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瓷器特點

2020-09-05 大江大河遇見收藏

民國時期瓷器胎質同明清時期比,相對疏鬆。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釉面上出現氣泡和脫釉現象。早期的民國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結合部多泛黃,晚清瓷器大多沒有這種特徵,也比青瓷要顯得緊密一些。

1.胎釉 民國時期瓷器胎質同明清時期比,相對疏鬆。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釉面上出現氣泡和脫釉現象。早期的民國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結合部多泛黃,晚清瓷器大多沒有這種特徵,也比青瓷要顯得緊密一些。

2 .工藝 民國初期瓷器手工業的生產方式開始明顯由制瓷作坊向瓷業公司轉型。民國時期瓷器製造逐漸完成了由傳統的手工生產到現代機械化生產的轉變。這時期機制瓷器普遍出現,使得器物造型更加統一併且規範化,但同時也顯得呆板,這在一般商品化日用粗瓷器上表現得更為突出。瓷胎有明顯的現代瓷質感,白度和硬度都相對較高。描金工藝是民國瓷的一大特色,主要在器口、壺嘴、瓶的雙耳、瓷塑羅漢像、底款等實施描金。一部分描金瓷器銷往海外。

3 紋式 由於使用化學彩料,大多數產品色彩浮豔,以「洋藍」繪畫的青花更是普遍有飄浮的感覺。為省工力,日用粗瓷的繪畫也常見偷工減料,更多採用了簡筆畫法。 除機械煉泥、制坯、成型外,民國制瓷工藝最大的變化是貼花紙的使用,大大提高瓷器生產力。民國瓷器以彩繪為主要裝飾手法,彩繪內容豐富多彩,人物、花卉、山水、鳥獸、博古、吉祥圖案等一應俱全,裝飾圖案也由過去的山水、人物、花卉圖案,演變為一面是繪畫,一面是詩詞文字裝飾。但畫風和圖案等均未脫清朝人的繪畫特點。儘管如此,在圖案內容方面還是有比較明顯的時代特色。民國瓷器的特點主要是通過繪畫而表現出來的。這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流行於清代的吉祥寓意紋樣依然很多見,但也出現了一些宣傳時事和政治主張的內容。

4 民國彩瓷 有淺絳彩和粉彩等多種彩瓷。尤其是新粉彩工藝與內容的革新,還表現在原本作為瓷器裝飾而存在的彩繪,一部分發展為專門的瓷畫藝術。民國二十年代已成風尚,彩繪工匠中的佼佼者們完成了由瓷畫藝匠到瓷畫畫家的轉變。除傳統畫法外,與彩料的變化相適應,還引入了西洋畫法。除了大量手工繪畫瓷器以外還有大量瓷板畫同時出現。事實上民國彩瓷已經成為繪畫藝術的載體之一。民國時期最著名的瓷繪藝術家當首推景德鎮的「珠山八友」。1928年中秋節,王琦、王大凡、田鶴仙、汪野亭、程意亭、鄧碧珊、劉雨岑、徐仲南等多人(其實是以十二人為主,組織的一個群體)在景德鎮文明酒樓組織「珠山八友月圓會」,約定以後每月十五日集會,論畫品茗。這些名家各懷絕技,飲譽瓷畫藝術界。由於瓷畫藝術的發展,瓷器裝飾匠師的藝術家化,使得短暫的三四十年間留下姓名的制瓷名家的人數超過了以往各朝代。為後人留下珍貴藝術品。王琦在參加上海國際博覽會時其瓷板畫作品被外國人訂銷,回來後王琦組織一些人,製做了大量瓷板畫銷往國外,和同時期外銷描金瓷器製做工藝水平不比清三代官窯瓷差,為世界留下珍貴藝術品。

