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這4句忠告,我們若能熟記於心,好福氣會不請自來

2020-12-19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的話充滿著辯證哲學與生活的大智慧;他們就猶如我們生命中的「導師」,為我們導引正確的人生方向。

人生最大的運氣,不是撿到錢,也不是中獎,而是有一天,你遇到了一個人,或者看了一本書,別人打破了你的原有思維,帶你走向更高的境界,這才是人最大的運氣!

老祖宗的以下這4句忠告,我們若能熟記於心,學以致用,好福氣會不請自來!熟記老祖宗的這4句忠告,我們便可做個有福氣的人!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1、安詳是處事第一法,

老祖宗告誡我們:為人處事,最關鍵的就是要安詳,泰然處之,遇事不要慌張,要耐得住性子,從容淡定。相由心生,遇事心不亂,則會表現得安詳;平時總是心煩氣躁,自然臉色不好看。

俗話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所以我們會發現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和顏悅色,遇事安詳淡定,一臉福相。

比如說,百歲的文學大家哪個不是一臉慈祥和博愛,年齡越大越溫醇,冰心、楊絳、巴金、啟功、季羨林、周有光、南懷瑾等等都是這樣。

事前加慎,事後不悔!遇到事情,最應該的就是深思熟慮,然後不急不慌地解決問題。正如古人所說「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我們內心安詳,思慮周全,權衡好利弊,沉住氣,該忍則忍,最後才能成常人所不能成!

2、謙退是保身第一法,

老祖宗告誡我們:謙虛退讓,才是在紛雜社會中安身保身的最好辦法。其實,這便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當你以謙卑心態待人,退一步海闊天空,自然路會越走越寬,事情也會越做越順。

反而,你處處與人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只會是兩敗俱傷。《易經》64卦中,唯一「謙卦」是每一爻都吉祥,因此我們做人謙虛退讓才能多積累福報,正所謂是「滿招損,謙受益」!

人間世情反覆無常,人生之路崎嶇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讓一步的道理;在走得過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給予人家三分的便利,這樣才能逢兇化吉、一帆風順。

3、涵容是處人第一法,

老祖宗告誡我們:包容包涵是與人相處的最好方法。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我們若是總盯著他人的缺點,而不去欣賞他人的優點,則很難與人和睦相處。最後,我們只會是「人至察則無徒」,得罪很多人,人事不修,變成了孤家寡人!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即:以寬恕自己的心去寬恕別人,則與人交情深,可以交遍天下朋友;以責備他人的心去責備自己,則可以使得自己少反過錯。

對於君子來說,禮義廉恥,可以用來要求自己,但是不可用來要求別人,因為對待過於苛刻,則難以與人和睦相處,難以與他人相處就不合乎處世之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你心中能夠容納多少人或事,你就能夠成就出多大的事情。做人,千萬不能小肚雞腸,也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因為這樣做太不聰明了!所以說,心胸豁達的人,朋友也多,更能成事,福氣也多!

4、灑脫是養心第一法。

老祖宗告誡我們:做人灑脫、無拘無束,才是養心的最好方法。現在人的毛病就是想太多,對過去放不下,對現在又抓不住,對未來又感覺焦慮,活得太憋屈了。

其實,古人也遇到過這樣的糾結,但最後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法,那就是心的解脫。比如說,孔子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了凡四訓》中「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曾國藩說「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悟透一個「淡」字,便可以化解心中無限不舍與憂慮,活出真正的灑脫自我。養身的關鍵就是養心,養心的關鍵就是灑脫,要拿得起放得下。做人,如果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富足!

曾國荃攻破太平軍都城天京,因功被賜賞太子少保銜,封一等威毅伯,賜雙眼花翎。但物極必反,各方的嫉妒和詆毀也接踵而至,他也只得稱病開缺回籍,賦閒在家,心中非常鬱悶。

於是,身為大哥的曾國藩寫信勸慰弟弟,勸他要看淡富貴功名這些身外之物,不必過於計較利益得失,因為做人胸懷廣闊才是讓人受益終生。他說:「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唯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的確如此,內心灑脫的人,即便是一貧如洗,也能隨遇而安,內心富有而幸福!就像田園詩人陶淵明那樣,不為五鬥米折腰,大隱隱於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優哉遊哉。「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才能活出了真正的自我與灑脫!

