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2020-12-19 瀟湘晨報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陳星竹 記者 覃霞)5月7日報導藍色鼠尾草花開正豔,金雞菊朵朵向陽,歐洲月季迎風搖曳,德國鳶尾在草叢中爭相綻放,一米多高的繡球花散發出陣陣芳香……5月的簡陽平泉街道荷橋村,儼然成了花的世界。

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安排,簡陽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圍繞公園城市形態大力培育公園城市示範區

踏上悠然島,在綠樹與花草掩映下的木屋竹窗讓從城市喧囂中脫身而來的遊客找到了鄉村的靜謐,湖畔花廊融入山水美景,前來拍照「打卡」的人絡繹不絕。不遠處的藍劍·牧馬島超級農場,「一畝田」內散發著四季花香,生長著瓜果蔬菜,啼叫著生態土雞,身臨其境感受到的是「採菊東籬下」的田園詩境。

視線從郊野移到產業園區。「一平方公裡」核心區、人才公寓及配套住房、仙女灘溼地公園項目……在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的規劃藍圖中,傳統產業園區的面貌正被生態公園融化,新業態新場景相得益彰,「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公園城市美麗格局初露端倪。

從「產—城—人」到「人—城—產」,折射的是公園城市建設思路的改變。

「城市建設要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促進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在高質量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個共融共生、「人城產」融合的現代產業新城正在加速呈現。

未來公園城市將形成以綠色為底色、以山水為景觀、以綠道為脈絡、以人文為特質、以街區為基礎的「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據悉,圍繞「人、城、境、業」四大維度,簡陽市正在充分大力培育沱江兩岸綠道型、菠蘿村郊野型、葫蘆壩產業型、荷橋村郊野型4個公園城市示範區,提升公園城市示範區發展品質。

圍繞城市生活「溫度」加快推進公園項目建設

5月,隨著在公園、綠道等場所遊玩的市民越來越多,簡陽又恢復了往日的煙火氣。

位於沱江畔的簡陽市人民公園,草木林立、流水潺潺,已經改造完成的「簡州八景」之一「應第蓮池」有著濃鬱的人文氣息,吸引不少家庭帶著孩子前來遊玩。市民王先生說:「現在綠色成為了簡陽的主色調,公園、綠道越來越多,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人民公園不遠處,天星公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站在天星公園展示中心往外看去,一個總用地面積330畝,以道路為中心軸、呈半圓形對稱的項目已初具雛形。據悉,天星公園項目包含城市公園和市政道路建設,其中城市公園建設含綠化面積10.6萬平方米、溼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硬質鋪裝面積約5.3萬平方米,以及改造溼地人工湖、地下車庫、給排水系統、照明設施、配套建築、園林等附屬工程;市政道路建設包括天星東路及兩條支路的建設約1.5公裡。

據悉,圍繞「三類郊野公園和三級城市公園」建設體系,簡陽市正在強力推進天星公園、楊柳公園等公園項目建設,營造形式多樣的公園城市生活方式、生活場景,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讓城市建設符合公園化的環境要求,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不斷提升公園城市感知度和市民獲得感。

圍繞城市消費場景完善綠道驛站設施配套

彩虹色的絢爛廊橋、拼出簡陽英文字母的船身白龍……如今,簡陽市沱江河河東濱江公園南段綠道已經成為簡陽又一新晉網紅打卡點。「五一假期我們全家沒有去旅遊,幾乎每天都會帶著孩子來這裡走一走,這裡不僅能欣賞沱江水景、草木花海,還有一些兒童遊樂設施,孩子非常喜歡在這邊玩耍。」正帶著家人在綠道遊玩的市民李女士說。

「當市民和遊客們遊玩的時候,我們則要認真觀察,了解市民需求。」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認真分析哪裡遊玩的人多、有多大密度?要選點提供商業服務設施。分析哪裡還缺少配套設施?要及時進行優化。」

