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門檻搭配短培訓 廣東「三項工程」擔起脫貧致富重任

2020-12-11 金羊網

零門檻搭配短培訓 廣東「三項工程」擔起脫貧致富重任

金羊網  作者:周聰、粵仁宣  2020-09-23

通過零門檻搭配短培訓,讓貧困勞動力學得一技之長,讓一人就業帶動全家脫貧。

在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德國費斯託工具中德特色學院,技工學生練習噴漆

「粵菜師傅」出品「山呼海應」 「廣東技工」鍛造「世界冠軍」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粵仁宣

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選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作出重要指示。廣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著眼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支撐高質量發展,部署了「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

近日,記者跟隨廣東省人社廳深入全省各地基層,見證了廣東「三項工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迸發出的力量——通過零門檻搭配短培訓,讓貧困勞動力學得一技之長,讓一人就業帶動全家脫貧。

短培訓快就業,「粵菜師傅」帶動脫貧路

「3天,8道硬菜,可以開農家樂了!」貧困戶陸上厚樂了。在清遠英德連樟村,30多名村民從「粵菜師傅」培訓班畢業,這是他們第一次如此高效地掌握一門技能。

在遂溪縣洋青鎮芝蘭村,廣東人社部門對該村50戶沒一技之長的貧困戶及部分村民進行免費集中培訓,讓村民們成為擁有一技傍身的廚師。村民卜偉,以前就喜歡炒菜製作糕點,參加培訓後,技藝大進,很快就到鄰近鎮一家酒樓當起了夜班師傅,月薪4500元。

為村民培訓粵菜烹飪技能,把培訓開到村民家門口,廣東打通了一條舌尖上的脫貧路。時間短、出師快,今年1月-7月,廣東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萬人次,直接帶動 16萬人就業創業。

「粵菜師傅」工程不僅帶動省內各地群眾致富。隨著工程的不斷推進,廣東將「粵菜師傅」導入省際扶貧協作,「舌尖上脫貧路」的影響力輻射全國。

在雷州半島,就上演了一場以山海為主題的省級扶貧。廣東湛江臨海,盛產海鮮;廣西柳州靠山,遍野山珍。在粵菜大師工作室的加持下,一套以粵菜技藝烹飪廣西食材的「山海菜」就此出爐。量身定做「山海菜」培訓教材,採取「粵菜師傅請進來」學制培養、「送上門」短期培訓、「普及性」遠程教育、「組織化」勞務協作四種方式,打造了「山呼海應」「粵菜師傅」勞務協作品牌。

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先後前往廣西凌雲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靖西市、那坡縣開展「粵菜師傅」培訓,並組織深圳市20多家餐飲業到學校招聘,學員現場被各知名企業一搶而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一技傍身的重要性。而「粵菜師傅」工程,則走出了一條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受歡迎的扶貧路,這條路還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廣。

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準師傅」們正在接受培訓

以技能拔窮根,「廣東技工」扶貧又扶智

3年前,19歲的黃承志還是百色市靖西市農村的一名高中生,父親因車禍喪失勞動能力已十多年,全家人僅靠70多歲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種莊稼的收入,以及當地政府的貧困補助維持生計。

那年5月,黃承志幸運地接到「橄欖枝」: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根據粵桂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對口百色招收扶貧生,並提供免除學費、給予多項生活及學習補貼等優惠政策。

黃承志第一時間報了名,從小就愛倒騰木工活的他,選擇了家具設計與製造專業。「讀書幾乎是全免費的,這對於我來說很重要!」

當時的黃承志恐怕並沒有想到,通過學習、磨礪,兩年後他一路從深圳市隊、廣東省隊過關斬將,走到了世界的舞臺——作為國家隊備選選手跟隨廣東省代表團赴俄羅斯喀山觀摩了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

在京東商城線上,有一支由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扶貧電商班同學組成的電商團隊。他們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學生王應進的帶領下,已完成了五大地區70家公司8000多款產品對接、57款貨品的拍攝和銷售,其中少數民族地區產品佔到了60%以上。目前,銷售額累計59萬餘元。同時,他們利用在校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網際網路幫助家鄉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創造財富,從根本上解決家鄉貧困戶持續穩定的收入問題。

在「廣東技工」工程的推動下,廣東充分發揮技工院校優勢,貼身施教,讓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助力奔小康。貧困生們用技能武裝自己,獲得認可,讓自己和家庭擺脫多年來貧困的帽子。