結語:

人一輩子,主要需要解決好三種關係:人和物之間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自己內心的關係。老祖宗上面所說的4句處世箴言,都將這三種關係包括在內,而且還明確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性。

我們若能熟記老祖宗上面所說的4句忠告——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法,學以致用,最後好福氣也會不請自來,我們也能成為有福氣的人!朋友們,您覺得老祖宗的話有用呢?歡迎在下方評論,也感謝你的點讚和轉發。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號外:琢磨君的「國學文化交流圈」已經開通了,歡迎大家加入!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職場上,記住老祖宗的這兩條忠告,可以積德又積福
    但人又是感情動物,因此為人處世的時候要懂得「人情世故」,而這便是我們常說的「高情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早就將人性分析得很透徹,總結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我們不妨多學習借鑑古人的大智慧,繼而學以致用。職場上,熟記老祖宗的這兩條忠告,可以積德又積福。人際交往中,熟記住老祖宗的這兩句教誨,好福氣會不請自來。
  • 「命自我立,福自我求」:記住老祖宗的這幾句忠告,福報不請自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命運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掌控;而我們的幸福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追求到手的。這句話其實就是提醒我們,做人,要想把握自己的幸福,擁有自己的福報,一定要懂得通過自己的行善積德,通過自己的踏實做人,通過自己的奮發圖強來獲得。所以,老人家常常告誡我們:記住老祖宗的這幾句忠告,福報不請自來。
  • 老祖宗的忠告:人生的任督二脈一旦打通,好福氣不請自來!
    老祖宗有言:德能配位,必得福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生的任督二脈就是德與位。看過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任督二脈的重要,身上的任督二脈對於習武來說非常重要,而人生的任督二脈對於一生的福報多少,命運如何則非常重要。
  • 老祖宗的提醒:福薄的人,謹記這二句話,福氣不請自來
    所以弘一大師才說:「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人好萬事好,福氣自相保。」心好則貴,人好則順,這就是弘一大師這位老祖宗的提醒:福薄的人,謹記這二句話,福氣不請自來。一、心好什麼是心好?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說一個人的內心非常善良。
  • 關於「福禍」,老祖宗的這3句忠告,我們不可不知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易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福氣與禍患也是如此,它們一同構築起了完整的人生。那麼,人生的福禍到底與什麼有關?其實,我們不妨來聆聽一下老祖宗的忠告。比如說,老祖宗的以下3句忠告,可以幫我們識破「福與禍」的真相,不可不知!
  • 老祖宗的智慧:牢記3條處世天規,往往左右逢源,福氣不請自來!
    老祖宗的智慧:牢記3條處世天規,往往左右逢源,福氣不請自來為人處世是我國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四書五經很大的篇幅都是在向人們表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與人相處,最終達到一個相對和諧的地步。小編在此為大家說一說這3條處世天規,牢記於心往往能夠左右逢源,福氣自然也就不請自來。第1條處世天規:話不貪多在精在我國文化典籍中,有一個四字成語恐怕很多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這就是耳熟能詳的「言多必失」。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依靠的媒介是什麼?就是人們口中說出的話。
  •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五十,3類人要學會「不親」,福氣不請自來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五十,3類人要學會「不親」,福氣不請自來在我國的文化長河中,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有益的告誡。這些告誡令我們在迷茫中尋找一絲安慰。在小編的認知中,老祖宗的告誡就說得很有道理。人到五十,已近知天命之年。
  • 關於「福禍」,老祖宗的這3句忠告,不可不知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易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福氣與禍患也是如此,它們一起構築起了完整的人生。那麼,人生的福禍到底與什麼有關?其實,我們不妨來聆聽一下老祖宗的忠告。比如說,老祖宗的以下3句忠告,可以幫我們識破「福與禍」的真相,不可不知!
  • 禍福由心造,除掉這2種「心障」,好福氣會不請自來
