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12月3日省政府正式印發的《關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發布。
發布會現場
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樂夫介紹,生物醫藥產業關係國計民生,是現代產業體系中成長性好、發展活躍的領域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先後將其納入「十三五」期間重點培育發展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去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近4900億元,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但總體上看,江蘇一些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生物醫藥產業原始創新能力還不足,產業規模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總體仍處於中低端,企業市場競爭力亟待增強。鳳凰網江蘇在會中了解到,到2020年,全省目標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超6000億元。
《意見》突出問題導向,全鏈條布局和分類指導,推動產業結構整體邁向中高端。發布會上,江蘇省政府從四個方面對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提出了12項具體任務。
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方面突出原始創新,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鼓勵以精準治療和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物創新,突破生物技術藥下遊技術瓶頸,加強對子行業骨幹企業的自主創新扶持力度,不斷增強我省在生物醫藥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發展重點產品,滿足群眾基本用藥需求。針對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瞄準大品種藥物,研製一批符合國際藥品規範和要求的高端藥物製劑,加快中藥創新藥和中藥改良型新藥研發,推進高端藥物製劑國際化和產業化。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產業競爭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建設高水平創新載體,提升自主創新實力,實現產業鏈水平整體躍升。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行動計劃、「百企引航、千企升級」計劃,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創新型領軍企業。
在強化創新支撐平臺方面整合要素資源,完善創新支撐平臺體系。緊扣生物醫藥產業鏈,突出臨床需求引領,建立省生物醫藥研發創新平臺中心,打造一批區域性創新平臺和開放實驗室,建設一批具有國際資質及水平的研發、檢測、認證平臺。加強醫藥研發公共數據和資源平臺建設,提高開放共享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加強專業化建設,提高臨床試驗水平。推動落實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備案管理,加強藥物多中心臨床研究的指導協調和開放合作,鼓勵引導醫療機構擴充臨床試驗資源,加快區域倫理委員會建設。
推進一致性評價,提升仿製藥質量和療效。強化一致性評價技術支撐,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參與一致性評價工作。加快首仿藥研發,鼓勵仿製臨床必需、療效確切、供應短缺的藥品,建立臨床急需藥品預警機制,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機制。
在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方面優化區域布局,打造產業集聚高地。圍繞「1+3」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大力提升產業發展集約化水平,構建形成協同有序、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布局,努力在南京、蘇州、泰州、連雲港等地區打造形成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
加快信息化進程,提升產業智能化發展水平。加強高性能計算機應用,提升藥物研發水平和速度。推進醫藥生產過程智能化,逐步建立面向生產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製造和監管模式,提升製藥裝備智能化水平。
組織科技攻關,推動醫療器械高端發展。著力突破高端裝備及核心部件國產化的瓶頸問題,實現高端主流裝備、核心部件及醫用高值材料等產品的自主製造,推動醫療器械產業整體向創新驅動發展轉型。
在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方面規範藥品流通管理,增強藥品供給保障能力。推動藥品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大型現代藥品流通骨幹企業,鼓勵藥品流通企業批發零售一體化經營。加強省級藥品集中採購平臺規範化建設,啟動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建立統一的跨部門價格信息平臺。
拓寬融資渠道,健全投融資服務網絡。促進生物醫藥領域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融合發展,支持建立投融資平臺,鼓勵符合條件的生物醫藥企業開展融資,鼓勵已經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通過增發等方式擴大再融資,鼓勵企業間整合優勢資源、兼併重組,推動江蘇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壯大。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實行智慧財產權標準化管理,實現全省生物醫藥企業貫標全覆蓋。建立生物醫藥產業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專家組,支持企業積極應對涉外智慧財產權爭端。加強抗腫瘤藥、高端醫療器械、基因治療藥物等重點領域智慧財產權預警研究,指導企業和科研機構有效防範應對智慧財產權風險。
《意見》還提出,江蘇要成為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平臺體系最全、企業研發能力最強、產業發展質態最優的產業創新高地,為製造業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