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訊 記者溫智雄 通訊員李思宇報導:2018年以來,中山市結合本地行業發展和校企合作實際,持續推進「粵菜師傅」工程,逐步形成「四三二一」模式,取得階段性成效。
中山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支持有意願的農民群眾通過專業培訓後開辦農家樂或外出就業,鍛造中山美食品牌傳承發展的中堅力量,進一步帶動石岐乳鴿、東升脆肉鯇等特色農產品的養殖和銷售。與此同時,該市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其2019年工作要點,建設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深化與港澳地區合作,推動餐飲行業發展,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在扶貧領悟,將」粵菜師傅」工程導入技能扶貧,根據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地區雲南省昭通市的需求,找準結合點,為昭通市培養一批餐飲行業技能人才,帶動當地勞動力脫貧致富。此外還集聚人才主題,結合中山市《關於進一步集聚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意見》,培養一批有影響力的香山名廚、粵菜大師。
據悉,中山市在加強餐飲行業技能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方面,培養高、中、低三個層次粵菜師傅。首先,建設省、市、鎮區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與粵菜師傅培訓基地,通過長期的名師帶徒專業訓練指導,培養了一批香山名廚和技藝高超且有較高理論水平的粵菜師傅。其次,結合全省技能晉升培訓補貼政策和《中山市就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實施,鼓勵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面向社會開展3-6個月的粵菜師傅短期技能培訓,為餐飲行業提供技能人才儲備。據統計,自2018年4月部署「粵菜師傅」工程以來至今,中山市共培訓「粵菜師傅」450餘人。目前,經省人社廳備案同意後,分別按照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每個200萬元、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每個15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同時,根據有關規定,市財政對每個大師工作室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配套經費補助。今年內還將再評審一批市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
據了解,中山市技師學院通過「請進來」學制培養、「送上門」短期培訓,落實精準扶貧計劃,培養「粵菜師傅」,從2017年開始招收雲南昭通學生,現有雲南學生70人,其中烹飪專業學生10人。2019年,學院計劃招收20名雲南昭通學生到中山學習烹飪。該院烹飪專業採取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與餐飲企業的合作,安排學生分階段到企業學習。目前2017級6名雲南昭通學生正在海港城大酒樓學習。同時,該院旅遊服務繫於2017年、2018年先後派出2名實踐經驗豐富的烹飪教師到雲南昭通技師學院進行對口幫扶,為當地1個以上班級的師生作了現場教學,並開展教學交流研討。
2018年,中山市選手參加了在汕頭舉辦的廣東省首屆粵菜師傅技能競賽,分別獲得粵菜工匠組第五名、粵菜傳承組第三名。今年將組織開展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等3場市級粵菜師傅技能競賽暨選拔賽,推動廚藝交流和崗位練兵。對競賽優勝選手,按規定頒發相應證書。依照省人社廳的工作安排,積極組織優秀選手參加第二屆廣東省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和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另外,大力推動各鎮區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粵菜師傅」特色活動,支持行業企業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評價等專題活動,廣泛持續營造實施「粵菜師傅」工程的良好氛圍。
此外,聯合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充分挖掘有中山特色的飲食資源,委託市飲食業商會組織進行專項職業能力開發,為開展粵菜師傅培養、評價提供可操作的標準和依據。目前,已完成中山脆肉鯇烹飪、小欖炸魚球、石岐乳鴿、中山金吒、中山茶果之葉仔等5個具有中山特色的菜品開發並上報,待省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備案同意後實施。下一步,還將再開發一批中山特色菜品培訓標準。
編輯: 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