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盈利下滑近9成 老賴股東涉關聯貸款6億元 遼陽銀行換帥後...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仲琦 馮櫻子 北京報導

日前,銀保監會網站披露的《遼寧銀保監局關於湯衛東任職資格的批覆》顯示,核准湯衛東遼陽銀行董事長的任資格職。在3個月前,遼寧銀保監局核准湯衛東遼陽銀行董事的任職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任董事長獲得批覆之前,遼陽銀行經營業績大幅下滑,股東問題頻出。

遼陽銀行發布的2020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收入9.57億元,同比下降41.58%;實現淨利潤0.78億元,同比降幅達到88.65%。

此外,天眼查顯示,該行的第6、第9大股東同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同益實業」)、葫蘆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成為「老賴」,並且這兩家公司目前已經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

今年1月初,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集中公布的4宗民事判決書顯示,遼陽銀行三家分行與同益實業的債務糾紛,金額合計約6億元。

對於經營下滑和股東存在的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與遼陽銀行取得了聯繫。該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需要向領導匯報後再答覆。」但截至發稿時為止,本報記者沒有收到遼陽銀行的回覆。

上半年淨利潤下滑近9成

遼陽銀行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銀行,在原遼陽城市信用聯社的基礎上組建而成。1997年3月,遼陽城市信用合作社變更為遼陽市城市合作銀行;1998年6月,更名為遼陽市商業銀行;2010年4月,更名為遼陽銀行。遼陽銀行在本地和瀋陽、大連、鞍山、撫順、丹東、錦州、營口、葫蘆島等地區設有分、支行68家。

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遼陽銀行合併口徑下資產總額1246.16億元,負債總額 1140.12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餘額為890.57億元,吸收存款943.44億元。不過,上半年遼陽銀行在存貸規模雙增的同時,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卻出現下滑。

遼陽銀行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利息淨收入和投資收益。截至6月末,該行投資收益大幅上升,達到4.1億元,而去年同期投資收益只有8萬餘元。再看利息淨收入,今年上半年該行利息收入20.74億元,同比減少13.15億元,降幅高達38.8%;受此影響,該行上半年利息淨收入5.52億元,同比減少65.22%。數據表明,在投資收益增加和利息淨收入大降的共同作用下,遼陽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5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1.58%,實現淨利潤0.78億元,同比下降88.6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遼陽銀行還保持增長態勢。一季報顯示,該行收入13.62億元,淨利潤4.8億元,經計算,該行第二季度營收為-4.05億元,淨虧損5.58億元。結合半年報和一季度報來看,該行第一季度實現利息收入18.34億元;利息支出8億元,最終利息淨收入為10.33億元。第二季度該行在利息收入僅為2.4億元,環比減少86.91%的情況下,利息支出達到7.22億元,導致該行利息淨收入為-4.82億元。顯然,遼陽銀行第一季度利息淨收入整體向好,而第二季度轉盈為虧,一舉拉低了該行上半年的利息淨收入水平。

在投資收益方面,遼陽銀行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投資收益3.24億元,到了第二季度投資收益還不足1億元,環比降幅逾70%。

此外,在資產質量方面,2019年,遼陽銀行共計處置不良資產0.11億元,全部為現金清收,未進行不良貸款核銷。同時,在遼陽地區經濟增長持續承壓的背景下, 遼陽銀行部分批發零售及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客戶經營情況持續惡化,其利息及本金逾期情況呈上升趨勢,進而導致遼陽銀行不良貸款率及關注類貸款佔比有所上升。截至2019年末,遼陽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7.6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16%,均大幅上升;逾期貸款餘額67.14億元,佔貸款總額的8.22%。

近年,遼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等指標均連續下滑。2017年至2019年,遼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23%、11.91%、11.53%;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84%、8.71%、8.5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84%、8.71%、8.58%。

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遼陽銀行2020年跟蹤評級報告中指出,遼陽銀行逾期及關注類貸款規模有所上升,信貸資產質量承壓;該行盈利能力有所弱化,資本內生性減弱,面臨資本補充壓力。

