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國減貧故事) 「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新社韶關7月14日電 題:「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新社記者 郭軍

「剛回新豐工作時,每月工資4800元(人民幣,下同),後來參加了粵菜師傅培訓,順利考取了中式烹調師中級證書,如今工資漲到了6000元!」廣東韶關新豐縣羅峒村惠明客家王酒家的粵菜師傅朱能卿近日告訴記者。

兩年前,他還是村裡的貧困戶,母親年邁多病,妻兒疾病纏身。為更好地照顧家人,他從東莞辭職回老家,在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介紹下,加入現在這家餐廳當粵菜學徒。

圖為6月12日,廣東韶關新豐縣,「粵菜師傅」工程孵化點——燒鵝皇山莊的廚師正準備廣味燒臘菜品。 中新社記者 王駿 攝

在餐廳老闆朱強明的鼓勵下,他參加了新豐縣首屆粵菜師傅培訓班。如今他一人的工資加上政府對貧困戶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補助,可讓一家5口人除了日常吃用,每月還能攢下一小筆錢,他感覺「家裡離小康越來越近了,生活有信心多了」。

「粵菜師傅」工程是2018年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上倡導部署的鄉村惠民項目。其後,廣東省和各地市都出臺了各具特色的「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如今,該工程已成為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手段。

圖為6月12日,廣東韶關新豐縣,「粵菜師傅」工程學員學習粵菜的烹飪技巧。 中新社記者 王駿 攝

目前,僅新豐縣就有1200家餐飲企業參與「粵菜師傅」工程,帶動1.2萬人就業。2019年以來,韶關以「粵菜師傅」工程為抓手,共組織開展「粵菜師傅」技能培訓2305人次,新增就業創業3024人。

韶關餐旅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強明投資200萬元創辦的惠明客家王酒家,不單是一家餐廳,還是一個「粵菜師傅」工程孵化點,「既用於經營,也用於廚師培訓就業」。

圖為6月12日,廣東韶關新豐縣,「粵菜師傅」工程的學員展示廚藝學習成果。 中新社記者 王駿 攝

「我們承包了酒家周圍的菜田,並聘請本地10名貧困戶為酒家種植南瓜、茄子、蓮藕等蔬菜以及養殖魚類。這樣既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也保證酒家有新鮮食材供應。」朱強明說,酒家內還聘用了兩名貧困戶擔任廚師,月工資達6000元。

朱強明是一名粵菜烹飪大師,從業40餘年,已帶動120餘名廚師徒弟,大多在本地或珠三角地區就業。其中22人去年參加新豐縣粵菜師傅技能工匠競賽,全部取得中式烹調師中級證書。

「獲得證書後,徒弟在廚師崗位上月工資大多都在5000元以上。」朱強明說,「粵菜師傅」工程不僅增加了廚師收入,也提升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職業榮譽感,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加入這一行。

同樣位於新豐的燒鵝皇山莊,也是一家「粵菜師傅」工程孵化點。37歲的老闆潘志敏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燒臘師傅,16歲便外出打工創業,輾轉多地。2014年起,他多次回到山清水秀的新豐尋找食材。

「幾次來回後,我發現家鄉不但食材價廉物美,而且已和珠三角形成『2小時生活圈』,發展潛力巨大。」潘志敏表示,希望藉助家鄉的好山好水提供源源不斷的食材。2016年,他在新豐創辦了每日鮮配送有限公司,經過3年多的發展,逐漸建立起產供銷一體化經營模式。

據介紹,潘志敏先後在梅坑村、大嶺村建立起生態養殖示範基地,通過「分擔風險、收益、技術」,開展新豐走地雞「代養代銷」扶貧項目。除了養殖,公司還收購農戶的農產品,經過粗、深加工後,在公司的電商自營平臺、農產品手信超市銷售,提高農戶經濟收入。

今年39歲的貧困戶周建華,此前在新豐縣從事建築工作,一家5口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5227.5元。2019年,在駐村幹部鼓勵、幫助下,他開始自主創業。當年下半年,他利用自家魚塘開始養殖鵝、鴨。每日鮮配送有限公司與其籤訂產供銷合同,保價收購。每批養殖約100隻,一年可養殖5批次。去年下半年至今,通過這種養殖模式,周建華家庭增收約2萬元。當年,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946元。

