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工程 跟著師傅「梳麻綹」
9月13日,瀋陽故宮舉辦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第三次公共示範和觀摩體驗活動。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的30名觀眾走進瀋陽故宮,在工程現場觀摩體驗古建築傳統油飾彩畫修繕中的梳麻、披麻、磨麻和壓麻灰工藝。在工匠師傅的示範指導下,30名觀摩體驗者依次動手梳理麻綹,還在披好的麻柱子上用砂輪片實際操作了一次「磨麻」,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壓麻灰為本次觀摩的最後一道工序,灰的成分為油滿、血料和磚灰,按重量比調製而成。要用力均勻,「壓」得平、圓、直,十分考驗工匠師傅們的功力,這一「老手」才能勝任的修繕工藝贏得了觀摩者們的交口稱讚。
-
跟著瀋陽故宮師傅「梳麻」
來源:遼瀋晚報瀋陽故宮師傅現場講解、示範古建築傳統油飾彩畫修繕工藝;在專業的指導下,還可以上手體驗工藝,真正了解傳統工藝。9月13日,瀋陽故宮舉辦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第三次公共示範和觀摩體驗活動。
-
故宮修繕知多少 工匠「老手」在瀋陽故宮「壓麻灰」
李晛 攝9月13日,瀋陽故宮舉辦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第三次公共示範和觀摩體驗活動。 李晛 攝中新網瀋陽9月13日電 (李晛)「用皮子將壓麻灰塗於麻上,皮子往返刮壓與麻沾實,然後覆灰,用板子順麻絲橫推裡襯,幹後將灰表面磨平,用掃帚掃掉浮灰,用水布撣淨……」在瀋陽故宮從事古建築修繕工作近30年的艾榮奎13日正在十王亭「壓麻灰」。
-
跟著央視新聞看瀋陽故宮彩畫貼金
10月25日上午十點,觀眾通過央視新聞直播間「雲端」走進瀋陽故宮東所頤和殿、介祉宮的油飾彩畫保護修復現場。在瀋陽故宮博物館古建部副主任劉巧辰介紹瀋陽故宮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概況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所副研究館員
-
帶你走進瀋陽故宮
帶你走進瀋陽故宮 提到「故宮」,多數人想到的是北京故宮(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舊王朝遺留下來的宮殿,都可以稱「故宮」,今天要遊的是瀋陽故宮。
-
在沈外國專家 走進瀋陽故宮感受中華文化
8月29日,一群金髮碧眼的老外走進瀋陽故宮博物院,遊覽了數百年前的紅牆綠瓦,聆聽著英文解說員的講解,不時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發出陣陣讚嘆。當天,瀋陽市科技局組織開展「外國專家看瀋陽」活動,來自法國、澳大利亞、奧地利、塞內加爾、俄羅斯、韓國等國家的經濟技術類和文教類高端外國專家及家屬30餘人參觀了瀋陽故宮博物院。
-
在沈外國專家 走進瀋陽故宮 感受中華文化
來源:瀋陽日報-瀋陽網8月29日,一群金髮碧眼的老外走進瀋陽故宮博物院,遊覽了數百年前的紅牆綠瓦,聆聽著英文解說員的講解,不時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發出陣陣讚嘆。當天,瀋陽市科技局組織開展「外國專家看瀋陽」活動,來自法國、澳大利亞、奧地利、塞內加爾、俄羅斯、韓國等國家的經濟技術類和文教類高端外國專家及家屬30餘人參觀了瀋陽故宮博物院。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難得一見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清人繪《盛京宮闕圖》瀋陽故宮
-
走進文物裡的「秋天」瀋陽故宮館藏秋季題材書畫展舉辦
11月4日,「秋聲無盡—瀋陽故宮館藏書畫展」在瀋陽故宮舉辦,遊客在參觀展覽中的作品。 韓宏 攝中新網瀋陽11月4日電 (韓宏)春花、夏雨、秋葉、冬雪,四季分明的瀋陽已至深秋。「秋聲無盡—瀋陽故宮館藏書畫展」4日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30餘件館藏明清及近現代秋天題材的書法繪畫作品讓展廳內也切換至深秋時節。
-
2020年的最後一天,瀋陽故宮「擺駕」國博展廳
圖說:「金玉滿堂」的大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幕 新民晚報記者 潘子璇 攝這就是國博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是歷年來瀋陽故宮博物院在國內舉辦的文物展覽中文物數量最多、類型最為豐富的一次展覽,是系統展示其館藏清宮藝術珍品的一次大型文物展覽。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難得一見!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