事實上,除了「美景」之外,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建設綠道還應該融入更多的業態和場景。「綠道對生活方式的詮釋不只是審美,更重要的是體驗,是場景。」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他們圍繞人的需求,從使用者角度積極建設多樣場所、策劃多種活動,通過設施嵌入、功能融入、場景帶入,全面營建城市場景。「我們學習借鑑先進地區成功經驗和案例,探索綠道周邊多樣性生活消費場景,設置『書吧+水吧』『咖啡+簡餐』『精品特產展示』等無噪音、無油煙汙染的生活消費場景設施,並優化完善生活消費場景設施的設置,豐富便民惠民的消費內容,不斷提升綠道綜合效益和市民的幸福感、認同感。」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目前,簡陽市已在沱江河河東濱江公園南段綠道、城區防洪及生態溼地走廊工程G段綠道等營造了多種生活消費場景,為市民運動、娛樂提供了場地和方便快捷服務驛站。

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簡陽市將重點推進簡陽市城區防洪及生態溼地走廊工程(F、H段溼地景觀工程)等項目建設,預計年底建成25公裡綠道,並在綠道周邊完善驛站等設施配套,大力營造多樣性生活消費場景,不斷提升宜人宜居宜業的城市品質。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公園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今天,範銳平在首屆公園城市論壇這樣說
    開幕式上,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作了致辭,結合國內外城市建設發展史,結合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生動實踐,深刻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公園城市」理念的時代內涵……「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這是1200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筆下「錦繡天府、理想家園」的大美意境,寄予了
  • 南通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方案出爐
    凸顯綠色生態特色,展現城市魅力,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讓人民群眾更有幸福感、獲得感,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通提供有力支撐。到2022年,建成一批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樣板項目,積累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到2025年,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全市建成更多可觀可感的美麗宜居住區、街區、小城鎮,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市域治理紮實推進,南通成為長三角創新創業新首選、百姓幸福宜居新天地。
  • 山泉鎮喜獲成都首屆「一鎮一品」傳媒大獎之特色公園城市場景獎
    此次「一鎮一品」傳媒大獎獲獎品牌各具特色,其中以「龍泉驛區山泉鎮」為代表的特色公園城市場景讓人眼前一亮,從眾多特色小鎮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特色公園城市場景獎」。今年以來,山泉鎮借「東進」之風,乘「大運」之勢,積極探索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大力扶持和發展民宿產業,加快營造龍泉山森林公園城市的「城市取景框、網紅打卡地」消費新場景,旅遊季節性難題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 用公園城市理念建設產業功能區 成都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開園了
    與其他城市森林公園相比,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因位於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產業功能區,在生態基礎上更多融合了生產和生活,呈現出獨特的形態。「生產、生活、生態是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所踐行的『三生融合』理念,將持續推進產業功能區生態空間與消費場景、商業場景、生活場景有機融合,提升宜居宜業宜商品質。」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 公園城市引領成都轉型突圍
    2017年11月,成都城市新總規公眾意見徵集稿明確提出「建設高品質的和諧宜居生活城市」。這一概念,已經相當接近公園城市內涵。而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園城市建設的指示,則使成都的「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有了更大格局、更高標準、更重使命。
  • 成都新晉打卡地,帶你步入公園城市更深處……
    丹景臺景區核心區位於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南段示範區的啟動區內,處於成都高新區(空港新城)和簡陽市交界區域,涉及高新區(空港新城)丹景鄉和簡陽市武廟鄉,屹立於龍泉山脈丹景山半山山脊處,總面積約955畝。該核心區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首批打造的先導性、示範性、引領性項目之一,其建設內容包括丹景臺、丹景亭、丹景閣、丹景裡四處主要建築以及周邊的綜合景觀提升、遊憩設施建設。
  • 加快公園綠地建設 城市生態魅力從「美麗一隅」到「星羅棋布」
    站在潮音公園漫步綠道上,優美的桐山溪風光和高樓林立的新區景象直映眼帘,福鼎這座宜居新城的輪廓越發清晰起來。近年來,福鼎市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濱海旅遊城市。其中,公園及城區綠地建設作為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重要路徑,不僅推動了城市「顏值」日新月異,也讓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直線攀升」。「這幾年福鼎變美了,既有臨水公園,也有山地公園,我們早晨和晚上活動都有了去處,跳個舞、散散步、鍛鍊鍛鍊身體,生活真是越來越幸福。」
  • 以場景營造為基底,城市之美宜遊宜憩可感可及
