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提起黃庭堅可能會覺得有些陌生,其實他也是北宋時期一位了不起的詩人、文學家、書法家;同時他還是蘇軾的摯友,兩人經常是詩詞唱和,而且還時常鬥嘴,從而也使得兩人的友情,成為了一段千古佳話。當然在蘇軾面前黃庭堅只能算是一個小弟,在文學成就上自然是比不了蘇軾,但他的一些詩作,其實也還是很值得一讀,同樣的寫得很不錯。
黃庭堅的詩作之所以沒有流傳開來,最大的原因,還是由於他的詩作寫得比較隱晦,由於他早年前深受江西詩派的影響,他本人也正是江西詩派的領軍人物;可能說起江西詩派,很多人會有誤解,以為所謂的江西詩派那只不過全部都是由江西的詩人組成,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是學習杜甫的詩,那都算是江西詩派。這一整派的詩人把杜甫稱為祖師爺,講究用詞用典,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這一個流派並沒有流傳開來,他們的詩作,也都屬於那種非常隱晦。
那黃庭堅早年也正是受到這種詩風的影響,所以使得他的詩作,並沒有真正的流傳開來,而且讀來也是非常的拗口,不過他後期的作品,則是完全不一樣,例如他的這首《寄黃幾復》,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同時也是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黃庭堅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朋友懷念之情,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感人。
《寄黃幾復》宋代:黃庭堅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其實黃庭堅寫過好幾首詩給自己的朋友黃幾復,而且兩個人的關係,也是非同一般,據說兩人還在江西南昌的時候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此後兩人由於分別去到不同的地方任職,再也沒有見面,但是黃庭堅對於朋友的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是始終沒變,他把自己對於朋友的那一分思念之情,全部的寫進了自己的作品中,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朋友的深厚感情。
這首《寄黃幾復》也正是黃庭堅眾多作品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首詩,詩人在這首詩中,充分地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而且在一開篇先是交代了時間和地點,兩個人分別是在不同的地方,同時兩人也還是經常書信往來。」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在這兩句黃庭堅直接寫到了彼此之間深厚的友誼,讀來更是令人感動不已。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兩句可以說是這整首詩中,最為經典的一兩句,而且描寫的很是悽美,詩人僅僅是把生活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經過那麼一組合,則是顯得很是生動。在這兩句詩中,我們也知道此時的詩人與朋友,已經是有十年沒有見過面。
最後的四句黃庭堅寫得更為生動,也更加的感人,充分地肯定了朋友的才華,以及朋友做學問的那份精神,雖然生活很拮据,但是朋友並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地做學問,僅僅是這種精神,便是很令人黃庭堅感動,所以他寫得也很是深情,也非常的悽美。
黃庭堅的這首《寄黃幾復》,也是他眾多詩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詩人把自己的那份思念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字裡行間,盡顯兩人深厚的友誼,同時也說明詩人是一位性情中人,唯有這樣,才能夠寫出如此深情的詩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