老賴股東涉關聯貸款6億元

除了經營出現大幅下滑外,遼陽銀行股東質量也頗為引人關注。

遼陽銀行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遼陽銀行的前十大股東分別為:遼寧程程塑料有限公司(15.16%),遼陽城市資本經營有限公司(15.16%),遼寧程威塑料型材有限公司(8.72%),遼寧遼鞍工程機械有限公司(7.96%),遼陽鵬力模具有限公司(7.58%),同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5.68%),遼陽遼發投資擔保有限公司(4.55%),遼寧北方鋼管有限公司(3.79%),葫蘆島港集團有限公司(3.79%),深圳市劍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3.41%)。

其中,該行第六大股東同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同益實業」)、第九大股東葫蘆島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葫蘆島港集團」)均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俗稱「老賴」,並且已經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

天眼查顯示,葫蘆島港集團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且被限制高消費,執行法院為葫蘆島市龍港區人民法院。此外,該公司還有3條被執行信息,立案時間均在今年7月,執行標的共計16.7萬元。

而另一老賴股東同益實業更是麻煩不斷。2018年以來,同益實業集團經過接連債務違約後被市場高度關注,其債券發行主體評級也從此前的AA降為C。天眼查顯示,2019年12月、2020年1月,同益實業兩次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被法院列為失信公司且收到限制高消費令。該公司另有15條被執行人的信息,執行標的總額近14億元;其所持的遼陽銀行股權也被法院悉數凍結。

2020年1月初,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集中公布了4宗民事判決,遼陽銀行三家分行因債務糾紛將股東同益實業告至法庭。記者統計,在這4宗案件中,同益實業及子公司涉及的償付和擔保金額約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同益實業在遼陽銀行的融資並非集團企業直接融資,而是通過旗下子公司和關聯公司進行的。2016年9月,同益實業就向遼陽銀行出具承諾書,該集團及子公司在遼陽銀行的全部融資業務,均無條件共同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涉及公司共有16家。

