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科普,兩年陳的老白茶,散茶與餅茶有什麼分別?

2020-11-2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2017年的秋季,熱的時間比較長。

因為有一個閏六月的緣故,長長的夏季,一直延續到了霜降節。

所以,那一年,有了十幾年才一遇的霜降茶。

也是那一年的立秋後幾天,S師傅採下了一批立秋壽眉。因為天氣熱,茶採得極多。

留下了一些存散茶,餘下的,壓了餅。

於是,我們就有了同茶的不同形態,2017五彩貢眉餅,和2017五彩貢眉散茶。

那時候,新的白茶國標還沒有出臺和開始實施,壽眉裡等級較高的,仍然還可以叫做「貢眉」。

嗯,它們是大白茶裡最後的一批叫做貢眉的茶了,轉過年去的2018年5月1日之後,大白茶樹上採下來的壽眉,便不能再稱作貢眉了。

從這點上看,這批茶的名字,還是極具紀念意義的。

從2017年到2020年,是三年的時光。

這八百多個日夜,這對姊妹花,分別以散茶和餅茶兩種不同的形態,在修煉著,在陳化著。

在即將臨近三年陳,即將邁入老白茶門檻之際,它們倆,分別轉化出了何種香氣與滋味呢?

它們彼此之間,又有哪些相同之處,哪些迥異之處呢?

在這個2020年新年的第二天,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村姑陳泡了它們。

太姥山 高山秋壽眉品鑑筆記

2017五彩貢眉餅|2017五彩貢眉散茶

第一衝:

蓋香:

餅茶的蓋香,是一種微熟的,微甜的香氣,帶著一絲絲粽葉香與竹葉清香。雖然是接近三年的老白茶了,但香氣依然很清新,恬淡,寧靜,微微有點輕舞飛揚的恣意灑脫。

散茶的蓋香,相比新白茶來說,要老成持重一些。相比老白茶來說,要輕靈活潑一些。藥香打的頭陣,接著是陳香登場,最後,是竹葉香殿後壓陣。

湯感:

餅茶的茶湯,甘甜鮮美。

湯水飽滿淳和,較為成熟,有輕微的棗香在湯水裡浮動。細細辨之,在棗香之外,尚有微甜的花香在徜徉,竹葉香絲絲入扣,在尾調裡蕩滌著舌間敏感的神經。

散茶的茶湯,湯水輕盈,仿若蝶翼翩翩。極柔極軟極細膩的湯感,如大唐那泓華清池,滑溜溜地衝刷著美人的凝脂。

湯感清新空靈,較之新白茶的湯,有三分微熟。較之四年以上老白茶散茶的湯感,有二分年輕。

第二衝:

蓋香:

餅茶的蓋香,變化成為了濃鬱的藥香,夾著兩分熱情的棗香。仿佛是一缸治感冒的中藥,快熬好時,加進了兩粒幹棗。

甜香在蓋子微涼後,出現在上面。令人覺得,這是一隻蒸過紅棗的蒸籠,揭蓋的瞬間,還殘留著竹的香與棗的香。

散茶那濃鬱的藥香與陳香,襲擊了我的鼻腔。香氣極端的濃鬱,極為強烈的力道,幾乎以為,這是五年陳的老老白茶。

猶記得兩年半前與它初次見面的時候,被它驚人的甜美靚到了。融化在那甜美而甘活的花香裡,沉醉不知歸路。

它,曾經是一款鮮妍亮麗,如鳳辣子一般的茶。

然而經兩年半的歲月風華洗禮之後,這股甜香,競然變弱了,在變得濃鬱了的藥香與陳香面前,它羞怯地,似一個新媳婦。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滋味:

餅茶的湯色,明顯要比散茶來得深一個色度。

如果用口紅的色號來比的話,兩個都是橘色系,餅茶是砂糖桔,散茶是淺橙。

果真,同樣的一批材料,壓成餅之後,由於多經歷了一道壓餅的工序,餅茶的湯色,更深了,茶葉的口感,也較散茶更熟一些。

竹葉香和幹粽葉香成為湯水中的主角,配角,是鮮甜的花香,在中尾調裡浮浮沉沉。

餅茶的第二衝茶湯,滋味明顯加深了,湯感變得更厚實,更飽滿,更有層次,更醇厚,更有漿感。

熟悉武夷巖茶的茶友,如果喝過慧苑老叢,便能理解這款2017五彩貢眉餅,它這種濃稠的漿感,有多麼地魅惑味蕾。

飽滿,多汁,豐沛,充盈....

