甘肅衛視、新疆衛視、青海衛視、寧夏衛視、西藏衛視、廣東衛視、廣西衛視、北京紀實高清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等國內100餘家省級衛視、地方電視臺,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等海外電視臺播出,受到廣泛好評。《百年巨匠》已獲8項紀錄片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