零門檻精就業,「南粵家政」助村民就業

廣東「南粵家政」工程是一個零門檻的民生工程。通過短時間的培訓,快速掌握崗位技能和要領,在提升勞動者素質的同時,實現短培訓精就業快就業。

3月5日,「80後」陳嬌燕離開了老家湛江徐聞縣林宅村,到深圳務工。沒有太多技能的她經同鄉介紹,到深圳「媽媽來了」面試,如今已成功完成培訓並順利就業,成為一名月嫂。如今,她的預約客戶已排到了明年4月份,預計今年年收入能達到7.1萬元。陳嬌燕說,「南粵家政」給了她新的力量,成為月嫂是她這輩子最大的改變,她期望自己明年能修一修老家的房子。

「90後」的關梅清,來自羅定市黎少鎮一個小鄉村。2006年初中畢業後,她先後珠三角地區打工。「在工廠上班比較辛苦,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月薪只有2000多元。」關梅清回憶。

後來,她在四會市學習考取了育嬰師資格證書、母嬰護理、小兒推拿、催乳師等相關職業技能證書。在工作中累積一定的經驗後,2018年,她和朋友合夥開了一間養生調理館,由於技術好,經過顧客們的口耳相傳,她店裡的生意越做越火,最高峰時曾試過日收入一兩千元,甚至有居住在端州區、鼎湖區的客人專程開車到她店裡做產後修復及體質調整,生意很紅火。