如何鑑定真假民國瓷

1.民國瓷仿古色彩較重,從仿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青瓷,隋、唐、五代的白瓷,到宋代汝、官、哥、定、鈞窯瓷,以明、清的青花、五彩、鬥彩、粉彩、琺瑯彩及單色釉瓷等等(唯獨沒有專門仿元代瓷器,因當時尚不承認中國有元瓷器),其中清雍正、乾隆兩朝的彩繪瓷器是最為熱門的仿製對象。 民國瓷時代特點未完全形成,民國瓷器生產前後持續不足40年,其間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處在全國性的戰亂之中,其產品特色尚未充分形成即因政權更迭而告終。與清朝相比,民國瓷器的時代特徵不明顯,其產品無論是造型還是裝飾,都有明顯的清官窯印記,以仿製清前三代瓷器為主,量最大。例如五彩仿康熙、粉彩仿雍乾,幾乎帶有普遍性。從大的時空範圍來看,民國瓷器生產實際上是處在一個至今都尚未完全完成的轉型期之中。

2.雖然官窯燒造隨著王朝制度的覆亡而徹底完結,但景德鎮仍然繼續出現了一些不是官窯的「官窯」(或可稱為「擬官窯」),和官窯一樣不乏精品。袁世凱圖謀恢復帝制,派庶務司丞郭葆昌為陶務監督使,到景德鎮特製了一批准備「御用」和充當「登基大典」禮品的瓷器,成為這類產品的始作俑者。後來繼任的北洋總統等政要中,也有人專門向景德鎮定燒瓷器,用於典禮或紀念,其產品多見瓶類陳設瓷,沿用清朝官窯堂齋款的格式標銘,如 屬於袁世凱(居仁堂制) 曹錕的篆書(延慶樓制)徐世昌的篆書(靜遠堂制)還有(懷仁堂制)等一系列堂齋款。有青花或礬紅等不同品式。抗戰勝利後,民國政府曾經委託景德鎮燒造一批紀念瓷器用作外交禮品,也是相同的性質。這類東西的質量遠遠高於當時民間堂名款瓷器,介於清官窯與民窯的「官古器」之間,產品質量更接近官窯。

3.瓷器不再以改進胎、釉、彩等原料為目標,甚至也不再以工藝、技術改進為目標,而專以繪畫水準競高下,形成了誇耀瓷繪技藝而不是制瓷工藝的趨勢。這個特點尤其影響對民國瓷器分期標準的認識。瓷器實用與單純欣賞的脫節,甚至成為專門的藝術品,民國時期成為風尚。

