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單價10-12元的雞排,一年能賣7.2億片,僅雞排這一產品的年銷就超過70億元,這就是如今全國遍地開花的正新雞排。
據悉,從開放加盟到23000家店,正新雞排僅僅用了7年時間,這一門店數量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且後兩者都已進入中國市場三十餘年,這塊雞排到底做了什麼得以迅速佔據山頭?
01 選對賽道,聚焦超級品類
2000年,第一家正新雞排門店在浙江溫州開業,這家店的前身是創始人陳傳武開的一家正新小吃店。
那時臺灣街頭小吃店的模式在國內很盛行,一家店把漢堡、奶茶、炸串等許多品類混搭在一起。正新小吃店因為地理位置很好處在車站附近,也受到一批年輕人的關注,第一家店生意不錯後,正新小吃店開始了一輪摸索和小範圍的擴張。
到了2006年,憑藉正新小吃的模式開出200家店的時候問題也來了,那就是產品架構複雜,需求和供應鏈本身達不到平衡的關係。
這時候肯德基和麥當勞已經入駐中國已久,幫助消費者養成了習慣的培育,深思熟慮後公司內部進行了產品改革,砍掉了大部分的產品,把重心放在炸雞品類,以烤串和飲料為輔助,店名也更聚焦,從"正新小吃"改為"正新雞排"。
02 低價爆款組合,佔領消費者心智
如果說蜜雪冰城用一支1元的冰淇淋成為門店引流爆款,那么正新則是提煉爆款單品+贈飲組合,成功佔領消費者心智。
餐飲投資機構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說,"吃正新的人很多就是吃不起肯德基的人"。
這也是因為在價格上正新也有絕對的優勢,且不論頭部肯德基和麥當勞平均四五十元的客單價,就連華萊士也要二三十元,而正新用10元/份的雞排牢牢鎖住"吃雞群眾"的心。
由於雞排的屬性本身口味偏幹,因此很多商家會搭配飲料售賣,但是正新卻巧妙的選擇了長期贈飲的方式,其標誌性的門店橫幅標語是"雞排原價12元,現價10元,送5元酸梅汁",這大大超出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用性價比贏得好口碑。
03 開放加盟,迅速擴張市場
爆款單品帶來了流量和人氣,這時正新也對它後來的崛起做了一個關鍵決定,那就是從單方面直營改為直營+加盟,同時在禽流感期間逆勢開店,再以較低的加盟費用吸引商戶。
開放加盟之初其步子一直不溫不火,禽流感危機讓諸多餐企受到影響。但對於正新來說每一次危機正是擴張的好時候,2013年~2015年間,正新單年籤約加盟門店分別為85家、249家、890家。
到了2017年,全國門店已突破1萬家,2019年年底,2萬店目標達成。在創始人陳傳武眼中,未來的理想規模是達到5萬家。
為什么正新的加盟如此火爆?這還要歸根於其技術門檻低和低廉的加盟費用。
首先,在產品操作方面十分簡單,炸雞多為半成品冷鏈到店,門店工作人員只需裹粉、熱炸即可。
其次,加盟費為10萬元左右。據資料顯示,不包括租金和裝修費用其前期投資費用為63200元,後期還需設備和首批鋪貨資金各2萬元。其次,正新的門店規模多為10來平米的檔口店,其租金壓力也相對較小。
對比其他餐飲加盟,同為炸雞的德克士價格不菲,新興茶飲也動輒幾十萬的投入。對於手裡握點小錢又想做點小生意的人來說,正新較低的開店成本和低門檻的操作方式成為被選擇的理由。
04 邀請黃渤代言,打響知名度
低價使得加盟商和消費者持續買帳,但品牌影響力的樹立得從邀請黃渤代言說起。
2015年,邀請影帝黃渤代言可以說是其為數不多的營銷裡最高調的一次。正新之所以邀請黃渤,並不是追逐於他的明星熱度,而是看中了黃渤的"草根形象"和"國民度",這和正新的平價小吃定位不謀而合。
黃渤扮演的喜劇形象深入人心,其受眾也涵蓋各個年齡層次,且個人幾乎零負面新聞。在第二年,正新又植入了當時熱播的綜藝節目《極限挑戰》,節目中黃渤帶著一眾明星試吃的場面播出後,使得正新雞排的關注量水漲船高。
這波代言和綜藝植入,不僅為正新在全國範圍內帶來了極高的民眾認知度,也使得其平價小吃有了品牌感。當然黃渤的人氣也為正新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和加盟商,其在雞排界的地位更加穩固。
05 搭建供應鏈體系,形成品牌護城河
面對2萬多家龐大的供應需求,一方面雞肉產業鏈的成熟助力了其發展,另一方面自2014年起正新展開了全產業鏈的布局,從養殖、生產、加工、冷鏈運輸、倉儲等各個方面保證產品的品質和安全。
目前正新在上海、山東等地擁有12個自有生產基地,集團旗下的圓規物流在全國建立了7大中央庫連接了50多個前置配倉中心,不僅為加盟商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還為多個餐飲連鎖品牌提供供應鏈服務,光是食材供應鏈服務這一塊年銷售額已達100多億元。
這一套成熟的供應鏈和物流體系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傳輸效率,這是正新足以將低價持續進行的秘訣,才能構築萬店規模的底氣,當然這也為品牌形成了一道強有力的護城河。
結語
正新的低價玩法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可以說是雞排類一哥也不為過,不過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競爭,近兩年一些同類炸雞品牌開始冒出,正新的品牌升級也在布局中。
在品牌升級方面,正新在2018年就推出"森林計劃"戰略,在主品牌之外,孵化和發掘手搖茶、漢堡、烤鴨脖等新品類子品牌並開出5萬家門店,加上主品牌的理想5萬家門店數,從而打造一棵10萬家規模體量的參天大樹。
在市場競爭方面,"叫了個炸雞"以20元整隻的價格迅速開闢市場,還有蜜哆哆炸雞、永順炸雞8元爆漿雞排來進行低價衝擊,還有更多大大小小的品牌試圖在產品特色上下功夫來搶市場。
這些平價品牌的出現,不得不說一定程度上佔據了正新的一部分市場份額。如果低價不再是優勢,正新希望通過品牌升級搭建的矩陣會助力其持續領先嗎?隨著Z世代消費群體對餐飲的貢獻不斷加大,正新或許也需要考慮如何獲取這部分人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