小切口解決大問題,「南粵家政」工程既滿足了民眾的家政服務需求,更是帶動了一大批勞動力就業。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南粵家政」工程培訓28.41萬人次,1.72萬家家庭服務企業吸納鄉村勞動力就業100多萬人。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廣東:「三項」工程提升勞動者素質 穩就業底氣足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部署了「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解決就業「大問題」、滿足民生「大需求」、促進產業「大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廣東促就業保民生的「幸福協奏...
    ,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從技能培訓,到吸納就業,再到創業扶持,廣東探索以「工程」方式推進就業創業一條龍服務,有力支持普通勞動者「找到一份好工作」,也託舉起他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創業尋夢路促就業、保民生,助推高質量發展。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 廣東促就業保民生的「幸福協奏曲」
    怎麼把這些客家大嫂組織起來,讓她們成為脫貧致富的行家能手,成為當地得到政府支持的一項民生工程。「我們的培訓敞開大門,誰都可以來。客家女人勤快能幹,我想讓她們走出家門,改變命運。」梅州我愛寶貝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林利芳說。在「南粵家政」工程的扶持下,我愛寶貝公司送教下鎮下村,為無業在家或是下崗了想再就業的農村婦女免費送上學習和培訓。
  • 中山深入實施「三項工程」,將舉行粵菜師傅全國邀請賽
    11月10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穩就業保民生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山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劉德先介紹了中山市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的相關措施和成效。
  • 邵東鄉村民俗「擔」起群眾文化重任
    原標題:一臺扁擔戲、兩條龍燈、幾隻獅舞「鬧」萬家——  邵東鄉村民俗「擔」起群眾文化重任  當年聽了賀綠汀創作的《遊擊隊之歌》、《東方紅》等歌曲後,楊橋鎮楊新村農民龔日升認為「越是在戰爭年代,越要有文藝鼓勁」,因此他自覺挑起傳承木偶戲重任。當時十幾歲的龔日升就開始學習木偶戲。  「他演木偶戲一輩子,木偶戲也就是他的一輩子。」邵東縣文化館工會主席黃滬舟介紹,90歲的龔日升至今已與木偶戲相伴78年。
  •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兩周年培訓5萬人次
    在茂名信宜市經營著高城人家餐廳的陸科明堅信,兩年前一次免費的粵菜師傅培訓,給他人生帶來轉折點。   到今年4月26日,「粵菜師傅」工程已實施兩周年。兩年來,廣東全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像陸科明這樣從中受益、實現技能就業致富的案例越來越多。   筆者從廣東省人社廳了解到,全省已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萬人次,帶動16萬人就業創業。
  • 賈寶玉這個官四代,可惜沒有擔起振興家族的重任
    賈寶玉這個官四代,可惜沒有擔起振興家族的重任。從榮國公, 賈代善,賈政到賈寶玉,足足四代,多麼龐大的家族體系,最後樹倒猢猻散了,令人惋惜。賈寶玉銜玉出生,真的是被家長寵的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裡怕風吹到了 。那麼賈寶玉真的是繡花枕頭,好看沒啥用嗎?那咱們先一起看看,賈寶玉有多好看。
  • 阮鴻獻: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 擔起助推中醫藥發展重任
    接受採訪時,他表示,作為實體藥店經營者,一定要擔起助推中醫院發展重任。可以利用市場為消費者講解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意義。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阮鴻獻。談到中醫藥對傳染病防控的作用時,阮鴻獻說:「在03年非典和如今的新冠防治過程中,讓消費者對中醫藥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不僅可以治療,還能夠起到預防的效果。」
  • 品嘗「非遺」美食 體驗「非遺」技藝——「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
    品嘗「非遺」美食 體驗「非遺」技藝——「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推出廣府「非遺」美食專場金羊網  作者:  2020-10-24 近期,由團市委、市總工會、市婦聯、市人社局聯合主辦的「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繼續在廣州市青
  • 厲莊鎮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的實施意見
    根據《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的意見》(蘇發〔2015〕35號)、連雲港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和區委、區政府關於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的實施意見精神和要求,減少相對貧困,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就「十三五」時期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提出如下意見。
  • 明年起,福州實現落戶「零門檻」!
    明年起,福州實現落戶「零門檻」!」全面放開近親屬投靠條件實現投靠「零門檻」……二、全面放開近親屬投靠條件,實現投靠「零門檻」除院校學生集體戶外,凡具有我市戶籍的人員,其近親屬均可申請投靠落戶。三、提供落戶地址多樣化選擇新來我市落戶人員可根據提供的材料類型選擇落戶地址。
  • 「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國減貧故事) 「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中新社韶關7月14日電 題:「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中新社記者 郭軍「剛回新豐工作時,每月工資4800元(人民幣,下同),後來參加了粵菜師傅培訓
  • 中牟召開「三項工程 一項管理」工作周例會
    點擊播放 GIF 0.1M13號上午,中牟縣召開「三項工程 一項管理」工作周例會,回顧總結近階段中牟縣「三項工程 一項管理」工作推進情況,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座談會上,四個指揮部和相關鄉鎮(街道)分別匯報了各自轄區「三項工程 一項管理」工作推進情況。
  • 廣東雲浮三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包含圖書館、文化館、體育館
    近日,根據云浮市相關部門發布的消息可知:雲浮市將有三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兩項為新建工程,一項為改建工程。雲城區圖書館項目選址位於雲城街岔路村委羅石村羅石路北側,佔地面積8038.8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37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5700平方米,共地上4層,地下1層。
  • 改革 擔起綠色發展重任
    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要走綠色發展之路,就要主動擔當起綠色發展的重任。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沒有美麗中國,就很難有富強中國。當下,資源與環境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短板」。
  • 廣東多措並舉穩民生:「三大工程」齊發力拓寬就業新途徑
    作為全國用工大省和經濟大省,廣東就業穩得住、保得住,對全國應對疫情衝擊、實現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對此廣東多措並舉:通過實施「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大工程有效促進城鄉勞動者技能就業;推出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等措施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針對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加碼幫扶力度。
  • 音樂APP實現零門檻音樂創作 激發個人表達欲
    楊迪過生日慘遭封口,結果這個秘密還是被發現了……原來,楊迪和他的團隊率先了體驗了菠蘿BOLO重磅上線的「說話成歌」功能——對著手機清晰地說出你想說的話,選擇喜歡的伴奏曲風,一鍵生成一首全新的歌曲,而且同樣的話語可以變成無數種旋律,並且可以隨心所欲地配以短視頻播放!  這種讓音樂創作實現零門檻的黑科技,驚呆眾多網友:「這是什麼神仙操作?」「簡直不可思議!」
  • 廣東話百科:擔挑(「擔挑」是什麼?)
    廣東話百科:擔挑  點樣讀:  擔挑(daam tiu)  乜意思:  「擔挑」是指扁擔。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點造句:  我屋企有一個擔挑。(我家裡有一個扁擔。)  而家越嚟越少人用擔挑。(現在越來越少人用扁擔。)  話你知:  在粵語中,「擔挑」是扁擔的意思。此外,粵語中的「擔凳」是搬凳子的意思。
  • 伊川農商行董事長康鳳利:扶貧重任扛在肩,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
    伊川農商行董事長康鳳利:扶貧重任扛在肩,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黨的十九大把脫貧攻堅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硬仗中的硬仗。
  • 「最美基層環境工作者」鐘聲:臨危受命 擔治水重任
    臨危受命擔重任「治水落後,石排分局主要領導被調整了崗位。鎮委書記找我談話,讓我來主持分局全面工作,兼任鎮治水辦主任,挑起全鎮治水的擔子,推進解決全鎮次支管網建設工程滯後等治水問題。」鐘聲坦言,壓力很大,因為之前主要負責材料撰寫和執法等工作,對治水工程可以說是一竅不通,「起初完全不懂工程手續,當時就是憑著一股衝勁,一心想要把工作幹好,改善河湧水質,還百姓一汪清泉」。鐘聲2011年畢業於暨南大學,是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屬於科班出身,畢業後就一直在石排環保分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