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場景營造為基底,城市之美宜遊宜憩可感可及

2020-12-18 騰訊網

錦城湖 資料圖

沿劍南大道一路向南,在與天府一街的交叉路口,一處綠草如茵的休閒小遊園裡,憨態可掬的熊貓雕塑「棲息」在高低錯落、蔥鬱精緻的植被花卉中。這個叫做「勤勉園」的小遊園,早已成為周圍白領、學生們每日必經「回家的路」;在高新區天華路,一場美學空間營造正在進行中,這裡將形成以美學優化街區形態,以創意提升街區氣質,融美學元素、藝術表達、文化展示、消費體驗、情感交流等為一體的社區空間場景。

當前,場景營造已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化空間,也是社區發展治理的未來方向。成都堅定把社區場景營造作為深化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著力點,遵循人本邏輯、差異特性、活力導向、美學價值和動態趨勢,著力營造以智慧智能為基礎的社區場景地圖,以科創空間為形態的社區生產場景,以多元體驗為特徵的社區生活場景,以創業平臺為載體的社區機會場景。

騎龍片區公園城市營造效果圖

一條條綠道,通向家門口

一條條綠道,串聯起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生態之美,構築起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體。綠道,正創造出一個在公園城市裡詩意棲居的生活場景。

高新綠道 資料圖

當前,我市正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引領,以大運會城市森林綠化景觀建設為抓手,深化公園社區共建共享,推進綠色空間與社區生活有機融合,全面提升社區人居環境,展現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良好形象。

根據《公園城市示範場景營造共建共治共享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大運會前,成都將實現環線100公裡一級綠道貫通,85公裡繞城高速兩側透景透綠,完成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建設;推進社區綠道「串街鏈戶」,2020年建成「回家的路」和「上班的路」1000條;2020年,結合大運村、大運會場館重要通道園林景觀建設和品質提升工作,實施行道樹增量提質街道390條。

公園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我市將通過持續推進「百個公園」示範工程建設提升全域公園品質。按照《方案》,這一過程中,將同步打造「一園一主題、一園一特色、一園一故事」公園景觀,植入「公園 體育」「公園 文創」「公園 音樂」等新經濟新業態,塑造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的公園場景。同時,利用城市零碎空間,將創新「社區花園」提質模式,強化社區園林景觀設計和場景營建,以小遊園、微綠地建設為抓手,優化社區綠色空間形態,植入法治宣傳、運動健身、便民服務等社區功能,大運會前將累計建成150個。

小而美的改造,帶來「微幸福」

曾經佔道的私家車、裸露發臭的水溝、亂堆放的垃圾廢料,變成了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文化氛圍突出的社區新場景;曾經私拉亂建、建渣亂堆的閒置地塊,如今成為居民們耕作收穫和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場地……在新都區,社區小微空間的品質提升和社區老舊建築物的活化利用,帶來更多居民生活消費的新場景。

一個多月前,結合「愛成都·迎大運」城市共建共治共享行動和示範社區、小區建設工作,新都區啟動了「鄰聚力·迎大運」社區微更新大賽,在小空間裡小投入解決小問題,通過設施改造、建築修繕、服務提升、功能完善、環境美化、文化彰顯等方式為居民帶來全新的場景體驗感受。

社區生活空間作為承擔著社會服務和社區生活雙重功能的重要載體,逐漸成為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場景的核心組成和社區發展治理拓展延伸的重要陣地和戰場。「我們通過競賽的方式評選出一批體現群眾參與、彰顯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創意、注重功能品質的優秀社區微更新項目,並要求參賽項目注重場景植入和服務功能體現,通過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的體現,讓一個個微更新項目能『生動』起來。」新都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活動正在火熱開展中。

小而美的改造,為居民帶來身邊的「微幸福」,一個個社區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家門口」變化,將拼接成居民生活的全貌和圖景,承載起夢想的詩意與遠方。

多元化的場景,生活有溫度

針對產業社區居民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青春研習社」裡設置咖啡製作、烘焙教學、插花培訓等服務業態,打造集技能培訓、體驗式教學、和諧鄰裡關係營造為一體的空間場景;以鄰裡文化為基底基礎、高新區為起點、發展為時間脈絡,「拾光公園」打造具有溫度記憶、活力向上、創新多元的多功能公共空間和城市創意人文景觀……

前不久,在高新區舉行的「公園社區」新場景需求發布暨新產品推介活動上,這樣的「公園社區」生活消費新場景需求,現場發布了28個。「當前,我們正按照市委要求,深化『場景營城、產品賦能』理念,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內循環、激發新的消費需求,推動新場景、新產品、新業態在社區落地落實,激發社區發展治理活力。」高新區社區發展治理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成都日報

