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最清晰信號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2020-12-12 觀察者網

國家主席習近平2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中提出「習五條」,要求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習近平為兩岸關係指路定向,發出最清晰信號和號召,「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香港「中評社」3日發文稱,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昨天(2日)強調,習近平發表的對臺重要講話是「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人民日報2日晚發表的社論說,習近平發表的對臺講話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有指導意義。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的提出,本來就是為了照顧臺灣現實情況,維護臺灣同胞利益福祉。長期以來,臺灣分裂勢力不斷詆毀、汙名化「一國兩制」,目的是抗拒統一,推進「臺獨」。這是大陸不能容忍的。

蔡英文昨天回應習近平講話時聲稱,臺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絕大多數臺灣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蔡英文假借民意,擺出對抗姿態,但無法阻擋統一的歷史大勢,大陸已「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

廈門環島路上,多年來一直聳立著「一國兩制 統一中國」的立牌;在對岸的金門,有一句「三民主義 統一中國」的標語。在廈門金門兩岸,「統一中國」是共同的追求和目標。

大陸已發出「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清晰信號;大陸還發出由這一代人解決兩岸分裂狀態的信號。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統一在望,只爭朝夕。

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而歷史也告訴我們,前進的道路一定不是平坦的。我們既要在大歷史格局中看待問題,也要保持足夠的戰略耐心和充足的底氣。如同習總在另一次講話中所言:

