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認可語文閱讀題答案嗎? 杭高請"試卷中的作家"來回答

2020-12-17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5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李愛紅)初高中生們一定對蘇滄桑這個名字不陌生,因為她的作品「高頻」出現在語文試題中。在杭州高級中學高一最近的一次語文測試中,她的作品《抵達》就成為了閱讀理解題。小學生們則很可能讀過張嬰音寫的這幾本書:《我是女孩》《快樂媽媽和快樂女兒》《怎樣使孩子心理更健康》等。

  16日下午,杭高張抗抗寫作基地班名師名家課就請來了蘇滄桑、張嬰音、鄒園三位作家與杭高學生面對面交流。

  去年浙江高考一道要求考生賞析「魚的眼睛裡閃著詭異的光」表達了什麼意思的考題,連原作者鞏高峰也表示自己答不出,一度引發熱議。那麼,自己的作品成了閱讀理解題,還配有「標準答案」,原作者是否認可這些參考答案呢?

  鄒園表示,創作者和閱讀者對同一作品的理解有差異非常正常,如果參考答案和作者的創作初衷大致吻合,是可以接受的。「其實那些閱讀理解題目,作為作者本人的我都答不出來。」鄒園笑著說。對此,蘇滄桑也感同身受,她說,她非常崇拜語文老師,不僅題目出得好,回答得也很好。

  杭高上學期語文測試還考到了蘇滄桑的作品《水下六米的凝望》,其中有一道6分值的小題:文章開頭與結尾處對鳥的描寫,分別有什麼作用?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杭高校辦主任、張抗抗文學館館長高利現場拿出了這道題來「考」原作者蘇滄桑。

  高利先從一個語文老師的角度解讀了這道題,他說,要從思想和內容、結構作用、形式三個方面來答題,比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是否有承上啟下或首尾呼應等作用,是否運用了擬人或比喻等手法。

  蘇滄桑對高利的回答表示認同,並做了進一步解讀,她說,這隻鳥在開頭是一個圖騰,在結尾是一隻石刻的鳥,這是有象徵意味的,我們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應該像這隻鳥一樣不停地回望歷史,與祖先互相凝望會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基於這道題目,蘇滄桑建議同學們做閱讀理解題時,不能只看到一些表面的東西,要有發散思維,遇到一篇文章可以多想幾層含義,「比如,我的散文《一朵等愛的荷》,很多人以為表達的主題是愛情,其實其深層次的含義是表達了人對所有美好事物的追求。」

  活動現場,蘇滄桑還和同學們分享了寫作「秘訣」:把打動你、觸動你的東西,像手術刀一樣層層剖析,並細緻道來,你的作品也一定會打動別人。

  談及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張嬰音和蘇滄桑都建議青少年要多閱讀名家經典、多思考、善於觀察生活。同時,蘇滄桑也並不反對青少年接觸優秀的網絡小說和科幻小說,「擠出時間去閱讀這點是特別重要的。」她反覆強調說。

  高利介紹,名家面對面是杭高的傳統,一百多年前,康有為和梁啓超都來參加。「我們要把這種傳統要堅持下去,神五神六的航天英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我們都請,可以說是文理融通海納百川,總之,只要對學生有幫助的我們都會請來。」他說。