相關焦點

  • 營造社區場景~是種「生活美學」!
    營造社區場景~是種「生活美學」!這一切的變化,都得益於龍泉驛區這一年來不斷聚焦「愛成都·迎大運」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行動主線,將社區的場景營造與城市的有機更新相結合,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品質提升為重點,結合不同社區、街區的實際情況,遵循人本邏輯、差異特性、活力導向、美學價值和動態趨勢,推出更多新場景,讓社區這個城市的細胞活起來動起來美起來,宜業宜居、可感可知。
  • 讓公園城市建設成果可感可及 成都市植物園草坪婚禮場景今天發布亮相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指導,成都市植物園主辦,成都植物園叢林裡承辦,今天(11月14日),一場唯美的成都市植物園草坪婚禮場景發布會在植物園大草坪舉行。
  • 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據悉,圍繞「三類郊野公園和三級城市公園」建設體系,簡陽市正在強力推進天星公園、楊柳公園等公園項目建設,營造形式多樣的公園城市生活方式、生活場景,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讓城市建設符合公園化的環境要求,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不斷提升公園城市感知度和市民獲得感。
  • 石墨烯包覆的液態金屬液滴:一種不粘基底、非腐蝕性、可回收、可...
    近年來,液態金屬作為一類在低溫下呈液態的金屬材料而備受關注,在柔性可拉伸電子、能量收集與存儲、生物成像、冷卻裝置、傳感器、致動器、軟體機器人、微流體、形狀調控系統、醫療監測和化學催化合成等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
  • 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成都金牛:用「參與式規劃」與特色街區場景...
    2020年6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調研金牛區社區發展治理創享中心時提到「要加快場景營造建設」。值此之際,在成都市民政局的指導下,成都市金牛區民政局的支持下,成都市金牛區創享社會服務中心通過「商居共建新場景—民主協商呈新態」項目圍繞此次重點打造的星科街片區屬於大運會場館周邊及特色街區打造範圍進行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
  • 營造城市復興美好生活場景 創造高質量的城市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對城市發展與建設、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城市治理與安全極為關注,近年來有諸多指示和論述,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一偉大命題,體現出「人民至上」的廣闊情懷。城市問題日趨複雜,涉及區域經濟、社會、環境、文化等多個維度的因素,工作需要結合項目自身的特點和需求,提出科學可操作性的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社會建設等城市復興策略。城市設計是城市復興系統工程的重要載體,多學科交叉融合,構建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學科體系,制定綜合有效的解決措施,實現更為長期、綜合、可持續與具有戰略前瞻城市發展,是城市復興的內涵,也是城市科學研究與實踐的趨勢,是發展創新的源泉。
  • 南昌最近很火的藝術館,視覺衝擊感極強,40元可拍50多個場景
    視覺衝擊感極強的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也非常想去打卡。於是上網搜索了一下相關的攻略,發現它不僅是南昌本地人周末的好去處,還是不少到南昌來旅行的遊人會去打卡的網紅拍照地。其實梵谷星空藝術館已經流行了好一段時間了,之前是在一些一線城市有。如今南昌也開了,一下子就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很多人都開玩笑說:「你與網紅之間的差距,就是一個梵谷星空藝術館而已。」
  • 全面營造宜居宜遊新環境 霞關晉級國家5A景區鎮
    全面營造宜居宜遊新環境 霞關晉級國家5A景區鎮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0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據了解,景區鎮(鄉、街道)是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核定範圍為景區鎮核心建設範圍、輻射全鎮,景觀環境優美,公共設施完善,旅遊業態豐富,管理體系健全,體現主客共享的宜居、宜業、宜遊區域。霞關處於我縣168黃金海岸線最南端,地理位置優越,坐擁豐富的物產資源和旅遊資源,據統計,該鎮共有4級旅遊資源2個,3級旅遊資源5個,2級旅遊資源5個,1級旅遊資源35個,有著浙江「天涯海角」美譽。
  • 成都公園城市幸福美好生活圖景徐徐展開
    新時代的成都,正用生活城市的品質留住人,用公園城市的影響吸引人,用天府文化的魅力激勵人。 推窗見田,開門見綠;身在公園,春暖花開。更多可閱讀可感知可參與的物化載體,正加速呈現。城市之美宜遊宜憩、可感可及,公園城市的幸福美好生活圖景,在每個成都市民的眼前日漸清晰。
  • 場景實驗室:融創以「場景聯合體」創建推進城市運營