「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
    之後,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國家紛紛與中國恢復或建立外交關係,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中國尋求和平統一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首次以「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代替了「解放臺灣」的提法,為制定新的對臺方針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 港媒評論: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是為「一國兩制」量身打造的典範性立法
    多間港媒於23日發表社評探討草案不同細節,認為草案已最大程度保障人權,是為「一國兩制」量身打造的典範性立法。香港《商報》當日兩篇評論,分別題為《國安法草案可釋疑慮》和《「一國兩制」的典範立法》。《「一國兩制」的典範立法》一文認為,草案從原則到框架具有顯著的民主性、科學性和進步性。
  • 【知識】「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
    之後,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國家紛紛與中國恢復或建立外交關係,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中國尋求和平統一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首次以「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代替了「解放臺灣」的提法,為制定新的對臺方針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 港媒記者訪"中國天眼":若有外星信號 中國先聽到
    這是FAST工程全景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 香港《南華早報》12月20日刊登作者羅斯·安德森,題為《中國可能首次與外星人接觸。北京會告訴世界嗎?它會為人類帶來厄運嗎?》的文章。現將文章摘編如下:今年1月,中科院邀請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參觀了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射電望遠鏡。
  • 全國「兩會」閉幕 港媒高度關注中央對港政策
    全國「兩會」閉幕 港媒高度關注中央對港政策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09:1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15日在北京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見面,香港媒體高度關注李克強中外記者會,電視臺、新聞網站滾動報導,16日出版的多份報章紛紛重點報導。
  • 臺"中國統一聯盟":臺灣回歸祖國是天命
    在臺灣,有一個立場堅定的「反獨促統」政治團體,叫「中國統一聯盟」。(簡稱:「統聯」) 據環球網援引港媒報導,6月28日晚,「統聯」舉辦「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茶話會」。「統聯」主席戚嘉林表示,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就,這讓他們對未來兩岸和平統一模式充滿樂觀和希望。
  • ...也表明祖國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蘊含反分裂、護發展、促統一的制度功能。這部重要法律是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臺獨分裂圖謀提供了法律依據,更為依法有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提供了制度指引。
  • 曾求美制裁的這些反對派議員,紛紛表示支持「一國兩制」
    近日,遭到特區政府取消議員資格的郭家麒、梁繼昌、郭榮鏗等反對派議員「不約而同」地大轉向,紛紛表示自己支持「一國兩制」,反對美國制裁香港。但他們向美國乞求制裁的言論猶然在耳,這種「變臉」行為,讓人十分驚訝。
  • 鄧小平與「一國兩制」的構想和實踐
    他還提到,統一後臺灣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動,美日在臺灣的投資可以不動,那邊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不動。這些談話,雖然沒有明確「一國兩制」的提法,但已經把他的意思表達得較為清晰,並透露出中國政府將從實際出發,尊重臺灣現實和保護外國人投資的最初思考,這也是鄧小平涉及「一國兩制」構想的較早談話。
  • 港媒:北京將建「一國兩制」博物館 內設臺灣館
    圖為「一國兩制」博物館籌備座談會現場海外網5月27日電「一國兩制」已在香港實踐了22年,在澳門也實踐了20年,近日,「一國兩制」博物館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據介紹,「一國兩制」博物館將設有香港館、澳門館、臺灣館,通過活化北京城區的老舊廠房,建立「一國兩制」文化創意產業園,集合港澳臺產品的展示窗,打造港澳臺文化長廊為一體的新型文化旅遊區。同時,博物館將全面系統地介紹香港、澳門的回歸,展示「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經驗,使「一國兩制」得到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更多的人從認識到認知,最終到認同。
  •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主要內容
    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這是第一次公開提出和平解放臺灣的主張。此後,毛澤東、周恩來在不同場合進一步闡明和平解放臺灣的具體方針政策。  1963年,周恩來將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歸納為「一綱四目」。「一綱」即臺灣必須統一於中國。四目為:(1)臺灣統一於祖國後,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臺灣之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悉委於蔣介石。
  • 「一國兩制」成了可商榷的議題,香港有些人作死作大了…
    就在7月1日這個大日子到來前夕,一個重要信號被釋放了出來:「一國兩制」不再是不容置疑的、必須堅持的東西,國家有可能根據實際情況對這一「基本國策」做出調整。前天(4月28日)有一條新聞,題為「中聯辦高官:辱罵中國最厲害不在歐美而是在香港」——看這標題就能感覺到有一股氣。
  • 港媒解讀:惠臺理念不變 大陸對臺政策一以貫之
    港媒解讀:惠臺理念不變 大陸對臺政策一以貫之   文章摘編如下:  將於今天開幕的中共十八大備受海內外關注,不僅因為大會將總結十六大以來特別是過去5年來黨治國理政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對未來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戰略部署,更因為中共領導層換屆,攸關未來中國各項政策的走向。對臺灣方面而言,尤其關注大陸對臺政策是否會有變化和調整。
  • 從「兩府爭端」看「一國兩制」的發展
    而「一國兩制」中的「兩制」,則是指在一個憲法法源的法政秩序框架中、在一個中央政府的權威下,中國的某些地區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在統一之後,臺、港、澳地區原有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不變;但政治制度則不能完全不變。
  • 澳門回歸對中國統一起"示範作用"
    而中國近代史上積弱不振,被列強瓜分所受的屈辱,也趕在20世紀結束前正式劃上句點。  澳門繼香港之後回歸中國,也意味著中國向解決臺灣問題,完成它所期待的統一大業跨進一步。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升起中國國旗後說:「中國政府按照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成功地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這是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中取得的重大進展。」
  • 「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團結的中國人啥困難克服不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來源:視覺中國自從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後,我們看到了太多以民進黨當局為首的綠色陣營或哭喊或詆毀的鬧劇
  • 「中國穩健前行」「一國兩制」:國家治理體系偉大創舉
    「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香港、澳門自回歸祖國之日起,就已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成為直轄於中央的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港澳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港澳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
  • 【光輝歷程】「一國兩制」 香港回歸
    欄目名稱:【光輝歷程】「一國兩制」 香港回歸   為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中國共產黨創造性的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一國兩制」從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  1997年,中國發生的一幕歷史性的瞬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守護「一國兩制」,國家安全立法屬於中央事權,涉港重磅決定草案共7...
    可以說,內外部反中亂港勢力的勾結,是當前香港面臨的最大危險,是「一國兩制」的最大敵人。應該看到,「一國兩制」的提出首先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國兩制」的核心要義。在「修例風波」中,反中亂港勢力公然鼓吹「香港獨立」「光復香港、時代革命」「自決」「公投」,進行破壞國家統一、分裂國家活動;公然侮辱和焚燒國旗,汙損國徽和特別行政區區徽,衝擊中央駐港機構,甚至叫囂「武裝建國」「廣場立憲」,哪一個不是在處心積慮危害國家安全、破壞「一國兩制」?
  • 鄧小平與「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1981年國慶前夕葉劍英委員長發表的談話中提出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即九條聲明),雖然沒有使用「一國兩制」的提法,但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統一後,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但是是一個統一的中國。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香港問題也是這樣,一個中國,兩種制度。」