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一種中國的批評方式——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總序

2021-02-07 驚濤視界

由我們中國的出版社出版一套這樣的叢書,我以為是合理的和應該的,因為評點文學這種獨特的批評方式,原本只能誕生於中國。評是評議,點是圈點,以拼音字母組成漫長句式的西方文學,即便偉大如《荷馬史詩》,也不好在上面加點挽圈,因此它簡直非中國的方塊字莫屬。西人沒有這個條件,就索性長篇大論地在書外進行某種主義的研究,而中國的古人一見好詩妙文,也顧不得保持頁面的清潔,往往信手寫下心得體會,卷前便是眉批,卷後便是尾批,卷側便是旁批,字裡行間便是夾批,題下便是題下批,把一卷書塗抹得丹黃一片,離洛陽紙貴也就不遠了。評點文學,想必就要緣此發生。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主編

著名作家野莽先生

這種批評方式最早依附的文學品類自然不是小說,自然是最早出現的詩,次為詞、曲、賦、駢文、散文、戲劇。二十四史作為寫史散文的一種,除元史無人問津,原因是否為蒙古人入主中原並殺死了我們的文天祥,暫缺資料證明,其他各史的評點者眾,這卻是已知的。而「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的小說乃在最後,然而這種批評方式一進入小說就不得了,文士便競相評點,讀者也便爭先賞閱,其繁榮的景象為後來居上的小說贏足了面子。

專家考證,評點文學的源頭有二。一為訓詁,「古今異言,解之使人知也。」《毛詩》注釋《君子偕老》,「夫人淫亂,失事君子之道,故陳人君之德,服裝之盛,宜與君子偕老也」,《楚辭章句》注釋《九歌》,「屈原放逐……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為作《九歌》之曲」;一為史書,前四史各傳的尾批為例,司馬遷有「太史公曰」,班固有「贊曰」,範曄有「論曰」,陳壽有「評曰」。但此時只評不點,並且是作者自己評自己,真正發展成為評點文學,乃在唐宋。

「點」字最初的意思與後來是相反的,詩文寫得不好,作者用筆圈點抹去,「以筆滅字為點」,即後世小學老師批評學生的話,卷子上有墨疙瘩,責令謄抄整齊了再交來。後漸演變對他人文章的讚賞,在絕妙字句的下面加點,周邊加圈,以致醒目。並且點有單點、雙點、圓點、三角點之分,圈有單圈、雙圈、三角圈之別。此舉也被後世的語文老師學習了去,用於表彰學生寫得好的作文,有雙圈者可以榮獲九十多分。

野莽先生主編"中國當代長篇小說

評點繪圖本叢書"第二輯6種 責任編輯 宋揚

南宋劉辰翁是中國第一位評點大師,也是第一個評點「小說家者流」的作品的吃螃蟹人,為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命名小說,也是這位須溪居士。「魏武將見匈奴使」一篇,他在書眉批曰:「謂追殺此史,乃小說常情。」「王子猷作桓車騎騎兵參軍」,他又眉批:「亦似小說書袋子。」此後有明代據說是《金瓶梅》作者的王世貞,再後又出了第二位評點大師,寫過《焚書》和《續焚書》的李贄李卓吾,三人同評《世說》,各是一路筆墨。

李贄較金聖歎評點《水滸傳》竟早了半個多世紀,見魯智深三拳打死鄭關西,已評出「千古若活」的妙語,又將魯、李、武、阮、石、呼、劉唐這七條急性漢子作一對比,「不必見其姓名,一睹事實,就知某人某人也,讀者亦以為然乎?」在李贄的率領下,評點文學的隊伍中不僅有公安派的創始人袁宏道,競陵派的領袖鍾惺、譚元春,連小說家馮夢龍和戲劇家湯顯祖也躋身其中,一時間評書點文,蔚然成風。編罷《三言》《情史》的馮夢龍評點的豔歌《掛枝兒》,「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得著不如偷不著」成了名言,以至今日豔詞已去,惟餘馮評。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