此外,天眼查顯示,遼陽銀行第一大股東遼寧程程塑料有限公司與第五大股東遼陽鵬力模具有限公司為同一實際控制人企業。並列第一大股東的遼陽城市資本經營有限公司為國資企業,但去年5月,該公司在瀋陽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所持的遼陽銀行全部股權,欲進行清倉式拋售。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遼陽銀行的挑戰:半年淨利銳減近九成 老賴股東關聯貸款風險暴露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遼陽銀行新掌門的挑戰:上半年淨利銳減近九成 「老賴」股東關聯貸款風險暴露中國網財經9月14日訊(記者 常實 曾薔)近日,遼陽銀行空缺已兩年多的董事長一職終於得以填補。而湯衛東此前並未出現在遼陽銀行2019年年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情況介紹中。隨著湯衛東的上任,意味著遼陽銀行空缺兩年多的董事長一職終於得以填補。從遼陽銀行前不久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信息報告來看,這位新帥掌舵遼陽銀行的挑戰並不小,該行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大幅下滑,其中淨利潤同比銳減近9成。
  • 遼陽銀行上半年淨利潤下滑近九成
    來源:證券時報中國貨幣網信息顯示,此前淨利潤連續多年保持增長態勢的遼陽銀行,於2020年上半年出現業績滑坡。具體來看,雖然該行投資收益由去年同期的不足10萬元增至4.1億元,但因為二季度利息收入大幅下降85.5%,導致上半年利息淨收入同比下滑65.2%至5.5億元。由此,遼陽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也下滑41.6%至9.6億元。與此同時,該行營業支出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此基礎上,遼陽銀行上半年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6.9億元銳減至不到0.8億元,降幅約88.6%。
  • 起訴股東追債 遼陽銀行淨利資本同時承壓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巨潮資訊網檢索發現,自2017年年度報告後,同益實業再未正常披露過財務報告。據了解,自2018年經歷債務違約後,同益實業被多家銀行及企業追債。同益實業為遼陽銀行第6大股東,遼陽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同益實業持有遼陽銀行股份15000股,佔比為5.68%。記者在天眼查檢索信息發現,截至今年9月15日,同益實業與包括遼陽銀行在內的9家銀行涉及法律訴訟。
  • 晉城銀行數次被罰內控遭拷問 截至去年末向「老賴」股東子公司...
    另值得注意的是,晉城銀行在2020年上半年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出現下滑,淨利潤銳減近兩成。同時,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晉城銀行第一大股東中融新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新大」)、第十大股東湖北寶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寶迪」)均為失信被執行人,即俗稱「老賴」;根據晉城銀行2019年年報,中融新大將其持有晉城銀行所有股份質押給了廣東粵財信託。
  • 石嘴山銀行多項信披數據「打架」 兩名主要股東已成「老賴」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石嘴山銀行多項信披數據「打架」 兩名主要股東已成「老賴」日前,寧夏石嘴山銀行發布2020年三季度信息報告。該行今年前9個月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出現超過30%的負增長。截至2020年9月末,該行總資產634.8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384.92億元,總負債593.95億元,吸收存款474.76億元,較年初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不過,在規模增長的同時,石嘴山銀行經營狀況卻不容樂觀,該行實現營業收入8.9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0.64%,淨利潤1.36億元,同比減少32.75%。
  • 遼陽銀行8000萬股權三度拍賣均失敗 中小銀行為何頻遭冷遇
    天眼查數據顯示,沈煤集團為遼陽銀行第十一大股東,8000萬股權為沈煤集團所持有的全部遼陽銀行股權。今年5月19日第一次拍賣時,法院將8000萬股權拆分成十份進行拍賣,"將銀行股權進行分拆,投資門檻得以降低,會有更多的投資人符合受讓銀行股權的資格,將會提高股權拍賣的成功率。"相關專業人士告訴記者。
  • 湖北兩城商行業績大PK:漢口銀行淨利首度下滑 湖北銀行不良貸款增...
    兩家銀行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湖北銀行的經營狀況下滑態勢更為顯著。上半年湖北銀行和漢口銀行實現淨利潤分別為6.67億元、9.71億元,降幅分別為39.75%、16.65%。  貸款方面,湖北銀行和漢口銀行均以對公貸款為主,公司貸款佔比均在75%以上。由於湖北地區企業經營狀況惡化,兩家銀行的不良雙雙上升至2%以上,不良貸款餘額增幅分別達到48.79%、34.2%。
  • 廣州農商行上半年淨利下滑近10% 房地產不良規模暴增6倍以上
    原標題:廣州農商行上半年淨利下滑近10% 房地產不良規模暴增6倍以上   近年來,廣州農村商業銀行淨利潤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速,但今年上半年,廣州農商行卻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 中小行股東疑雲調查 汝州農商行大股東「另有其人」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非上市的農商行、城商行對於股東信息的披露及股權管理依然問題頻現,有的中小行第一大股東「另有其人」,而非其披露的大股東,他們合計持股數超過公開披露出的第一大股東方;更有的第一大股東方已註銷、實控人已發生變更後,相關信息仍出現在同業存單發行計劃的信披中。有的銀行大股東關聯公司借銀行錢未還成「老賴」。大股東到底是誰?