我能想到的,關於漿感美好的詞彙,都拿出來了,卻好像,還不足以形容它的萬一。

散茶的風味,卻是嫻靜衝和的,像一陣無欲無求的落山風。

很難想像,當初是甜花香見長的2017五彩貢眉散茶,陳化兩年半之後,它的湯感更加稠滑了之後,卻不見餅茶的那種醇厚感和漿感,倒是糯米湯的稠感驚人,在稠裡,又摻著三分嬌俏,兩分明媚。

是一個三十出頭的熟女,尚有二八少女的萌動——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種看似矛盾的風格,既熟又新的反差萌,在這款快要三年陳的五彩貢眉散茶身上,離奇地出現,又和諧地統一著。

就像儀琳,明明身入佛門,該四大皆空,卻不由自主地,愛上了令狐大哥。

第三衝:

蓋香:

餅茶,粽葉香,竹葉香,相較散茶,香氣略柔軟而失了力道。

稍涼後,蓋子上的氣味,變成了甜美的,成熟的花香。像是秋收時節,盛開的那些沐風櫛雨挺立驕陽的鮮花,那種歷經風雨後的淡客與從容。

冷香微甜,仍能辨出是採自立秋時節的五彩貢眉特有的鮮甜花香,卻因為年紀漸大,竹葉香粽葉香見長,而淡了許多。

散茶,濃鬱的藥香,夾著絲絲的陳香,在揭蓋的瞬間就奪人心魄。

這股香氣,力度大,穿透力極強,且持久。蓋子從熱到涼,它們一直是蓋香上的主角,分毫不相讓。

甜花香在尾調上出現,輕巧活潑,卻因為夾著陳香而來,便比新茶時期的甜香,多了三分端麗。

是一種成年之後,自持身份的笑意。

滋味:

湯水仍然是濃稠的。小汽泡凝固在茶湯當中,十分鐘過去,仍然不散。

頗有點活久見,不見不散的味道。是歲月升華中,帶給接近三年陳老白茶的底氣。

兩款茶的湯色,都較前一衝,有了加深。餅茶成為了深琥珀色,散茶升級為淺杏色。

餅茶的湯感更稠了,更滑了,更醇厚了,湯水入口,不是咽下去的,是它自己隨著呼吸,就滑下了喉嚨。

然而,餅茶的湯水,卻仍然是極柔和的。它稠歸稠,醇歸醇,但卻極為柔和。像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人,性格也極好,扶貧濟弱,寬宏大度,氣度高華。

散茶的湯水,卻明顯比前一衝要濃鬱許多許多,仿佛寫書法時,力透紙背的感覺。

甚至,能從湯水中,喝出一股凜然霸氣。

是近三年的時光,八百多個日日夜夜,這款2017五彩貢眉散茶,在暗無天日的太姥山上的紙箱中,在塑膠袋與鋁袋的雙重護衛下,練就的驚世武功。

這門武功,叫「開湯一跳」。

勁力之大,湯感之猛,讓你一喝,就會嚇上一跳——尚有清新柔和之氣韻的準老白茶散茶,竟然在第三衝裡,出現了如此霸氣十足,猛勁十足的湯力,真真是造物主的神奇之處!

第四衝:

蓋香:

餅茶香氣更柔和、恬靜。散茶香氣更霸道、濃烈。

餅茶是竹葉香、粽葉香、甜花香。散茶是鐵羅漢般剛猛的中藥香、歲月成就的陳香、清新甜美的花香。

滋味:

湯色與第三衝相比,再一次加深了一些些。不細看,看不出來。

稠度也在加強。從小汽泡的凝結程度與散開程度,便可知道,它們湯稠水滑,凝脂如玉。

像是和田那些羊脂白玉般的細滑手感。

但是,散茶和餅茶的湯色,以及濃稠程度,卻是不一樣的。

餅茶的茶湯顏色,仍然比散茶深。前幾衝,只深了一個色號。這一衝,卻深了至少兩個色號。

而濃稠程度,也大大不相同。

衝泡後生成的小汽泡,大略是一樣多的。但的餅茶的小汽泡,散得快一些,而散茶的小汽泡,散得慢一些。牢牢地鑲嵌在茶湯表層中部,像是果凍中的水果粒,裝飾著這杯茶湯的美好。

