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學者稱「一國兩府」風波是臺灣媒體誤讀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楚樹龍在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的一篇文章,被島內媒體解讀為提出「一國兩府」概念。《聯合報》還稱「算是一種進步」,因楚不具官方身份,「拋出這個論述可能是從外圍試水溫」。不過23日,楚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澄清說,「我沒有說過『一國兩府』的話」。
-
支持「一國兩制」的臺灣工黨主席晏揚清遭約談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工黨創黨主席謝正一、黨主席晏揚清昨日清晨遭檢調突擊搜索,晏揚清16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臺灣工黨已成立27年,屬於柔性政黨,黨內對兩岸的立場就是「一國兩府」;他個人因研究政治、兩岸,以學者及學術立場支持「一國兩制」,兩岸交流也從不怕被抹紅或扣帽子,但今日發生這樣的憾事,確實對他心理造成陰影。 臺灣工黨遭檢舉未向「監察院」申報政治獻金專戶就收受經費,遭質疑經費來源不明。
-
支持「一國兩制」被綠營盯上?臺灣工黨主席晏揚清遭檢調約談
晏揚清16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臺灣工黨已成立27年,屬於柔性政黨,黨內對兩岸的立場就是「一國兩府」;他個人因研究政治、兩岸,以學者及學術立場支持「一國兩制」,兩岸交流也從不怕被抹紅或扣帽子,但今日發生這樣的憾事,確實對他心理造成陰影。 臺灣工黨遭檢舉未向「監察院」申報政治獻金專戶就收受經費,遭質疑經費來源不明。
-
全面闡釋「一國兩制」 為香港未來發展指路
全面闡釋「一國兩制」 為香港未來發展指路——香港輿論界評論《「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 新華社香港6月1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全面闡述「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成就。
-
原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全面準確理解「一國兩制」內涵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組成部分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說明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它還將在實現祖國全面統一的事業中繼續發揮作用。它也為以新的思維採取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樹立了榜樣,所以,「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還具有重大的國際意義和歷史意義。現在大家都贊成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不走樣,不變形」。
-
鄧小平與「一國兩制」的構想和實踐
「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鄧小平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關於和平解放臺灣設想的基礎上,依據改革開放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加以發展和完善,賦予新的內容,並進行理論化的抽象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創造性構想。
-
從國家學說的層面看「一國兩制」的創造性和可行性
隨著實踐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鄧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國兩制」構想,已愈來愈為世人所關注。但在臺灣島內,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仍有一些同胞對此不甚了解。對這個問題,當然不能強人所難,但應該可以進行心平氣和的討論。
-
堅守原則,初心不渝,從「一國兩制」看鄧小平的歷史擔當
鄧小平說:「一國兩制」的構思,「不是一時感情衝動,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從現實出發的」,其根本點在於尊重香港人民,相信香港人民,一切為了香港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他反覆向各界人士闡述「一國兩制」的涵義,釋放最大誠意,以贏得普遍的理解和支持。1982年3月20日,鄧小平會見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查濟民時,充分肯定了查濟民的建議,在香港回歸後成立幾個政治性團體來培養治港人才。
-
從《燕雲臺》中蕭思溫所任的北府宰相,細說大遼的「一國兩制」
前兩天領了盒飯,網友們紛紛表示懷念:思溫宰相下線之後,權謀戲也沒意思了,都不想看了。確實,劇裡蕭思溫這個人物的塑造很出彩。不過,我更感興趣的,卻不是蕭思溫這個人物,而是他所任的「北府宰相」。這一官職背後所代表的,是大遼極具特色的「南北面官制」,很值得重點說一說。
-
內地和港澳專家:涉港國安立法是對「一國兩制」的發展完善
中國網6月16日訊 全國港澳研究會15日在深圳舉辦「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國際研討會。在國家安全遭遇重大、清晰、現實威脅並已造成嚴重損害的情況下,從國家層面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不僅不是「一國兩制」的終結,更不是香港的末日,而是「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發展完善,是香港年輕人未來所系,是香港的新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端洪指出,中央主導、地方配合的模式,是各國國家安全的普遍模式。「為什麼在香港國家安全領域,有人抵制中央主導、地方配合模式呢?
