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非遺文化之旅:走訪「第一侗寨」

2020-12-19 騰訊網

第二天一早離開丹寨縣,我們繼續向東南進發,很快就進入了黔東南另一個少數民族——侗族的聚居區。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廣西、湖南三省的交界地區,人口大約300萬。經過一上午的翻山越嶺,我們抵達了黎平縣肇興寨。肇興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素有「侗鄉第一侗寨」的美譽。一進肇興寨,我們就被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木樓震撼了,這些泛著深褐色的木板、門窗與棟梁,盡顯古寨的滄桑。而拐進旁邊的小巷,這種感覺更是愈發強烈。侗族以經營杉木著稱,在他們的生活中,大到房屋,小到日用工具和樂器,杉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傳,古時曾有一對戀人來到山中,他們用竹子做支架,用竹篾和茅草做房頂,搭起了一個草棚子。山神為了考驗他們,先颳起了一陣風,將草棚吹散了,他倆就在河畔用石塊壘起了石頭房子,房頂鋪上石片。水神又用一場大水將石片衝得七零八落,正在無奈之時,杉樹上的喜鵲巢啟發了他們。二人找來粗大的杉樹枝,搭起堅固的架子,用木條鋪成地板。大風吹過來,風從樹枝的縫隙中穿過;大水衝過來,水從杉木柱旁流走。於是二人就在這樣的木樓中住了下來,他們的子孫在同樣的房子中生活,繁衍至今,就是現在的侗族。

除了用於居住的木樓,每一個侗族寨子裡必有鼓樓,但與漢人城市中心的鐘鼓樓完全不同。侗族有「未建寨先建鼓樓」之說,寨中的各種活動如聯歡議事、制定村規、迎送賓客、婚喪嫁娶等都在鼓樓中進行。因此,它是侗寨社區的中心,是寨子裡最複雜、最講究的建築。鼓樓的層數必為奇數,因為侗族先民認為奇數為陽數,寓意吉祥;而樓體必為四邊形、六邊形或八邊形,偶數為陰,陰陽平衡,象徵子孫興旺。

而在肇興寨,鼓樓足有五座之多,這在全國侗寨中絕無僅有,由此可見「第一侗寨」之規模。肇興的五座鼓樓,對應著這裡的五大房族,他們分居寨中的五個自然片區,當地人稱之為「團」,並以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命名,於是肇興的五座鼓樓即仁團鼓樓、義團鼓樓、禮團鼓樓、智團鼓樓和信團鼓樓,層數與樣式各不相同。與鼓樓相呼應的花橋和戲臺也各有五座。遺憾的是,如今我們所看到的五座鼓樓是上世紀80年代重修的,原作都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掉。但從重修的鼓樓之中,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那份古樸、那份深厚的文化積澱,只要建造鼓樓的技藝沒有遺失,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失傳,物質就可以獲得重生,文化就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天色漸晚,初冬的雲貴高原已經泛起陣陣寒意,我們隨當地人一起,聚集到禮團鼓樓下的篝火旁取暖。在鼓樓與戲臺間的空場上,村民們身著盛裝,為我們表演了他們最拿手的節目——侗族大歌,這是目前貴州唯一一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站成一排,沒有指揮的調度,沒有伴奏的附和,也從未經過專業的訓練,卻唱出了多個聲部,將混聲、和聲、輪唱、花腔發揮得淋漓盡致,連一旁的孩童也跟著旋律唱出聲來。我們驚訝得目瞪口呆,又感覺盪氣迴腸。這是侗族人憑藉天生對音樂的敏銳,表達出平凡生活中的多愁善感,將這個夜晚的寒意驅散得無影無蹤。

文/特約記者 榮開遠(供職於《華夏地理》)

