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的十五個問題

2020-12-21 茶仙森

問1:母樹大紅袍與純種大紅袍及商品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答:母樹大紅袍位於武夷山景區九龍窠內,共有6個品系(皆由種子發芽長成)6株茶樹,不是同一個品種,葉型、發芽期等都不一樣。最好的年份,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部分茶商聲稱自己出售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茶葉是母樹大紅袍,這是絕不可能的,因為武夷山決定2007年起,對大紅袍母樹實行特別管護:停止採摘大紅袍母樹茶葉,確保其良好生長。

純種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中的某一品系單獨扦插繁育(無性繁殖)栽培後,單獨採制加工而成的大紅袍。所謂的無性繁殖技術,就是剪取茶樹頂穗,直接扦插到別處,經過細心管理,培育成茶苗的技術。與有性繁殖(利用茶樹種子繁殖)相比,無性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母本性狀保留完整的特點。事實證明,無性繁殖的大紅袍茶樹,基本性狀與母本完全一致。

商品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中某兩個以上品系的茶葉拼配在一起的大紅袍(一般有4—5個品系的茶葉,比如選大紅袍,水仙,肉桂等優良品種作為基本原料)。每個品系也都是用無性繁殖培育移栽的,在選料上則要考慮有香氣、水厚韻足、穩定性較強(對茶葉後期的品質起到穩定性作用,以保證產品一致性)的品種。做到「香幽、水厚、韻足、回味好」是大紅袍拼配的整體原則。

了解了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商品大紅袍的區別,就不難明白:

1.(從法律文件上看)母樹大紅袍暫時不在市場上出現。

2.純種大紅袍在市場上量不是很大,並且價格不菲。

3.市場上常見的大紅袍一般是商品大紅袍,有拼配好壞之分。

4.印有「大紅袍「包裝的武夷巖茶,不一定是大紅袍,可能是肉桂、水仙等品種。

問2:對於武夷山巖茶來說,是茶葉的品種及加工重要,還是山場更重要一些?

答:對於武夷巖茶來說,品種、山場和加工工藝都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對於四大名叢來說,歷史證明品種肯定都是優秀的。至於山場和加工工藝哪個因素更重要、或哪個因素影響更大,那就要看消費者的偏好了:對於注重香氣高低、喜歡清香型、低火型巖茶的消費者來說,加工工藝就顯得更重要;對於注重滋味醇厚、喜歡中火、足火型巖茶的消費者來說,山場就顯得更重要;對於既注重滋味醇厚、又要求香氣濃鬱、喜歡傳統型極品巖茶的消費者來說,山場和加工工藝都顯得特別重要。

問3:武夷巖茶清香型和傳統型有什麼區別?

答:以上茶兩種類型的是各有千秋的,就看個人愛好了。能喝到其中的極品茶,都是一種緣分和享受。主要的工藝是做青過程中茶葉發酵的程度不同!清香型適合現代派,武夷巖茶新消費群體。通常香氣清鮮,鮮爽,滋味甘爽,但帶青澀。品種特徵明顯易鑑別,但巖韻不夠突出。湯水橙黃至黃綠色,較淡。葉底鮮活,賞心悅目,但香氣不耐儲藏,品質易變。

傳統型巖茶的特點:香氣濃沉厚重(不顯清高),杯底香(掛杯香)特好。滋味醇厚、甘活,巖韻強而耐泡,。茶性更溫和、不傷胃。清香型的巖茶在巖韻上表現會稍弱於傳統型的巖茶!

問4:什麼是武夷巖茶的"巖韻"?

答:巖韻是指烏龍茶優良品種、生長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內、經傳統栽培製作工藝加工而形成的茶葉香氣和滋味。"巖韻"是武夷巖茶獨有的特徵;"巖韻"的有無取決於茶樹生長環境;"巖韻"的強弱還受到茶樹品種、栽培管理和製作工藝的影響。巖韻是武夷巖茶的環境特徵(特定的地域特徵),應區別於茶葉的品種特徵和工藝特徵。也就是說,不要把工藝特徵和品種特徵當作巖韻特徵。巖韻(特徵)的體現和感覺描述:滋味有特別的醇厚感、人說"水中有骨感"就這意思;飲後回甘快、餘味長;喉韻明顯;香氣不論高低都持久濃厚、冷聞還幽香明顯;茶葉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質穩定(茶葉耐儲藏)。

問5:武夷巖茶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徵才算是上品?