這說明,這款2017五彩貢眉餅的濃稠程度,不及與它同一批材料的2017五彩貢眉散茶。

在湯水的醇厚度上,餅茶,依然比散茶,要醇厚一些。

許是經歷過壓餅工序的緣故,餅茶的湯感,更飽滿更圓潤。而散茶的湯感,更清新,更鮮爽,更淳和,更細軟。

然而,散茶的茶湯,在稠滑中卻又有勁道和犀利的那一面。

可謂是「棉裡藏針」的典範之作。

【後記】

這兩款茶,還有八個月,就滿三年了。

估計到過生日那一天,身價還會再漲一漲。

兩年多來,它們的變化是極為明顯的。

尤其是每年的冬天,是白茶轉化的關鍵時期,許多的白茶,在經歷了冬天之後,會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出來。

今天的衝泡,果然,就感覺到了它們這段時間以來,鮮明的變化。

湯水明顯在變稠,餅茶的湯水明顯在變醇厚,散茶的湯水明顯更勁道。

更加難得的是,採摘時為同一材料,加工時為同一師傅的茶,以不同的形態陳化兩年多之後,它們的風格,有了極為明顯的差異。

餅茶的香氣更成熟,而散茶的香型更清雅。

一個像姐姐,一個像妹妹。

姐姐成熟穩重,妹妹靈動活潑。

姐姐端莊大方,妹妹犀利明快。

都是冰清玉潔的美人兒。擁有一款,便無以為憾。

餅茶湯感豐腴,飽滿多汁,似水蜜桃一般香甜可人,起名「瑤池」可好?瑤池邊上,蟠桃很多,可惜只屬天上人,人間哪得幾回聞?