    騎龍片區公園城市營造效果圖 一條條綠道,通向家門口 一條條綠道,串聯起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生態之美高新綠道 資料圖 當前,我市正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引領,以大運會城市森林綠化景觀建設為抓手,深化公園社區共建共享,推進綠色空間與社區生活有機融合
  • 愛成都、迎大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攝影展首次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展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今天(7月25日),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成都植物園承辦的2020「愛成都、迎大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攝影展」首次在四川省圖書館正式開展。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副局長謝玉常、四川省圖書館黨委副書記劉紅、四川省藝術攝影協會副主席王琦出席觀展。
  • 用「公園城市」定義未來生活
    建設成都東部新區不僅拓展了成都極核空間,而且有助於延伸和保持休閒之都生活城市品質。」楊繼瑞指出,成都東部新區以山水園林式的公園城市新區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城市形態,更好地詮釋公園城市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和美好生活的社會價值,引領成都都市價值新方向,塑造成都競爭新優勢。
  • 讓城市更加美麗宜居
    這五年,烏當區委、區政府實施全區「一盤棋」的發展空間戰略,加快城市擴容提質,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完善城鄉交通路網,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厚植綠色生態本底,全力建設城鄉社會治理新樣板,奮力打造「美麗烏當·花園之城」,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生態品質穩步提升,城市框架布局、內在功能、外在形象都實現了華麗蛻變。
  • 你的街區上新了!成都35處公園城市示範街區亮相
    從「最差街道」之一到公園城市示範街區,這條街經歷了怎樣的蝶變?……如今,走在成都大街小巷,不少街道已換了「新顏」。今年初,我市啟動了園林綠化建設行動,在全市打造了35處「公園城市示範街區」點位。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目前這35個街區均已打造完成。12月16日,記者走進了成華區、武侯區等「公園城市示範街區」點位,實地感受「新街區」帶來的全新體驗。
  • 漫步成都,來看一座公園城市的進化…
    2020年4月24日,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舉行。今天,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七次全體會議召開,將繼續聚焦這一關鍵詞,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在不斷思考和實踐中,千年成都持續尋找最優解。01從城市公園到公園城市成都,天府之國。
  • 建設香城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未來可期
    「先生您好,恭喜您獲得本次有獎徵集活動的獎金……」隨著與周先生的電話接通,「香城細管」公眾號名稱徵集活動算是告一段落,再次感謝大家對新都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關注與支持!
  • 立體山水公園城市,彭州未來已來!
    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立體山水公園城市, 彭州已成為建設公園城市的先行者, 邊緣變門戶的重要機遇、世界級的立體景觀資源、綠色產品與科技產業基礎、璀璨豐富的文化場景、群星薈萃的旅遊資源這些都是彭州的發展優勢
  • 泰州吹響「集結號」——「三步走」建設美麗宜居城市
    泰州市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吹響了「集結號」!10月28日,全市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會在姜堰召開。這標誌著,泰州市美麗宜居城市建設開始啟動全面部署。泰州市8個項目列入省試點「美麗」「宜居」「城市」,這三個關鍵詞有機聯繫、辯證統一。
  • 從工業城市到公園城市 成都這個區域蝶變
    ↑曾以工業為主戰場,現在建了公園。何後之有攝在一片寧靜的場景中,人們很難想到,這裡曾是青白江的工業主戰場,長流河只是城市中的一隅,卻恰好完美詮釋了青白江的巨變。新註解實現宜居宜業居住區青白江順應時代要求,展開了從工業區向公園城市建設的轉型。兩年多的時間,從工業到公園,這裡做出了公園城市建設的「青白江註解」。
  • 公園城市 蓉開新顏
    「它融入了公園城市理念,把綠地、小遊園都納入TOD模式建設中,讓自然與城市相融合,不僅豐富了城市內涵,還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這一說法得到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相關負責人的認同。「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公園城市生活場景啊!既有利於工作又便於生活,就醫就學都很方便。」
  • 新經濟 新業態 新場景 成都百花潭公園惠民+轉型 煥發新活力
    作為成都市首批公園場景營造示範點之一,去年以來,成都百花潭公園創先爭優,積極探索新模式、發現新路徑、試行新機制,著力營造高質量公園生活場景和新經濟消費場景,有序推進公園拆圍增景工作,加強公園價值轉化和景觀提升,不斷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為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可喜成績。
  • 高質量編制好成都「十四五」規劃 關鍵詞:公園城市示範區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 成都謀劃: 牢牢把握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加快打造承載美好生活的未來之城 編制「十四五」規劃,必須將「讓生活更美好」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公園城市特點,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