相關焦點

  • 民國瓷器鑑定的特點有哪些
    並且民國時期也出了很多種類的瓷器,今天要給大家科普的是民國時期,應該怎樣根據瓷器的特色進行鑑定。首先我們可以從造型來鑑定,在民國的時期時期的造型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像雙耳長頸瓶、還有像燈籠瓶、觀音瓶之類的。
  • 【鑑藏教室】淺談民國瓷器的品種和特點
    原標題:【鑑藏教室】淺談民國瓷器的品種和特點   民國時期窯場分布範圍雖廣,但品種卻遠不及宋元明清時期豐富。因為時段短,國內相對安定的時間更短,瓷器裝飾品種的創製甚少,產品以彩瓷為主,特別是高檔瓷器基本都是彩瓷,也有一些青花瓷器和顏色釉瓷器,絕大多數都是對於清朝瓷器裝飾工藝的直接繼承。
  • 官窯一去不復返,民國瓷器如何培養出現代的特點
    民國瓷器的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經歷了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雖然器物的造型和裝飾表現得有明確的過渡性,但是舊時代的特點依然顯著,簡答來說,民國瓷器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1、仿古色彩較重,時代的特點並沒有完全的形成,民國瓷器的生產前後不過40年,其間還有一些時間是在全國性的戰火之中,但是民國瓷器的時代特徵不是太明顯。業內的研究者稱之為黯淡期。民國時期的瓷器產品無論是造型還是裝飾,都有很明顯得清官窯印記,特別是粉彩仿製乾隆、雍正、五彩仿製康熙。
  • 民國瓷器有哪些品種,工藝上有什麼特點
    民國時期全國的窯口雖然分布很廣泛,但是品種上和明清時期相比沒有那麼的豐富,因為現存時間短的原因,國內戰火紛爭,也導致了瓷器裝飾品種的大幅減少,產品上依然為彩瓷為主,一些特別高檔的瓷器也是彩瓷品種,也有一些青花瓷器和顏色釉瓷器,絕大多數都是從清朝的瓷器裝飾工藝直接繼承過來的。
  • 民國陶瓷如何鑑別?民國瓷器鑑定方法
    所謂民國瓷器,即是指1911年至1949年期間所燒制的瓷器的總稱。而這段時期的瓷器,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批官窯瓷,現在的收藏家們尤其喜歡。那麼:民國陶瓷蓋如何鑑別呢?就這個話題,今天藝博君來給大家講解講解。
  • 如何鑑別民國瓷器
    民國瓷器是1911年至1949年這段時間內燒制的瓷器的總稱。在這38年內,江西景德鎮仍然是中國的制瓷中心。民國建立後,專為皇室燒制瓷器的景德鎮御窯廠停辦,為了生計,一些製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間,在百業蕭條、唯有古玩行業興旺的背景下,為中國的制瓷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民國雖不足40年,但以景德鎮為代表的瓷器生產幾乎遍及全國,燒造了大量不同風格的瓷器,其中比較精緻的有洪憲瓷、新粉彩瓷、仿古瓷以及一些書堂款的瓷器。
  • 民國瓷器鑑定(建議收藏)
    釉面的老化有其自身的規律而老化層外的包漿卻是千變萬化的,包漿給鑑定造成了諸多麻煩,歪曲了瓷器釉面老化本質現象,所以選擇從包漿較少薄的晚清民國瓷器開始闡述釉光判斷新老的方法論(斷代的論述會在後面具體介紹)。雖然是晚清、民國瓷器的鑑定,但是並不意味著簡單而不重要,恰恰相反,民國瓷器的辨識是鑑定古瓷的底線,是鑑定高古瓷的基石。
  • 除去鉛華的釉色,晚清民國淺絳彩瓷器
    清代瓷器以豔麗著稱,尤其乾隆時期對瓷器釉色的追求更是豔麗無比,而晚清民國時期出現了一種跟粉彩、五彩瓷器完全不一樣的輕淺釉色,是一種祛除鉛華的一種釉色,這種瓷器釉色迅速被當時文人所青睞,很多有才學的文人也加入創作淺絳彩瓷器之中,因為當時加入淺絳彩瓷器繪製的知名文人很多,所以淺絳彩瓷器在當時很具有收藏價值
  • 微講堂 | 民國瓷器鑑定,六比兩區別!
    這一時期的仿古瓷器範圍廣、數量多,不僅仿製歷代名窯陶瓷,還有民國後期仿前期的瓷器,常見的仿製古瓷器有仿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元時期官、汝、鈞、哥、定五大名窯瓷器;仿明、清的瓷器也很多,收藏者應該掌握各個時期瓷器的特點,多加鑑別。如何鑑別民國瓷呢?
  • 民國粉彩瓷器的修復
    一、前言 中國是瓷器的發源地,經過歷朝歷代直至民國時期,承上啟下延續至今。在漫長的瓷器生產發展過程中,各時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徵和製作工藝。粉彩就是中國瓷器藝術史上增添的奇葩。粉彩又名「軟彩」,是在五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釉上彩。
  • 民國瓷器收藏前景看好 市場價格穩步攀升
    歷史催生的民國瓷器  據資深鑑定家嶽玉明介紹,民國時期(1911-l949)生產的瓷器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都不如以前。  「仿古瓷器風行是民國瓷器最大特點之一,這一時期的仿古瓷器的特點就是範圍廣,數量多,不僅仿製歷代名窯瓷器,而且還仿製了大量的明清瓷器。」嶽玉明告訴記者,從目前古玩市場上的情況來看,民國時期常見的仿製古瓷器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元時期官、汝、鈞、哥、定五大名窯瓷器,仿明、清的官窯器也有很多。