第二輯之《還魂記》

陳應松著 李驚濤評點

明末清初,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的盛世過去,《紅樓夢》尚未誕生,評點文學作為文學的一類適時填充了文壇的虛空。正如李杜、蘇辛、關湯、羅施是各個時期與品類的代表人物,金聖歎和毛氏父子高高舉起了評點文學的大旗。從來也沒有人研究過,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似乎只被李贄潦草地評點過一次,它的冷遇會否與金聖歎有關。因為這位最終受一樁哭廟案的牽連,高呼著花生米與豆腐乾同嚼火腿味的口號走上刑場的率性漢子,在評點《水滸傳》時順手把《西遊記》打了一金箍棒,「《水滸傳》不說鬼神怪異之事,是他氣力過人處。《西遊記》每到弄不來時,便是南海觀音救了。」又評,「《水滸傳》寫一百八個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樣,若別一部書,任他寫一千個人,也只是一樣,便只寫得兩個人,也只是一樣。」

金大師評點的《水滸傳》,實在是大出了評點的範圍,他能大筆刪去一百二十回本中宋江諸人招安後的內容,剩七十回,全書以盧員外夢見梁山好漢悉數被朝廷誅殺為完結。這比後來,莫名其妙出現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場評《水滸》、批宋江、反對投降主義的全民運動要早出三百多年,說明這個問題,並非某個政治家的英明發現。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

第二輯之《紙廈》

野莽著 陳澤評點

人們已習慣稱呼《三國演義》的首席評點家為毛宗崗父子,我認為這個稱呼是有不對頭的。金聖歎因評點《水滸傳》和《西廂記》的走紅,有江蘇同鄉毛綸者欲與爭風,決定評點《三國演義》和《琵琶記》,遂針對金聖歎《讀第五才子書法》中列舉的倒插法、夾敘法等諸多讀法,也羅數了《三國演義》中的追本窮源之妙、巧收幻結之妙等諸般妙處,故此得出「讀《三國》勝讀《水滸傳》……吾謂才子書之目,宜以《三國演義》為第一」的結論。可惜用功過度,雙目失明,只好採取現在流行的口述實錄,父親動嘴,兒子動手,讓毛宗崗協助著他將評點事業進行到底。依照今天的智慧財產權法,創意與策劃是毛綸的,並且他親自動筆,只不該寫著寫著寫瞎了眼睛。雖如此評點本的後半截也有他的口述,當年若能買到一個小錄音機,再花錢僱位文秘,沒有毛宗崗他照樣可以完成這個工作。因此,著作權至少應有一多半在他身上,後世該稱他們為毛綸父子才對,可見在文壇上,兒子佔老子便宜的事也是有的。

 讀者曉得李笠翁,多從《閒情偶記》,從《十二樓》,而評點《三國演義》和《金瓶梅》事,因毛綸父子與此後張竹坡的壓倒之勢,則知之不眾。其實李漁本身作為小說家和戲劇家,他的評點語言恰恰是很好看的,生動處他說「如見」,詼諧處他說「有趣」,精彩處他說「好看、好笑」。《金瓶梅》中西門慶一邊與宋惠蓮性交,一邊誇她的蓮花小腳比潘金蓮的還小,被潘金蓮在窗外聽到,李漁便說:「從腳引到金蓮,線索甚微。」意思是,如果誇她身體別的器官長得比潘金蓮好,那淫婦更得一下氣翻。與李漁同時代的評點大師,還有名妓柳如是的夫君錢謙益,馮舒、馮班兄弟,三大思想家的黃宗羲、王夫之等,不過限於詩歌散文。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

