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作為北宋時期一位了不起的大文豪,他的才華也是足以和蘇軾相媲美,而且兩個人也是亦師亦友,在書法上更是被後世並稱為「蘇黃」,雖然他在名氣上不如蘇軾,但是他的一些作品也是寫得很唯美。儘管早年間他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軍人物,更是由於詩作太過於隱晦,則是並沒有真正地廣泛地流傳開來。這也使得他的名氣比起同時代很多詩人的作品在流傳程度上,那都是要遜色許多。
可能有人對於江西詩派的並不了解,會誤認為所謂的江西詩派,完全是以江西為主的詩人,其實並非如此,這一詩派是以黃庭堅為首,並且專門是學習杜甫,只要是這一類的詩人,那都是可以歸類到江西詩派。而這一詩派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用詞用典,處處使用典故,用詞也是極為講究,更是認為無一字無出處,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這一詩派並沒有真正地流傳開來。
那黃庭堅作為這一詩派的領軍人物,他早年間的作品,也是寫得極為隱晦,也是處處使用典故,這也使得他的作品讓人難以解讀,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在流傳程度上自然無法與蘇軾相媲美,但是後來一些作品卻又是別具一格,例如他的這首《寄黃幾復》,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通篇也是描寫得極為抒情,更是把友情描寫的感人肺腑,成為了宋詩裡的千古名篇,即使是連當時大名鼎鼎的蘇軾讀了也是讚嘆不已。
《寄黃幾復》宋代:黃庭堅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友情詩,也是黃庭堅眾多作品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首作品,通篇更是如詩如畫,不僅抒情,更是把那一份深厚的友誼描寫得極為深刻,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讀這樣的一首詩,除了能夠感受到古人之間的那一份深厚的友誼之外,還有就是從這首詩中,更是讓我們感受到宋詩的深刻。
宋詩它與唐詩是有區別,並且兩者之間也是極不相同,唐詩它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可是宋詩又不一樣,它更多的還是突出那一份哲理,這也正是就是為什麼使得後世的明清兩朝,要麼就學習唐詩的抒情,要麼就學習宋詩的哲理。儘管後世對於宋詩頗有爭議,認為宋詩它完全失去以物言志的特性,只是一味地追求哲理。但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無論如何評說,至少宋詩裡也是有很多的經典名篇,特別是黃庭堅這首《寄黃幾復》,便是一首難得佳作。
首聯寫得就情深意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那一份深厚的情意,另外詩人也沒有忘記交代自己與朋友之間的處境,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整首詩顯得別具一格,也更加的令人感動,「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我現在居住在北海,然而你卻又是遠在千裡之外的南海,想要寄信給你,可是大雁又往往無法送達。短短的兩句,描寫的卻是極為抒情,也很是悽美。
頷聯更是千古名句,而這兩句也最為獨特,詩人只不過把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名詞,通過那麼一組合,從而也使得這兩句如詩如畫,「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每當想你的時候我就會憶起當年我們一起在桃花下賞花,然後一起喝酒,這樣的時光最是令人懷念,而現在我們一別十年,江湖落魄,在這十年裡我們都顛沛流離,為此我只好常常對著孤燈思念著你。
頸聯詩人又是回憶了自己朋友當年的困境,同時又肯定了朋友的品德,以及對方的學問,「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想當年你是如何得窮困潦倒,能夠支撐起家的只有那四堵牆,人們都說不為名相便為名醫生,可是我不希望你那樣。在這兩句中,更是寫得情深意重,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那一份深厚的友誼。
尾聯詩人又進一步地交代了朋友早年間的困境,以及做學問時的那一份努力,「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你當年如此地清貧,可是你依舊還是發奮讀書,如今我們都頭髮花白了,即使是隔著這充滿了瘴氣的小溪,也能夠聽到猿猴哭泣的聲音。最後這兩句更是寫得極為傷感,也無比的悽美,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黃庭堅很多的作品也都很唯美,雖然他有一些作品並沒有真正地流傳開來,可是這首《寄黃幾復》,卻是膾炙人口,連當時的蘇軾讀了之後,對於這首詩都讚不絕口。而我們從黃庭堅這首詩中,更是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