喝了這款叫做瑤池的2017五彩貢眉餅,雖然沒有吃到仙桃,也可算是得償所願了。

2017五彩貢眉的散茶,清新爽利,風格明朗歡快,既有新茶的新,又有老茶的老,是極有特點的一款茶。

它藥香與陳香濃鬱而濃烈,樸實無華,卻又在尾調上,保留著新白茶時期那甜美的花香。

矛盾得不能再矛盾了。

仿佛是一位佛門弟子,本該青燈古佛,偏偏生了凡心。

便喚它,「思凡」吧。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白茶收藏:長期收藏白茶,是選擇散茶,還是餅茶?
    白茶,有「一年為茶,三年為寶,七年為藥」的說法,因此很多人都喜歡收藏白茶。那收藏散茶好,還是餅茶好呢? 或者說,還不知道收藏白茶該考慮哪些因素。今天為大家整理白茶散茶和餅茶區別,這樣就能輕鬆搞定白茶收藏問題啦。 什麼是散茶? 指白茶在經過採摘、攤晾、萎凋、乾燥等步驟後直接收集起來的白茶,是白茶最原始無害、最自然的形態。在加工之後之後是條索狀,就一直是條索狀。
  • 長期收藏白茶,是選擇散茶,還是餅茶?
    或者說,還不知道收藏白茶該考慮哪些因素。今天為大家整理白茶散茶和餅茶區別,這樣就能輕鬆搞定白茶收藏問題啦。 什麼是散茶? 指白茶在經過採摘、攤晾、萎凋、乾燥等步驟後直接收集起來的白茶,是白茶最原始無害、最自然的形態。在加工之後之後是條索狀,就一直是條索狀。
  • 白茶的散茶與餅茶有什麼不同?
    白茶是散茶好喝還是餅茶好喝呢?事實上,不管是散茶還是茶餅只是製作的方式不同罷了,作為一種工藝最原始自然的茶類,沒有其它茶類這麼突出的特徵,口感以清甜為主,喝起來口感都差不多,相關的介紹如下!曾有的人在品嘗了散白茶和白茶餅後,得出的結論是:散茶的香味比較濃鬱,茶味也比茶餅的更加持久一些。     白茶是散茶好喝還是餅茶好喝     任何一種白茶,都存在一定的利弊。
  • 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茶與熟茶之分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散茶和餅茶,是白茶中的一對姐妹花。散茶和餅茶,因工藝的細微差距,亦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個性。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村姑陳便泡了2017年的五彩貢眉。一款,是散茶。以枝大葉闊,蓬鬆自然的形態,陳化了兩年零四個月,逼近老白茶。
  • 衝泡白茶,散茶和餅茶各有什麼區別?
    散茶都衝泡不好還有餅茶……融入白茶圈真的那麼難嗎?文 | 小白01最近有一位茶友,在小白家買了些白茶,有散茶,還有餅茶。糾結了好久之後,這位茶友就問小白,散茶和餅茶,它們形態不一,在衝泡方式上,是不是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嗯哼!散茶和餅茶,雖然都是白茶,但是要用正確的,適合它們的衝泡方式,進行衝泡,才更好喝。
  • 收藏白茶,是散茶還是餅茶好?
    品中王,喜歡一個東西亦或者是一件物品,過度喜歡就會選擇收藏它,收藏基於某種情感或者是價值,品中王茶葉,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白茶的收藏有什麼講究?白茶,有「一年為茶,三年為寶,七年為藥」的說法,因此我們很多人都喜歡收藏中國白茶。
  • 作為新手,聊一聊入門喝白茶的選擇,應該喝白茶散茶還是餅茶?
    一入白茶門,繽彩紛呈的不同白茶,讓人應接不暇。根據不同的芽葉品級,有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三大類。根據不同的存放年份,有新白茶、陳年白茶、老白茶三種不同。根據不同的外觀形態,還有散茶和餅茶之別。那麼,若是作為初入白茶門的新手,該怎麼選擇呢?在之前的白茶壓餅文章中,底下就有茶友留言,還沒喝過白茶,到底先喝散茶好還是餅茶好?白茶當中,直接的散茶狀態和壓成餅的狀態,茶味上有什麼區別?哪個更適合作為入門嘗試?
  • 白茶長期存放,是存散茶好還是餅茶好?
    不論是茶圈盛傳的「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還是大小收藏家的經驗分享「藏新茶,喝老茶」,終極目的,還是在於喝。是以,在收藏白茶時,首先要從個人的喜好入手。若是要回歸到個人喜好,那自然要了解,散茶和餅茶喝起來都有什麼口感特點。
  • 白茶的散茶和餅茶,分別收藏多少合適,請從掌控好茶室的平衡開始
    鮮爽,又更有白茶的韻味。」 鮮香醇爽,是好友愛上白茶的初衷。 故而,白茶散茶,自然最能滿足這份口味。 白茶的散茶與餅茶相比,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枝葉和內質都更為完整,鮮爽的氣息更為濃厚。 散茶,本是白茶最天然的模樣。
  • 收藏白茶,該買散茶還是餅茶,3分鐘讓你從此不糾結!
