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00多年的十字軍東徵運動共進行了9次。它起源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爭端。
「本著主賜予我的權柄,我鄭重宣布:凡參加東徵的人,他們死後的靈魂將直接升入天堂,不必在煉獄中經受煎熬;無力償還債務的農民和城市的貧民,可免付欠債利息,出徵超過一年的可免納賦稅……」
「向著東方出發吧!不要猶豫,不要彷徨,為榮耀我主,去吧!把十字架染紅,作為你們的徽號,你們就是『十字軍』,主會保佑你們戰無不勝!」
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勒芒進行了有名的「以父之名」(Deus Lo Vult)的演講,揭開了為時200多年的十字軍東徵的序幕。
這場影響世界歷史的東徵,起源於兩大宗教的爭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基督教誕生於公元1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疆域的擴張而不斷擴大影響力。公元313年頒布的《米蘭敕令》,宣布了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380年,狄奧多西大帝將羅馬帝國教變為基督教。後來,儘管帝國分裂成為東西兩個部分,但基督教仍在境內呈壓倒性優勢。
伊斯蘭教則是世界三大宗教中興起最晚的,誕生於7世紀的阿拉伯半島,同時伴隨著強烈的暴力色彩。在傳統伊斯蘭觀念中,基督徒和猶太人的國家必須被摧毀,他們屬於「異教徒」,一切都應屬於穆斯林。穆斯林以武力脅迫非穆斯林入教,並以基督教世界為主要的攻擊目標,不斷向北、向西擴張。到8世紀時,穆斯林軍隊已經佔領了所有北非和西班牙的天主教地區,中東地區宗教歷史格局發生巨變。
1009年,在中國史書中被稱為「綠衣大食」的北非法蒂瑪王朝,下嶺摧毀包括聖墓教堂在內的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封鎖基督教徒到耶路撒冷的朝聖之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衝突加劇。在這兩大宗教的衝突中,分裂之後的拜佔庭帝國首當其衝,面臨著來自東方穆斯林的威脅。阿歷克塞一世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選擇向西歐求助。
出於宗教和現實的考量,時任教皇烏爾班二世接受了這一請求,並在法國克勒芒召開大宗教會議,吹響了十字軍東徵的序章。教皇為十字軍東徵定了兩個目標:第一,拯救東部的基督徒;第二,解放耶路撒冷及其他被基督教視為聖地的地方。歷時200多年的東徵運動共進行了9次,在這裡我們講講第一次、第四次和最後一次。
如果從作戰的角度看,十字軍的隊伍是相當鬆散和混亂的,沒有統一領導、沒有補給線,也沒有詳細戰略。然而憑藉著心中的憤懣和信仰,第一次東徵取得了奇蹟般的勝利。1096年,這場東徵的主力軍由法國國王和貴族帶領,從拜佔庭獲得了補給供應,並於1099年奪取了耶路撒冷,用被屠殺的穆斯林來慶祝這場勝利。
佛家有言:「種如是因,收如是果。」西方內部的矛盾禍根早在第一次東徵的時候就埋下。與一心想收復耶路撒冷的十字軍不同,阿歷克塞一世似乎對這件事情不太感冒,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平復拜佔庭帝國遇到的危機。十字軍本身是希望和拜佔庭帝國並肩作戰的,但是後者卻屢屢退縮,逐漸加深了盟友之間的不信任感。
這場信任危機在教皇英諾森三世提議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徵中終於爆發。本來東徵以收復耶路撒冷為目標,但由於十字軍扶持的拜佔庭君主在1204年初被廢黜,十字軍得不到他承諾的援助,於是佔領了有「千年明珠新羅馬」之稱的君士坦丁堡。軍隊在城內可以說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瓜分了這座城市的寶藏。英諾森三世得知後非常震驚,強烈譴責十字軍的行為,但是由於教皇沒有直接強制控制權,也無濟於事。
這場洗劫大大貶低了十字軍團的聲譽。最早參與東徵的群體以貴族居多,他們放棄了榮華富貴,願為信仰一戰;而現在的軍人卻與強盜無異,給東方帶去了無盡的災難。最初是解放信徒和聖地的單純願望,現在卻成為小人奪取財富的卑劣陰謀。在此之後,東西方基督教不可能再毫無芥蒂地共同抵抗穆斯林。
最後一次東徵實則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一直持續到1270年英格蘭的愛德華王子馳援,路易九世病逝,在現以色列的阿卡籤署停戰協議。兩百多年的東徵,兩百多年的無功而返,終於在這裡畫上了句點。
十字軍東徵對歷史的影響巨大,改變了西亞、歐洲、北非三地的歷史進程。儘管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西歐人民對教會的理解和信賴。從結果來看,東徵既沒有收回失地,同時又大肆掠奪。所謂擁有騎士精神的十字軍也如強盜蠻徒一般,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教會的威信最終在這場東徵中急劇下滑。
同時,戰爭打破了西歐嚴密的等級秩序,無法出人頭地的庶子、次子參加了這場「光榮之戰」,長子繼承制受到了挑戰,社會秩序正在不斷改變。看似平靜的西歐社會表面下,蘊含著巨大的社會變革力量。漸漸崛起的市民階級,欣欣向榮的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商業貿易,逐漸復興的古希臘羅馬文化,一切的一切都為以後的歷史進程做好了鋪墊。
而對於西亞北非來說,這段時期則是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與古希臘羅馬文明融合的歷史。十字軍沒有打敗他們,反而,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佔了君士坦丁堡,拜佔庭帝國滅亡。不過,不走到最後,很難評價誰是最終的贏家。後來有人這麼評價:「歐洲病夫(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瘸一拐地走到了二十世紀,當它斷氣的時候,留下了現代中東地區混亂的局面。」樁樁件件足以證明,十字軍東徵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