-
文學院舉行「一國兩制」專題形勢政策課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曉婷 翟洋洋 攝影 李羽珩)近日,文學院邀請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在田家炳音樂廳為師生帶來了題為「港澳臺『一國兩制』實踐的發展與轉型 李曉兵首先從「一國兩制」的提出與實踐談起,詳細回顧了「一國兩制」的歷史進程,強調憲法與基本法共同構成了香港的憲制基礎。通過分析香港「修例風波」的由來和解決,李曉兵認為,在修例的關鍵期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深化時期,臺灣內部選舉借事造勢、各種外部政治勢力直接或間接的介入等都是對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挑戰。他表示,香港平復風波的可能方案是學習澳門立法經驗和內部自我修復。
-
《紅樓夢》中一個賈府為什麼又要分成榮、寧兩府?
寧、榮兩府在八公之數,將一個賈府分成兩府,當時為暗合穆王正副兩車這件事。書中有許多跡象可證明這一點:一、寧、榮兩府隔牆相鄰,兩府正門相距很近,然而書中屢屢言及兩府往來用車而不用轎。例如鳳姐協理秦氏喪事時,往來兩府之間都是坐車。我們知道車是遠行用具,兩府相距如此之近而用車,當是暗示兩府與車有關。
-
王光亞: 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偉大實踐
正確認識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準確把握中央對港方針政策,搶抓機遇謀發展,對於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實踐,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而長遠的意義。 正確認識「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已走過了18個年頭。總體來看,這18年的實踐是成功的。
-
人民日報評論員:做「一國兩制」的堅定執行者
香港回歸二十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但毋庸諱言,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也遇到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當前,香港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挑戰和機遇並存,風險和希望同在。新任行政長官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需要智慧和膽識,更需要胸懷與擔當。
-
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
「一國兩制」的提出與實踐回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期待,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內涵,推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香港基本法的初心和宗旨是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兩者缺一不可。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一個國家主權最核心的內容,也是基本法最核心的規範內涵。
-
【光明論壇】實踐「一國兩制」不改初心
這篇大氣磅礴的講話,直面問題,重申了「一國兩制」初心,強調了落實「一國兩制」初心的方式,以及「一國兩制」初心所要達到的目標。為未來「一國兩制」在香港全面準確落實作出了極為重要的指引。那麼,何為「一國兩制」初心?就是「一國兩制」從作為政治構想提出,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的制定,再到付諸實踐的最初理想、目標和準則。
-
林鄭月娥: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不能觸碰...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發布新聞公報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提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國家憲法的根本宗旨,也是「一國兩制」不能觸碰的底線。林鄭月娥(圖片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新聞公報)「國家安全是每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林鄭月娥表示,國家不安全,市民的生活便無從保障,國家也難言發展。
-
丁守中提「一國兩府」,江啟臣回應
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臺北市長的前「立委」丁守中提出「一國兩府」的主張,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受訪時回應,兩岸的未來大家可以有不同的意見,但應尊重2300萬人的看法。丁守中日前拋出「一國兩府」的主張,並呼籲國民黨不該拿香跟民進黨拜,這樣沒有前途。
-
港媒:最清晰信號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國家主席習近平2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中提出「習五條」,要求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習近平為兩岸關係指路定向,發出最清晰信號和號召,「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香港「中評社」3日發文稱,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昨天(2日)強調,習近平發表的對臺重要講話是「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鄭赤琰:「一國兩制」茁壯成長 蚍蜉撼樹何足道哉
制度優勢獲歷史證明 委員長以人大首長的身份,在此時此刻再確認一次,可說是對「一國兩制」實踐十九年來的經驗總結。而且是在前年發生七十九天「佔中」與今年初一旺角暴亂發生後,再度肯定「一國兩制」,仍然認定香港的長處是「兩制雙贏」的不二法門。同樣的話,前後相隔三十多年,前面說時還只是理想,現在說則已是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