第二輯之《家園筆記》

談歌著 蔣子龍評點

陸次雲評點別人詩文,自己卻寫小說,一篇《圓圓傳》沒有寫好,不該說了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與陳圓圓的幾句什麼壞話,一生的革命工作都白幹了,改朝後簡直就沒人提到他,將其打入次類,讓人不知所云。嗣後,有與陸次雲同姓同籍同在浙江杭州的陸雲龍,不僅自己寫小說,且將評點的筆墨也轉向小說。短篇集《型世言》中《不亂坐懷終友託,力培正直抗權奸》一篇,這位翠娛閣主人評道:「交不難一時之熱,而難於到底如初。舟中同帳而不亂,權貴相逼而不移,更何事能寒其盟而奪其志?」如讓魯迅為此評點作一評點,必將又會笑其「近偽」,然而真要與男朋友所託的女朋友在帳中亂了,雖則打破了封建道學,但終究也有點對不起人。況且,小說寫出這樣的結尾,恐怕早被摩登男女笑嘻嘻地一口猜個正著。

清初只活了二十八歲的張竹坡,這個痴迷的文學青年,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精彩評點了《金瓶梅》。他將他的創作思想,也就是為什麼寫的問題告訴他的弟弟:「吾豈謀利而為之耶?吾將梓以問世,使天下共賞奇文之美,不亦可乎?」年輕輕的,眼力勝過情場老手李漁,把蘭陵笑笑生的性描寫一下看進了字縫裡。《李瓶兒隔牆密約,迎春兒隙底私窺》一回,他在回評中評道:「寫瓶兒春意,一用迎春眼中,再用金蓮口中,再用手卷一影,再用金蓮看手卷效尤一影,總是不用正筆,純用烘雲託月之法。」烘雲託月法取自金聖歎的評點,時人遂以「可以繼武聖嘆」而語張生。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

第二輯之《玩古》

彭見明著 歌樂評點

十八世紀之後的清代文壇,相繼出現了考據與評點相參照的乾嘉學派,理論與評點相結合的桐城派。前如《四庫全書》的總編修紀昀紀曉嵐,後如惜抱先生姚鼐,惜的是惜抱先生對評點文學的最高認識,「圈點之妙有勝於人意者」,惟一沒有落實在小說上。箇中原委,或許因前人的小說名著都有大師反覆評點過了,既難超越,遂不宜重蹈覆轍亦未可知。在此期間,倒有大批量的一般評點工作者對於一般小說的一般評點,直到《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的相繼問世,名作方使有眼力的評者成為名家。馮鎮巒評點《聊齋》,居然勝出蒲松齡送書上門的王士禎,「《聊齋》之妙,同於化工賦物,人各面目,每篇各具局面,排場不一,意境翻新。」一部《儒林外史》招至評點家如雲,最著名的有臥閒草堂、齊省堂、天目山樵者三。見仁見智,三人竟在評點中PK起來,臥閒草堂說「虞博士是書中第一人」,天目山樵說「郭孝子才是書中第一人」,臥閒草堂說「名士風流帶出一分脂粉氣」,天目山樵說:「浮淡!」這才是百花齊放,這才是百家爭鳴,雖說是清朝有文字獄,在評點文學作品方面,嘉慶皇帝也並沒有打他們右派和反革命。

 《紅樓夢》的紅至今日,解夢人的解至今日,不能說不與脂硯齋、畸笏叟的評點沒有關係。正是有了同期的評點,「起是夢中,寶玉情是夢中,賈瑞淫又是夢中,可卿家計長又是夢中,令作詩也是夢中,是故紅樓夢也。今餘亦在夢中,特為批評夢中之人而特作此一大夢也」,才有了隨後的追夢者如護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閒人,也才有了評點派、索隱派、考證派和評論派,也才有了幾百年後央視百家講壇上的眾講紛紜。有人說,一部書必得等到著者已成故人,蓋棺定論,無媚人之嫌,無罪人之虞,方可下手,斯言大謬。《石頭記》的評點文字透露消息,脂、畸二人恰就在著者的身邊,或紅袖添香,或耳鬢廝磨。與健在的著者筆談於書眉行間,頁側篇尾,可釋困疑,亦可免誤讀,而且還不會留下「可恨同時不相識,幾回掩卷哭曹侯」的千秋之憾。此詩的前二句是「傳神文筆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淚流」,著作者與評點者手握一卷,淚流一處,我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不好。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

