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1月1日,我打算重看《紅樓夢》這本書,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會去看其他關於《紅樓夢》的書籍,因為我想在《紅樓夢》這本書中,找出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物。
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因為前不久,我看了季羨林寫的一本集子《季羨林談東西方文化》。
在這本書中,季老認為:世界有兩大文化體系:東方文化體系和西方文化體系。
東方文化體系的特徵是:以綜合為主,主張「天人合一」。
西方文化體系的特徵是:以分析為主,主張「徵服自然」。
同時,這本書還提到了一個觀點:這兩種文化體系輪流主宰著整個世界發展和進步。
他用了一句熟語來概括這種現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並且預言:「東方文化將在二十一世紀發揮更大的作用。」
「天人合一」,不同時代的人對它有不同的解釋。季老認為:「天人合一」中的「天」就是「大自然」;「天人合一」中的「人」,就是我們普通的「人類」。
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如果合符大自然的規律,那就做到了「天人合一」。
我讀《紅樓夢》很多遍,裡面有許多人物,他們個個都有著自己的行事風格,他們的結局也因為自己的風格而有著不同的結局。
今天起,我想看看風格各異的他們,有幾人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第一回目中,出現兩個主要人物:甄士隱和賈雨村。
甄士隱,他是當地的望族名門,可是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他經歷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兩件事情:失去愛女和世代居住的房子。
他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寄居在嶽父家,受盡冷落和嘲笑。於是在偶然中聽到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之後,他二話不說,隨跛足道人出家去了。
賈雨村,他出身於官宦人家,但因為家世零落,父母俱亡,孤身一人。於是他隻身出走,想要重新整理家業。
他寄身於一個破廟裡,靠賣字畫為生,因為偶然的因緣,得到甄士隱的慷慨支援,才得以出人頭地。
這兩個人,是第一回目的主要人物。
但是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以神話故事,帶出兩個人:赤霞宮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他們是《紅樓夢》主角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前身。
這四個人,誰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