    曾國藩在《治心經》開篇第一句便說道:「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陽惡曰忿,陰惡日欲」,意思就是說:治心的方法,應先除去心的毒害,外在的毒惡是忿怒,內在的毒惡是私慾。這句話告訴大家:一個人要想福報多多,首先要去掉這兩種「心毒」。也可以說是:除掉這2種「心障」,才能好福氣不請自來!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看!
  • 人到中年:做這3件事,福氣不請自來!
    來源:無銘大叔ID:wmds988人到中年,什麼算是他的福氣?福氣是人的好運氣,福氣是人的好心境,福氣是人的好家庭,福氣是人的好前程。你給別人的一切,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想要好福氣,就要有好心地,做好這3件事,福氣便不請自來!
  • 老祖宗的忠告:喜歡把這二種話掛在嘴邊的人,最好敬而遠之
    這就是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的忠告:喜歡把這二種話掛在嘴邊的人,最好敬而遠之。一、喜歡跟別人講大道理的人這個世上,最怕的並不是我們暫時處於低谷,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取得成功。因為每個能夠成功的人,都要經歷一段艱苦奮鬥的日子。這個過程可能會讓我們吃很多苦,甚至會被人嘲諷、奚落、看不起。
  • 老祖宗忠告:人到六十,做好這兩件小事,福報不請自來
    但到了六十歲,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停下前進的腳步,認為這一生也就這樣了,到了六十歲同樣也要注意一些事情,才會少招惹禍端,可以讓自己的福氣多起來。老祖宗忠告:人到六十,做好這兩件小事,福報不請自來一:知足到了六十歲,更應該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豁達通透,對於那些名利的追求要看開一些,人這一生到頭來什麼也帶不走,重要的是珍惜好眼下的生活以及珍惜好身邊人,那些功名利祿其實更多時候只會讓你徒增煩惱和不必要的麻煩
  • 為何心軟的人福氣少?讀懂這3句話,或許能讓你福氣不請自來
    每一個心軟的人非常易於吃虧,有些人說吃虧是福,小編想說,那全是騙人的,你每天吃虧,看一下是不是能為你帶來福氣,恐怕在福氣來臨以前,你便早已掛了。人生就是這種,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必定會出現爭執。
  • 為人處世,做到簡單樸實,福氣便會不請自來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人在大家的心目當中是一個特別有福氣的人,其實這種認識,是建立在大家的一種感覺之上的,事實上,為人處世,能夠做到簡單樸實,福氣便可以真的不請自來。【1】篤而道——致虛極,守靜篤。所謂篤而道,也就是說一個造型很高的人,一定是在一個極其安靜的環境裡面達到這種境界的,這既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與樸實 ,又能夠讓彼此之間和睦的相處,其實福氣和這個還是有很大關係的。【2】謙而德——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 一個人,哪怕一無所有,若能做到這4點,好運也會不請自來
    他說:「一個人,哪怕一無所有,若能做到這4點,好運也會不請自來。」01懂得知足「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福大命好的人都懂得「返樸歸真」,財富越多越追求簡單。生活不過一日三餐,睡覺不過一尺床寬,如此足以。身體好、心態好、家庭好、工作好、朋友好,坦然淡然、順其自然,帶著一顆自在隨喜的心,把每一天都活出精彩便是最大的福氣。
  • 「餓死不打親戚工」,後半句更扎心,老祖宗的警世忠告,豁然開朗
    餓死不打親戚工俗話說:「餓死不打親戚工」,就是說一個人即使再窮困也不要給親戚打工,不要給親戚做事。首先我們給親戚打工,考慮到的還是能方便一些,得到親戚的照顧,避免在社會上吃虧上當,多學一點經驗,以後也好有個出路。
  • 老祖宗教誨:人生總有煩惱時,牢記四句天規,福祿不請自來!
    人生之路也是如此,一帆風順人所共求,可一旦事與願違,跌落人生低谷,煩惱自然由心而生,其實煩惱有時並非壞事,關鍵看你如何看待與認識它,當你逆勢而上,不畏艱難,踏過荊棘,敢於正視挫折,才能在汗水的洗禮下,走向人生勝利的彼岸。俗話說的好,領悟前賢三兩句,除去後患百千條。
  • 老祖宗的忠告:人走黴運時,做好這二件小事,好運不請自來
    這是弘一大師給世人留下的智慧箴言。很多人年輕時率性而為,結果蹉跎了半生,人到中年才發現自己一事無成。這時候不是奮馬揚鞭,而是開始怨天尤人,人生會繼續走黴運。所以弘一大師這位老祖宗才提醒我們,成功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幸運,而是因為他砥礪前行,一路小心謹慎。
  • 老祖宗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4句
    老祖宗對此就有過很好的總結和體會,老祖宗忠告: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4句,你會豁然開朗,受益終生! 老祖宗說人窮不省三錢,一是不省禮錢,人情往來不能省,現代社會就是個人情社會,一旦不送禮錢,關係慢慢就淡了,更沒有人會幫助你,這是給自己留後路。
  • 俗語:五喜不請自來,家中能人輩出,哪五喜?老祖宗的話有何講究
    俗話說「五喜不請自來,家中能人輩出」,什麼意思?哪五喜?老祖宗的話有何講究。一喜是烏龜進門,鎮宅化煞。我國民間流傳「龍、鳳、龜、麟」四大鎮國之寶,象徵著忍耐、負重、長壽和權威,因為烏龜好養活,能長久活下去,古時候人們是非常喜歡烏龜,代表著吉祥,長壽等,是對生活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