    融創·雲帆未來社區被授予 「年度城市運營新物種」大獎。融創未來社區發展研究中心副院長胥靄現場作主題演講——《面向未來社區的「場景營造」》:「人是未來不確定因素中的最終因素。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我們堅信一定是要圍繞以人為本、以人的需求為長期主義的方向去不斷實踐,通過後端運營去植入內容、注入活力、嫁接資源,讓社區真正變成自由、活泛、共建的美好社區。
  • 香山靜宜園中有座明代就名揚京城的亭子名曰流憩亭,位於何處?
    【本文為筆者北京密碼系列文章。北京城,一個多民族國家傳承有序的著名歷史都市,自古北京多奇人,風雲變幻秘事多,欲知如何解密3000年北京城之歷史,請看北京密碼系列連載】▲圖為北京香山公園香山寺附近的衛星照片。北京西郊處的香山是一處歷史悠久的皇家園林。
  • 榕圖夜讀,有聲有色可觀可感
    秉承「公益、開放、平等、共享」理念開啟的「榕圖·夜讀」品牌系列活動,積極探索新潮與傳統的文化碰撞,引導人們感受城市溫度和發展熱度,共享閱讀之美——榕圖夜讀,有聲有色可觀可感東南網10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樹紅霞)國慶前夕,第十四屆「書香八閩」全民讀書月啟動,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讀書活動陸續與讀者親密接觸
  •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
    2020-11-29 11:1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全球城市管理者、專家學者共話疫情後城市發展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城市空間是文化的載體如何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近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的兩場分論壇活動在南京舉行。現場,來自全球的城市管理者、專家和學者熱情參與,針對疫情後的城市發展、文化空間創新營造,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助力城市文化空間轉型升級。 本次分論壇之一,探討的是「文化空間營造」。
  • 司馬遷怎樣營造歷史現場感
    司馬遷的歷史敘事,除了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還原歷史,再現歷史。為達到這一目的,司馬遷不僅賦予他筆下的歷史人物以鮮活的生命,而且還努力打通「往事」與「來者」之間的歷史隧道,刻意營造歷史現場感,從而把人們帶進特定的歷史時空,讓人們直觀、感性地觸摸歷史,體驗歷史。
  • 初秋涼風至,漫步都梁街,邂逅宜居宜遊城市生活之趣、水韻之靈~
    幸福感、安全感為目標 注重生態提升 通過為城市「種綠」 給生態「留白」的方式 構建了藍綠交織、清新明亮、 城景共融、集約緊湊發展的 生態城市布局
  • 為公園城市開新建言 為中國營造繼往添彩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切入點會議以中央政治局2020年10月16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切入點,確定的"公園城市成都文化生態發展研討"為主題,圍繞把成都建設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中心,改革開放高地,高質量的生活宜居之城內容,進行了深入積極探討。
  • 奇幻神話主題的插畫作品,配色、場景畫面營造的氣氛感強烈
    今天JIOJIO要介紹的是來自日本的插畫師まじょ的一組插畫作品,她筆下的插畫作品都色彩濃厚,內容多數以奇幻神話為創作題材,配色看著十分的舒服,場景畫面所營造出來的氣氛感也是非常地強烈!每一幅插畫作品都有著各種有趣的互動,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故事。你能看出插畫師まじょ所想要表達的故事嗎?
  • 《精靈寶可夢》場景介紹(19):繁華煙雲的粉紅城市——淺紅市
    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場景就是也有著道館所在地的淺紅市啦,淺紅市是關都地區西南方向的城市,它可以通過單車路以及15號道路還有城市下方的19號水路到達,是一個有著著名的狩獵地帶而聞名的城市,那麼,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這個城市吧。
  • 每天學點國學:浸潤之譖,膚受之憩,不行焉
    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憩,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憩,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譯文】子張請教什麼是「明」。孔子說: 「好像汙水浸身的讒言,猶如切膚之漏的誣告,這些在你這裡都行不通,就可以說是明智了。好像汙水浸身的讒言,猶如切膚之痛的誣告,在你這裡行不通,可以說是德行高遠了。明:明智,賢明。浸潤:像水那樣漸漸浸入。譖:讒言。想:誣告。
  • 營造消費新場景 華陽新開兩家購物中心
    即將完工的中海天府環宇坊購物中心天府環宇坊是中海地產在社區商業領域的創新項目,它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附近居民的需求,融入生活場景、豐富社交體驗、注重親子需求、升級消費品質,圍繞鄰裡的消費習慣,為周邊居民引入「菜籃子」、電影院和「深夜食堂」,將為附近居民構建全新的「15分鐘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