相關焦點

  • 作品成語文試卷閱讀題 衢州作家徐均生也被難倒了
    近日,在山西大同一中的高一期中語文試卷裡,衢州作家徐均生發現自己的文章《子君的錯》被用作該份試卷裡的現代文閱讀題,看了標準答案之後,徐均生笑稱:「我自己也得不了多少分吧。」《子君的錯》是徐均生2014年寫的小小說,曾入選《2014年中國微型小說排行榜》,該份試卷就是從「排行榜」上摘錄的。
  • 語文試卷上的閱讀題,離真正的閱讀有多遠
    [摘要]你肯定也曾產生過這樣的懷疑:一邊做著語文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一邊想:作者真是這樣想的嗎?你肯定也曾產生過這樣的懷疑:一邊做著語文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一邊想:作者真是這樣想的嗎?不僅學生有這樣的疑問,作者也有。
  • 作者回應「高考語文卷閱讀理解題打敗原作者」
    鞏高峰2017年高考剛剛落幕,對浙江29萬餘名考生來說,相比高考作文題,語文試卷上的一套閱讀理解題風頭更盛。不少考生戲稱「十年寒窗,敗給一條草魚。」今年浙江高考語文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了青年作家鞏高峰的短篇小說《一種美味》。文章的寫作背景置於物質匱乏的年代,描寫了主人公6歲時,一家人第一次喝魚湯的記憶。文章最後寫道,從鍋裡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而閱讀理解的最後一題,正是要求考生對「詭異的光」進行理解。
  • 閱讀理解題「打敗」原作者對教學的啟發
    王亞是一名作家、教育工作者。據報導,最近,江蘇蘇州高二語文統考閱讀理解摘錄了其在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聲色記——最美漢字的情意與溫度》中的一篇文章。有意思的是,這位文章原作者參與答題後,在20分裡只拿到了6分。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不少網友熱議。  說起來,這條消息看上去似曾相識。
  • 高考題「詭異的光」引熱議 語文閱讀該有標準答案嗎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湯琪)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輿論中的高考話題並未退熱。日前,浙江高考語文題中,一篇現代文閱讀持續引發網友熱議,該文作者一句「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更被媒體稱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  那麼,高考語文閱讀題究竟在考查考生哪些能力?語文閱讀題目是否應有標準答案呢?
  • 「精品試卷」知名培訓機構小學語文經典閱讀題(含解釋及答案)
    培訓機構的試卷一直是廣大家長最喜歡的資源,今天小丸子給大家分享:小學語文經典閱讀題及答案,共25題。這份資源非常全面,包含了語文1-6年級單元測試、期中期末考試裡的經典閱讀理解題目,適用於孩子們日常檢測練習。
  • 「詭異的光」引熱議 語文閱讀有標準答案嗎?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輿論中的高考話題並未退熱。日前,浙江高考語文題中,一篇現代文閱讀持續引發網友熱議,該文作者一句「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更被媒體稱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  那麼,高考語文閱讀題究竟在考查考生哪些能力?
  • 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老師:閱讀理解有點難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關於課後延時服務,您認為什麼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歡迎您在評論區說一說您的看法或者想法~接下來於老師將給大家帶來一份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老師看了都說閱讀理解題較難。2020年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老師:閱讀理解有點難易錯題總結與分析:1、「筋疲力竭」一詞錯誤的同學比較多,看拼音寫漢字關鍵是要仔細讀拼音,尤其是要用同音字。
  • 朱蘇蘭:語文期末試卷講評——基礎題、閱讀理解題與作文題
    現代課程網之前推送的《抗疫情,樂學習——來看看常州市實驗初中寒假語文活動的魅力》一文,其課件就由朱蘇蘭老師創作。古文閱讀古文閱讀題的得分率也比較高。朱老師重點分析了學生易想當然的一個點(即容易把文章中「輟然中止」一句當成「突然中止」來理解,實際上古文的含義是「中途突然停止」),進而提醒學生,凡是這樣的題,一定要注意不能以今解古。
  • 請回答1977年高考試卷題目及答案圖
    請回答1977怎麼玩?請回答1977年高考試題及答案是什麼?2017年高考已經開始了,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現在已經整整40年了。如果給你一份1977年的高考試題,你會做嗎?現在小編就給你一份1977年的高考試題,看看你可以得多少分?
  • 試卷裡的林清玄們:文章被當做閱讀材料很恐怖!語文和文學沒關係
    對於小禾說的問題,想必餘秋雨等人也有話說,畢竟他們的文章也頗受出題人喜愛,不時選入現代文閱讀。不僅如此,古代的詩人們也有發言權,老前輩的詩還不是每次都要拿來解答,又要被學子們賞析了!提及試卷裡的閱讀題,最近一則「高中閱讀理解,原作者20分只得6分」的消息倒是傳開了。很多人看後都不解,為什麼這篇文章連作者本人都不懂呢?