  • 葫蘆島銀行逢多事之秋:二股東破產股權遭拍賣 買國債被騙6.1億元
    近年間,葫蘆島銀行頻現大額股權登上拍賣臺,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顯示,葫蘆島銀行第十大股東瀋陽亞歐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葫蘆島銀行合計6500萬股股權在前期兩度拍賣後,進入變賣程序,但在2020年12月10日變賣周期結束後,仍然無人問津。
  • 海南銀行上半年業績亮相:淨利潤同比增兩成 不良貸款暴增53%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9月7日,海南銀行2020年主體評級報告出爐,該行上半年業績數據也隨之浮出水面。上半年,海南銀行營業收入5.52億元,同比增長9.15%;實現淨利潤2.29億元,同比增長20.13%,幾乎趕上了2019年全年淨利潤2.42億元。截至2020年6月末,該行總資產為598.45億元,較年初增長11.5%。
  • 遼陽銀行迎來新董事長湯衛東,該行上半年淨利潤下跌近九成
    8月21日,銀保監會網站披露的《遼寧銀保監局關於湯衛東任職資格的批覆》顯示,核准湯衛東遼陽銀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在擔任遼陽銀行董事長之前,銀保監會網站批覆顯示,湯衛東曾擔任遼陽銀行董事、華夏銀行大連分行行長。
  • 天津金城銀行上半年盈利0.98億元
    天津金城銀行2日披露,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0.98億元。  天津金城銀行是全國首批5家民營銀行之一。據天津金城銀行董事長高德高表示,該銀行自2015年4月27日於天津自貿區掛牌營業以來,各項業務穩健發展。截至半年末,天津金城銀行資產總額已超過150億元,其中各項貸款50億元,同業投資82億元,表外資產運營總量19億元。
  • 遼陽銀行8000萬股股權司法變賣 已近兩月仍無人問津
    本報記者 呂 東目前遼陽銀行合計高達8000萬股的股權正在司法拍賣平臺進行變賣,而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起拍金額以順利成交,該筆股權早已被平均分拆成10份,以期儘量降低單筆起拍金額。遼陽銀行股權難出手來自阿里司法拍賣平臺的信息顯示,太原鐵路運輸中級人民法院於今年8月1日至10月9日對遼陽銀行平均分拆成10份合計高達8000萬股的股權進行公開變賣,按最新變賣價計算,這筆股權合計起拍金額逾1.3億元。本報記者查閱該司法拍賣信息發現,這已經是遼陽銀行該筆股權第三次在司法拍賣平臺上進行處置。
  • 大連銀行盈利持續下滑:前十大股東持股屢被拍賣
    阿里司法拍賣網信息顯示,因在規定拍賣時間內沒有人參與競買,截至2020年12月29日10時,由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拍賣的大連銀行4500萬股股權再度宣告流拍。《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該筆股權為大連銀行第六大股東錦聯集團持有,此筆4500萬股股權的評估價為16785萬元,第二次拍賣的起拍價設定為9399.6萬元。
  • 大連銀行盈利持續下滑 前十大股東持股屢被拍賣
    大連銀行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錦聯集團持股數量高達1.8億股,持股比例為2.65%,位列該行第八大股東。據錦聯集團官網介紹,其旗下企業是錦州銀行和大連銀行最大和最重要的股東之一。      據陳爽爽律師介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規定,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進行變價處理時,應當首先採取拍賣的方式。
  • 半數歸母淨利下滑、五成不良率抬頭 36份中報還原銀行業上半年「光...
    對比去年多數銀行交出淨利潤回暖的成績單,今年上半年銀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承壓。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36家銀行中有18家銀行淨利潤同比有所下滑,佔了半壁江山。11家銀行淨利潤同比降幅不低於10%,相較於「後部力量」,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以及部分頭部城商行淨利潤同比下滑更為明顯,這既是今年疫情影響下,銀行業讓利實體經濟政策引導的效果顯現,也符合市場預期。
  • 資本充足率下滑 珠海華潤銀行定增補血
    來源:時代周報[摘要] 近年來,珠海華潤銀行資本充足率呈下滑趨勢。截至2017年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48%、9.48%和12.42%,較2016年末下降0.26、0.26和0.39個百分點。
  • 盈利增速放緩 齊魯銀行欲轉戰主板IPO
    盈利增速放緩 多項指標下滑據齊魯銀行招股書顯示,其2016-2019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51.54億元、54.26億元、64.02億元、34.4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1.53%、5.28%、17.99%、14.72%;淨利潤分別為16.54億元、20.26億元、21.69億元、12.0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8.30%、
  • 廣州銀行IPO隱憂待解:經營性現金流3年淨流出1380億 關聯交易存疑
    值得一提的是,李舫金曾在廣州銀行任職過副董事長,而廣州金控又是廣州銀行的控股股東。目前廣州銀行正在衝刺IPO,而李舫金被查會給廣州銀行上市帶來多大影響呢?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在過去7年間,廣州銀行淨資產收益率持續下滑,過去的3年,該行經營性現金淨流出達13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