答:1、形狀:質實量重,條索長短適中,緊結稍細,惟水仙品種,因屬大葉種,條索可略粗,但力求純淨,整齊美觀。

2、色澤:呈鮮明之綠褐色,俗稱之為寶色,條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狀之小白點,此為揉捻適宜焙火適度之特點。

3、香氣:巖茶為半發酵茶,具有綠茶這清香與紅茶之熟香,其香氣愈強愈佳,且清新幽遠者為上品,缺此不能稱為佳品。

4、水色:巖茶水色一般呈深橙黃色,清澈鮮麗,且須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變淡者為貴。

5、滋味:巖茶之佳者,入口須有一股濃厚芬芳氣味,入口過喉均感潤滑活性,初雖有茶素之苦澀,過後則漸漸生津,甘短期可口。巖茶品質之好壞,幾乎全部取決於氣味之優劣,韻味之醇淡厚。

6、衝次:通常以能泡衝至五泡以上,茶之原有氣味仍未變淡者為佳,最佳者"八泡有餘香、九泡有餘味。"

7、葉底:良好之茶葉,衝開水後,葉片易展開,且極柔軟。葉緣可見銀硃色;葉片中央之綠色部分,清澈淡綠,略帶黃色,葉脈淡黃,即常言的"綠葉紅鑲邊"。

問6:什麼是武夷巖茶的三坑兩澗

答:「三坑兩澗」常用來概括代表正巖區裡所產的優質武夷巖茶。"三坑兩澗"包括慧苑坑水仙、牛欄坑肉桂、倒水坑、流香澗和悟源澗。這五個地方峭峰林立,深壑陡崖、幽澗流泉、迷霧沛雨,夏日陰涼,冬少寒風,溫差較小。 區內物種繁多,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鏈條,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非常好的氣候、地理環境。另外武夷山素有"九十九巖"之說,"巖巖有茶,非巖不茶",這九十九巖幾乎被70平方公裡的風景區所含括,這些地方土壤通透性能好,鉀錳含量高,酸度適中,茶品巖韻明顯。其他巖還有天心巖,馬頭巖,大坑口,慧苑,霞賓巖,觀音巖,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龍窠,御茶園,玉花洞,水簾洞,佛國,桃花洞,桂林,三仰峰等等。

問7:一般來說,炭焙味比較明顯的茶要過多久才會讓這種味道降下來?

答:一般來說武夷巖茶,炭焙味比較明顯的茶,存放一段時間後,碳火味就會明顯下降,下降程度和包裝容器、存放條件等還有極大的影響。要存放多久主要看火功的高低和存放條件,中低火功的茶一般存放一、兩個月後,碳火味就會明顯下降。中足火功的茶一般要過三、五個月後,碳火味才會明顯下降。足火、高火功的茶一般要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碳火味才會明顯下降。

問8:現在很多武夷山茶廠都說是"全程不落地生產",這樣是不是第一道不用洗茶直接就可以喝了?

答:衛生指標好的茶葉,不僅是要全程不落地生產,而且在環境條件、加工設備、燃料和管理標準化程度等方面都要改善和提高,才能符合要求。洗茶更多的是一種習慣和心理作用,因為不衛生的茶葉靠洗茶是洗不乾淨的。一般的茶葉,特別是巖茶,第一道茶都是可以喝得。因為從生態環境、生產標準化程度和衛生指標市場抽檢結果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武夷巖茶是最衛生的茶類之一,所以在第一道衝泡時,只需將泡沫刮淨就可以直接喝了。

問9:聽說好的肉桂茶在茶湯裡面可以喝到一種"辣"的感覺,是不是沒有"辣"勁就表示茶不好了?

答:肉桂的品種特徵就是帶有辛辣味。肉桂在初制過程中發酵越足(指紅邊越多),辛辣味就越明顯。但並非沒有"辣"勁就表示茶不好,而是滋味越醇厚,茶就越好。

問10:什麼叫品種茶?

答:除武夷山傳統的名叢、品種外,隨著茶產業的發展,又從外面引進許多品種茶,所製成的成品茶多以品種名稱之,主要有梅佔、毛蟹、黃旦(黃金桂)、佛手、金觀音、黃觀音、八仙、黃玫瑰等。品種茶多為早中芽種,可以延長傳統的採制期,錯開採制高峰期,豐富武夷巖茶的品類和風味,提高產量。

問11:什麼叫坐杯?

答:坐杯指的是浸泡時間長的意思,也有的叫壓杯,正常情況下就是檢驗茶葉品質的簡便方法,浸泡時間長而不苦不澀,說明茶品質好,浸泡時間長而苦澀嚴重,說明茶葉品質一般或者較差。

問12:品評武夷巖茶怎麼聞香?

