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一般人的眼裡,
美食是人們滿足口腹之慾、
提升生活品質的消費物品。
在前面的三篇見聞中
記者領略了
↑點擊可回顧↑
但武江區卻另闢蹊徑,
在美食上做起了精準扶貧的文章,
通過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把扶貧對象培訓成製作美食的掌勺者,
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
讓扶貧對象有一技傍身
並通過自身努力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武江區重陽鎮黃岸村的陳賤嬌幾年前還是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她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生活壓力大。她曾在餐飲企業輾轉工作10餘年,雖有一定基礎,但缺乏名師指點,沒有進一步提升自身廚藝的平臺與機會,生活一直沒有起色。自實施「粵菜師傅」工程以來,她有幸成為一名學員。經過系統培訓,陳賤嬌在廚藝上得到了提高,同時增加了獨自掌勺做菜的信心。2019年陳賤嬌進了區衛健局的飯堂上班,有了一個施展自己技能的平臺。在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她成了區衛健局飯堂獨當一面的主廚。加上幹活勤快、責任心強,她得到了區衛健局幹部職工的一致好評。
重陽鎮黃岸村村民陳賤嬌在工作中。
收入穩定,還能照顧家庭,原來貧困的家庭迎來了轉機。她說:「以前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打工掙錢,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有份穩定的工作,每天開著摩託車就能上班,下班回家還能下田務農和照顧家人,收入也比從前翻了幾番,這就是我心中幸福的小康生活。」如今,她建起了樓房,日子越過越紅火。「『粵菜師傅』這個平臺讓我得到了提升,也非常感謝扶貧幹部的關心與支持。」她由衷地感嘆道。
據了解,2018年以來,武江區按照有關部署,紮實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向縱深發展並取得積極成效。一方面推送特色餐飲名店到市參與評選,並組織多名選手參加市縣(區)兩級「粵菜師傅」技能工匠競賽和廚藝比武,進一步提升選手的廚藝水平;另一方面,將「粵菜師傅」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在全區開展多次「粵菜師傅」技能培訓。
重陽鎮黃岸村「粵菜師傅」技能培訓開班現場。
武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譚友衛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局以提高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促進就業為工作目標,深入實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助力精準扶貧,培養技能人才。通過舉行短期烹飪製作專項技能培訓,引導貧困勞動力在烹飪方面實現就業,鼓勵、引導餐飲企業招收貧困勞動力並給予一定的獎補。此外,還依託「廣東遠程職業培訓網」等網絡平臺,大力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截至目前為止,武江區共培訓「粵菜師傅」技能人才154人,實現就業93人。
「接下來,區人社局還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重點做好以客家菜的『粵菜師傅』專項能力培訓。」他表示,2020年武江區還將通過舉辦「鄉廚」培訓班和開展「粵菜師傅」技能工匠競賽、以賽代訓培養本區的「粵菜師傅」技能人才。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
「粵康碼」使用指南
↓↓↓
↑↑民法典公益宣傳片↑↑
作者: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少華 通訊員 謝燾 攝影報導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粵菜師傅」工程:煙火氣中烹出「好日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