周建華僅是潘志敏帶動下實現脫貧的一個典型。據統計,潘志敏的企業共帶動新豐141個行政村,幫助1366戶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500多戶農戶從事家禽養殖及綠色生態農業生產,企業年營業額逾4000萬元。(完)

相關焦點

  • 特色蔬菜種滿園粵菜師傅端上桌
    海割米燕麥糕、滋補虎頭坡羊肉湯、螃蜞汁煎虎頭椒、像生芋茸天鵝酥……二十公裡外的遂溪縣螺崗小鎮,來自虎頭坡村的特色食材,經過粵菜師傅高飛大師工作室精心製作,成為12道獨具地方特色的粵式菜餚,讓前來遊玩的群眾讚不絕口。
  • 中山深入實施「三項工程」,將舉行粵菜師傅全國邀請賽
    11月10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穩就業保民生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山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劉德先介紹了中山市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的相關措施和成效。
  •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香巴拉鎮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等要求,狠抓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責任導向,通過政府引導、項目整合、社會參與等措施,採取「集體組織+農戶+基地」「支部+企業+基地+貧困戶」「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下足繡花功夫攻 堅中之堅,匯聚各方力量解 困中之困,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廣東促就業保民生的「幸福協奏...
    「粵菜師傅」:讓世界愛上廣東味兒;「廣東技工」:與中國製造共同成長;「南粵家政」:成為百姓最放心的家政2018年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全面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面向低文化、低技能的普通勞動者
  •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 廣東促就業保民生的「幸福協奏曲」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圖集 「粵菜師傅」:讓世界愛上廣東味兒;「廣東技工」:與中國製造共同成長;「南粵家政」:成為百姓最放心的家政2018年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全面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面向低文化、低技能的普通勞動者,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直播專場(清遠站)開播
    「清遠雞肉嫩、細滑,素以皮色金黃、肉質嫩滑、皮爽、骨軟,深受廣大食客喜愛……」4月30日晚,「脫貧奔康·粵來粵好」扶貧助農公益活動粵北站在清遠開播。記者從廣東省委網信辦獲悉,為做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網上宣傳,廣東省委網信辦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等單位,從4月中旬開始組織開展「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廣東「助力脫貧攻堅共建美好時代」扶貧助農公益活動。
  •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兩周年培訓5萬人次
    到今年4月26日,「粵菜師傅」工程已實施兩周年。兩年來,廣東全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像陸科明這樣從中受益、實現技能就業致富的案例越來越多。   筆者從廣東省人社廳了解到,全省已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萬人次,帶動16萬人就業創業。廣東省加快建立起多層次的粵菜師傅培育體系,「粵菜師傅」工程也成為廣東強化就業創業和技能扶貧的重要抓手。
  • 惠州惠陽舉行2020年「粵菜師傅」工程「千年歸善·尋味惠陽」美食...
    記者了解到,惠州市惠陽區「粵菜師傅」工程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惠陽區大力挖掘、推廣鄉村本土特色菜式、特色宴,打造一系列美食名品、美食名廚、美食名店;同時,建立粵菜旅遊美食精品線路,打造惠陽旅遊美食文化,突出服務農民、服務就業、服務脫貧,擦亮「粵菜師傅」工程的金字招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粵菜師傅」工程:煙火氣中烹出「好日子」
    自實施「粵菜師傅」工程以來,她有幸成為一名學員。經過系統培訓,陳賤嬌在廚藝上得到了提高,同時增加了獨自掌勺做菜的信心。2019年陳賤嬌進了區衛健局的飯堂上班,有了一個施展自己技能的平臺。在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她成了區衛健局飯堂獨當一面的主廚。加上幹活勤快、責任心強,她得到了區衛健局幹部職工的一致好評。重陽鎮黃岸村村民陳賤嬌在工作中。
  • 茂名信宜官山村:半道入夥「磨」出脫貧經
    可如今在鄉村粵菜師傅、展宇農業發展公司負責人張恩華的研發和掌勺下,原生態的蕉芋被製成粉,並開發出蕉芋卷、炸蕉芋、生湯蕉芋等各種創意美味菜式,成為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粉條」。2016年,在廣州做建材商的他回鄉支持農村發展,隨著廣東實施「粵菜師傅」工程,熱愛美食的張恩華在當地人社部門的幫助下,「半路出家」成為一名粵菜師傅,並帶領村民找到了一條美食致富路。
  • 恩平提升「粵菜師傅」工程「含金量」