第二輯之《無碑》

王十月著 曾楚橋評點

去歲於鴻賓樓與友人歡聚,席間有拉美文學專家,兼多部拉美小說的翻譯,飲了酒口吐真言。說國內一走紅作家應邀演講拉美文學,又不能讀原版書,藉助他人譯著,直講得色舞眉飛期間還擦汗二次,卻似多情單戀,連馬爾克斯本人也不便承認大風吹牛乃是魔幻。專家靜坐檯下,嘿然聆聽,深覺國人誤讀的悲哀。我便又想到中國的評點文學,似乎它不是這樣,它有一隻會說一,有二絕不說三,沒把握時大可嬉皮笑臉,效法深諳評點之術的李卓吾,問罷了「讀者以為然乎」,還能再問一聲「作者亦以為然乎」?

 中華民國以降,現代白話小說少有評點,新文化運動伊始,西風東漸,散文詩歌也易為新體,淺白通俗,國人以為沒有了評點的必要,於是在懷抱西書的噬嚼聲中,慢慢忘卻了金聖歎推薦的小說讀法。二十世紀中葉,出了幾部所謂紅色經典,打土匪,幹革命,直奔主題,無須評點也一眼看個底兒穿。六十年代末,中國第二次焚書坑儒,見書就抄,尤其是見不得可以利用來「反黨」的小說。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只流行一種紅塑料皮裹著的小本本,要評點就評點在那個上面,是謂活學活用的心得體會,小本本裡字字都是絕妙好詞,句句話說在了心坎上。積極分子可以登壇演講,作激動、憤怒、發誓狀,一場演罷,也便成了革命的評點家。左禍過去,中國新時期的出版界重印四大名著及其他古典小說原本,舊的評點棄之不附,人又無心續以新評,大量各國譯著的蜂擁而入,使飢餓的中國青年飽吃西餐。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

第二輯之《亂世蝴蝶》

王祥夫著 遠人評點

這委實是好。但我又想,假若這個評點文學是西人發明,國人必將瞪圓驚奇的雙眼,連夜埋鍋仿造。西人重直覺的的印象派批評,只與中國的評點文學擦了點邊,就曾讓我們少見多怪的眼睛亮了又亮。再假若,金聖歎先生不捲入哭廟案,且能萬壽無疆地活至今日,他所醉心的評點文學方式得到西人首肯,發他一個諾獎證書,國人中也有一些會將眼睛瞪圓。當然還有另一些,會故意投之以不屑,如魯迅說,是上海的便如何,是鄰居則不然了。

 應該承認,中國的評點文學是有缺點的,它隨心所欲,口無遮攔,如聽京劇唱到好處就大喝其採,不從崑曲源頭徽班進京說到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唱念做打四大形式梅程荀尚四大名旦以至文革江青八大樣板戲,沒有一個大本頭的理論體系進行歸納。然而,嘗到美食立刻抒發舌尖的快感,看見佳人一語就能道出她是個瓜子臉,這比那些擺開架勢從動植物和人的基因開始進入,三小時後論到人體器官味覺和視覺的大評論來,它的短小正好成了特長。我是這樣想的,要是在圈點和旁批中盡興地表達感覺,在眉批和總評中嚴謹地闡述理論,我就不信,中國式的評點文學不能發揚光大,推陳出新。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評點繪圖本叢書」第一輯12種