  • 2020年一年級語文期中試捲來了,老師:第二題全班只有1人正確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2020年一年級語文期中試卷,據閱卷老師說第二題一年級有一個班只有1名學生答對:2020年一年級語文期中試捲來了,老師:第二題全班只有1人答對試卷易錯題分析:試卷的第二大題孩子們集中錯在「夏」
  • 作家周國平做自己文章的閱讀理解差點不及格,教育專家:正常
    對於哲學家、作家的身份,他更偏愛哪一個?他的文章多次進入考試題,讓本人來作答,又能得幾分?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周國平在出席亞洲書店論壇期間,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專訪。關於答案「我做自己文章的閱讀理解,分數還不如學生」這次參加亞洲書店論壇,在籤售環節,他帶來的四本書:《愛與孤獨》、《寶貝寶貝》、《靈魂只能獨行》、《妞妞》,這些都是經典再版。周國平說,他的很多文章都收錄在語文課本、中學生閱讀材料以及語文考試的閱讀題裡。
  • 剛考完: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附答案)老師:題型偏難
    有不少家長說四年級的閱讀理解題就已經非常難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做閱讀理解題的小技巧。當你做問答題目時,不知道短文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看一看文章的題目是什麼。例如:單元三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目是《仙人掌之歌》,第4小題要求簡要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如果說你不知道如何答題,請參照短文題目並結合第4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來回答,這一題的答案是:講述仙人掌頑強的生命力。從本小題的答案可以看出概括某一段落的主要內容與文章的標題一定是有聯繫的。
  • 小學生語文答題試卷,奇葩答案:小麻雀不遵守道上規矩……
    小學生語文答題試卷,奇葩答案:小麻雀不遵守道上規矩……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是一個家庭的延續,所以很多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為具有幸福能力的完整的人。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孩子是越來越調皮,越來越難管,所以導致學習成績不理。
  • 期末語文考試一完,學生們攻陷了閱讀題原作者微博,他的回答亮了……
    最近,天津濱海新區高一期末統考語文試卷的閱讀題,選了畢飛宇的作品《蘇北少年「堂吉訶德」》中《大地》的片段。   2018年武漢元調語文考試,閱讀理解,考的是韓少功的《夜晚》。
  • 報紙文章成高考閱讀題 原作者僅得1分
    她也在網上看到了這篇博客,並不感到驚訝,「畢竟出題人不是寫文章本身的人,所以可能想的方向會不大一樣,這也是現在語文閱讀題的普遍現象」。「80後」作家韓寒也曾「細心地完成」了針對自己文章《求醫》一節的中學語文閱讀題,8道題只做對了3道。甚至,他選錯了「畫線句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 作品入選閱讀理解題 90後作家遭廈門初三學生網上追問
    第16題:「後來,我們換了個『稱職』的語文老師」,這是否意味著文中的語文老師是不稱職的?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和學習生活說說看法。(提示:課文《王幾何》《我的老師》《再塑生命的人》)廈門晚報訊(記者郭文娟)最近兩天,「麥草的清香」一詞在廈門初三學生中廣為流傳。這個「新鮮事物」出自90後作家王璐琪的作品《那時候有多美》。這篇文章被選作我市今年初三年段市質檢考試語文閱讀理解題。周一考試結束後,大批學生湧向王璐琪的微博「求正解」。「麥草的清香到底有哪兩層含義?」
  • 2012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預測試卷及答案
    [導讀]湖北成人高考網權威發布《2012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預測試卷及答案》,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2012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預測試卷及答案 相關信息請訪問湖北成人高考語文輔導頻道。
  • 敢來挑戰這套真題嗎?分享: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
    對於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刷題應該是最好的提升成績的方式,晶姐談教育持續為您更新教學資源,歡迎關注!今天分享的是一套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學生見的題型多了,自然就能從容應對了,小學語文題萬變不離其宗,打好基礎,培養興趣,提升能力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