    近年來,恩平市人社局大力打造「粵菜師傅」品牌,逐步將其打造成集就業、創業、飲食、文旅發展於一體的綜合性品牌,「粵菜師傅」不再是單一功能的工程,它可以撬動更多發展潛力,助推多個行業融合發展。多元評價培養高水平「粵菜師傅」本次競賽是恩平市深入落實「粵菜師傅」工程,全力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恩平市深入推進省揚帆計劃旅遊人才引育工程、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工作。
  • 粵菜師傅已經幫你想好了 廣東推出「粵菜師傅·幸福菜譜...
    粵菜師傅已經幫你想好了 廣東推出「粵菜師傅·幸福菜譜」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01-11 金雞報喜、笑口常開、添丁添財、榮華富貴、家肥屋潤、年年有餘、福壽雙全、春意盎然、金玉滿堂、團團圓圓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外來菜式在揭陽變潮
    「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進一步在揭陽普及了正宗的潮菜,也極大地促進了揭陽這一美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其中,僅2019年「粵菜師傅」工程烹飪技能人才考核評價合格人數就有675人;創建了兩個潮菜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了兩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累計培養培訓學生450人,其中貧困戶子女9人,經過培訓後的學員大部分成了各大粵菜酒樓的「香餑餑」,被用人單位「搶訂」一空,直接帶動了許多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 廣東:「三項」工程提升勞動者素質 穩就業底氣足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部署了「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解決就業「大問題」、滿足民生「大需求」、促進產業「大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我們奔小康」大廚帶徒!年輕人讓粵菜有了朝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韶關6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林潔 張均斌 見習記者張玘雲)河鮮豆腐、紫蘇山坑螺、佛手瓜沙拉、山楂醬肉、山茶油蒸雞……今天,在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粵菜師傅們為各地食客忙碌著準備客家美食。
  • 【關注】張愛軍主持召開「廣東技工」「粵菜(客家菜)師傅」「南粵...
    【關注】張愛軍主持召開「廣東技工」「粵菜(客家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工作推進會 2020-03-14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市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 僑鄉「粵菜...
    為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粵菜師傅」工程保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獨特作用,江門今年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以「彩虹七色」為設計理念,結合三區四市飲食文化和特色食材,扶持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僑鄉特色餐飲彩虹計劃創業店。
  • 廣東首個粵菜師傅工作室「開張」,第一講談粵菜文化與農家菜
    廣東首個粵菜師傅工作室在這裡正式啟動。當天下午,工作室進行了第一講,當地幾十位粵菜師傅前來「取經」,盛讚活動辦得好、免費學習機會難得。工作室的粵菜名師則表示,有些從化農莊的出品不輸廣州的大酒店,要互相學習,攜手把粵菜傳承發揚光大。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廣東潮州:一片小葉子託起山溝裡的脫貧致富夢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  光明網潮州訊 (記者 孫滿桃)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廣東潮州市堅持因地制宜、潮州所能,積極探索出富有「潮味」特色的脫貧攻堅新路子。  11月5日,「脫貧奔康·粵來粵好」網絡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潮州,走進茶香氤氳的「中國烏龍茶之鄉」鳳凰鎮,探尋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新方式和新做法。
  •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帶貨「粵菜師傅」
    2018年4月26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上提出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自此,廣東拉開以美食為媒,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的序幕。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細花決定將廣東味道帶上兩會:「在廣東,憑藉『粵菜師傅』工程,不少鄉鎮如今另闢蹊徑,依託傳統美食帶動鄉村旅遊, 成為發展特色產業、助力百姓增收的抓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