答:武夷巖茶以香取勝,主要體現在幹香、蓋香、水香、杯底香。

幹香:是指幹茶所具備的茶氣,有個很好的方式來區分幹香的好壞,將蓋杯用開水加熱後倒幹,取適量幹茶置入杯中,加蓋輕搖即可聞香。在聞幹香的時候可以感受出茶葉的幹香效果,是否有異味雜味,但不易區分出茶品的好壞,也不好鑑品出茶的品質或品種特徵,當然也有一些幹茶就能很好表現出品種特徵的茶。如:奇蘭、老樅水仙這些品種特徵相當明顯的茶品。

蓋香:衝入開水加蓋約30秒後在杯蓋上留下的香氣。蓋香是區別茶葉品種特徵及品質高低的重要環節。很多茶品的特徵在杯蓋的表現都是很顯的,當然,蓋香也是從茶的香氣上對茶葉品質好壞進行評定的重要指標。茶品在蓋香上的表現主要有:品種香、花香、焙火香、果糖香等。還有就是茶葉的異味雜味(如果有異味雜味)這個時候也可以很好地品評出來。如:煙味、返青味等。

水香:是指茶水入口後在口腔中的香氣。這時是對蓋香的進一步加深了,也就是對蓋香的進一步確認。

杯底香:是指幾泡以後,將蓋倒置,取出茶葉後蓋杯杯底的香氣,這個香氣也是對茶葉品質高低的進一步確認。當然主張蓋香、水香、杯底香的三香一致為上了。

問13:武夷巖茶壺泡法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衝泡武夷巖茶首選紫砂壺杯茶具,此類茶具多為採用功夫茶飲法時使用,用紫砂茶壺衝泡武夷巖茶的優點是茶湯、香氣等可達最佳效果,但泡茶者需對泡茶的時間、水溫掌握好。茶具所配茶杯宜小不宜大,大則香氣易散失,小則更能體味茶之真香及韻味。

問14:為什麼茶湯中會有苦味?不同的茶苦的程度有什麼不同?

答:茶湯中的苦澀味主要來自於茶葉中所含的多酚類、咖啡鹼引起的花青素。茶葉苦味的不同是由茶類、茶樹品種、季節、製作工藝等綜合形成的。如大葉種比小葉種茶樹含多酚類物質高;夏茶比春茶的花青素含量高。在製作工藝中多酚類、花青素轉化較多的,其苦澀味較低或沒有,而轉化不足時就容易產生苦澀味。

問15:武夷巖茶的最佳包裝及保存方法是什麼?

答: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目前武夷巖茶主要有泡袋分裝和罐裝。另外,武夷巖茶不需要真空包裝,武夷巖茶質地乾燥,在進行包裝時切忌真空處理,不然條索就保存不完整了。

武夷巖茶切忌放入冰箱保存,茶葉是最容易吸收異味與水分了。巖茶的保存方法就是通風、乾燥、避免陽光直射。開箱後一定要及時封口,以免吸收異味。武夷巖茶比較耐儲藏,武夷巖茶對儲藏溫度要求一般在20℃以下。保管得當,密封,乾燥,避光,正常可以儲藏18個月以上。(一般清香型的武夷巖茶較不耐儲存,更易出現返青)中足火的巖茶香味更耐儲藏而且儲存的時間久後,茶湯滋味反而會更加醇滑!武夷巖茶是條索狀容易碎,不宜抽真空,一般外面的包裝採用硬質包裝,內袋用鋁箔袋包裝效果更佳。只要做到不讓茶葉漏氣,每次喝完袋口紮緊,或者買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鏽鋼或者其他密封性能好的茶葉罐存放都可以!保管比較簡單,主要做到密封、乾燥、避光既可。一般不提倡在冰箱低溫保存,如果放在冰箱保存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用要錫箔袋密封袋,一定密封性能要好,要不反而容易受潮。