距今整整十年,公元一九九八年秋,我去西安,平凹兄接風於一家古雅酒店,有舊式的涼亭花臺,竹簾雕窗。飲酒間忽然由文學評論說到評論文學,說到評點文學,說到評點小說,我當場提出要光復這一好玩的傳統,開二十世紀今人評點今人著述之先。且明確挑出他的四部長篇小說為一系列,請西安孫見喜、費秉勳、穆濤、肖雲儒四人執筆評點,我做總序。此書既成,翌年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數次重印。越年,北京的同心出版社又出版了另外兩種,深圳陳澤評點,再過一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第七種的時候,依然陳澤評點,卻遭遇與社方勾結的詭詐書商以瞞天過海之計,巧設機關,將有意思的文學點評毫無意思地變做文學點錢,境界遠不如「吾豈謀利而為之耶」的二十五歲的張竹坡,令人相當掃興。

 隨後在新世紀,國內文學期刊如《莽原》、《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者,也開闢了短篇小說名作的評點專欄。改版後的《廣州文藝》又增設了與此類似的,附有短評的經典小說重讀專欄。這些行為,猶如從行將死滅的灶洞裡刨出一粒曾經那麼熱烈的火種,並把它小心地呵護傳遞下去,重燃篝火,讓世界看到它活潑調皮的異樣光焰,紅飄飄的從中國來,從中國很早以前的那個朝代。

 這套即將問世的評點本叢書,計劃把中國當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進行陸續評點,適時推出,使之成為書界的風景,文壇的檔案,讀者的珍藏,作家的寶鏡,中國評點文學史上裂冰地帶的一列跳石,連接當今,通往後日。具體的做法是搜索名作,確選評者,在評點文學極其豐富的諸手段中,先行只選擇旁批和總評這兩個節目,不加圈點,不套雙色。這樣做的理由,是不僅簡便了排版和印製的繁複工藝,而且也使得頁面爽潔,閱之悅之。不過這並不是永遠的規定,世界在變,出版尤須與時俱進。

 最後才說,評點才子書者最好也是才子,這人思域奔放,洞見深刻,用足以配得上原著的奇思妙語,發洩閱讀的快樂並將其傳染給遠方與後來的文學知音。須率真如兒童,親切如故友,瞭然如本人,見什麼說什麼,說多少是多少。不板面孔,不端架子,隨時隨地,隨去隨來,無顧無忌,無法無天,嬉笑怒罵,拍案驚奇。如此還不盡興,再於篇尾發表一篇汪洋恣肆的高蹈縱論。那些在官辦官訂的報紙上大版刊登,引必西人語錄,文必異國主義的評論,只配拿到燈火闌珊處去念給自己的影子聽,評點文學的性靈世界容它不得。

 遵中國工人出版社李陽先生命,主編這套大書並作小序,是欣然的。

                 2008年夏寫於北京聽風樓

(野莽,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編輯家,祖籍湖北竹溪,武漢大學畢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寫作,迄今著有長篇小說《庸國》系列(五卷)《尋找汪革命》《紙廈》《迷失》《神鳥》《阿洋的別墅》《荒誕斯人》《行色倉皇》《王先生》《雲飛雨散》《陳谷新香》《禁宮畫像》《大律師施洋之死》;長篇傳記《劉道玉傳》(上下);中短篇小說集《烏山故事》《烏山人物》《烏山景色》《野人國》《世上只有我背時》《黑夢》《人活一世》《死去活來》《窺視》《獨乳》《黑夜裡的老拳擊手》《流淚的百合花》《不能沒有你》《京都人獸》;散文隨筆集《墨客》《教育詩》《竹影聽風》《難得聰明》《印在手紙上的恨》;法文版小說集《開電梯的女人》《打你五十大板》《玩阿基米德飛盤的王永樂師傅》;另有影視作品《祝你好運》《高爸再見》以及其他著作《詩經選譯》等,共計七十餘部,一千餘萬字。部分作品獲國內文學獎,被翻譯成英、法、日、俄等國文字。)