讓百萬遊客走進瀋陽博物館
昨日,「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瀋陽故宮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館紛紛推出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 「瀋陽抗戰聯線」組成 18日上午,遼瀋地區12家抗戰主題博物館組成的「瀋陽抗戰聯線」系列活動,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主廣場舉行啟動儀式。
-
「地仗」原來用在柱子上 瀋陽故宮告訴你咋給木構件做保護層
8 月 5 日,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第二次公共示範和觀摩體驗活動迎來研學專場,來自各學校的 32 名在校生走進瀋陽故宮十王亭修繕現場,觀摩古建築修繕工藝——地仗的傳統工序,並動手體驗。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最孤單的故宮——瀋陽故宮:說它最孤單,是說它因為位置偏僻,文物保有量少,客流量相對於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來說要少的多。瀋陽故宮不用問,肯定是位於遼寧瀋陽,坐落在瀋陽市的瀋河區,它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也叫盛京皇宮。
-
瀋陽故宮博物院館藏瓷器展
瀋陽故宮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瀋陽故宮始建於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於清崇德皇太極元年(1636年)。 總佔地面積63272平方米,建築面積18968平方米。
-
當紡織「非遺」遇上瀋陽故宮
9月19日、20日兩天,以「承古融今·推陳出新」為主題的紡織非遺展走進瀋陽故宮。活動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手藝人帶著他們的作品,在大政殿前展示。前面是多種技藝門類的紡織非遺創新產品,身後是皇家宮殿建築群,當紡織非遺遇上瀋陽故宮,傳統文化的魅力驚豔四座。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一起來欣賞一下
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曾經的清朝陪都:瀋陽故宮。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稱之為「瀋陽故宮」。
-
李仲元書法作品展在瀋陽故宮開展
來源:遼瀋晚報本報訊 遼瀋晚報記者朱柏玲報導 9月15日,著名歷史、考古學研究專家,博物館著名學者,書法藝術大家,瀋陽故宮博物院名譽院長李仲元先生書法作品展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展期為一個月。作品內容均與瀋陽故宮的歷史、文化、著名人物和文物藏品相關,另有少部分詩文與清代盛京古蹟、遺址相關聯。走進展廳,儼然走入一個集詩文、歷史、書法藝術於一體的文化世界。在李仲元先生的妙思妙筆下,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的《設色竹蔭西狑圖》、指畫開山祖師高其佩的《柳塘鴛鴦圖》皆有感而成詩,「狀寫形神各一途,泰西多藝斐然殊。郎公獨運生光筆,畫取西州健犬圖。」「興來拋筆畫如神,叱石成羊百態真。
-
瀋陽故宮「擺駕」國博 邀你飽覽宮廷珍寶
走進「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序廳,仿佛來到瀋陽故宮大政殿中。大氣、考究的布景和復原陳列將大政殿「搬進」國博展廳,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皇家殿堂的威嚴氣派。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並列為目前中國僅存的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瀋陽故宮博物院是以盛京皇宮為基礎建立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有十分豐富的清代宮廷藝術珍品。
-
瀋陽故宮展出百餘件清宮后妃生活傳世藏品
瀋陽故宮博物館供圖中新網瀋陽9月29日電 (李晛)瀋陽故宮舉辦的「宮中有佳人——清宮后妃的雅致生活」展29日在瀋陽故宮飛龍閣、翔鳳閣展廳開展。瀋陽故宮是清入關前創建的皇家宮殿,也是清代宮廷的源起之地。本次展覽通過博物館收藏的典制禮器、服飾佩飾、妝奩梳具、文房清玩、翰墨丹青、女紅刺繡、茶具餐具等100餘件精美的清宮傳世藏品,在觀眾面前展開一幅幅生動的宮中佳麗們的生活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