相關焦點

  • 這些武夷巖茶的問題,你知道嗎?
    80年代中期曾經做過一次臺刈更新,第一排四顆樹實際上是三個品種,94年與福建省農科院專家們鑑定,從茶葉形,葉脈,邊緣的鋸齒深淺,茶子裡面有幾孔等分析得出三個品種,實際上都是名叢,他的香型口感基本一致,所以統一命名為「大紅袍」。
  • 武夷巖茶特點_武夷巖茶的功效與作用?
    武夷巖茶是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所產的茶,在歷史上就頗具盛名,在宋、元時期成為貢品,2002年被國家確認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規範了一系列生產、製作、產品標準。 武夷巖茶是武夷山烏龍茶的統稱,在國際上有很大的知名度,最具代表性的大紅袍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名茶。
  • 武夷巖茶26問
    6、武夷巖茶的品種有哪些?目前主要種植的是哪些品種?武夷巖茶可明查品種、名叢300餘個,近年還有新品種研發試製。主要種植的有水仙、肉桂、大紅袍、水金龜、半天腰、鐵羅漢、雀舌、黃觀音、奇蘭、金觀音、北鬥等。
  • 為什麼「隔年陳」武夷巖茶比「當年新」武夷巖茶更值錢、更好喝?
    」有些茶以新為貴,但武夷巖茶卻是「隔年陳」比「當年新」來得更值錢,也更好喝。道理也很淺顯,這就不能不提及武夷巖茶的焙火工藝了。武夷巖茶是烏龍茶品系裡最重火功、最懂焙火的茶類。特別是輕火、中火的武夷巖茶,或者為了追求品種香而採用較低發酵、焙火也比較輕的茶類,如武夷肉桂,儲存時間久了之後容易出現「返青」現象。前幾天,義芳君就收到一茶友私信,談及武夷巖茶的陳放問題。
  • 要喝懂武夷巖茶,不得不讀的15個巖茶詞彙
    《1》對於武夷巖茶來說,身上背的詞彙是在太多了。諸如「山場」、「巖骨花香」、「肉桂」、「桂皮香」、「牛肉」、「馬肉」、「羊肉」……武夷巖茶作為烏龍茶的代表之一,既是烏龍茶的頂級之作,也是中國六大茶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茶友們來說,尤其是巖茶新茶友來說,武夷巖茶實在是難以喝懂。
  • 武夷巖茶十大傳承人,武夷巖茶(大紅袍)傳承人名單
    十分重視武夷巖茶傳統工藝技能的傳承,1991年,劉寶順籌備辦起自己的茶廠,創辦了幔亭巖茶研究所。9、吳宗燕隨父長期從事生產、製作、營銷武夷巖茶,是地道的天心村人,家裡世代以種茶、制茶為生。傳到他祖父一輩,已在天心村好幾個山頭擁有茶園。
  • 武夷巖茶紅火了 臺商王力感受武夷巖茶產業發展
    武夷巖茶紅火了 臺商王力感受武夷巖茶產業發展 2010年01月28日 13:27:00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東南網-福建日報1月28日訊(記者 林娟)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臺商王力作為特邀政協委員列席會議並積極參加各項活動
  • 武夷巖茶新手入門常會遇到的五個問題,看看你也問過沒有!
    巖茶很貴?天價武夷巖茶?還是,我不知道什麼是巖茶?在與茶友們交流的過程中,麻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巖茶,真是一個「問題少年」,尤其是新茶友,腦子裡藏著問不完的問題。如下文提到的5個問題,實在太高頻了,90%的茶友入門,都會提到。快瞧瞧,你是否(曾經)為這些問題所困擾呢?什麼是巖茶?
  • 武夷巖茶的發展史
    片茶主要以龍鳳貢茶及白茶花色品種繁多,半個世紀內創造了40多種名茶。同時,宋代武夷已注重名叢茶種的培育,如石乳、鐵羅漢、墜柳條等。這就具體說明了在清代初年以前,已製成了&34;的武夷巖茶,&34;恰當地將武夷巖茶的&34;的特色形容出來。直到現在烏龍茶類的武夷巖茶製法,仍離不開上述的基本點。
  • 喝了成千上萬的武夷巖茶,不如喝上武夷巖茶老茶一口
    可見,早在三百多年前的古人們早就摸清了武夷巖茶的脾性——新茶火氣未消,不宜飲用;要喝就喝陳茶,尤其是老茶,藏得深紅價值更高,滋味也更好。武夷巖茶能陳放久藏,主要得益於它的焙火工藝。一般來說,現在你想喝到十年以上的武夷巖茶的陳茶,實際上並不容易。這時候的武夷巖茶陳茶可以稱之為老茶了。不過,存世量不多,並且大多數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存下來。畢竟當時的武夷巖茶沒有現在這般「火爆」,茶葉生產出來,大多數人還是想著儘快脫銷,換取現金,誰會大量囤積茶葉片子呢?
  • 武夷巖茶丨巖韻
    武夷巖茶不僅品質超群,而且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的發展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武夷巖茶之所以名聞天下,聲譽日隆,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它處於」巖骨花香「之勝地,品飲時有妙不可言的茶韻,獨稱」巖韻「。巖茶,顧名思義,即武夷大山巖和巖面上生長的茶。古代稱濃茶或稱釅茶,釅與巖同意,巖茶含有濃茶之意。