相關焦點

  • 「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史」叢書發布 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將歷史上出現的思潮、觀念、理論放回歷史語境中去,形成立足於中國實際的批評史,才能為新時代文學批評的發展和繁榮助力。「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史」叢書,對1949年至今的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狀況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研究。它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力圖重塑當代中國文學批評精神,充分展現了當今學術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 評點式批評的歷史演進及其當代運用
    此書引入「照應」「針線」「跌宕」「虛實」等詩歌評點常用語彙,創造了「埋伏」「懸念」等小說評點新名詞,評點生動活潑、詼諧幽默,深受讀者喜愛。  明末,小說評點空前崛起,在當時不僅是一種文學批評,而且成為一種時髦和包裝,甚至是一種廣告效應。
  • 「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首批四部問世
    本報訊6月22日,「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出版座談會在首都師範大學舉行。「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和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聯袂編譯,叢書被列入北京市重點出版項目,目前已出書四種。
  • 「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出版
    原標題:「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出版   世界盃足球賽在俄羅斯激戰正酣之際,一套在國內新近出版的「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也引發讀者關注。   「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和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聯袂編譯,被列入北京市重點出版項目,目前已出書四種,分別為佩列文的《「百事」一代》(劉文飛譯)、烏利茨卡婭的《庫科茨基醫生的病案》(陳方譯)、索羅金的《碲釘國》(王宗琥譯)、瓦爾拉莫夫的《臆想之狼》(於明清譯)。此外,葉羅菲耶夫的《我的父親》也將推出。
  • 「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出版座談會舉行 這些沒聽說過的書其實...
    相比較經典的俄羅斯文學作家作品而言,俄羅斯當代文學、尤其是長篇小說並不為中國讀者所熟知。6月22日,「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出版座談會舉行,叢書譯者、專家學者就該叢書的出版價值和新世紀俄羅斯長篇小說的發展現狀展開討論。
  • 批評與觀看 「攝影新批評叢書」出版發行
    近日,由北京798映藝術中心策劃、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攝影新批評叢書」(第一輯)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在平遙攝影大展期間舉辦。該叢書為兩大專業攝影文化傳播機構精心打造,組成叢書第一輯的四本書分別代表了四種對攝影探討的角度,以攝影批評、攝影史研究、隨筆以及訪談等靈活多樣的文本樣式,全面呈現了中國攝影歷史與現狀的文化圖景;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本叢書將攝影置於當下視覺文化蓬髮的時代背景下,展現當代攝影作為一個涵蓋多元領域的文化門類所具有的社會價值。
  • 紮實推進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
    10月3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史」叢書發布會暨中國文學批評70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共同回顧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歷程,從文學批評的視角對當代中國文學現狀進行了分析總結。
  • 為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作結
    10月3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史」叢書發布會暨中國文學批評70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旨在反思西方文論對中國文學批評的影響,建構中國文論話語體系。  撰寫《當代中國小說批評史》的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程光煒提出,文論強調判斷、批評,如何與史相結合是個難點。
  • 趙建忠|《<紅樓夢>黃小田評點研究》序
    《<紅樓夢>黃小田評點研究》序 趙建忠中青年學人宋慶中以其《<紅樓夢>黃小田評點研究》書稿見示,並囑我寫「序」。(洪秋蕃《紅樓夢抉隱》)評本、蝶薌仙史評本、王伯沆評本,還不包括那些在當時就已佚失、但還可以從時人記載中獲知線索的評本,如清人筆記《悟石軒石頭記集評》摘錄過相關評語的「邱佩金評本」等,「黃小田評本」只是這「數十家」評本中的一種。
  • 陳博士說園林系列叢書|《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史》序一
