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色是什麼?男人們不妨看看
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聽到有關美色的俗語,比如「紅顏禍水」以及「色字當頭一把刀」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啥意思呢?在古人的眼裡色是什麼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單單看這句俗語,想必不少人理解不了其中意思,只要一提到「色」這個字,人們就會認為代表著不入流的一些淫穢之詞,如果大家是這樣理解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這句話大致的意思就是,欲望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傷害,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欲望的話那麼就喪失了生活的動力,其實這句話出自於蘇軾的《酒色財氣歌》,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下在古人的眼裡色是什麼?
這首《酒色財氣歌》並不是由蘇軾一個人完成的,而是由蘇軾的好友佛印和偉大的詩人王安石一起完成的,佛印在那時候是一個和尚,作為一個和尚自然是不能有七情六慾的。而蘇軾認為色是人的天性,但是要適度,最後王安石從另一個角度來詮釋出「色」是什麼,他認為人是非常柔弱的,但是人的意志和骨頭卻是十分堅硬的。
而王安石把色比作是鋼刀,意思就是用鋼刀去刮人體的骨頭的話,那是非常危險的,同時也就說明「色」是危險的,如果過度的放縱自己的欲望的話,那麼就直接傷害到人的身體了。這首詩來自於三個人對於色的不同看法,下面咱們分別來看看來自於那個時代,所處不同行業的各自看法。
蘇軾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二人經常一起吟詩作對,一天蘇軾就去寺廟找佛印,恰巧當天佛印有事外出不在寺廟,於是蘇軾就在寺廟到處閒逛,走著走著就看到牆上有一首佛印未做完的一首詩。內容就是「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佛印認為酒和色以及財和氣比作四面牆,誰可以從裡面跳出來,都可以長命百歲。
蘇軾當然不認同佛印的看法,於是他就在這首詩的旁邊接著寫著「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蘇軾認為酒色財氣是人的天性,這四者並不需要直接拋棄,但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後來王安石也來到了這座寺廟,看到牆上的作品後心裡有著不同的見解,於是接著後面寫出了「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王安石是那個時代的政治家,他認為酒色財氣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如果人沒有這些欲望的話就會喪失了生活的動力,後來後人根據這首詩歌總結出這句「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綜合以上古人對於色的看法,其實說白了不管是色還是財,講究的不過是一個字就是「度」,任何事情過度了都是有壞處的,欲望也是一樣,人活著不能沒有欲望,也不能欲望而活,適當的欲望可以使人有上進心,小編猜想這才是古人通過這句俗語告訴咱們後人的道理吧!
各位讀者對於色是一個怎麼樣的看法呢?歡迎關注小編給小編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