  • 武夷巖茶知識科普:武夷巖茶分類?武夷巖茶排名?骨韻花香?
    武夷巖茶,是一個統稱,產自福建武夷山一帶,是介於全發酵的紅茶和不發酵的綠茶之前的半發酵的烏龍茶,包含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等。說到武夷山正巖核心區山場非「三坑兩澗」莫屬。慧苑坑、牛欄坑、倒水坑,流香澗、悟源澗。得天獨厚的氣候,使得不同山場種植的巖茶也自然具備了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品質。
  • 武夷巖茶邁向品牌路
    可以說,巖茶正逐步成為武夷山市與旅遊業並駕齊驅的經濟支柱。     大凡到過武夷山的人,儘管被商店或茶館裡那琳琅滿目的巖茶所吸引,爭先購買,愛不釋手,可除了大紅袍、武夷肉桂等,他們幾乎叫不出別的響亮名稱。有名種無品牌,這成了影響武夷巖茶走向全國乃至打入世界市場的一大遺憾。     中國是茶的故鄉。早在二世紀,當我國茶葉由西南向東南傳播時,武夷山就開始種植巖茶。
  • 武夷巖茶十大名叢——喝懂巖茶的金鑰匙
    改革開放以後,大部分群眾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他們對精神生活越來越重視,對茶的要求越來越高。經歷了品飲鐵觀音、武夷巖茶、人參烏龍、臺灣包種、東方美人、各式普洱茶、鳳凰單叢、安吉白茶、福鼎白茶等一波又一波品茗熱潮之後,越來越多的茶人迷戀上了「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的武夷巖茶,但是苦於武夷巖茶的韻味神奇,實在難以喝懂。
  • 武夷巖茶的別稱
    武夷巖茶「晚甘侯」的姓名:甘如薺。 該傳沿用了前人對武夷巖茶的美稱—— 「晚甘侯」,以擬人化的筆法記述了它的姓名和表字:姓甘,名如薺,字森伯
  • 武夷巖茶十大名樅
    武夷山茶葉種類按照茶葉分類,主要有烏龍茶和紅茶兩大類,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半發酵茶類);武夷紅茶屬於紅茶(發酵茶類)。武夷巖茶十大名樅指的是從「菜茶」品種中經過長期選育而成,自然品質優異,具有典型的巖茶巖韻特徵的茶樹單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武夷巖茶十大名樅都有哪些。
  • 學茶筆記——陳年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陳飲」的習俗自古有之,明崇禎進士周亮工《閩茶曲》云:「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如今在當地更是有「五年為藥,十年為靈丹妙藥,二十年為寶。」的說法。如同陳釀一般,能陳出特別的酒香,一喝就讓人知道,這酒是有年歲的。陳年武夷巖茶也是如此。
  • 什麼是武夷巖茶?
    而武夷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武夷巖茶。眾所周知,巖茶因武夷山「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巖茶」一詞最早見於釋超全茶詩《武夷茶歌》「嗣後巖茶亦漸生」和《安溪茶歌》「溪茶遂防巖茶樣」之句。雙炒雙揉技術是武夷巖茶製作工藝中特有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復炒可彌補第一次炒青的不足,通過再加熱促進巖茶香、味、韻的形成和持久;復揉使毛茶條索更緊結美觀。雙炒雙揉形成武夷巖茶獨特的「蜻蜓頭」「蛙皮點」、「三節色」。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葉啟桐的武夷巖茶夢
    在茶業界提起葉啟桐,人們自然會想到武夷巖茶。葉啟桐是武夷巖茶製作技藝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畢生心血都傾注於武夷茶事業。幾十年茶葉往事起起伏伏,葉啟桐就是一部武夷巖茶的活字典。天地武夷情父子巖茶夢坐落在武夷大道旁的,武夷山鳳凰茶業有限公司,是原來的武夷山茶業總廠。
  • 什麼是武夷巖茶的「透」
    愛喝武夷巖茶的朋友,判斷一款茶經常用「透』這個字來形容茶葉的品質好今天就來聊聊"透"這個字。武夷巖茶的"透"要從兩方面來講。走水的程度,直接影響巖茶的整體品質,包括茶湯苦澀感、豐富度,香氣類型、耐泡度等等。在整個製作過程中,走水一直在進行。走水即指茶葉梗中的水分(內含物)向葉片輸送的過程。往往在初制加工的過程中,經常會用這茶做得"透"來體現這茶的品質尚好。武夷巖茶做得"透",在滋味上的體現是入口"乾淨、清楚、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