  • 專家淺談民國瓷器的那些人和事
    原標題:如何鑑別民國瓷器 民國建立後,專為皇室燒制瓷器的景德鎮御窯廠停辦,為了生計,一些製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間,在百業蕭條、唯有古玩行業興旺的背景下,為中國的制瓷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民國雖不足40年,但以景德鎮為代表的瓷器生產幾乎遍及全國,燒造了大量不同風格的瓷器,其中比較精緻的有洪憲瓷、新粉彩瓷、仿古瓷以及一些書堂款的瓷器。
  • 康熙時期瓷器特點
    康熙是我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在康熙十年以前因與南明對抗,所以在之前景德鎮基本沒有燒制官窯瓷器,康熙十年之後開始燒制官窯瓷器,康熙十九年朝廷開始派遣督陶官到景德鎮治理陶業,景德鎮制瓷業從此走上頂峰。
  • 收藏知識知多少—民國瓷器入門知識圖鑑
    >古樸自然的秦漢陶瓷雄渾大氣的唐代瓷器精緻內斂的宋代瓷器一枝獨秀的元代瓷器濃豔多姿的明代瓷器繁縟富麗的清代瓷器……歷經前朝的輝煌燦爛邁入特殊的歷史階段民國,在那個文化繁榮的時代良莠不齊的民國瓷器承乾隆富麗奢華之繁複涵當下文人墨客之儒雅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 專家:民國瓷器身價攀升 成收藏領域投資"新寵"
    一位資深收藏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民國瓷器的文物等級和經濟價值都不算高,但卻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投資價值今後也會越來越高,尤其是民國精品瓷器,由於當時社會動蕩,影響了手工藝品的發展,所以存市數量並不多。  民國粉彩瓷被市場認可  這幾年,民國瓷器頻現各大拍賣會,已從之前的配角成為主角。
  • 民國粉彩瓷器2019最全圖片及成交記錄?
    因此,民國時期的仿品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其中粉彩瓷器也是當時生產的主流。民國時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製的雍、乾粉彩和帶有齋堂款識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間收藏的無款或書寫清朝各代偽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謂洪憲瓷等。 郭世五仿雍正、仿乾隆的粉彩瓷最為精細,具有雍、乾時彩瓷的風韻。
  • 天津 收藏民國瓷器中心城市
    民國瓷品種豐富多彩,民間嫁妝瓷,名家藝術瓷、總統瓷、仿古瓷各領風騷。 說起民國瓷器,天津可謂是民國瓷器最盛行的城市,早在上世紀初,津門就出現過「瓷器」熱。時至今日,瓷器收藏熱又再一次在津城興起,其中很多藏友更是把收藏民國瓷作為收藏甚至是投資的重點。
  • 民國瓷器的特徵和鑑別常識
    民國瓷器是指清朝覆滅的1911年至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之間製作的瓷器。民國瓷器大體可分為仿古瓷、日常生活用瓷兩大類。仿古瓷從前代青花、五彩、粉彩器模式而生產,多為達官貴人所定燒。如徐世昌定燒的仿雍正官窯器等。仿古瓷基本上代表了民國瓷器生產的水平。
  • 民國瓷器的分類及幾點辨偽方法
    民國瓷器總的來說技藝並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齋」款識的名瓷堪稱千古絕響,被學者稱為「中國瓷業史上一朵復興之花」。民國瓷器存世量較大,常見瓷器有以下幾類:民國仿古瓷是中國歷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見的有仿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鈞窯,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鬥彩、粉彩、琺瑯彩及單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幹隆的瓷器。2、 日用瓷。民國日用瓷以青供給、粉彩為主,這類瓷器雖然繼承了晚清瓷器的風格,但其造型較晚清瓷器純樸自然,以簡單和平直的造型為多見。3、 洪憲瓷。
  • 明代瓷器紋飾特點是什麼與如何鑑定明代瓷器?
    明代瓷器紋飾特點是什麼?明代瓷器紋飾裝飾主要以繪畫為主,也有刻花、劃花、印花、鏤雕等方法。從繪畫風格上看,無論人物、花烏、飛禽走獸都極為生動豪放、富於畫意,線條舒展流暢;加之釉色純樸渾厚、豐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畫面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