    畫外音:(村姑陳得瑟臉)請讓我臭屁一次吧~~~今天的文章,是《新手入門學白茶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村姑陳打算給大家解決一個世紀難題,也是大家買茶時最經常遇到的問題:收藏白茶,該選散茶還是餅茶呢?茶從樹上採下來,加工製作完畢之後,是什麼樣子,就保留著它原始的樣子。它的散,是相對於餅而言的。餅茶,就是在散茶的基礎上,再加工,把它改變形狀,用工具壓成一塊餅。當然,現如今,餅茶的形狀也在變化著,有方磚狀的,有圓餅狀的,有粽子狀的,有方勝狀的。
  • 白茶大科普:散茶和餅茶,誰的轉化效果更好?
    也就是說,以前曾做過茶餅,但效果不理想,所以放棄大規模製餅。包括在2千年後的學習普洱茶制餅,一開始也沒有那麼多人模仿,其後是用了4年多的時間去摸索去試驗,才在2010年看到了白茶餅在市場上的優勢和表現。 餅茶的優點很直接,是實實在在能看得到的。首先,將白茶壓製成餅可以幫助茶企減少堆積的壓力。
  • 疑惑,相比餅茶,白茶的散茶會有更濃的青草味?
    但換作了茶,那它的味道就不能再發酸與青澀。 尤其是青味,那更是一種在茶葉裡不受歡迎的味道。 前不久有茶友聊到,同樣是白茶白牡丹,她更喜歡喝餅茶。 因為餅茶的味道更熟一點,而散茶的青味太明顯。
  • 收藏白茶,是散茶好,還是餅茶好?一分鐘讓你不再糾結!
    老孟家是亞聖孟子之後,書香之家,出了這麼位有才氣的少年郎,詩名傳揚,時人皆認為,孟公子前途無限。卻不想,大唐王朝300多年裡,有名有姓的詩人,誕生了無數,其中一生未曾做過一官半職的,唯孟浩然一人。這是為何?少年意氣!
  • 白茶的散茶與餅茶,兩種狀態下的茶,二者有什麼區別?
    白茶,我國六大茶類之一,不炒不揉,最接近於自然,保留茶的原始形態本真的茶類。一提到餅茶很多人腦海中就會想到普洱茶,其實餅茶也並不是普洱茶的標配,其他的茶類也可以壓製成餅狀,例如白茶。
  • 福鼎白茶散茶與餅茶的儲存,有什麼不同?這幾個存茶要點,收好了
    近期有不少茶友買了些秋茶散茶想要訂製成餅茶,邊喝邊存,體驗白茶在歲月浸潤下不斷變化的甘醇滋味,與此同時,也有些許問題困擾著大家:要如何儲存才能讓白茶在時間流逝中生出價值?儲存散茶與儲存餅茶有何不同?分別該注意哪些事項?
  • 老藏家看過來:白茶收藏時,餅茶和散茶各要收藏多少?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01》不同的人買白茶有不同的目的。有的茶友買白茶,純粹是看上了它獨到的保健功效與清甜酣暢的滋味;有的茶友買白茶,是看中了白茶的升值空間,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加持,白茶的收藏能讓人變得有動力。還有的茶友買茶,是因為白茶現在是最流行的茶,如果不懂點白茶,那可不能表現出你的「時髦」。……不同的茶友,買茶目的不相同,卻會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
  • 白茶選散茶還是餅茶好?原來差異這麼大!
    要問8、9月份喝什麼茶最好,那就要數白茶了,既能解暑下火,又能滋陰去燥。白茶品種中,白毫銀針太貴,壽眉太常見,而白牡丹茶形似花朵,又是上乘佳品,好看之餘又好喝,價格還不算太貴,性價比高。不過,白牡丹裡有散茶有餅茶,看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商品信息,大家有沒有感到頭都大了,到底要買哪一種茶才更好呢?接下來不如以製作工藝、口感和收藏這三個方面,讓散茶和餅茶來三輪比拼決勝負,憑實力說話吧!
  • 喝福鼎白茶是散茶好還是餅茶好呢?
    喝白茶喝散茶還是餅茶最近福鼎白茶特別火,很多茶友在選擇喝白茶時,總是遇到這樣的困惑,究竟是喝散茶還是和餅茶,這是一道選擇題。今天,茶僮寶玉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散茶和茶餅,去看看它們之間的特點和區別,這樣你就知道怎麼判斷了。
  • 想了解白茶散茶和餅茶的區別,主要看這三點!
    就如同福鼎白茶的散茶和茶餅,雖然都是同屬與微發酵茶,可是因為製作的工藝,使其在某些地方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就有位茶友曾經問過:散茶和餅茶到底有什麼區別啊,怎麼感覺喝起來感覺是不一樣的呢?其實不然,因為其不同的形態,品嘗是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 煮白茶的獨門秘籍是什麼?選散茶還是餅茶?這份硬核清單告訴你
    但談及煮茶,面對不同形態的白茶便有茶友開始犯難,散茶和餅茶哪個更適合煮著喝?其實,只要是品質好並且有一定年份的白茶,不管是散茶還是餅茶都適合煮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加上簡樸自然的制茶工藝,製作出來的散茶能較完整的保留住內在營養物質,品質自然卓絕。優質散茶經過蒸軟、包揉、壓制定型和烘乾等壓餅步驟製作出來的餅茶,質量有口皆碑。可見,產區環境優良和制茶工藝精良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製作出擁有傑出品質的散茶和餅茶,這樣的白茶自然都適合用來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