    ※※※※※※ 品鑑「傳世園林經典」的輝煌圖景 ※※※※※※ 博覽「園林歷史人物」的奇聞軼事 ※※※※※※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理想境界 ※※※—— 序一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新世紀長篇小說創作:中國經驗與當代長篇小說新變
    新世紀以來的長篇小說創作呈現出日益繁榮的景象,長篇小說的作者隊伍空前壯大,長篇小說創作的數量也空前擴充。但因此我們不妨認為,莫言所創造的幻化的現實主義正是中國當代文學奉獻給世界文學的一份禮物。  現實主義和中國經驗  從「中學西漸」的角度去總結新世紀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學,就是把新世紀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學看成一個合乎邏輯的發展結果。
  • 《中國當代作家論》叢書出版 解讀當代作家精神世界
    《中國當代作家論》叢書出版 解讀阿城、嚴歌苓等著名作家之精神世界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嚴歌苓的眾多品眾多人物有何內在聯繫?「奇人、雜家」阿城自己的人生又是怎樣一部精彩刺激的作品?《中國當代作家論》叢書的出版將令讀者有機會解讀這些當代作家的生平創作和精神世界。
  • 肖鷹:評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家的「長城心態」
    這個論調的倡導者認為,開放30年來,由於西方學術(漢學家)對中國文學史敘述的話語霸權的影響,使中國本土學者喪失了對中國文學的話語權,而將「定位中國當代文學60年」收歸為本土學者的文學史權力,則是重建本土學者的「文化立場」,恢復其話語權的必然之舉——這是當代中國文學研究者的歷史使命。筆者認為,這表達了當代文學批評家的「長城心態」。
  • 中國文學批評史的本與根
    幾千年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其範式之分類與命名,因其語境或層級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述;而從言說方式和批評文體的層面來說,《總目》集部之詩文評類小序的範式界說是頗有價值的。作為20世紀現代學科之一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在一部18世紀的目錄學經典中找到了自己的本和根。於是,批評史從《總目》集部詩文評類這篇不足300字的小序出發,走上了自己「範式演變」的歷程。
  • 《東方國學叢書》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普及
    《東方國學叢書》由方格圖書文化精心策劃,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國學叢書。本套叢書學術水準一流,為大眾正確理解和領會經典而多年錘鍊,囊括國學領域中的經典文獻等五十部,以簡體橫排,白話釋義,配以義理注釋,以便於當代公眾閱讀典籍,研治學問。
  • 金學論著~吳 敢:「金學叢書」第二輯前言
    此後電郵往來,徐州、臺北、石家莊三方輾轉,叢書編撰框架日漸明朗。2013年11月23日,胡衍南再度到徐州公幹,代表臺灣學生書局與吳敢詳盡商談編輯出版事宜,本叢書遂成定案。此「金學叢書」之由來也。中國古代小說研究,重大課題眾多。近代以降,紅學捷足先登。
  • 《中國當代作家論》叢書出版 解讀作家精神世界
    《中國當代作家論》叢書出版 寄於文 攝《中國當代作家論》叢書出版 解讀阿城、嚴歌苓等著名作家之精神世界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嚴歌苓的眾多品眾多人物有何內在聯繫?「奇人、雜家」阿城自己的人生又是怎樣一部精彩刺激的作品?
  • 張慶善|《紅學流派批評史》序
    《紅學流派批評史》序張慶善擺在我面前的這部《紅學流派批評史論》書稿,系作者趙建忠2013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結項的成果(項目編號:13BZW035)。書稿即將在中華書局出版之際,他希望我為這部學術著作寫篇序。
  •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出版發行
    10家出版單位,共同策劃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於近日出版發行。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收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描寫我國人民生活圖景、展現我國社會全方位變革、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主體地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謳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70部原創長篇小說精品力作,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體現了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 甘肅省作家郭健長篇小說《蒹葭蒼蒼》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
    原標題:我省作家郭健長篇小說《蒹葭蒼蒼》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  中國甘肅網5月28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近日,國家一級作家、書法家、金城文化名家、西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郭健先生的長篇小說《蒹葭蒼蒼》(再版名《野花正香》)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