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活動中,藝術品與觀眾的關係,藝術品之間的關係,藝術家與藝術品的關係,藝術家與觀眾的關係藝術品與社會的關係等,各種關係交織在一起形式多樣,共同構成了藝術活動。文中選取幾種關係入手,解讀尼古拉斯.伯瑞奧德在《關係美學》中提到的關係形式在藝術活動中的體現。
《關係美學》以藝術活動為切入點,說明了現在的藝術是通過與人的互動為基礎,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簡而言之,論述了關係在審美活動中的重要性,關係美學終究是一種形式理論,並不構成任何一種藝術理論,是因為它並不意味著任何對起源和歸宿的表述。其中的關係形式,在藝術活動中的體現證明了博瑞奧德形式理論的先驗性。
關係形式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藝術活動中的關係形式日益多樣化,關係形式多樣,藝術品與觀眾的關係,藝術品之間的關係,藝術家與藝術品的關係,藝術家與觀眾的關係以及現在策展人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策展人與觀眾的關係,其中涉及的利益也是多種多樣,藝術活動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脈絡演變,堅持傳統文化人們就無法真誠的面對當下,因而對與時代脫節的誹謗者而言,新再也不是一種標準,《關係美學》中談到了現在與過去的鬥爭,然而現代戰勝了過去,藝術作品不再以實現現象的或烏託邦現實為目的,而是在真實的內部,以藝術家選擇的各種各樣的尺度,組建出的存在模式或者行動的樣式。是對其現實真實的反映,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讓觀眾感同身受,真正的參與到藝術活動中去,其實藝術家並不孤單,因為觀眾能夠陪伴藝術家,通過藝術家的角度來看清世界,思考世界與人們的關係。藝術品作為社會的中介,藝術是一種特殊社會性的生產地點,藝術緊縮了關係的空間,人們能在現場直接的發表自己的評論,當代藝術展覽的本質是:它創造自由的空間以及對立於規定日常節奏的時延,偏好溝通去區之間一種不同的人際貿易,現在的社會就是以貿易關係為基礎的社會,藝術展自然也是除了出現在貿易中便別無他法了,藝術其實是一種會面的狀態,在隨機唯物論中也解釋了關係美學的存在形式,原子是可以持續的會面,也是為了創造一個世界,而當代的藝術作品也就是一種聯結的元素,每一件藝術品都可以是在線上的一點,然而作品作為社會的中介,只有在啟動人類互動時才能獲得真正的實體
藝術品與社會的關係 在藝術活動中,人們能與之聯繫的都是藝術品與藝術家的關係,藝術品與觀眾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品與藝術品之間的關係,誰還能發散思維,將藝術品與社會相聯繫呢,而博瑞奧德就能將此關係相連,並得到印證,以前的藝術品都是貴族才能欣賞把玩的物品,藝術品大部分都被貴族收藏在自己的家中,也只有貴族才能一睹藝術品的風採,而普通的人都不能觸碰他們,造成這種局面的最終原因應該追溯到社會發展過程之中,回想那時的社會,本就是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人被分成三六九等,不同層次的人所能接觸到的事物也是打不相同的,處於低層次的人只能被欺壓,為高層次的人服務,而高層次的人只會接受別人的服務,接觸高雅的文化,其中藝術品就是屬於高雅文化的一種,藝術品的受眾範圍及其狹窄,其美學的價值的發揮也得到了限制,美的一面只能在貴族面前展示。這就是那時的社會性質造成的。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被欺壓在社會底層的人們頑強的抵抗,社會階級制度日益崩潰,人們的人生自由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逐漸,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所有被貴族氣息包圍的藝術品也得到了解放,從封閉的牢籠掙脫,將美的體驗帶到人群之中,讓每個人都能領略藝術品的風採,將美學價值發揮到極致,讓藝術品接受人們的審視,品讀出不同的含義。藝術品扮演著社會中介的角色,透過藝術品能折射出社會的本質,不同時期的社會,藝術品的開放程度也是不同的。藝術品與社會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社會越開放,藝術品的價值越高。
藝術品與觀眾的關係 每一件藝術品誕生的背後,都意味著與觀眾來一次近距離的會面,通過對藝術品的會面,觀眾與藝術品在無形之中產生了交流,在交流之中,藝術活動的價值也在逐漸提升,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觀眾在此種會面中,夾雜著眾多概念,參與與傳遞,連接與約會,共活性與會見,合作與契約,客群等,參與是藝術活動的基礎,只有觀眾參與進來才能啟動作品的活性,作品才能稱之為作品,參與的下一步是傳遞,因為只有可持續的傳遞,作品才能時刻 保持活性,而傳遞性就跟世界的存在一樣的久遠,它構成了一種藝術品的具體內容,沒有他,作品就像是沒有了靈魂,他是被凝思所粉碎的東西,正如一句話所說,每個作品的影像都是一個巴掌所不能拍響的,只有在互相傳遞擊掌中,作品才能夠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通過傳遞性,是觀看者與世界的關係,藝術史可以被看做是世界聯繫的生產史,當代的藝術並沒有自由度徵兆出現,且在特定的時間中被觀看,置身於紀念時代性的框架中的藝術品已經消失了,他們開放給所有大眾消費,為藝術所召喚的觀眾在事件時間中展開,作品誘發了會見並向人們提出了約會,以保存特有的時間性,藝術品的展示就是為了給觀眾觀看,在展覽中,展覽像是一種軟材質的角色,因藝術家的創作而無定型。展覽隨著藝術家的創作而改變,沒有固定的模式,藝術在畫廊中發生,有了展覽才有了作品,有了觀眾,藝術品才有被消費的可能,藝術品與觀眾互生互在,沒有了觀眾的凝視,藝術品也失去了光彩。
在藝術活動中,各種關係複雜的交織在一起,譜寫了一出出精彩的藝術活動,人們不會想起社會與藝術品又擁有什麼樣的關係,其實他們是相輔相成的,社會的開放與否,決定了藝術品的價值是否能惠及到每個人的身上,當藝術品價值照耀到每個觀眾身上之時,觀眾就將與藝術品互生互在,沒有觀眾的凝視,沒有觀眾的接受,藝術品的光芒也就失去了色彩,觀眾的認可,觀眾的發掘,正是藝術品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