相關焦點

  • 冬遊黔東南 開啟侗苗非遺文化的奇妙旅程
    近日,由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黎平縣文體廣電旅遊局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媒體黔東南行」活動正式啟動,活動邀請了一批粵港澳大灣區的主流媒體記者、網絡大咖組成採風團,向黔東南出發,以「冬遊黔東南非遺新風採」為主題展開採風體驗與宣傳推廣之旅,深入領略「錦繡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冬季旅遊的姿彩魅力。
  • 遊古寨、過侗年、跳熱舞、品非遺,黔東南的冬日火熱無比
    近日,由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黎平縣文體廣電旅遊局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媒體黔東南行」活動正式啟動,活動邀請了一批粵港澳大灣區的主流媒體記者、網絡大咖組成採風團,向黔東南出發,以「冬遊黔東南 非遺新風採」為主題展開採風體驗與宣傳推廣之旅,深入領略「錦繡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冬季旅遊的姿彩魅力
  • 讓世界記住肇興侗寨 2018央視春晚黔東南分會場驚豔全球
    鼓樓,風雨橋,大銀角;侗族大歌,苗族飛歌;蘆笙,木鼓舞,錦雞舞┄┄2月15日除夕夜,2018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黔東南分會場在黎平肇興侗寨驚豔亮相。 慕德貴一行在黔東南分會檢查指導工作,觀看演出並慰問央視導演組、演職人員、安保和後勤保障人員等。 當晚,肇興侗寨流光溢彩。鼓樓群與大銀角搭建的舞臺與侗寨融為一體,千年侗寨與舞檯燈光變幻出四季景色……黔東南分會場整體舞美造型與侗寨四周的青山實景渾然天成。
  • 貴州黔東南有個神秘的侗寨,6000個人同一個姓,曾是春晚的分會場
    大雪節氣過後,地寒冰封,雨凝為雪,當中國大地大部分地區的人們都在蟄伏過冬的時候,黔東南地區的侗族迎來了一年一度最熱鬧的節日,侗年的到來,讓整個肇興侗寨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歡樂中。對於黔東南,我一直覺得很神秘,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居住著33個少數民族, 佔貴州總人口的80.2%,而侗族就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民族,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是黔東南侗族地區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素有"侗鄉第一寨"的美譽。
  • 黔東南非遺文化之旅:侗族生態博物館「安堂」
    清晨的肇興籠罩在蒙濛霧靄中,我們駛出「第一侗寨」,沿著蜿蜒的公路向東側的山巒進發。當車隊盤升至半山腰,才發現肇興處在一條狹長的山谷中,而四周的山坡上布滿了層層梯田。當挪威生態博物館專家約翰·傑斯特龍先生來堂安考察時不由被它迷住了:「堂安侗寨是人類返璞歸真的範例,從這個寨子的實物細細品味,完全可以證實它的歷史悠久。」1999年,堂安正式成為我國第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
  • 黔東南有個小黃侗寨,美女侗族大歌,餘音嫋嫋繞鼓樓.「原創」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興/黎平縣春節剛過,我們就繞山繞水來到貴州黔東南了。貴州黔東南的民俗僅次於西藏,其中侗族大歌就是其文化傳承的代表。我們20多人的行攝小分隊,一心想聽原汁原味的侗寨大歌,就選擇了其中一個侗寨:小黃侗寨。
  • 黔東南:一首描寫肇興侗寨的詩 蘊含著這麼多故事
    位於黔東南黎平縣的肇興侗寨是2018年央視春晚分會場之一,於2012年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如果你沒有到過肇興,不妨先通過一首詩認識它: 這首詩的作者名叫龍俊成,名為《高陽臺·肇興侗寨》。詩中生動的描繪了將肇興侗寨風景、民俗。 下面,多彩貴州網將詩中蘊藏的故事為大家一一解讀。 五矗傑閣:侗家鼓樓,與花橋(風雨橋)、侗族大歌並稱「侗族文化三寶」,該寨有五大房族,共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臺五座。
  • 乘興而來 滿意而歸 黔東南州長羅強邀八方遊客暢遊黔東南
    泰國旅行商考察團在肇興體驗長桌宴黔東南是「紅色貴州」的恢弘序幕。這裡是中央紅軍長徵進入貴州的第一站,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是中國革命由挫折走向勝利的起點。革命軍隊在黔東南播撒革命火種,成為中國共產黨較早實踐民族政策、開展民族工作的地區。
  • 肇興侗寨:黔東南少數民族風情原生典範 別具特色的旅行人文體驗
    但除了苗寨之外,貴州的侗寨也不能錯過,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的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館。肇興侗寨是黔東南少數民族風情最原生的典範之一,有著別具特色的民族風情,這裡每天都有精彩的侗族大歌表演。
  • 大美黔東南 等你來過年
    在這段特別的日子裡,在民族文化美不勝收的黔東南,熱情淳樸的人們正早早準備著道道以「年」為主題,以「民族文化」為主料,以「特色民俗」為配料,佐以飛歌、美食、舞蹈等香料的「過年大餐」,歡歡喜喜迎客來。  苗鄉侗寨過大年,品味最炫民族風。大美黔東南的春節之「約」,不見不散。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相比於千戶苗寨,這座黔東南古寨更值得一去
    人間秘境肇興侗寨隸屬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縣,抵達目的地極具民族特色的高鐵站首先映入眼帘,寶塔型的飛閣垂簷層層而上,氣勢雄偉又透著幽幽的神秘氣息。黎平縣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寨,素有「侗鄉第一寨」的美譽,是中國侗族文化保存最為完整的區域之一,擁有保存完好的侗族傳統村落布局、質樸的侗族傳統生活氣息和以世界遺產侗族大歌為代表的侗族傳統文化習俗。2007年被《時尚旅遊》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評為「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遊目的地」之一。2018年央視春晚黔東南地區分會場就設立於此。
  • 虛假宣傳、多次被網絡投訴,黔東南苗妹非遺博物館再被停業整頓
    黔東南苗妹非遺博物館(網絡)此次集中整治行動共檢查旅遊購物店10家次,封存無證經營食品379包/盒。二三裡資訊梳理發現,今年5月份,貴州文化旅遊部門針對投訴舉報較多、輿情關注度高的貴州5家旅遊購物場所進行了通報並要求整改,其中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黔東南苗妹非遺博物館舉辦單位)也名列其中。
  • 黔東南苗妹非遺博物館銀飾品價格高 三個月頻頻被消費者投訴舉報
    投訴舉報均為外地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內容主要集中在黔東南苗妹非遺博物館出售的銀飾品價格偏高,消費者經對比後感覺上當受騙。8月13日,有山東網友公開質疑黔東南苗妹非遺博物館欺詐遊客猖獗、頻頻舉報、屢禁不止、抹黑了黔東南的旅遊形象。據回復內容顯示,相關部門介入調查並約談了商家後,經商家與投訴網友溝通,商家願意無理由退貨退款1000元,並給予3000元的經濟賠償。
  • 苗妹非遺博物館,一處展示與傳承黔東南苗族文化的窗口
    在凱裡經濟開發區至下司古鎮的大道上,有幾棟獨具民族特色的建築,經常有旅遊大巴裝載遊客出現在這裡,這就是黔東南知名的旅遊景點——黔東南州苗妹非遺博物館,景點隸屬於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是一處經過數年的打造,展示黔東南旅遊形象的窗口。
  • 黔東南旅遊攻略
    二、黔東南有什麼資源 概括地說,黔東南是全國乃至世界名副其實的「森林之州、歌舞海洋、百節之鄉、非遺之冠、銀飾之都」,是讓人心靈深呼吸、養生大休閒的生態福地。支撐黔東南旅遊發展的核心資源要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原生的自然生態」、「原始的民族文化」、「原貌的歷史遺存」。
  • 貴州原始侗寨,被譽為「天下第一侗寨」,還有吉尼斯紀錄
    」,是指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車江三寶侗寨。因其侗族人口密度居天下第一,且是侗語標準音所在地和侗族傳奇愛情故事「珠郎銀美」的故鄉,故有 「天下第一侗寨」之美名。因為侗族善於修建,構造精巧、形式多樣的侗寨鼓樓和風雨橋便是它的代表。鼓樓是侗族村寨標誌性的修建,通常侗寨,必有鼓樓。
  • 苗疆蠱事,是否真的存在於黔東南苗寨之中?旅遊知識坊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走進《高鐵遊中國》系列之第10站——黔東南。除此之外,黔東南也有侗族村寨1100多座,其中包括全國最大的侗寨——肇興侗寨。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的鎮遠古城,人文古蹟眾多,自然風光旖旎。加榜梯田、雷公山、杉木河等絕美的自然風景,則讓黔東南這塊土地更顯原始之美。
  • 貴州最大的侗寨,曾入選《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被評中國最美之地
    肯定是有的,貴州除了自然的山水風光,還有人文景觀也特色的出眾,貴州黔東南藏著中國最大的苗寨和侗寨,中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中國最大的侗寨--肇興侗寨,而今日小編便要說的就是這肇興侗寨。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黎平縣南部,它是黎平第一侗寨。
  • 非遺文化的寶藏地,中國丹寨非遺周將在丹寨開啟
    非遺周期間,丹寨萬達小鎮將舉辦「黔地守藝」傳統手工藝作品展、黔東南州苗侗醫藥文化展、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第二屆傳統戲劇展演、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非遺文創大賽等多項非遺文化活動,讓遊客感受令人耳目一新的非遺體驗。
  •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從「非遺」傳承人看民族基因走向文化...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9月17日、18日,「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黔東南,在侗族文化最為濃厚的黎平縣、從江縣,探尋古老的曲音背後引人共鳴的文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